(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12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创新与调整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12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创新与调整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12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创新与调整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12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创新与调整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 第12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创新与调整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创新与调整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8河北保定高三一模)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由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A.经济政策需要调整 B.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C.宗教观念受到冲击 D.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2.(2018北京东城一模)为了整顿工业,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要求各大资本家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企业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以及销量范围做出规定。该措施表明罗斯福政府()A.完全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 B.用扩大生产方式刺激消费C.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 D.由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3.(2018广东六校三联)1928年,斯大林提出:“我们推翻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加速发展着我们社会主义工业,并使农民经济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结合起来。可是,我们还没有拔除资本主义底根蒂。这些根蒂到底是深藏在什么地方呢?它们是深藏在商品生产里,深藏在城市小生产和特别是在农村小生产里。”据此可知,斯大林要求()A.在农村实行粮食收购制B.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C.集中力量进行农村建设D.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4.(2018河北保定高三二模)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流通过程,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通过生产本身的改组和联合,把个体的分散的生产单位改造成以新的技术(电气化等)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公有化经济。由此可见当时苏联()A.新经济政策推行效果显著 B.准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C.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 D.扩大了集体经济的自主权5.(2018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押题卷)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A.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B.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C.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D.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6.(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冲刺二)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苏联不断充实企业技术、生产、财务计划的内容,增加计划指标,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苏联上述举措()A.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力量C.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的建立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7.(2018江西重点中学联考)俄国学者苏汉诺夫说: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士兵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A.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B.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马克思主义C.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D.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8.(2018湖北武汉调研)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联)领导人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即使他们赚150%的利润,我们也在所不惜。”这一讲话旨在()A.解决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B.推动工业建设的全面展开C.调整发展社会主义的策略 D.与西方国家展开经济竞争9.(2018广东广州一模)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开始推行新政时,州长们纷纷表态支持其复兴计划。但是到了1935年,州长们对新政态度发生分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强烈抵制。导致州长们态度变化的原因是罗斯福新政()A.损害了资本家的根本利益B.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C.受到了苏联经济政策的影响D.不断强化联邦政府权力10.(2018天津六校联考)1934年,美国政府发行年息3.25厘的5亿国债,认购总数竟超额五倍。这主要说明了()A.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阶段 B.广大民众对新政充满信心C.美国国债利息高收益丰厚 D.人民共渡难关的爱国表现11.(2017安徽合肥二模)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最好的定义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有人则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上述认识的出现源于罗斯福新政()A.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B.导致经济出现“滞胀”局面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D.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的原则12.(2018四川成都实验中学高三模拟)1930年,联共(布)中央提出:在不与外国资本家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废止租让合同,由政府提前收回租让企业。这说明()A.苏联工业化建设已基本实现B.苏俄的经济体制逐步转型C.农业集体化加强了国有经济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到推行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13.(2018江苏单科)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材料二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5分)(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6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3分)14.(2017山东威海一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材料二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1832年伊始,一系列议会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了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工人革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经济基础。(6分)(2)据材料二,概括“工人运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作用。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10分)(3)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史实,说明这一主张在思想和实践方面的主要表现。(6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4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美国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生产超出了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衍生出分期付款,刺激消费的现象,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大肆超前消费,大大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供需矛盾日益激化,蕴含着危机,1929年开始的危机说明了一切。因此B项正确。2.C罗斯福新政只是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并没有完全放弃自由放任政策,也没有转向计划经济,排除A、D两项;1929—1933年大萧条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因此罗斯福新政控制生产而不是扩大生产,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计划,因此C项正确。3.B从材料信息可知,斯大林认为,要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拔除”商品生产、城市小生产和农村小生产这些资本主义的根蒂,即需要对小生产进行改造。结合时间信息“1928年”可知,为了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故B项符合题意。在农村实行粮食收购制并不能“拔除”小生产者,故A项错误;当时苏联并未集中力量进行农村建设,故C项错误;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以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故D项与史实不符。4.B材料考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结合时间1927年可知,当时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决议,但尚未实行,因此B项正确。5.B材料表明苏联“二五”计划要调整轻重工业增长比率,这说明苏联在力图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因此B项正确。6.A材料显示苏联政府不断增加计划指标,减少企业自主权。B、C两项所述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表述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因此当时计划手段的实施,促进了工业化建设,A项正确。7.A从材料信息看,苏汉诺夫认为,代表工人和士兵的苏维埃并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等口号,由此可知苏汉诺夫旨在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故选A项。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时,已经掌握了政权,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内忧外患”,排除C项;材料信息未涉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D项。8.C题干论述的是社会主义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因素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反映了国内战争结束之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发展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即新经济政策,C项正确。1920年,苏俄的三年国内战争已基本结束,故新经济政策实施时不存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A项错误;工业建设全面展开是在斯大林统治时期,时间不符,B项错误;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克服政治和经济危机,巩固政权,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与西方国家展开竞争,D项错误。9.D罗斯福新政时期,为了推动新政的实施,不断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而按照1787年宪法,美国地方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罗斯福的做法与地方各州坚持自己的权力存在矛盾,遭到州长的抵制。故选D项。罗斯福新政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故A项错误;新政时期,依然实行了贸易保护,故B项错误;C项并非导致州长们对新政态度变化的原因。10.B从材料信息可知,1934年,美国政府发行国债,民众踊跃认购,这说明广大民众对新政充满信心。故选B项。1934年时美国尚未渡过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年息3.25厘的国债利息并不高,故C项错误;认购国债并不等于爱国,故D项排除。11.D从材料信息看,这些人并不赞同罗斯福“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这种“拯救”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可见,这些人认为罗斯福新政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的原则,故选D项。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故A项错误;经济出现“滞胀”局面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否定罗斯福新政,C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12.B通过材料的时间1930年以及材料内容“废止租让合同,由政府提前收回租让企业”说明新经济政策被废除,逐步建立斯大林模式,因此B项正确。A、D两项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合,C项表述与材料无关。二、非选择题13.答案答案要点:(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目的: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解析(1)结合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产生的背景要联系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等归纳总结。(2)变化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可得出结论;变化的原因要从黑人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