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图所示的是眼睛的结构图,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和角膜所成的像是虚像

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2.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与时间,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可能是静止的

C.甲、乙开始运动后,两物体相遇了两次

D.在U3s时,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lm/s

3.历史上把如图所示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A.2.5kmB.2.5m

C.2.5dmD.2.5cm

4.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图象如图,分析图象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小B.b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三倍D.b物质的密度是1.2X103kg/m3

5.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有时还垂直于接触面

C.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定存在摩擦力

D.摩擦力的方向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6.下列的实例或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A.abcB.bedC.abdD.acd

7.生活在能量的世界里,现实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能量。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来源于

A.发电站B.汽油或煤油C.天然气D.太阳

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9.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频率/Hz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狗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发声频率范围比人听觉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10.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而这些“白气”又会消失,在“白气”产生与消失的过程中,先后发

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液化B.汽化升华C.汽化液化D.液化汽化

11.下面是我们学习过的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其中错误的是()

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B.赫兹是声音频率的单位

C.纳米是长度的单位

D.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度等级的单位

12.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

A.0.5千克B.5千克C.5()千克D.50()千克

13.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B.c到d是熔化过程

C.在加段处于沸腾状态D.a)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4.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所用时间之比1:2,则两车的速度大小之比

为()

A.10:3B.5:6

C.3:10D.2:15.

15.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

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0”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

C.读数时,估读到了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

16.已知。水银〉夕水>。植物油>。酒精>夕汽油,一个瓶子最多能盛1kg的水,则可用该瓶子盛1kg的液体是

A.酒精B.汽油C.植物油D.水银

17.小明想知道自己脉搏跳动一次需要多长时间,由于脉搏跳动速度较快,一次跳动的时间难以直接测量,于是他打

算“先测出自己I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计算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8.以下数据合理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是38℃

小明同学的体积为0.05m3

C.小明同学1000m跑的成绩是2min

D.物理课本封面的面积为100cm2

19.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是小明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

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2kgB.人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5m/s

C.一个初中生的体重大约是450ND.我们教室的高度大约是3.5m

20.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

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河对岸D.从对岸吹来

21.一urc的正确读法是()

①零下40度②零下摄氏40度

③负40摄氏度④零下4()摄氏度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2.如图所示的光学作图中正确的是()

A光的反射

50

o

M

光通过凸透镜

23.如图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的是()

24.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3,速度之比为10:9,则甲、乙两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

A.5:3B.3:5C.2:5D.5:2

25.如图是战国时期的编钟,用同一个钟锤敲击某一个钟,当力度不同时,钟发出声音明显不同的是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2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

成倒立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成清晰的像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

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

27.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夕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

超声波清洗眼睛

28.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29.以下对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把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仍然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B.民乐团合奏时人们能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是因为这些乐器演奏时的响度不同

C.录课教室通常用泡沫材料将墙壁包装起来,是为在了声源处减弱噪声

D.击鼓时放在鼓面上的碎纸屑跳起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0.图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盛典的场景,飞机编队在空中保持队形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B.以看台为参照物,飞机编队是静止的

C.以太阳为参照物,飞机编队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飞机编队是静止的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如图所示,超声波能清洗眼镜,这说明声能传递.o近视的同学所配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是镜。

32.电影院里坐在不同位子上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____的缘故•而在教室某些位

置看黑板,只看到一片光亮,看不清粉笔字,这是由于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的缘故.

33.月亮(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晴天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会看到圆形的光斑,这是(选填

“树叶”或“太阳”)的像。

34.1kg、0℃水的内能(选填“=”、"V”或)1kg冰的内能。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

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地区。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从

环保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o(天然气、煤的热值分别为L14X108j/kg、3X107J/kg)

35.我们一旦长期用眼不卫生,就会出现视力缺陷,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方(选项“前“或"后”),需要佩戴____加以娇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眼睛。

36.如图所示是战斗机在口中飞行过程中加油的图片,加油机与受油机要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则加油机与受油机相对

于地面的飞行速度应该是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7.声音在15。(2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小明对着山崖喊一声,6s听到回声,则他与山崖间的距离是

mo航天员不能用这种方法在月球上测量距离,是因为»

38.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C,

4E-io

39.如图甲所示,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空气抽出,铃声变轻最后消失,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一。

在图乙中,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选填高或低),

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

40.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为,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太阳光在通过透镜时会被会聚或发散,那么声音在传播中遇到不同介质时,会不会像光一样也被会聚或发散呢?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音叉、三个相同的气球(内部充有不同气体)、示波器、麦克风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1)调整音叉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让音叉发出的声音只通过空气传播,用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并记录

此时的波形如图2甲所示。

(2)分别将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空气和氢气的气球,依次放在音叉和麦克风之间,保持音叉和球之间的距离不变,让音

叉发出声音,记录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2乙、丙、丁所示,分析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可知:

(3)实验过程中,敲击音叉,使其发声,且应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选填“相同”或"不同”).

(4)比较图2的乙与甲,发现声波在通过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后,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响度(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此时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对声波具有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比较丁与甲后发

现充有氢气的气球对声波具有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由此可见,声音与光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5)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生物体组织在激光照射下,会因升温膨胀而产生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生物医学上通过特殊介质和装置使这种声波集中并成像,克服纯光学成像的不足,更加有效地进行病情诊断、跟踪和

治疗。

4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强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用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o为得到蜡烛A的像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将镜前物体放在_______(选填“同一”或

“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若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重合,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一(选填编号)

A.蜡烛A和蜡烛B不等大

B.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较小

C.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00km,一列列车从甲地11: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3:30到达

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8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300m的高架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8s.试求:

(1)列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列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3)列车完全在高架桥梁的时间是多少秒?

44.张老师元旦放假驾车从丹江口到神农架滑雪,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5h到达房县,休息18min后,再

以85km/h的平均速度行驶L2h到达神农架.求:

(1)丹江口到房县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丹江口到神农架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C

【分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

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

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

【详解】AB.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AB错误;

C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

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D错误。

2、C

【详解】A.由图可知U0时乙开始运动,U2s时甲开始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甲、乙图像的斜率为y,y单Wvz,因此以甲为参照物,乙不可能是静止的,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分别在Z=3s,U9s时两物体路程相同,即相遇了两次,故C正确;

D.由图可知t=3s时,甲的速度为

,y3

v™=k单=-=3m/s

x1

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图中一英寸大约等于大拇指的长度,而正常成人大拇指长度与2.5cm非常接近,D符合题意.

4、B

【详解】由图象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cm3时,a的质量为3.5g,b的质量为2g,c的质量是1g,由夕=£得,三种

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m3_5g,__.3

A=—a=——=1.75g/cm',

V,2cm3&,

lg/cm'

A.c物质的密度最小,故不符合题意;

B.b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故符合题意

C.a物质的密度是c的3.5倍,故不符合题意;

D.b物质的密度是lg/cm,即Ixl03kg/m3,故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A.物体本身没有重力(只有质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故A错误;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当接触面水平时,则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故B正确;

C.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时,如果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或接触面光滑,则物体也不受摩擦力;故C

错误;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如传送带的物体,当加速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就相同,

故D错误;

6、C

【详解】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

系;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说明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振动产生声音;

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abd。

故选C.

7、D

【详解】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所有的生物能源也是来源于太阳,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太阳,故D符

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8^C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一是液体的温度,二是液体的表面积,三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

【详解】A.用地膜覆盖农田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是加快蒸发,符合题意;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蒸发.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此题的关键.

9、B

【详解】A.由图可知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0〜120000Hz的声音,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人能听到频率为20〜20000Hz的声音,狗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范围内,故B正确;

C.由图可知人发声频率范围比人听觉频率范围要小,故C错误;

D.15Hz的声音超出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即使振幅足够大,人耳也不能听到,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冰箱中气体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气体会放出热量变成小水滴,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气”,物

质的这种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白气”消失,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现象.

故选D.

11、A

【详解】A.光年是测量长度的单位,它指的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不是时间的单位,A错误,符合题意;

B.赫兹符合是Hz,它是声音频率的单位,B正确,不合题意;

C.纳米符合是nm,它是长度的单位,C正确,不合题意;

D.分贝符合是dB,它是表示声音强度等级的单位,D正确,不合题意。

12、C

【分析】根据“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可知,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估测,根据对质量的掌握及对中学生体重的认识进

行分析.

【详解】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80斤到120斤之间,即约为40kg到60kg之间,故C符合题意.

13、D

【详解】A.从图象上看,外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故A错误;

BC.在左段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c点时达到沸点,川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沸腾过程,故BC错误;

D.在a点时达到熔点,开始熔化,在5点时熔化结束,所以在外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D正确。

故选Do

14、A

【分析】根据题中“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所用时间之比1:2,则两车的速度大小之比为”可知,本题

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根据它的规律,运用丫=金,列式计算。

t

【详解】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所用时间之比1:2,可设路程大小分别为5s、3s,所用时间大小分别为f、

26根据速度公式,甲的速度为

s.5s

v,=9=一

ht

乙的速度为

s73s

那么两车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5s3sc

v.:v,=—:—=10:3

t2t

选项A符合题意。

15、C

【详解】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会导致测量不正确,是错误,不

是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左边没有对准零刻度时,读数时应该用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减去左边缘对应刻度,而直接读数是由于测量者

的失误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

C.记录长度测量结果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C符合题意;

D.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尺垂直,如果不垂直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

16、D

【分析】

【详解】

一个瓶子容积不变,能装1kg的水,要装下其它液体,根据夕=£可得〃*水,酒精、汽油和植物油的密度小于水

的密度,水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故选D。

17、C

【详解】小明打算这样做,是他根据所要做的实验设计的实验方案,属于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环节。

故选C。

18、B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3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合理;

B.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l.OxUPkg/n?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在

m_50kg

=0.05m3

p-l-OxlO3kg/m3

左右,故B合理;

C.中学生1000m跑的时间一般在4min左右,故C不合理;

D.物理课本封面的长、宽分别在25cm、16cm左右,其面积在

S=a/>=25cmxl6cm=400cm2

左右,故D不合理。

故选B。

19、B

【解析】A.根据生活常识,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200g;故A项不符合题意;

B.人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l.lm/s;故B项不合理,符合题意;

C.一个初中生的体重大约是450N,质量约为45kg;故C项不符合题意;

D.教室的高度大约是3.5m;故D项不符合题意。

20、A

【详解】小明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驶,以自己作为参照物,他骑车的速度与风速相同,所以感觉无风,此时的风

向应该是向下游;以柳树作为参照物,会看到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所以选项A正确,B、C、D错误.

21>D

【详解】TOP读作:负40摄氏度或零下40摄氏度;故选D。

22、B

【详解】A.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0°,则入射角等于4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也等于40°,而图中反射角等于50°了,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B正确;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图可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C错误;

D.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图中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相交,故D错误。

故选B。

23、C

【详解】A.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

B.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手影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手上时被挡住而形成的,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B

【分析】已知速度之比与路程之比,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甲乙两车行驶的时间之比。

【详解】由口=*可得,甲的运动时间厢=包,乙的运动时间坛=生

t/U乙

甲、乙两车运动的时间之比:

s甲

,甲Vqj5甲V乙S”乙_29_3

—=--------=--------X--------=--------------——X———

t乙s乙v甲s乙s乙咻3105

v乙

故选B。

25、C

【详解】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敲击同一个钟,则同一个钟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则改变的是声音的响

度,故选C。

26、B

【详解】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

屏上成倒立的像.

此时物距小于像距,f<u=Scm<2f,v=15cm>2/1,

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

此时u'=8cm+7cm=15cm>",

v'=15cm-7cm=8cm,f<v'<2f,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A.不能成清晰的像,不符合题意;

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符合题意;

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不符合题意;

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不符合题意.

27、D

【分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

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

【详解】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倒车雷达、医生给病人做B超都属于声音能传递信息;

超声波清洗眼睛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故选D.

28、B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音质好坏。

⑵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疏松多孔的物体时,大量的声波进入小孔后不能反射出来,因此生活中可用此技术降低噪声。

【详解】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音质比较好,指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故B正确;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色可以辨别来人是谁,故C错误;

D.雪过后,满地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因为积雪疏松多孔,能够吸收声音,所以发现周围特别宁静,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句声学角度进行分析,明确各自包含的声学规律,注重了物理知识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

29、D

【详解】A.把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手塞住另一只耳朵,仍然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声音通过空气、桌子传

入耳朵的,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气体、固体传播,故A错误;

B.民乐团合奏时人们能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是因为这些乐器演奏时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录课教室通常用泡沫材料将墙壁包装起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该实验利用小纸屑的上下跳动来表现鼓面的振动,故D正确。

故选D。

30、A

【详解】A.飞机编队在空中保持队形不变时,即所有飞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

飞机是静止的,故A正确;

B.以看台为参照物,飞机编队与看台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太阳为参照物,飞机编队与太阳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地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飞机编队与汽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Ao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能量凹透

【详解】[1]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⑵近视眼是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外界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

32、漫反射镜面反射

【详解】[1]⑵教室里坐在不同位子上的同学,都能看到多媒体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漫反射是指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正是由于漫反射,我们才能从不同的方向看

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而在教室某些位置看黑板,只看到一片光亮,看不清粉笔字,又是由于光在黑板上发生镜面反射

的缘故,镜面反射是指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33、不是太阳

【详解】[1]月亮自身不会发光,不是光源;

⑵在树荫下看到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成的太阳的像。

34、>热值高污染小

【详解】[l]lkg的0℃的冰熔化成的水的过程中,质量温度不变,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所以IkgOC水的内能大

于1kg0C冰的内能。

⑵⑶从热学角度分析,天然气的热值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煤气,天然气放热多;从环保角度来看,天然

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产生的有害物质少、污染小。

35、前凹透镜

【详解】⑺⑵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

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36、相等

【详解】加油机在空中对战斗机进行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要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两飞机的速度必须相同,则加油

机与受油机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应该是相等的。

37、3401020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声音在15。(2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⑵由题意可知,小明与山崖间的距离是

5=—=—vZ=—x340m/sx6s=1020m

2总22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月球上传播,所以航天员不能用这种方法在月球上测量距离。

38、-14

【详解】⑴该温度计的刻度值往下逐渐增大,故温度应该是零下,一小格的所表示的刻度值,即分度值为1℃,所以

图中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所指的刻度值即为温度计的示数为“4。C

39、介质高频率

【详解】[1]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轻,当玻璃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时,铃声消失,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作为传声的介质。

⑵⑶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快些的时候,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