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基站运行与维护 课件全 项目1-6 5G基础知识 -5G基站系统日常维护_第1页
5G 基站运行与维护 课件全 项目1-6 5G基础知识 -5G基站系统日常维护_第2页
5G 基站运行与维护 课件全 项目1-6 5G基础知识 -5G基站系统日常维护_第3页
5G 基站运行与维护 课件全 项目1-6 5G基础知识 -5G基站系统日常维护_第4页
5G 基站运行与维护 课件全 项目1-6 5G基础知识 -5G基站系统日常维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初识改变世界的移动通信团队目录0102移动通信发展史初识5G远古通信方式近现代5G4G3G2G1G1G2G2G3G携号转网3G3G3G国内最流畅的手机操作系统国内第二流畅的手机操作系统3G国内设计最人性化的操作系统简单轻快,而且功能也非常强大3G3G3G的三种制式:TD-SCDMAWCDMACDMA2000我国自主研发欧洲和日本美国高通移动通信小常识4G思考学习了手机的变迁史,你有哪些感悟?目录0102移动通信发展史初识5G5G:5G网络1Gbps5G1、移动通信的发展给你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哪些?2、移动通信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什么地方?3、为什么各个国家都在加快5G的发展进程?4、你了解华为鸿蒙系统吗?你了解鸿蒙吗?通过VR专门的设备提供给人们在视、听、触的感知觉以模拟。只要VR技术越好那么虚拟的现实就会更真实、更千奇百怪、更让人入境而“无法自拔”。AR的别称是增强现实。戴上AR眼镜观看到的场景是通过技术处理而所产生而使虚拟数字层套在现实世界上面。就显示将现实世界一层一层“剥开”,将更加真实的那一面展示出来。万人演唱会的通信业务保障。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的一个5G轻量化演播室里,通过5G的高速率特性,可以做到实时采集,实时发布图像。远程设备实时控制在上海一家医院里,专家正在为上千公里外贵州遵义的医生远程指导针灸治疗。通过5G传输的VR图像仅有毫秒级的延迟,医生可以像在现场一样精准点到患者穴位。技术人员在安全距离外操作重型机械成为可能,消除了许多因为人为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该技术对制造业和采矿业有深远影响。在这些行业中,操作事故屡见不鲜,而且往往是致命的。5G远程驾驶,坐在两块驾驶屏前,手握方向盘,通过5G网络向远在大楼外跑道上的汽车传达驾驶指令,场外汽车即刻完成启动、加速、减速、转向、倒车等一系列动作。车联网简单地说就是把汽车连接起来的网络,但要是从宏观上说,还需要将车与行人、车与路、车与基础设施(信号灯之类)、车与网络、车与云连接在一起。智能停车系统,它与城市的所有主要停车场进行通信,然后显示有关城市主要道路上空置停车位的信息。智能垃圾箱让当地垃圾公司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清空,而空气和水监测器会实时警告当局任何污染危害。除此之外还有智慧井盖等等。智慧家庭《5G移动通信技术》------简析5G技术特征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目录

01

025G标准演进5G技术特征5G整体进展5G发展第一步应该做什么?什么是标准制定?华为提出18000个提案,用A4纸打印出来高达9米技术创新,自主可控5GNR标准和行业组织企业以及学校机构进行5G研究学校机构设备商运营商区域性5G机构收集观点并达成一致观点ITU最终输出标准3GPP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并拥有5G完整计划的5G标准研究组织,由ITU最终宣布5G标准5G标准之争联想导致华为在投票中输给高通??5G标准之争4G:Turbo码+TBCC码5G:LDPC码vsPolar码

高通华为结果长码:LLL短码:LPL控制码:LPP华为高通的5G标准之争2014201620172018201920205G商用第一版5G标准2015IMT-2020需求IMT-2020提案IMT-2020技术规范Rel-13Rel-12Rel-14Rel-15Rel-16Rel-175G第一阶段5G第二阶段5G研究5G演进LTE-AdvancedLTE-AProITU:2017年下半年启动5G技术方案征集,2020年完成5G标准制定3GPP:2018年中形成第一版5G标准,2019年底完成满足ITU要求的5G标准完整版本5G标准完整版5GNR标准进展

5GNR标准进展

全球大国大T积极开展5G布局全球主流区域5G发展计划中国积极推进2020年商用中国政府积极推进5G于2020年商用工信部从2015.09~2018.10主导5G技术试验,试验包含关键技术验证,技术方案验证和系统验证三个阶段日韩发展计划超前日本计划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前实现5G商用,DoCoMo正在组织验证5G关键技术韩国(KT)将于2018年初开展5G预商用试验,支持平昌冬奥会美国欲引领5G产业发展Verizon宣布发布5G标准并在2017年部署AT&T投入巨大精力进行实验室测试

Sprint在2016年美洲杯展示5G主要技术

FCC分配5Glicense频段:28GHz(27.5-28.35GHz),37GHz(37-38.6GHz),39GHz(38.6-40GHz)欧洲主导5G标准节奏设立H2020计划,组建5GPPP联盟,推动METIS研究项目等欧洲阵营主导着5G标准节奏欧洲运营商推动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2016年9月发布欧盟5G行动计划韩国宣称冬奥会前商用5G为迎接平昌冬奥会积极推动5G,KT领衔2018年预商用韩国宣称冬奥会前商用5G美国Verizon领衔发布5G规范技术威瑞森电信Verizon计划成为美国第一个部署5G网络的运营商。在美国多个地点一直在进行预商用5G试验,包括新泽西州、马萨诸塞州和得克萨斯州。AT&T美国最大移动电话服务供应商,进行大规模实验室验证5G技术,预计2017年Q4进行大规模室外验证。美国FCC分配了大约11Ghz频点给5G高频部署,包括:28GHz,37GHz,39GHz,和64-71GHz2016年7月宣布完成5G无线规范制定2017年进行商用部署进行5G全系统验证2015建立V5GTF

中国积极推进2020年5G商用积极推进2020年5G商用中国5G部署时间计划:中国力争2020年5G商用——国务院副总理:马凯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关键技术验证解决方案验证系统验证技术研发&验证产品验证日本各界合作推进5G产业化日本政府预计在2020年奥运会之前商用5G网络。日本政府、运营商、学术界合作推进5G产业化1、针对

5G

建设,日本政府站在国家战略层面介入,制定了相关约束条件,确保

5G

的建设满足国家层面的要求;

2、5G

的初期建设,不以覆盖人口率为目标,而且不走先城市后乡镇的路线,主导思想还是「以需求为主」;

3、2019

3

月份

日本政府完成频谱分配,2019

年下半年各家运营商开始逐步开启

5G

试商用,2020

年为了东京奥运会提供正式商用,一开始不是大规模建网。目录

01

025G标准演进5G技术特征5G

无处不在@万物互联高铁航海航空体育商业穿戴设备MTC智能农业智能生活家居

自动驾驶智能物流医疗10-100X速率10-100X接入终端10X电池寿命1/5连接时延1000X容量5G无处不在,万物互联的5G时代时延峰值吞吐率连接数高速移动性1ms空口10G+bps每用户1000K每平方公里500KM每小时5G4G差距10-50ms100M-1Gbps10K350KM/h10-50X10-100X100X1.5X5G网络关键性能指标5G网络关键性能指标5G网络特点就是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的使用体验,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以及超高网络能效。5G网络关键性能指标-高速率5G网络也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10GB+,相比较之前的4G网路传输速率提升10倍以上,利用高速率特点可以实现超高清,VR和AR方面的应用。标清(240P/360P)1

Mbps高清

(480P/720P)2.5-4Mbps全高清(1080P)4-6

Mbps超高清(4K)>30-40M

Mbps10G+bps每用户5G网络关键性能指标-万物互联5G将改变社会,未来它将跟人工智能、大数据紧密结合,开启万物互联的全新时代,解决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大到停车场、体育馆、购物场所的智能化改造,小到家庭智能硬件、出行,都将

重塑我们的生活。城市照明管理公共设施管理环境监控污染监控智能停车实时监控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智能抄表智能抄表5G传感器实时监控5G

网络实时监控实时监控5G网络关键性能指标-低时延5G是实现全自动驾驶的关键,利用端到端低时延的特点,对于智能驾驶技术来说是突破性的进展。智能驾驶KPI需求>99.999%

可靠性<5~10ms端到端时延保证自动化程度传输时延(ms)传输速率/车(Mbps)典型系统驾驶辅助100-10000.2导航、车道偏离部分自动化20-1000.5自动制动、紧急避险条件自动化10-2016驾驶员监控高级自动化/全自动化1-10100无人驾驶5G网络关键性能指标-低时延远程医疗部分在对于高速率的需求的同时,也要求低时延,5G网络正好可以满足该需求。• 端到端时延低于20ms• 远程手术的带宽

要求可达Gbps级别•要求5G网络可提供专用的虚拟网络资源以避免其他网络接入请求•

要求5G网络提供网络切片,在紧急状况下提供保障的SLA服务(guaranteedSLAs)以及高通信优先级(trafficprioritization

)时延带宽• 要求覆盖整个医疗区域覆盖可用性&可靠性安全5G网络关键性能指标-高能效5G带来的超高能效:5G的功耗不能高于4G,虽然5G的总功耗大于4G(原因是带宽大,达到100M,天线收发多,达到64T64R),但每bit的功耗低,所以这里说5G是每bit的能效比4G高100倍。5G无线技术发展趋势5G高频新空口5G低频新空口4G演进空口4G空口高频6GHz以上低频6GHz以下5G无线技术演进路线5G主要技术场景连续广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未来满足未来世界的万物互联需求,5G需要综合多种技术优势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4G演进型空口:通过引入Massive-MIMO,CA,高阶调制与多用户干扰消除等多种技术,进一步提升频谱效率和峰值速率5G新空口:引入5G新空口,也可与网络切片联合部署,灵活支持多种应用场景……20162017201820192020IMT-20205G推进组《5G无线技术白皮书》5G无线=LTE-A演进+NewRAT(5GNR)5G网络建设面临的困难频段选择5G在高频和低频上新增多种候选频段,5G网络部署在哪个频段上?未来2G/3G网络,甚至4G网络的频段Refarming后,5G如何利用?5G网络建设完全新建独立部署?5G网络建设充分考虑与现网4G网络融合部署?

已规模商用的4G网络向5G演进?网络优化?投资回报5G如何快速建网,吸引更多用户入网,进一步提升运营商品牌,带来更多收益?部署方式谢谢《5G基站系统开局与维护》------5G的三大场景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移动通信团队5G应用场景划分5G应用场景划分5G应用场景划分增强

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通信mMTC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URLLCGB/秒移动通信3D/超高清

视频高清语音云游戏VR/AR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高可靠应用M2M云办公移动医疗智能交通5G应用场景-eMBBAR/VR或许就是5G的杀手级应用,因为AR/VR正好需要速率快和时延低,5G网络主要特点正好满足。5G应用场景-eMBB高清远程示教可应用于远程教育、远程信访、远程党建等具体业务

《一块屏幕改变命运》智慧旅游/会展会展或旅游景点部署人脸识别摄像头,通过5G回传,实现人脸识别、认证及轨迹跟踪。AR远程协作头戴式AR设备,通过5G实现高清视频双向通讯,实现AR协作辅助VR云游戏VR游戏在边缘计算单元实时媒体处理,GPU图像渲染等,用户无需配置VR游戏主机,仅需VR显示单元8K云VR直播超高清8K

VR直播,超过100Mbps上行直播图像传输速率5G应用场景-uRLLC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场景主要满足人-物连接需求,对时延要求低至1ms,可靠性高至99.999%。主要应用包括车联网的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移动医疗等高可靠性应用。5G应用场景-uRLLC制式覆盖范围最小时延最大速率最高车速美国欧洲中国DSRC300m-1km20ms27Mbps200km/h√√LTE-V100m

-3km20ms100Mbps160km/h√√5G100m

-3km1ms10Gbps500km/h√√交通效率类应用道路车速引导车辆路径优化道路流量优化高度协同类应用车队编队行驶远程遥控驾驶自动泊车入位连接需求连接需求连接需求连接需求覆盖大(全覆盖)覆盖小(<300m)覆盖大(1000m->全覆盖)覆盖大(1000m->全覆盖)带宽100Mbps

->时延20ms

->

2ms时延20ms

->

2ms时延20ms

->

2ms1Gbps可靠性99.999%可靠性99.999%可靠性99.999%到2025年5G连接的汽车将达到5,030万辆联网汽车将在2025~2030年之间持续大幅增长信信息息服服务务类类应应用用高精度地图下载信号灯配时提醒周边服务信息推送交交通通安安全全类类应应用用交叉路碰撞预警前后车事故预警路侧异常预警5G应用场景-mMTC物联网(IoT)应用是5G技术所瞄准的发展主轴之一,而网络等待时间的性能表现,将成为5G技术能否在物联网应用市场上攻城略地的重要衡量指针。5G应用场景-mMTC1自动化信息化2❞智能生产和管理生产和作业模式创新新产业体系工业互联的变革内因: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生产经营变革单机/产线自动化MES/ERP3互联网化网络互联智能化4智能制造平台安全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网络移动性刚需有线替代野外数采远程控制产线柔性1.VR和AR,这两种技术会在哪些方面带来优势性突破?2.提出畅想,创新推广5G的应用,5G应用场景还可以应用到其它什么地方?3.目前以流量经营的具体思路会带来怎样的问题,在与5G网络相关特点进行结合,考虑如何改变经营模式,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头脑风暴AR×景点导览高科技时代已经不需要低头对照地图、一点点的看GPS导航了,AR科技实现的3D实景导览让人们告别“低头族”,举起手机就可以轻松显示下一步导航。通过AR技术实现的实景导航,让观者举起手机就可以查阅所在地的各项信息;通过控制光标还可以进一步获得更详细的介绍。和屏幕互动也是可以实现的。像下面,奥本未来为北京大栅栏胡同打造的一款“时光机”,一键就能穿越到胡同百年前的过去和有科技感的未来,需要运用到MR技术,但这样的方式对来旅行的游客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相信今后各大博物馆和景点的AR、MR应用会越来越普及。AR×新零售营销AR购物想必也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就今年刚过去的双十一来说,各个平台都把AR购物玩出了不同的花样。王府井百货也开始跟着潮流玩上了AR,手机屏幕呈现与真实商品1:1比例的3D模型,无缝衔接现实空间,还可以浏览多款商品。AR×房地产现今随着经济发展,租房、买房热不断上演,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每个房地产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AR打造的“虚拟看房”可以完美解决这一痛点。AR样板间也是一个新颖的概念。传统的实体样板间造价在60-100W左右,如果可以省下这一笔。游戏助推VR/AR跨界医疗由于在VR/AR“眼见为虚”的世界里,看到的都是虚假的东西,这和我们人类“眼见为实”的习惯有冲突,容易陷入一种抓瞎的状态,下手时轻重之间的度难以把握。而通过游戏去摸索和学习VR的“互动规律”,无疑是最佳的练习方式。让我们的双眼和大脑慢慢适应在“虚拟现实”中熟练控制自己的手,才能完成像手术这样要求“0失误”的精细工作。VR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首批应用之一就是用VR预先模拟即将进行的手术。VR真实互动助康复当我们陷入一种痛苦的境地时,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缓这种痛苦。VR正是将这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为烧伤患者带来了福音,大大减缓了复健过程的痛苦。总结“大国利器,5G新时代,新机遇”,学好5G移动通信知识,探索5G的应用业务,增进更多民生福祉,这是我们通信人当今时代应有的担当和不懈追求。谢谢《5G基站系统开局与维护》------5G系统多址技术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目录01

02可扩展OFDMNOMA技术什么是OFDM?(回顾)OFDM: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多载波传输方式。OFDM基本思想传统的频分复用技术需要在载波间保留一定的保护间隔来减少不同载波间频谱的重叠,从而避免个载波间的相互干扰,频率效率低。OFDM技术的不同载波间的频谱是重叠在一起的,各子载波间通过正交特性避免干扰,有效地减少了载波间的间隔,提高了频谱利用率。OFDM基本思想思考OFDMA的优势和缺点分别是什么?如何改进OFDMA技术?OFDM的优势频谱利用率高由于子载波之间正交,允许子载波之间具有1/2的重迭,具有很高的频谱利用率计算简单选用基于IFFT/FFT的OFDM实现方法,计算方法简单高效频谱资源灵活分配通过选择子信道数目的不同,实现上下行不同的传输速率要求;通过动态分配充分利用信噪比高的子信道,提高系统吞吐量OFDM的不足易受频率偏差的影响由于OFDM子信道的频谱相互重叠,因此对正交性要求严格。然而由于无线信道存在时变性,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无线信号的频率偏移,会导致OFDM系统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被破坏,引起子信道间的信号干扰存在较高的峰均比因为OFDM信号是多个小信号的总和,这些小信号的相位可能同相,在幅度上叠加在一起会产生很大的瞬时峰值幅度。而峰均比(PAPR)过大,将会增加A/D和D/A的复杂性,降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由于OFDM系统峰均比大,对非线性放大更为敏感,故OFDM调制系统比单载波系统对放大器的线性范围要求更高5G也采用OFDM5G采用基于OFDM优化的波形和多址接入技术。因为OFDM技术被当今的4GLTE和Wi-Fi系统广泛采用,因其可扩展至大带宽应用,而具有高频谱效率和较低的数据复杂性,因此能够很好地满足5G要求。下行:CP-OFDM(略)上行:CP-OFDM或DFT-S-OFDM(略)特点DFT-S-OFDM是频域产生信号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方案。5G上行链路采用的是DFT拓展的OFDM(DFT-S-OFDM),最大的优势是峰均比较好,对上行发射机的要求降低。OFDM的峰均比很大,对线性功放的要求高,但是在基站侧对成本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下行采用OFDM发射。CP-OFDM和DFT-S-OFDM对比目录01

02可扩展OFDMNOMA技术我们学习过哪些多址技术?FDMATDMACDMA

5G

NOMA的前身SIC技术从2G、3G到4G,多用户复用多址技术主要集中于对时域、频域、码域的研究,而NOMA在OFDM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功率域。新增的功率域可以利用每个用户不同的路径损耗来实现多用户复用。实现多用户在功率域的复用,需要在接收端加装—个串行干扰抵消(SIC)模块,通过这一干扰消除器,加上信道编码,如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等,就可以在接收端区分出不同用户的信号。

5G

NOMA非正交多址技术(NOMA)的基本思想是在发送端采用非正交发送,在接收端通过串行干扰消除(SIC)接收机实现正确解调。NOMA的子信道传输依然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子信道之间是正交的,互不干扰,但是一个子信道上不再只分配给一个用户,而是多个用户共享。5G多址技术NOMA注意NOMA指的是非正交多址,而不是非正交频分,即NOMA的子信道传输依然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子信道之间是正交的,互不干扰,但是一个子信道上不再只分配给一个用户,而是多个用户共享,同一子信道上不同用户之间是非正交传输(即非正交多址),这样就会产生用户间干扰问题,这也就是在接收端要采用SIC技术进行多用户检测的目的。5G多址技术NOMANOMA用来在mMTC、uRLLC、eMMB小数据包传输中使用。降低5GNR空口信令开销降低终端功耗增加终端连接数提升频谱效率降低功耗灵活支持非连续突发小数据包业务降低空口时延提升可靠性提高空口资源和能耗使用效率多用户共享接入MUSA(MultiUserSharedAccess)多用户共享接入MUSA(Multi

User

Shared

Access)是重要的NOMA技术不启用MUSA的时候:不同的资源块分别调用给不同的用户,4个RB最多只能支持4个用户。多用户共享接入MUSA(MultiUserSharedAccess)启用MUSA的时候:MUSA利用远、近用户的发射功率差异,在发射端使用非正交复数扩频序列对数据进行调制,并在接收端使用连续干扰消除算法减去干扰,恢复每个用户的数据。谢谢《5G基站系统开局与维护》------解析5G时频资源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解析5G时频资源小组课前任务展示请列出2G、3G、4G、5G不同的系统采用的频率范围。2G的频段:800MHz-900MHz,1700MHz-1850MHz3G的频段:1880MHz-1900MHz和2010MHz-2025MHz。

4G的频段是:1880-1900MHz、2320-2370MHz、2575-2635MHz。

5G的频段:3300-3400MHz(原则上限室内使用)、34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谱资源为什么这么宝贵?我国的频谱资源政策是什么?思考讨论:对于移动通信来说,频谱是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频谱过高或者过低分别会带来什么问题?小组展示观看视频,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毫米波?毫米波有哪些优势?为什么5G时代才开始使用毫米波?5G频率资源:5G频率资源:5G大带宽典型特征有哪些?5G频率资源:5G频率资源:谢谢《5G基站系统开局与维护》------5G系统的物理信道和信号及应用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PLTE5GNR

知识回顾:空口UuSDAP:服务数据调整协议,负责根据QoS要求将QoS承载映射到无线承载,在NR中当连接到5G核心网时,新的QoS处理需要这一协议实体。PHYlayerMAClayerRLClayer传输信道物理信道逻辑信道L1L2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目录01

02

035G信道概述下行物理信道上行物理信道

04物理信号5G信道概述5G信道概述5G信道概述上/下行信道目录01

02

035G信道概述下行物理信道上行物理信道

04物理信号5G相对于LTE,精简了PCFICH,PHICH等信道,PDSCH增加了1024QAM调制方式PBCH:物理广播信道调制方式:QPSK用于系统消息MIB的广播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调制方式:QPSK,16QAM,64QAM,256QAM,1024QAM用于承载用户专用数据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调制方式:QPSK承载调度及传输格式,HARQ信息等下行物理信道下行物理信道SSB(PBCH)1、请问一个SSB由哪几部分构成?2、请根据SSB结构将物理信道、物理信号填入右图。

物理广播信道用于承载系统消息的主信息块(MasterInformationBlock,MIB),里面包含用户接入网络中必要的信息。如:系统帧号、子载波带宽、SIB1消息的位置、上下行子帧配比等信息。与LTE不同,5G的PBCH信道和主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Signal,SSS)组合在一起,在时域上占用连续4个符号,频域上占用20个RB(240个RE),组成一个SS/PBCHblock,简称SSB。SSBSSB在设计SSB(包含PSS、SSS、PBCH)信道的时候,就不支持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场景。SSB在5ms内,SSB发射了很多次,而且子载波间隔越大,发射得越密集SSBNR在进行SSB发射的时候,采用Beamforming技术,在不同的时间上发射不同方向的波束,这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矩阵的相位系数实现。PDCCH信道PDCCH用于传输来自L1/L2的下行控制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信息。(1)下行调度信息DLassignments,以便UE接收PDSCH;(2)上行调度信息ULgrants,以便UE发送PUSCH;(3)指示SFI、抢占指示(Pre-emptionIndicator,PI)和功控命令等信息,辅助UE接收和发送数据。

CORESET聚合等级CCE数量112244881616PDCCH聚合等级PDCCH信道示意图5GNR系统,12个RE构成一个REG,再由6个REG组成一个CCE。LTE系统中4个RE构成一个REG,再由9个REG组成CCE。PDCCH信道PDSCH信道PDSCH用于承载多种传输信道,比如PCH和DL-SCH。用于传输寻呼消息、系统消息(SIB)、UE空口控制面信令及用户面数据等内容,具体在时隙结构中的位置。PDSCH信道目录01

02

035G信道概述下行物理信道上行物理信道

04物理信号相比LTE,PUSCH的调制方式增加了256QAMPUSCH:物理上行数据信道调制方式:QPSK,16QAM,64QAM,256QAM承载用户专用数据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调制方式:QPSK承载随机接入前导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调制方式:QPSK承载ACK/NACK,SR(调度请求),CSI-Report(PMI,CQI等)上行物理信道上行物理信道随机接入信号主要用于UE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从而与基站完成上行同步,并请求基站分配资源。随机接入过程用于各种场景,如初始接入、切换和重建等。同其他3GPP系统一样,随机接入提供基于竞争和基于非竞争的接入。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传送的信号是ZC(Zadoff-Chu)序列生成的随机接入前导。PRACH资源:时域:时域位置(SystemFrame,Subframe,Slot,Symbol),长度,周期频域:起始RB、所占的RB数码域:Preamble序列PRACH前导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循环前缀(CP)及前导序列不同格式上的差异:CP长度不同,Sequence长度不同,GP长度不同,序列重复次数不同PRACH按照Preamble序列长度,分为长序列和短序列两类前导长序列沿用LTE设计方案,共4种格式,不同格式下支持最大小区半径和典型场景如下:Format序列长度子载波间隔时域总长占用带宽最大小区半径典型场景08391.25kHz1.0ms1.08MHz14.5km低速&高速,常规半径18391.25kHz3.0ms1.08MHz100.1km超远覆盖28391.25kHz3.5ms1.08MHz21.9km弱覆盖38395.0kHz1.0ms4.32MHz14.5km超高速PRACH长序列PRACH短序列为NR新增格式,R15共9种格式,子载波间隔Sub6G支持{15,30}kHz,above6G支持{60,120}kHzFormat序列长度子载波间隔时域总长占用带宽最大小区半径典型场景A113915·2μ(μ=0/1/2/3)0.14/2μms2.16·2μMHz0.937/2μkmsmallcellA213915·2μ0.29/2μms2.16·2μMHz2.109/2μkmNormalcellA313915·2μ0.43/2μms2.16·2μMHz3.515/2μkmNormalcellB113915·2μ0.14/2μms2.16·2μMHz0.585/2μkmsmallcellB213915·2μ0.29/2μms2.16·2μMHz1.054/2μkmNormalcellB313915·2μ0.43/2μms2.16·2μMHz1.757/2μkmNormalcellB413915·2μ0.86/2μms2.16·2μMHz3.867/2μkmNormalcellC013915·2μ0.14/2μms2.16·2μMHz5.351/2μkmNormalCellC213915·2μ0.43/2μms2.16·2μMHz9.297/2μkmNormalCellPRACH短序列PRACHNR中PUCCH物理信道用来发送行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UCI)以支持上下行数据传输。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信息。(1)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用于上行UL-SCH资源请求;(2)HARQACK/NACK:用于PDSCH上发送数据的HARQ反馈;(3)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CSI):信道状态反馈,包括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QualityInformation,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MatrixIndication,PMI)、秩指示(RankIndication,RI)、层指示(LayerIndication,LI);PUCCH信道PUCCH信道CP-OFDM:多载波波形(Transformprecodingdisabled),支持多流MIMODFT-s-OFDM:单载波波形(Transformprecodingenabled),仅支持单流,提升覆盖性能物理层处理过程:CP-OFDM对应的物理层处理过程DFT-S-OFDM对应的物理层处理过程PUSCH信道5G的上行物理信号由解调参考信号、探测参考信号及相位跟踪参考信号3部分组成。(1)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DMRS)用于信道估计,帮助gNodeB对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进行相干解调。有两种不同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用于PUSCH和PUCCH信道的相干解调。(2)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基站可以利用SRS评估上行信道质量,对于TDD系统,利用信道互易性,也可以评估下行信道质量。基站除了可以利用SRS评估上行(下行)信道质量以外,还可以使用SRS进行上行波束的管理,包括波束训练、波束切换等。(3)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上行物理信号5G信道编码目录01

02

035G信道概述下行物理信道上行物理信道

04物理信号上/下行信道与信号下行物理信号公共/控制信道不再基于CRS解调,节省时频资源5G的下行物理信号由同步信号、解调参考信号、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以及相位跟踪参考信号4部分组成。(1)同步信号分为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两种,用于UE进行下行同步,包括时钟同步、帧同步和符号同步。另外,UE可通过读取PSS及SSS,获取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CellIdentifier,PCI)。NR中PCI取值为0~1007,分为336组,每组3个取值。其中,组内编号从PSS中获取(3选1,对应3个PSS序列),小组编号从SSS中获取(336选1,对应336个SSS序列)。(2)解调参考信号用于信道估计,帮助UE对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进行相干解调。有3种不同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用于PBCH、PDCCH和PDSCH的相干解调。下行物理信号5G的下行物理信号由同步信号、解调参考信号、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以及相位跟踪参考信号4部分组成。(3)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CSI-RS)用于信道质量测量和时频偏移追踪,对于提升无线系统总体性能非常重要。通过CSI-RS的测量,UE可以进行CSI上报,基站获得CSI信息后,可以根据信道质量调度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MCS)进行RB资源分配;可以进行波束赋形,提高速率;还可以进行多用户复用MU-MIMO,提升整体小区的吞吐量等。(4)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ReferenceSignal,PTRS),是5G新引入的参考信号,用于跟踪相位噪声的变化,主要用于高频段。下行物理信号上行增加了PT-RS参考信号,用于高频场景下相位对齐SRS:Sounding参考信号提供给基站作为下行MIMO预编码的输入上行物理信号DMRSforPUSCHPUS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forPUCCHPUCCH的解调参考信号PT-RS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上行物理信号5G的上行物理信号由解调参考信号、探测参考信号及相位跟踪参考信号3部分组成。(1)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DMRS)用于信道估计,帮助gNodeB对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进行相干解调。有两种不同的解调参考信号,分别用于PUSCH和PUCCH信道的相干解调。(2)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基站可以利用SRS评估上行信道质量,对于TDD系统,利用信道互易性,也可以评估下行信道质量。基站除了可以利用SRS评估上行(下行)信道质量以外,还可以使用SRS进行上行波束的管理,包括波束训练、波束切换等。(3)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上行物理信号5G信道信号----反思5G信道信号----反思5G信道概述----反思5G信道概述----反思练习&思考5G小区搜索过程用到的信道和信号有哪些?练习&思考5G小区搜索过程用到的信道和信号有哪些?谢谢《5G基站系统开局与维护》------5G物理层过程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测一测目录01

02小区搜索随机接入

03旧知回顾旧知回顾:LTE小区搜索过程LTE小区搜索总体步骤UEeNB①②③④谁利用什么信道发送了什么内容给谁?⑤小组讨论:旧知回顾:LTE小区搜索过程LTE小区搜索总体步骤UEeNBP-SCH(PSS主同步信号实现5ms帧同步,并获取小区组内ID)S-SCH(SSS辅同步信号实现符10ms帧同步,并获取小区组ID)计算出PCI下行参考信号RS实现精确定时和频率同步PBCH(MIB,获取系统带宽、发射天线数等系统信息。)PDSCH(SIB,系统消息)PSS与SSS的位置频域结构小区搜索需要支持可扩展的系统带宽:1.4/3/5/10/20MHzSCH(P/S-SCH)占用的72子载波位于系统带宽中心位置FDD系统同步信号时域结构:同步信号只在每个10ms帧的第1个和第11个时隙中传送。主同步信号位于传送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次同步信号位于传送时隙的倒数第二个符号。PSS与SSS的位置PSS与SSS的位置PSS与SSS的位置旧知回顾:LTE小区搜索过程思考并讨论:与4G一样,5G系统也包含了PSS、SSS和PBCH,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与LTE不同,NR中SSB的时域位置和频域位置都不再固定,而是灵活可变的。频域上,SSB不再固定于频带中间;时域上,SSB发送的位置和数量都可能变化。所以,在NR中,仅通过解调PSS/SSS信号,是无法获得频域和时域资源的完全同步的,必须完成PBCH的解调,才能最终达到时频资源的同步。小区搜索小区搜索是UE获取与小区的时间和频率同步并检测该小区的小区ID的过程。NR小区搜索基于位于同步栅格上的PSS、SSS、PBCH-DMRS。UE调谐到特定频率(UE如何选择要调谐到的特定频率?)UE尝试检测PSS、SSS。如果UE在此步骤中失败,则重新确定调谐频率;一旦UE成功检测到PSS/SSS,UE尝试解码PBCH。一旦UE成功检测到PBCH,它将解码MIB

基于MIB.pdcch-ConfigSIB1,查找CORESET0(pdcch的CORESET/SIB1传输的DCI)的位置和搜索空间信息。此CORESET0查找是通过此处描述的预定义参数完成的。在搜索空间中盲解码DCI1_0。基于DCI1_0的内容。(注意:为了解释SIRNTI的DCI1_0,UE需要一些额外的表,如TimeDomainResourceAllocation,通常在RRC消息中配置(如SIB1、RRCConfiguration等)。但这一步是在解码任何RRC消息之前。这意味着UE应该从3GPP中的预定义表知道TimeDomainResourceAllocation。检测并解码携带SIB1的PDSCH。解码SIB1和其他sib(如果SIB1携带其他sib的信息)。小区搜索总体步骤SSB(4G和5G对比)SSB包含PSS、SSS和PBCHDMRSPBCH的数据DC上72个子载波FDD:PSS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slot0和9),SSS倒数第二个符号上TDD:PSS周期的出现在子帧1、6的第三个OFDM符号上,SSS周期的出现在子帧0、5的最后一个符号上。与SCS有关只在前半个周期发送SSB资源分配时域上占用4个OFDM符号;频域上240个连续的子载波(20RB)为什么说5G的PCI模4的原因SSB传输模式SSB传输模式(caseB举例)SSB传输模式(caseC举例)BWP一个UE可以配置多达4个BWP;每个BWP应等于或大于SSB带宽,但它可以包含SSB,也可以不包含SSB。在给定的时间内只能有一个BWP处于活动状态UE不期望在活动BWP之外接收PDSCH、PDCCH、CSI-RS或TRS。每个DL-BWP包括至少一个具有UE特定搜索空间(USS)的CORESET。在主载波中,所配置的DL-bwp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具有公共搜索空间(CSS)的核心集UE如何获取SSBSSB编号有两种方式通知UE,一种是PBCHDMRS解调;另一种是PBCH有效荷载。多个ssb以一定的间隔发送。每个SSB都可以通过一个称为SSB索引的唯一编号来识别每个SSB通过特定方向辐射的特定光束传输多个ue位于gNB周围的不同位置。UE测量其在特定周期(一个SSB集的周期)内检测到的每个SSB的信号强度。从测量结果来看,UE可以识别出信号强度最强的SSB指标。这种信号强度最强的SSB是UE1的最佳波束。(例如,Beam#1是最佳光束,对UE1来说)MIB/SIB与LTE最大的不同是,部分SIBs也是周期性广播,但有些SIBs只有UE请求才发送。5GNR小区搜索过程UEeNB解调PSS获取小区组内ID计算出PCI通过PCI确定PBCHDMRS的位置解调PBCH,获得MIB,实现同步PDSCH(SIB1,系统消息)解调SSS获取小区组ID通过PSS和SSS在时域上的位置得到符号的长度及SCS目录02

01小区搜索随机接入课前复习5G小区搜索总体步骤UEeNB①()②()③()④()⑤()看图填空:在括号中填入对应的信号或信息。讨论: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什么叫随机接入?什么情况下UE会发起随机接入呢?随机接入过程是指从用户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开始尝试接入网络到与网络间建立起基本的信令连接之前的过程。4G发起随机接入的原因

5G发起随机接入的原因

NR中,触发UE发起随机接入的事件类型和LTE类似,包括:•

UE在Idle状态下的初始接入•RRC连接重建立•RRC连接态时,上行失步状态下,下行数据到达•RRC连接态时,上行失步状态下上行数据到达或者无可用的SR资源时•切换到新小区•波束管理中,波束失败恢复过程,发起随机接入•从RRC

Inactive状态到RRC连接状态NR新增加随机接入的分类

(4G与5G相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1)4G的接入前导码按照Preamble序列长度,分为长序列和短序列两类前导长序列沿用LTE设计方案,共4种格式,不同格式下支持最大小区半径和典型场景如下:Format序列长度子载波间隔时域总长占用带宽最大小区半径典型场景08391.25kHz1.0ms1.08MHz14.5km低速&高速,常规半径18391.25kHz3.0ms1.08MHz100.1km超远覆盖28391.25kHz3.5ms1.08MHz21.9km弱覆盖38395.0kHz1.0ms4.32MHz14.5km超高速PRACH长序列5G的接入前导码短序列为NR新增格式,R15共9种格式,子载波间隔Sub6G支持{15,30}kHz,above6G支持{60,120}kHzFormat序列长度子载波间隔时域总长占用带宽最大小区半径典型场景A113915·2μ(μ=0/1/2/3)0.14/2μms2.16·2μMHz0.937/2μkmsmallcellA213915·2μ0.29/2μms2.16·2μMHz2.109/2μkmNormalcellA313915·2μ0.43/2μms2.16·2μMHz3.515/2μkmNormalcellB113915·2μ0.14/2μms2.16·2μMHz0.585/2μkmsmallcellB213915·2μ0.29/2μms2.16·2μMHz1.054/2μkmNormalcellB313915·2μ0.43/2μms2.16·2μMHz1.757/2μkmNormalcellB413915·2μ0.86/2μms2.16·2μMHz3.867/2μkmNormalcellC013915·2μ0.14/2μms2.16·2μMHz5.351/2μkmNormalCellC213915·2μ0.43/2μms2.16·2μMHz9.297/2μkmNormalCellPRACH短序列5G的接入前导码接入前导码的数量在LTE小区中一共有64个前导码集合,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用于竞争性随机接入,另一部分是用于非竞争性随机接入。与5G相同用于竞争性随机接入的前导码又可分为GroupA和GroupB两组,GroupA和GroupB的主要区别在于MSG3中所传送的信息长度,信息长度由参数messageSizeGroupA表示。在GroupB存在的情况下,如果所要传输的信息的长度大于messageSizeGroupA,并且UE能够满足发射功率的条件,则UE就会选择GroupB中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1)4G与5G有何不同呢?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1)NR在进行SSB发射的时候,采用Beamforming技术,在不同的时间上发射不同方向的波束,这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矩阵的相位系数实现。选择一个满足RSRP门限要求的SSB(SSB和PRACH对应),发起接入,如果都不满足RSRP门限,则选择任意一个SSB。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2)该响应包含的主要内容为:(1)RA-RNTI(2)该UE的时间提前量TA值(3)T-CRNTI:Temporary-CRNTIRA-RNTI:为UE映射RA-RNTI,RA-RNTI是由前导码按照既定的规则映射而来,而不是有基站分配的,因此UE不需要基站告知,也能够知道自己的RA-RNTI。CRNTI:Temporary-CRNTI

为终端分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临时无线网络标识,用于后续在UL-SCH信道中UE身份标识。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3)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4)C-RNTI(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是由基站分配给UE的动态标识。C-RNTI唯一标识了一个小区空口下的UE,且只有处于连接态下的UE,C-RNTI才有效。波束切换

LTE中,UE发送MSG1后,在随机接入响应窗口RA-ResponseWindow范围内没有收到RAR,UE需要重发MSG1,重发时,要进行功率攀升(Ramping)对于NR,重发MSG1时,UE要考虑是否需要重新选择SSB的波束。在满足RSRP门限内的SSB,可以更换SSB波束,也可以沿用上一次的波束。

如果所有SSB都不满足RSRP门限,选择任意SSB。当UE继续用上次发送SSB波束重发MSG1时,需要功率攀升

当UE更换SSB波束发送MSG1时,不需要进行功率攀升。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随机接入流程小结

NR的PRACH信道基于LTE设计,针对不用应用场景,频段部署,增加了更多的格式;随机接入流程的触发,基于竞争和基于非竞争接入等概念,NR和LTE差别不大;

NR中,随机接入流程最大的变化,就是基于波束的接入:下行基于SSB索引,上行基于PRACH

Occasion。谢谢《5G基站系统开局与维护》------5G关键技术(1)MassiveMIMO和毫米波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PPT制作教师:江敏PPT制作学生:张月华本次课小组任务小组展示5G关键技术(一)01

02MassiveMIMO波束管理4G天线什么是MIMO技术?空间分集空分复用保证信号的可靠性提高信息传送效率当多天线在发射信号时,制作同一个数据流的不同版本,分别在不同的天线进行编码、调制,然后发送;接收机利用空间均衡器分离接收信号,然后解调、解码,将同一数据流的不同接收信号合并,还原为初始数据如果多天线把一个高速的数据流分割为几个速率较低的数据流,分别在不同的天线进行编码、调制,然后发送。天线之间相互独立,接收机利用空间均衡器分离接收信号,然后解调、解码,将几个数据流合并,还原初始信号MIMO分类什么是massivemimo技术??MassiveMIMO技术Massive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中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的关键技术。它最早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提出,研究发现,当小区的基站天线数目趋于无穷大时,加性高斯白噪声和瑞利衰落等负面影响全都可以忽略不计,数据传输速率能得到极大提高。从两方面理解:(1)天线数传统的TDD网络的天线基本是2天线、4天线或8天线,而MassiveMIMO指的是通道数达到64/128/256个。MassiveMIMO技术为什么5G可以集成大规模天线?尤其是在高频中,频率越高,波长越短,从而在单位面积可以集成更多的天线阵子,其基站天线数量远大于传统MIMO,能有效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以MIMO技术为基础,其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和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MassiveMIMO技术波束相关原理波束用4元组刻画:方向角、倾角、水平波束宽度、垂直波束宽度。方位角:正北方向为0,顺时针旋转依次为0~360°倾角:天线法线(垂直于天线天面)与波束中线夹角,向下为正,向上为负垂直波束宽度:在垂直方向上,在最大辐射方向两侧,辐射功率下降3dB的两个方向的夹角天线辐射图(2)信号覆盖的维度传统的MIMO我们称之为2D-MIMO,以8天线为例,实际信号在做覆盖时,只能在水平方向移动,垂直方向是不动的,信号类似一个平面发射出去,而MassiveMIMO,是信号水平维度空间基础上引入垂直维度的空域进行利用,信号的辐射状是个电磁波束。所以MassiveMIMO也称为3D-MIMO。MassiveMIMO技术MU-MIMO技术MassiveMIMO的优点5G关键技术(一)01

02MassiveMIMO波束管理毫米波技术为满足5G所期望达到的KPI,使用更高的带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回顾毫米波毫米波的优势和挑战可用频段宽,配合各种多址复用技术的使用可以极大提升信道容量,适用于高速多媒体传输。方向性好,毫米波受空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的吸收较大,使得传输波束较窄适合短距离点对。波长极短,所需的天线尺寸很小,易于在较小的空间内集成大规模天线阵。可靠性高,较高的频率使其受干扰很少。毫米波的挑战:路径损耗大,不容易穿过建筑物或者障碍物,不适合远程传输。受空气和雨水等影响较大,容易被雨水和树叶吸收。频率较高,波长较短,绕射能力差。高频段器件的技术难度较大。高频特性决定了较适合短距离的高速传输,典型的应用场景为热点高容量。毫米波的优势:雨衰以及大气环境影响

衰减率什么是波束赋形技术??小组展示环节MassiveMIMO和波束赋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MassiveMIMO与波束赋形硬件难度大基站个数多谢谢《5G基站系统开局与维护》------5G关键技术(2)SDN/NFV和网络切片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目录01

02

03SDN技术NFV技术网络切片技术SDN技术01

02

03SDN的背景及特性SDN的结构

04SDN未来的发展趋势SDN目前的现状背景传统的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固件是由设备制造商锁定和控制,所以大家希望将网络控制与物理网络拓扑分离,从而摆脱硬件对网络架构的限制。背景通信小故事村主任背景今天我们说的傻大妞,就是现在风头正劲的“SDN”SDN是什么?SDN是一种新型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并直接可编程的网络架构。它的核心理念是,希望应用软件可以参与对网络的控制管理,满足上层业务需求,通过自动化业务部署简化网络运维。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SDN的结构应用层控制层基础设施层上层应用SDN控制软件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转发平面接口(例如:OpenFlow)应用层:不同的应用逻辑通过控制层开放的API管理能力控制设备的报文转发功能控制层:由SDN控制软件组成,与下层可用OpenFlow协议通信基础设施层:由转发设备组成APIAPIAPI1、控制转发分离:支持第三方控制面设备通过OpenFlow等开放式的协议远程控制通用硬件的交换/路由功能。2、控制平面集中化:提高路由管理灵活性,加快业务开通速度,简化运维。3、转发平面通用化:多种交换路由功能共享通用硬件设备。4、控制器软件可编程:可通过软件编程方式满足客户化定制需求。提问SDN的优点有哪些???SDN的优点可用性强设计成本低可维护性强可扩展性强安全性强SDN目前存在的问题问题一:SDN成熟了吗?问题三:SDN是否可以平滑演进?问题二:网管增强可以替代SDN?控制层与基础设施层之间的接口(OpenFlow)缺乏拓扑发现机制,目前对隧道技术支持有限,扩展性问题未有实际验证;QoS、安全、DPI等方面还在研究中。目前有关SDN更多的研究和产品是基于OpenFlow实现控制转发分离,但是SDN的根本价值在于应用层与控制层的“关联”这部分的研发和标准化工作远不如OpenFlow成熟。根据厂家调研SDN所解决的场景通过改造数据网管对多厂家的支持基本都能够做到,只是改造的效果和代价有待评估。

产业界目前采用最多的是IETF比较成熟的协议像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等。

结论:标准技术仍有缺陷,产业仍未完全成熟,技术发展方向正在收敛过程中。技术演进方向存在未知仍存在替代性方案技术标准仍在完善SDN的未来趋势目前还是SDN的发展初期。拥有强大IT资源和顶尖人才的企业(谷歌和Facebook等)正在利用SDN的优势。主流IT企业应该稍等一段时间,SDN应用程序(管理脚本等)和最佳做法将需要几年十年才会出现。SDN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且需要学习曲线,而大多数网络管理者和VAR/SI通道所不具备的。SDN将会改变网络架构、编程和管理的方式。网络将会变得更具敏捷、灵活和节约成本。然而,像很多IT创新技术一样,SDN需要一些时间来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录01

02

03SDN技术NFV技术网络切片技术

NFV0102

03NFV基础概念和架构NFV发展趋势SDN和NFV的关系从2G

时代开始,通信核心网设备都是专有硬件和专用软件专门使用,软硬件强关联。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增加,设备数量也是越来越多,一方面导致网络建设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网络规模受限,业务扩展、商用建设周期较长,同时维护成本较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4G时代后期,通信专家们就逐步将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行业的虚拟化技术引入到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通信技术)行业,通过采用虚拟化技术、基于通用硬件实现电信功能节点的软件化。使得网络功能不再依赖于专用硬件,资源可以充分灵活共享,实现新业务的快速开发与部署。NFV技术背景NFV基础概念NFV,即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就是将传统的CT业务部署到云平台上(云平台是指将物理硬件虚拟化所形成的虚拟机平台,能够承载CT和IT应用),从而实现软硬件解耦。高性能交换机高容量标准存储设备高容量标准服务器自动化远程安装按照NFV设计,从纵向看NFV网络分为三层:基础设施层:NFVI是NFV

Infrastructure的简称,从云计算的角度看,就是一个资源池。虚拟网络层:虚拟网络层对应的就是目前各个电信业务网络,每个物理网元映射为一个虚拟网元VNF,VNF所需资源需要虚拟的计算/存储/交换资源由NFVI来承载。运营支撑层:运营支撑层就是目前的OSS/BSS系统,需要为虚拟化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NFV架构基础设施层虚拟网络层运营支撑层从横向看NFV网络,分为业务网络域和管理编排域。业务网络域:就是目前的各电信业务网络。管理编排域:NFV同传统网络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