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_第1页
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_第2页
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_第3页
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_第4页
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随着医院的各级医院的发展,根据人类健康高频率出现的疾病,国家卫健委牵头,要求各级医院建设三个中心,即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这个体现一个医院发展和救治水平的的重要标志,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体现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职责所在。卒中中心建设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1.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2.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3.从事卒中相关诊疗工作的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他医疗卫生技术资格。4.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5.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二)组织管理。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2.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3.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4.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技术规范,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5.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的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的登记、统计与分析。(三)建设要求。.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的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资质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TCCD(TCCS)、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等组成。.卒中救治团队专业人员反应快速,业务熟练,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诊断、评估、救治及转运上级卒中中心等,为争取急救时间窗提供规范、快速的诊疗服务。.建立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和协作关系,建立与院外急救体系对接和接受上级医院会诊、远程卒中救治及患者转诊的机制和制度。.建立符合标准的卒中病例信息登记、统计分析、随访系统及数据库。(四)工作要求。.实施卒中急性期规范化救治,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效率,对于确诊的急性卒中患者,及时接诊评估、完善相关检查并开展救治。.按照适应证选择溶栓等治疗。.执行规范化的卒中一、二级预防。.开展早期卒中康复治疗。.能够开展脑卒中基本病因学及常见相关危险因素检查。.保证全天候开展心电图、胸片检查。.保证全天候开展颅脑CT平扫。.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卒中量表进行评估。.对卒中患者采取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常见并发症的必要措施。.对卒中患者常规进行液体和营养状况评估,不能正常进食但胃肠条件允许的患者能够早期进行鼻饲,并进行有效监测。.门诊医生能积极倡导并推广卒中防控5项简易措施:规范干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卒中危险因素;进行体力活动及常规锻炼;健康饮食,避免肥胖;戒烟限酒;掌握识别卒中预警症状和应对方法,定期体检。.制定社区卒中健康教育与预防计划,开展本区域内的群众健康宣教工作。组织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卒中防治培训工作。二、三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三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2.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介入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3.开设符合设置标准的脑血管病诊疗病区。4.设置符合标准的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或床位,开设床位10张以上。5.开设卒中专科门诊,能够开展规范的卒中筛查、高危人群干预及随诊。6.开设卒中康复门诊或病房,或与有关康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7.建立脑卒中健康宣教、专业技术培训及卒中中心工作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体系。8.卒中中心要按照病历书写管理有关规定,并结合专科特点,开展病历信息化建设;建立专人负责的卒中诊疗数据、随访数据等信息统计、分析系统,以规范卒中诊疗,加强临床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二)组织管理。.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设立脑血管病急诊窗口,保证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畅通。.按照卒中相关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各类卒中病种救治预案和工作流程。.建立卒中住院登记及随访登记数据库,建立专人负责的卒中病例管理、随访管理的相关制度。.设置专人负责的卒中健康宣教、继续教育、科研工作小组。(三)建设要求。.设置脑血管病急诊绿色通道,建立急诊值班(24小时/7天)制度。脑血管病急诊值班负责人应由经过卒中专业培训的具备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担任。.配置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卒中单元多学科协作小组,能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支持、功能锻炼及综合物理治疗等。4.建立脑卒中急症患者诊疗“绿色通道”,整合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组成卒中急性期溶栓、血管内治疗及外科手术专业小组;与本地区急救中心及有关医疗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对于转诊至本中心的脑血管病急诊患者及时接收、有效处置。.能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引流术、动脉瘤夹闭手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动静脉畸形手术及血管内治疗等。具备开展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条件和技术能力,包括: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语言疗法、认知及心理疗法等技术项目及治疗设备。具备营养障碍管理医师。建立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及双向转诊制度;能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根据脑卒中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本中心脑卒中诊疗流程,并定期审核及修订。(四)服务要求。.规范卒中诊疗,提高符合适应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率,降低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康复医学科早期介入,及时对患者进行基本功能评定,尽早开始康复治疗。.能够24小时提供医学影像检查诊断服务,对卒中患者实施CT或MRI优先检查;可开展CT和MRI的灌注成像、血管成像等检查。.能够进行全脑血管造影(24小时/7天)和血管功能评估。.能够采用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和介入治疗科等专科技术手段治疗或预防各种类型卒中: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能够向各级医院双向转诊患者及提供远程会诊,实现卒中信息数据网络直报。附录: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一、主要诊疗流程.接诊诊疗服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命体征评估;实施头部影像学检查、血生化等辅助检查;相应时间窗内应用r-tPA或尿激酶;知情告知;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介入、开颅手术等治疗。.入院后诊疗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DVT);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早期康复评估及治疗;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早期吞咽功能评价;健康宣教(戒烟等);血压评估与管理;血糖评估与管理;血脂评估与管理;血管功能评估。.出院前诊疗出院时抗栓治疗;出院时卒中合并症患者的相应用药;膳食平衡原则及个体化康复指导;卒中危险因素控制,卒中发作预警,用药依从性等宣教;出院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出院后随访二、主要质控指标.卒中患者抵达急诊接受NIHSS评分的比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患者的比例。.在抵达医院60分钟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患者的比例。.在发病6h内到达医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从到达急诊至开始做多模式头颅CT/CTA或MRI/MRA的时间。完成头颅CT<25分钟的比例。5.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从入院到开始血管内治疗的时间。.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36h内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患者比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血管内治疗的36h内发生明显颅内出血的患者比例。.对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治疗后90天mRS记录的患者比例。.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术后24小时内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接受CEA或CAS治疗的患者在30天内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SAH、ICH、AVM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率。.48小时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SAH患者从就诊到行动脉瘤夹闭或介入术治疗的平均时间。.AVM导致的卒中患者在30天内行外科或血管内治疗的比例。.卒中患者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的比例及死亡率。.卒中患者行脑室外引流的比例及死亡率。.与华法林治疗相关的颅内出血率;INR升高(INR>1.4)患者从入院到给予促凝血治疗后INR达标的平均时间。17.各类型卒中,颅内外动脉狭窄,SAH或TIA患者入组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的比例。英文注释:TCDTranscranialDoppler经颅多普勒。一维多普勒超声,用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TCCDTranscranialColorCodedDoppler/TCCSTranscranialColorCodedSonography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用于颅内动脉血流成像及血流动力学检测。TCCD与TCCS为相同的检查技术不同的英文缩写表达。CTComputed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CTA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血管造影。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磁共振成像。MRAMagneticResonanceAgiography磁共振血管造影。MRS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磁共振波谱分析。NIHSS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卒中量表”)。r-tPA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用于急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药物。CEACarotidEndarterectomy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针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运重建的外科治疗方法。CASCarotidArteryStent颈动脉支架。针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运重建的外科微创(介入)治疗方法。SAHSubarachnoidHemorrhage珠网膜下腔出血。因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等导致的蛛网膜下内的出血。ICHIntracranialHematoma颅内血肿。AVM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脑动静脉畸形。INRInternationalstandardRatio国际化标准比值。凝血四项检查中的一项对照标准。TIATransientischemicattack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缺血症状或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者。卒中绿色通道标识标志主体是融合了人的头像、脑心图案、通道及圆环等元素经过艺术构思巧妙组合设计而成。主体为人的头像造型,体现了通道主要针对脑血管病为主,以人为本的理念;脑心结合的形象是引入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标识的艺术化展现,体现了国家的重视与意志,也传递医护人员所具备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职业素养,更是寓意脑心同治、共同预防的慢性病防控理念;下部两条绿色的通道标识突出了快速及时和转诊畅通的理念;金色的圆环整体为圆形,代表着太阳,象征着光明,也寓意着通过急诊通道让患者恢复健康。同时更蕴含了卒中急救1小时黄金救治圈的理念。标志以白、绿、金三色为标准色,白色代表洁净和安全感;绿色代表生命与快速;金色代表时间和荣誉。标志构思巧妙、简洁大方、线条明快,易于接受、识别、记忆,便于宣传推广,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象征意义。创伤中心建设标准一、基本要求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应当具有区域领先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具有较为丰富的严重复杂创伤救治经验,在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中处于引领地位。配套设施完善,创伤救治相关的诊疗科目齐全,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具有能够满足医疗、教学、科研所需的医疗设施、设备,且有相对成熟合理的运行机制。坚持公益性,认真落实医改相关工作要求,具备承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治的能力和经验。承担区域内创伤救治中的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积极参加创伤医学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区域创伤医学发展。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创伤中心实体化,规模满足功能定位,具备独立的创伤复苏单元、创伤病房、创伤重症监护病房,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相关专业固定的医务人员,医院每年向创伤中心投入一定的建设发展经费;(二)建立创伤综合救治团队,由核心科室(专业)和支撑科室(专业)固定人员组成,其中核心科室(专业)包括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支撑科室(专业)包括心脏大血管外科、烧伤科、整形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介入放射科、中医科、输血科等;(三)核心科室(专业)与支撑科室(专业)中获得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分别之1个。二、医疗服务能力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应当具备常见创伤、严重创伤和创伤并发症的综合诊疗能力,掌握严重创伤救治所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具备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并具有将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的能力,推动区域内创伤医疗救治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一)临床、医技科室设置。具有独立设置的创伤中心以及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烧伤科、整形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输血科、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科、中医科。(二)诊断服务项目。能够常规开展心电图,胸部、骨盆、四肢X片,全身快速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创伤超声重点评估(FocusedAssessmentSonographyinTrauma,FAST^辅助检查和其他必需的实验室检验。(三)创伤及其并发症诊疗能力。建立科学完善的创伤救治流程,具备常见创伤、严重创伤和创伤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能力;曾收治病种覆盖严重创伤病种和严重创伤并发症的90%以上(详见附表1、2)。严重创伤患者到达急诊后,具备快速评估及抢救的流程和能力,能够在1小时内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手术和损伤控制性手术,具备开展各项急诊手术的能力和条件,具备严重创伤生命支持能力及相关仪器设备。能够开展或指导开展创伤康复治疗。(四)关键技术开展情况。具备创伤救治先进理念及技术,能够开展创伤复苏、损伤控制手术、确定性手术和康复治疗所涉及的完整创伤救治技术,包括创伤核心技术清单(详见附表3)所列的90%以上。(五)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信息联动系统。具有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预警联动系统,在创伤患者经急救中心(站)救护车转运到达医院前,能够完成患者基本信息及医疗信息传输,并根据创伤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对应的预警级别和准备工作。三、教学能力承担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教学能力与硬件设施能满足教学需求。(一)教学条件。具有面积21000^的教学区域;教学硬件资源应包括供学生查阅资料的图书馆、教学专用的多媒体教室、面积21000^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中心、具备相应的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和模拟教学设备;具备创伤救治培训的模型、配有独立多媒体临床教学示教室。(二)师资构成。博士学位授予点23个;研究生导师人数23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10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6个,带教指导医师240人;有脱产带教教师及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建立有效的教学薪酬保障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带教指导医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教学培训。应当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其中至少90%的核心科室(专业)能够承担该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具有省部级临床能力培训中心;近三年,培训的住院医师首次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核通过率295%。承担创伤相关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2个。拥有规范的创伤培训课程,配备相应的创伤培训设备和器材。近三年,开展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班220次,培训人数23000人。四、科研能力拥有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科研平台,省部级的创伤相关重点实验室,曾获得省部级以上创伤相关研究课题。曾经或正在参与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具备开展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能力。在创伤相关的临床研究、科研成果、科研影响力方面,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具有区域内一流的科研及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具备整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能力,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创伤医学研究中心的基础和条件。(一)平台建设与科研人才队伍。1.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3项:①具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立项建设;②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之1个;③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之1项;④省部级临床能力培训中心;⑤建设有生物样本库;⑥建设有临床数据中心。2.人才队伍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的3项:①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数之1个;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人数之1人;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人数之1人;④医学类国家一级学协会下设的创伤专业二级分会曾任、现任、侯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或者常务委员人数之1人;⑤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或青年长江学者人数之1人;⑥国家卫生应急处置指导专家库指导专家人数之2人;⑦医学类省一级学协会下设的创伤专业二级分会曾任、现任、侯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人数之1人。(二)科研项目。近三年,参与创伤相关的国家级重大科技研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三)科研成果。近三年,累积获得以下科研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1项;.累计获得授权国家专利之10项;.发表SCI收录文章250篇,且在影响因子23分的期刊发表学术文章210篇;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250篇;.参与发表创伤相关的国家级专家共识23篇。五、承担主要公益性任务情况(一)参与创伤救治体系建设,推动区域内创伤医疗救治水平发展。在创伤领域的省级及以上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近三年,在医学类国家一级学协会下设的创伤专业二级分会曾任、现任、侯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或者常务委员人数21人,或在医学类省一级学协会下设的创伤二级分会中曾任、现任、侯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人数21人。(二)承担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治任务。拥有包括国家卫生应急处置指导专家库的指导专家在内的固定专业救治团队。具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救治的能力,参加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治23次。有协调、指导各级创伤中心救治大规模创伤患者的能力。(三)承担政府任务和社会公益项目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义诊、健康扶贫、疑难重症患者会诊等活动,根据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四)开展创伤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开展防灾减灾、创伤基本急救方法等科普教育,并开展创伤自救互救知识普及和宣教工作。六、落实医改相关任务及医院管理情况(一)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在省级范围内推动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初步建立创伤患者分级检伤、转运及治疗的标准与流程。牵头成立省级创伤专科联盟,覆盖50%以上的市级行政区域。来院进修人员250人次/年,医联体内创伤救治相关会诊或病例讨论〉50次/年。(二)远程医疗。具有高水平的远程医疗设备设施及服务能力,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50家,定期开展远程咨询、会诊、预约挂号、远程诊断、教育培训等远程医疗服务,每年提供远程医疗服务2300例。接到远程会诊申请后,由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医师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对急危重症患者1小时内响应,对疑难患者24小时内响应。(三)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开展信息化建设。具备完整的医疗信息化支撑体系,能够支持院前救治与院内急诊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急诊与院内各个创伤相关专科救治团队之间的信息交换。医院电子病历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四级要求,能够为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业务提供信息化支撑。医院核心业务信息系统达到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四)医院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章程为统领规范医院内部管理。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235%。近三年,日均接诊量26000人次,平均住院日48.5天,术前平均住院日43天。四级手术占比高于同级同类医院平均水平。落实“两个允许”,人员支出占医院业务支出的比重逐年提升。附表:1.严重创伤病种.严重创伤并发症.创伤相关核心技术清单附表1严重创伤病种序号疾病名称疾病名称(国家临床版2.0)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1颅骨骨折颅骨骨折S02.900x002颅底骨骨折SO2.100颅底骨折S02.100X001枕骨骨折S02.1012头皮撕脱伤头皮撕脱S08.0003局部脑损伤局部脑损伤S06.3004弥散性脑损伤弥散性脑损伤S06.200

6脑干挫伤脑干挫伤S06.2017创伤性硬脑膜外出血创伤性硬脑膜外出血S06.400X0028创伤性硬膜下出血创伤性硬膜下出血S06.5009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06.600X00110创伤性大脑水肿创伤性大脑水肿S06.10011弥漫性轴索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S06.20612脑挫伤脑挫伤S06.20213大脑撕裂伤大脑撕裂伤S06.20314创伤性脑疝创伤性脑疝S06.20415创伤性脑出血创伤性小脑出血S06.801创伤性脑出血S06.80216创伤性脑干出血创伤性脑干出血S06.80317创伤性颅内出血创伤性颅内出血S06.81418颈总动脉损伤颈总动脉损伤S15.000X01119颈外动脉损伤颈外动脉损伤S15.000X02120颈内动脉损伤颈内动脉损伤S15.000X03121椎动脉损伤椎动脉损伤S15.10022颈外静脉损伤颈外静脉损伤S15.20023颈部开放伤颈部开放性伤口累及咽和颈部食管S11.200颈部开放性伤口累及喉和气管S11.00024甲状腺损伤甲状腺开放性损伤S11.100X00125颈脊髓损伤颈部脊髓损伤S14.10126眶底粉碎性骨折眶底粉碎性骨折S02.300X00227上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S02.400X00328喉挫伤喉挫伤S10.001咽喉挫伤S10.00029多发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骨折S22.400脑干损伤脑干损伤S06.901

S06.90131气胸创伤性气胸S27.00032血气胸创伤性血气胸S27.20033张力性气胸张力性气胸J93.00334连枷胸连枷胸S22.50035开放性胸部损伤开放性胸部损伤S21.90136肺穿透伤肺穿透伤S27.31337肺挫伤肺挫伤S27.30138气管/支气管损伤支气管损伤S27.400开放性气管损伤S11.001创伤性胸部气管破裂S27.501胸部气管损伤S27.50039食管破裂食管破裂K22.30140心脏穿透性损伤心脏穿透性损伤S26.800X08241创伤性心脏破裂创伤性心脏破裂S26.800X08342胸主动脉损伤胸主动脉损伤S25.00043创伤性心包积血创伤性心包积血S26.000X00144胸部血管损伤肺血管损伤S25.400奇静脉损伤S25.801无名静脉损伤S25.300X001上腔静脉损伤S25.200锁骨下静脉损伤S25.301无名动脉损伤S25.100X002锁骨下动脉损伤S25.10145肋间血管损伤肋间血管损伤S25.50046创伤性膈疝创伤性膈疝S27.80547创伤性肺破裂创伤性肺破裂S27.30248胸椎骨折胸椎骨折S22.00049胸脊髓损伤胸部脊髓损伤S24.10150创伤性胆总管破裂创伤性胆总管破裂S36.10351创伤性胰腺破裂创伤性胰腺破裂S36.201血胸创伤性血胸S27.10030

S27.1003052创伤性胃破裂创伤性胃破裂S36.30153创伤性小肠破裂创伤性小肠破裂S36.404创伤性十二指肠破裂S36.401创伤性空肠破裂S36.402创伤性回肠破裂S36.40354创伤性结肠破裂结肠损伤S36.500创伤性结肠破裂S36.50155创伤性直肠破裂直肠损伤S36.600创伤性直肠破裂S36.60156腹内多器官损伤多个腹内器官损伤S36.700创伤性腹内多器官破裂S36.70157创伤性腹膜后血肿创伤性腹膜后血肿S36.80358肠系膜损伤肠系膜损伤S36.800X02259肾破裂创伤性肾破裂S37.001创伤性肾血肿S37.003创伤性肾周血肿S37.00460输尿管损伤创伤性输尿管断裂S37.101开放性输尿管断裂S37.11161膀胱破裂创伤性膀胱破裂S37.20162尿道损伤创伤性尿道断裂S37.301开放性尿道损伤S37.31063子宫损伤子宫损伤S37.60064盆腔多个器官损伤多个盆腔器官损伤S37.70065外生殖器挤压伤外生殖器挤压伤S38.000外生殖器创伤性切断S38.20066会阴撕裂伤创伤性会阴裂伤S31.00167腹壁破损腹壁开放性伤口S31.10068骨盆离断创伤性骨盆切断S38.30369创伤性腋动脉破裂创伤性腋动脉破裂S45.00170创伤性肱动脉损伤创伤性肱动脉损伤S45.101

71腋或肱静脉损伤腋或肱静脉损伤S45.20072髓关节脱位髓关节脱位S73.000X00273股骨粗隆间骨折开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S72.11074股骨骨折股骨骨折S72.90075股动脉损伤股动脉损伤S75.000创伤性股深动脉破裂S75.00176胸伴腹和下背及骨盆开放性损伤胸伴腹和下背及骨盆开放性损伤T01.100X00177股静脉损伤在髓和大腿水平的股静脉损伤S75.10078颈椎骨折脱位颈部开放性损伤伴颈椎脱位S11.800X02179髓伴有大腿挤压伤髓伴有大腿挤压伤S77.20080髓部创伤性切断髓部创伤性切断S78.00081多发肢体骨折开放性多发性肢体骨折T02.610双上肢多发性骨折T02.400X001开放性多发性双上肢骨折T02.410双下肢多发性骨折T02.500X001开放性多发性双下肢骨折T02.510上肢伴下肢多发性骨折T02.600X00182胸部伴有卜背和骨盆及四肢骨折胸伴下背和骨盆及四肢骨折T02.700X001开放性胸部伴有下背和骨盆及四肢骨折T02.71083多发性脱位、扭伤和劳损多处脱位、扭伤和劳损T03.900

累及头部伴有颈部的脱位、扭伤和劳损T03.000累及上肢多个部位的脱位、扭伤和劳损T03.200累及下肢多个部位的脱位、扭伤和劳损T03.300累及上肢伴有下肢多个部位的脱位、扭伤和劳损T03.40084多处挤压伤全身性挤压伤T04.901累及胸部伴有腹部、下背和骨盆的挤压伤T04.100上肢多处挤压伤T04.200X001下肢多处挤压伤T04.300X001上肢和下肢多处挤压伤T04.400X001胸部伴有腹部、下背和骨盆及四肢的挤压伤T04.700多处挤压伤T04.90085在肩和上臂水平的创伤性切断在肩和上臂水平的创伤性切断S48.90086尺骨骨折尺骨骨折S52.20187桡骨骨折桡骨骨折S52.80188肱骨骨折肱骨骨折S42.30189尺神经损伤上臂尺神经损伤S44.000X001前臂尺神经损伤S54.000X00190桡神经损伤前臂桡神经损伤S54.200X001上臂桡神经损伤S44.200X00191膝关节后十字韧带完全断裂膝关节后十字韧带完全断裂S83.500X042

92肘关节骨折肘关节骨折S52.000X00193踝和足开放性损伤伴骨折踝和足开放性损伤伴骨折S91.300x81194上肢和下肢任何组合的创伤性切断上肢和下肢任何组合的创伤性切断\[任何水平]T05.60095胸内器官伴有腹内和盆腔内器官损伤胸内器官伴腹内及盆腔器官损伤T06.500X00296多脏器损伤多脏器损伤T06.50197臂丛损伤臂丛损伤S14.30098脊神经损伤脊神经损伤T09.400X00199马尾损伤马尾损伤S34.300100脊髓损伤脊髓损伤T09.300101脊髓完全损伤脊髓完全损伤T09.300X003102创伤性截瘫创伤性截瘫T09.301103骨盆骨折开放性骨盆骨折S32.812创伤性耻骨联合破裂S33.400X001腰骶部脊柱骨折S32.803开放性腰骶部脊柱骨折S32.813开放性腰椎和骨盆特指部位骨折S32.810开放性坐骨骨折S32.811腰椎和骨盆多处骨折S32.700多发性骨盆骨折S32.701104胫骨骨折胫骨骨折S82.202105骶骨骨折骶骨骨折S32.100开放性骶骨骨折S32.110106髂骨骨折髂骨骨折S32.300107腰椎骨折多发性腰椎骨折S32.702

108寰枢椎半脱位寰枢椎半脱位S13.102109寰枢椎脱位寰枢椎脱位S13.103110颈椎关节交锁颈椎关节交锁S13.400X006111骶髂关节脱位骶髂关节脱位S33.200X003112腹主动脉损伤腹主动脉损伤S35.000113腹部血管损伤腹部血管损伤S35.900X001114腹部多处血管损伤腹部多处血管损伤S35.701115下腔静脉损伤下腔静脉损伤S35.100116腹腔动脉损伤腹腔动脉损伤S35.200X001117肠系膜动脉损伤肠系膜动脉损伤S35.201创伤性肠系膜血管损伤S35.903118胃动脉损伤胃动脉损伤S35.202创伤性胃动脉破裂S35.203119肝破裂创伤性肝破裂S36.102120脾破裂创伤性脾破裂S36.002121门静脉破裂门静脉损伤S35.300X001122肾血管损伤肾血管损伤S35.400创伤性肾静脉破裂S35.401创伤性肾动脉破裂S35.402123髂血管损伤髂血管损伤S35.500创伤性髂动脉破裂S35.501创伤性髂静脉破裂S35.502124腹、下背和骨盆水平的多处血管损伤在腹、下背和骨盆水平的多处血管损伤S35.700125多发伤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T00-T07126烧伤体表30%-39%的烧伤T31.300X001体表40%-49%的烧伤T31.400X001

体表50%-59%的烧伤T31.500X001体表60%-69%的烧伤T31.600X001体表70%-79%的烧伤T31.700X001体表80%-89%的烧伤T31.800X001体表大于90%的烧伤T31.900X001127多处冻伤伴组织坏死多处冻伤伴组织坏死T35.100X001128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R57.101附表2严重创伤并发症序号疾病名称疾病名称(国家临床版2.0)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1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G93.200X0012脑干受压脑干受压G93.500X0023脑疝脑疝G93.5014脑水肿脑水肿G93.6005脑室扩张脑室扩张G93.8086中枢性呼吸衰竭中枢性呼吸衰竭G93.8127脑出血脑内出血I61.900脑叶出血I61.101脑内出血,脑室内I61.500脑血肿I61.9038出血(外伤)性脑软化出血性脑软化I61.9049颅内硬膜下出血硬膜下血肿I62.001

11脊髓受压脊髓受压G95.20012脑脊液鼻漏脑脊液鼻漏G96.00113脑脊液耳漏脑脊液耳漏G96.00214昏迷昏迷R40.2001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G04.90416颅内感染颅内感染G06.00617颅内脓肿颅内脓肿G06.00418脑脓肿脑脓肿G06.00119创伤性视网膜脱离创伤性视网膜脱离H33.50320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出血H35.60021眼底出血眼底出血H35.60222创伤性青光眼创伤性青光眼H40.30123视神经萎缩视神经萎缩H47.20024创伤性耳聋创伤性耳聋H91.80125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I21.90026心律失常心律失常I49.90027心力衰竭心力衰竭I50.90028休克休克R57.90029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R57.00030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R57.10131血容量不足性休克血容量不足性休克R57.10032神经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R57.80333周围循环衰竭周围循环衰竭R57.900X00234呼吸心跳骤停呼吸心跳骤停I46.90135感染性心包炎感染性心包炎I30.10036心包积液心包积液I31.800X00437创伤性心包积血创伤性心包积血S26.000X001脊髓水肿脊髓水肿10G95.106

10G95.10639肺栓塞肺栓塞126.900x001大面积肺栓塞126.900x005急性肺栓塞126.900x01040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J81.x00x00241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J80.x0042呼吸衰竭呼吸衰竭J96.90043肺不张肺不张J98.10144肺炎肺炎J18.90045胸腔积液胸腔积液J94.80446液气胸液气胸J94.80147纵隔感染纵隔感染J98.50248膈下脓肿膈下脓肿K65.00949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K85.90050胰腺坏死胰腺坏死K86.80151肠出血肠出血K92.20452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K92.20853胃肠出血胃肠出血K92.20054胃出血胃出血K92.20155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K92.20956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K92.21057肠脓肿肠脓肿K63.00058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K72.00359细菌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K75.00360腹腔脓肿腹腔脓肿K65.00561细菌性腹膜炎细菌性腹膜炎K65.01662腹膜炎腹膜炎K65.90063急性腹膜炎急性腹膜炎K65.00064弥漫性腹膜炎弥漫性腹膜炎K65.000x00965急性弥漫性腹膜急性弥漫性腹膜炎K65.003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38133.000x004

炎66腹腔感染腹腔感染K65.90367穿孔性腹膜炎穿孔性腹膜炎K65.800X01168肾衰竭肾衰竭N19.X0069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N39.00070肾周围感染肾周围感染N15.900X00271腹膜后感染腹膜后感染K65.90472腹腔积血腹腔积血K66.10073腹腔内出血腹腔内出血R58.X0174内脏出血内脏出血R58.X00X00275睾丸坏死睾丸坏死N50.80776感染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M00.90177关节积血关节积血M25.00078腰骶关节不稳定腰骶关节不稳定M53.20879感染性肌炎感染性肌炎M60.00080创伤性脊椎病创伤性脊椎病M48.30081骨髓炎骨髓炎M86.90082骨外露骨外露M89.82083椎体感染椎体感染M46.500X09184化脓性软骨炎化脓性软骨炎M94.80185皮肤感染皮肤感染L08.900X007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部感染L08.900头面颈部皮肤感染L08.901躯干皮肤感染L08.902上肢皮肤感染L08.903下肢皮肤感染L08.90486软组织感染软组织感染L08.900X021颈部软组织感染L08.906腹壁软组织感染L08.907会阴部软组织感染L08.908

足软组织感染L08.91187蜂窝织炎蜂窝织炎L03.90088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败血症A41.000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A41.100X002葡萄球菌性败血症A41.200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A41.500X083大肠杆菌败血症A41.501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A41.502克雷伯杆菌败血症A41.503不动杆菌属性败血症A41.506菌血症A49.901类酵母菌败血症A41.802真菌败血症A41.804革兰阳性菌败血症A41.805脓毒血症A41.90189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R57.20090细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性菌血症A49.00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A49.002大肠杆菌感染A49.801不动杆菌感染性菌血症A49.803克雷伯杆菌感染A49.805肠杆菌感染性菌血症A49.806革兰阴性杆菌感染A49.90291真菌感染真菌感染B49.X00X007真菌性腹膜炎B49.X17真菌性肺炎B49.X00X020肺真菌感染B49.X14

92骨髓抑制骨髓抑制D61.900X001感染后骨髓抑制D75.800X00393贫血贫血D64.900急性出血后贫血D62.X00感染性贫血D64.900X00794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去纤维蛋白综合征]D65.X0095消耗性凝血障碍消耗性凝血障碍D65.x00x005附表3创伤相关核心技术清单序号技术名称手术操作名称(国家临床版2.0)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1脑池穿刺脑池穿刺1.012颅内脓肿引流术颅内脓肿引流术01.2400x0093开颅探查术开颅探查术01.2400x0054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01.2400x0135颅骨去骨瓣减压术颅骨去骨瓣减压术1.24136颅骨切开减压术颅骨切开减压术1.24117脑内血肿清除术脑内血肿清除术01.3900x0098脑膜切开伴硬脑膜下腔血肿清除术脑膜切开伴硬脑膜下腔血肿清除术1.31049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1.310810脑室切开引流术脑室切开引流术1.390211脑脓肿切开引流术脑脓肿切开引流术1.391112颅骨修补术颅骨修补术02.0600x00313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02.3400x00214脊神经根探查术脊神经根探查术3.090315椎管减压术椎管减压术03.0900x010

16 脊椎骨折复位术 脊椎骨折复位术03.5300x00117颅和周围神经的缝合术颅和周围神经的缝合术04.3x0018眼内异物取出术眼内异物取出术16.1x00x00119外耳裂伤缝合术外耳裂伤缝合术18.4x0020鼻裂伤缝合术鼻裂伤缝合术21.8121暂时性气管切开术暂时性气管切开术31.1x00x00522气管裂伤缝合术气管裂伤缝合术31.7123肺叶切除术肺叶切除术32.490224全肺切除术全肺切除术32.5900x00125肺切开引流术肺切开引流术33.1x0326肺裂伤闭合术肺裂伤闭合术33.4327开胸探查术开胸探查术34.0200x00128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34.040129胸腔切开引流术胸腔切开引流术34.090330开胸止血术开胸止血术34.0900x01131胸腔镜下胸腔切开止血术胸腔镜下胸腔切开止血术34.090632开胸异物取出术开胸异物取出术34.090433胸膜切开血肿清除术胸膜切开血肿清除术34.090134纵隔切开引流术纵隔切开引流术34.1x0135纵隔探查术纵隔探查术34.1x0236胸壁裂伤缝合术胸壁裂伤缝合术34.7137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34.9138心包穿刺术心包穿刺术37.0x0039心脏切开术心脏切开术37.1140心包开窗术心包开窗术37.120341心包切开闭式引流术心包切开闭式引流术37.1200x00942心脏破裂修补术心脏破裂修补术37.4900x00243开胸心脏按摩开胸心脏按摩37.9144动脉穿刺术动脉穿刺术38.9800x001

45 动脉导管插入术 动脉导管插入术 38.9146髂内动脉插管术髂内动脉插管术38.9100x60247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38.930148股动脉穿刺术股动脉穿刺术38.9800x80149动脉缝合术动脉缝合术39.3150全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41.5x0051胃部分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43.890152内镜下胃或十二指肠出血控制内镜下胃或十二指肠出血控制44.4353胃裂伤缝合术胃裂伤缝合术44.6154肠切开异物取出术肠切开异物取出术45.000255十二指肠切开探查术十二指肠切开探查术45.0100x00556小肠部分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45.620157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45.620258回肠切除术回肠切除术45.620759回肠部分切除术回肠部分切除术45.620660小肠全部切除术小肠全部切除术45.6361大肠多节段切除术大肠多节段切除术45.7100x00162肠吻合术肠吻合术45.963十二指肠外置术十二指肠外置术46.010164大肠外置术大肠外置术46.0365结肠造口术结肠造口术46.166十二指肠造口术十二指肠造口术46.390267空肠造口术空肠造口术46.3900x00268十二指肠裂伤缝合术十二指肠裂伤缝合术46.7169小肠裂伤缝合术,除外十二指肠小肠裂伤缝合术,除外十二指肠46.7370肠穿孔修补术肠穿孔修补术46.790171直肠裂伤缝合术直肠裂伤缝合术48.7172直肠造口闭合术直肠造口闭合术48.72

73肛门裂伤缝合术 肛门裂伤缝合术 49.7174肝叶切除术肝叶切除术50.3x0075全肝切除术全肝切除术50.4x0076肝裂伤闭合术肝裂伤闭合术50.6177肝内胆管引流术肝内胆管引流术51.5900x00878胆囊造口术胆囊造口术51.0300x00279胆囊引流术胆囊引流术51.0400x00480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探查术51.5181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51.2282胆管引流术胆管引流术51.5900x00583胰腺切开引流术胰腺切开引流术52.090384胰腺部分切除术胰腺部分切除术52.590185胰腺修补术胰腺修补术52.950486腹股沟探查术腹股沟探查术54.0x0187开腹探查术开腹探查术54.1188腹壁清创术腹壁清创术54.3x0689腹壁裂伤缝合术腹壁裂伤缝合术54.630190部分肾切除术部分肾切除术55.4x0091肾修补术肾修补术55.890192肾穿刺术肾穿刺术55.920393经皮膀胱造口术经皮膀胱造口术57.1794膀胱探查术膀胱探查术57.190195膀胱造口术膀胱造口术57.2196膀胱裂伤缝合术膀胱裂伤缝合术57.8197尿道裂伤缝合术尿道裂伤缝合术58.4198尿道吻合术尿道吻合术58.440199阴囊裂伤缝合术阴囊裂伤缝合术61.4102100睾丸鞘膜裂伤缝合术睾丸鞘膜裂伤缝合术61.4101101阴囊血肿清除术阴囊血肿清除术61.0x03102睾丸切开探查术睾丸切开探查术62.0x00x001103单侧睾丸切除术单侧睾丸切除术62.3x00

105阴茎裂伤缝合术阴茎裂伤缝合术64.41106子宫颈裂伤缝合术子宫颈裂伤缝合术67.61107子宫切开探查术子宫切开探查术68.0x00x004108子宫裂伤缝合术子宫裂伤缝合术69.41109后穹隆穿刺术后穹隆穿刺术70.0x00110阴道裂伤缝合术阴道裂伤缝合术70.71111阴道血肿切开引流术阴道血肿切开引流术70.1400x011112会阴切开引流术会阴切开引流术71.0900x001113外阴裂伤缝合术外阴裂伤缝合术71.7101114死骨切除术死骨切除术77115骨切开引流术骨切开引流术77.1001116肱骨截骨术肱骨截骨术77.2200x001117尺骨截骨术尺骨截骨术77.2300x001118股骨截骨术股骨截骨术77.2500x001119胫骨截骨术胫骨截骨术77.2700x003120骨部分切除术骨部分切除术77.8121骨切除术用作移植物骨切除术用作移植物77.7122使用外固定装置使用外固定装置78.1123肢体延伸术肢体延伸术78.3124骨内固定不伴骨折复位术骨内固定不伴骨折复位术78.5肩胛骨,锁骨和胸廓[肋骨和胸骨]内固定不伴骨折复位术78.51胸骨内固定术78.5103肋骨内固定术78.5104肱骨内固定术78.5201桡骨内固定术78.5301尺骨内固定术78.5302股骨内固定术78.5501阴茎部分切除术阴茎部分切除术10464.3x01

10464.3x01胫骨内固定术78.5701椎弓根钉内固定术78.5900x022骨盆内固定术78.5901椎骨内固定术78.5904125骨置入装置去除骨置入装置去除78.6126骨折闭合性复位术伴内固定骨折闭合性复位术伴内固定79.1肱骨骨折闭合性复位术伴内固定79.11桡骨和尺骨骨折闭合性复位术伴内固定79.12股骨骨折闭合性复位术伴内固定79.15胫骨和腓骨骨折闭合性复位术伴内固定79.16踝关节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79.1603其他骨骨折闭合性复位术伴内固定79.19骨盆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79.1903骨折开放性复位术伴内固定79.3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3101127骨折开放性复位术伴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79.3201内固定固定术尺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3202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3501

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3601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3603骨盆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79.3900x043髓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79.3900x045髂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79.3900x050盆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3901肩胛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3902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3903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3904胸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3905128脱位的闭合性复位术脱位的闭合性复位术79.7肩脱位闭合性复位术79.71肘脱位闭合性复位术79.72腕脱位闭合性复位术79.73髓脱位闭合性复位术79.75膝脱位闭合性复位术79.76踝脱位闭合性复位术79.77其他特指部位脱位的闭合性复位术79.79129颈椎脱位闭合复位术颈椎脱位闭合复位术79.7900x003130脱位的开放性复位术脱位的开放性复位术79.8

肩脱位开放性复位术79.81肩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8100x003肘脱位开放性复位术79.82肘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8200x001髓脱位开放性复位术79.85髓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8500x001膝脱位开放性复位术79.86踝脱位开放性复位术79.87其他特指部位脱位的开放性复位术79.89131颈椎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颈椎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8900x002132腰椎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腰椎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9.8900x006133颈后入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术颈后入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术79.8904134开放性骨折部位的清创术开放性骨折部位的清创术79.6135半侧骨盆截断术半侧骨盆截断术84.1901136脊柱融合脊柱融合81137胸椎融合术,后入路胸椎融合术,后入路81.0501138胸椎椎体间融合术,前入路胸椎椎体间融合术,前入路81.0401139全髓关节置换全髓关节置换81.5114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81.5201141人工髓臼置换术人工髓臼置换术81.5202142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81.8101143肘关节全部置换肘关节全部置换81.84

144关节穿刺术关节穿刺术81.91145筋膜间隙切开减压术筋膜间隙切开减压术83.0900x003146上肢截断术上肢截断术84经前臂截断术84.05肘关节离断术84.06经肱骨截断术84.07上臂截断术84.0701肩关节离断术84.08147下肢截断术下肢截断术84.1踝关节离断术84.13经胫骨和腓骨踝部的踝截断术84.14小腿截断术84.1501膝关节离断术84.16膝上截断术84.17大腿截断术84.1701148髓关节离断术髓关节离断术84.18149腹骨盆截断术腹骨盆截断术84.19150肌腱缝合术肌腱缝合术83.6401151肌肉缝合术肌肉缝合术83.6501152皮肤和皮下组织血肿抽吸术皮肤和皮下组织血肿抽吸术86.0100x003153皮肤和皮下坏死组织切除清创术皮肤和皮下坏死组织切除清创术86.2200x011154头皮缝合术头皮缝合术86.5902155头颅骨盆环牵引术头颅骨盆环牵引术93.4101156颈椎牵引术颈椎牵引术93.4201157其他骨骼牵引其他骨骼牵引93.44158夹板外固定夹板外固定93.5400x001159颈托固定颈托固定93.5201160外固定架固定外固定架固定93.5900x002161气管内插管气管内插管96.04162血液透析血液透析39.95163手指断指再植术手指断指再植术84.2201164断肢再植术断肢再植术84.2901胸痛中心建设标准一、各地、市卫计委(局)的行政支持胸痛中心是一项推动各地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民生工程,各地、市卫计委(局)应积极主动承担起胸痛中心建设的重任,大力推动和支持所在区域承担了急性胸痛救治任务的医院进行胸痛中心建设,在相关经费投入、大众健康和急救教育、协调各级医院之间、医院与120之间的合作、人员培训等过程中提供行政支持(发布相应的行政支持性文件)。二、医院行政支持医院领导层理解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以正式承诺函的形式明确支持胸痛中心建设,为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资金、流程优化、院内外协调等方面的行政支持。成立了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并发布正式任命文件,包括成立医院层面的胸痛中心委员会以及任命负责胸痛中心日常运作的医疗总监、行政总监、协调员和数据管理员。制订了完善的胸痛中心管理制度:至少包括数据库管理制度、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培训制度、时钟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并有近半年内落实上述制度的客观记录。实现了全院至少是胸痛中心核心科室的时钟统一:包括时钟统一方案、时钟统一记录。医院领导和决策层应负责与本地区120院前急救系统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共同围绕本地区院前急救特点制订相应的合作方式和运作流程,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区域协同救治效率;与120的合作必须在胸痛中心建立的早期就积极开展,该协议至少应在申报验收之前的6个月签署完成。从医院层面加强与周边基层医院的合作,要发挥胸痛中心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促进本地区医疗资源的合理统筹和规划,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体现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要求。三、急诊科基本要求急诊科主任及护士长愿意承担胸痛中心建设任务;设置了胸痛中心的功能分区:包括分诊台、急性胸痛诊室、抢救室、急性胸痛观察室等区域;建立了指导急性胸痛快速分诊流程图、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疗流程图,并已完成对全体人员的培训、开始执行上述流程图;急诊室具备床旁心电图检查条件,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能够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开展了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并能在抽血后20分钟内获得检验结果;制订并开始使用急性胸痛时间节点管理表从首次医疗接触开始对急性胸痛诊疗过程进行时间节点管理。四、专业救治要求依据最新指南制定了本院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策略和流程图并开始实施:⑴对于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的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①导管室基本条件:具备能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导管室基本设备(状态良好的数字血管影像设备、监护设备——含无创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护设备、呼吸机、除颤器、心脏临时起搏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等生命支持系统);②介入人员资质:至少一名以上具备急诊PCI能力的介入医师,要求接受过规范的PCI技术培训、个人年手术量不低于50例;③导管室激活时间小于30分钟且能保证365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若当前不能达到,则应呈现持续改进趋势;④直接PCI的月平均进门-球囊(D-to-B)时间小于90分钟,若当前无法达到,则应呈现逐渐改进趋势;④具备为急性心肌梗死等重症心脏病患者提供完全监护和生命支持条件的监护室。⑵对于以转运PCI策略为主的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①与至少1家以上具有急诊PCI能力的胸痛中心医院建立了常规转诊机制,包括与PCI医院签订联合救治协议、共同制订STEMI再灌注流程图、建立心电图共享平台、远程会诊及转运一键启动机制、绕行急诊直达导管室的机制等,能确保所有STEMI患者在120分钟内完成转运PCI,否则应选择溶栓后转运策略;②所有转运PCI患者在转运前或转运途中向PCI医院传输心电图的比例不低于75%;③所有转运PCI患者绕行PCI医院急诊室和冠心病监护室(CCU)的比例不低于50%;④建立了确保本院首诊的STEMI患者能在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后30分钟内转出医院(Door-in-Door-out,DIDO)的机制,如果当前无法到达30分钟,应呈现持续改进趋势;⑤具备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建立由本地120救护车将STEMI患者从发病现场直接送至PCI医院导管室(绕行非PCI医院)的机制。⑶对于以溶栓为首选再灌注策略的医院,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①有明确的溶栓场所,为达到在首次医疗接触后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的目标,溶栓场所最好是方便患者快速到达的急诊科抢救室或CCU,亦可在其它重症监护室,但均必须具备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的监护条件以及处理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肺复苏的相应条件,包括相应的抢救设备及人员配备;②常备溶栓药物:最好备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药物的保存地点、领用机制等应能体现尽快溶栓和先救治后收费的原则,为实现在首次医疗接触后30分钟内开始溶栓治疗创造条件;③溶栓团队:应由急诊和心血管内科/ICU专业人员组成,能熟练掌握STEMI的诊断、溶栓适应症、禁忌症、溶栓药物使用方法、溶栓注意事项、溶栓结果判定标准、各种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心肺复苏能力,如果值班一线医师不具备上述能力,要有相应的支援机制以确保全天候开展溶栓治疗,在满足进门-溶栓时间小于30分钟的基础上,并逐步实现首次医疗接触后30分钟内开始溶栓治疗的目标;④制订了溶栓筛查表和溶栓操作流程,以指导一线人员进行规范的溶栓治疗;⑤若本院不具备急诊PCI条件,应与具有急诊PCI能力的医院建立转诊关系,并制定溶栓后转运流程图,包括溶栓后转运时机及转运救护车的安排。依据最新指南制定并开始实施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NSTE-ACS)的诊疗规范,应满足以下条件:①制定了统一的NSTE-ACS诊治流程图,该流程图必须涵盖各类危险分层的级别、分层标准以及治疗原则;②制定了确保极高危患者和高危患者分别在2小时内和24小时内完成紧急和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机制,本院不具备急诊PCI条件时应能及时转诊到具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紧急或早期PCI治疗;③已对核心科室人员(急诊科及心血管内科)进行了上述流程图和工作机制的应用培训。制定了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或急性胸痛的紧急处理流程和快速反应机制,应包括紧急处理流程图、紧急救治责任科室和责任人、联系电话及紧急处理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制定了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疗规范:包括筛查及确诊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夹层的诊疗方案,其中重点是CT室的激活时间(430分钟)、床旁超声检查激活时间(460分钟)、早期处理规范;对于本院不具备诊断条件和/或治疗条件的医院,应建立及时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