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00后青年网络文明素养提升路径探析_第1页
新媒体时代00后青年网络文明素养提升路径探析_第2页
新媒体时代00后青年网络文明素养提升路径探析_第3页
新媒体时代00后青年网络文明素养提升路径探析_第4页
新媒体时代00后青年网络文明素养提升路径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须在高校精准思政过程中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国家网络安全。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便利,又导致很多问题。包括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缺失、高校网络文明素养培育创新性不足、家庭网络文明环境缺失和社会复杂环境影响。因此,新媒体时代下要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需要精准定位思政对象,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精准联动思政力量,巩固家庭教育引导作用;精准供给思政方案,提高高校主阵地作用。关键词:精准思政;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黨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00后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生力军,出生并长于互联网时代的他们思维活跃、个人主观意识强、生活方式更加网络化。他们的网络文明素养关系着自身身心发展、关系着社会和谐网络空间的建设、关系着网络强国的建设。为此,着重探究00后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现状,积极探索提升网络文明素养的策略,对于培养“新时代好青年”,建设网络强国有着深刻的意义。1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提升意义1.1有助于培育时代新人,塑造大学生正确网络行为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中的一部分,较高的网络文明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第一,帮助他们在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中“去芜存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可以在慕课等更加可靠、更加专业的网络平台上学习,汲取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二,规范他们在虚拟空间的一言一行。00后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塑造的重要阶段,“扎根于”网络世界的他们需求多变,易情绪化,以自我为中心,更加容易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比如部分学生遭受网络诈骗、部分学生在网络发表负面不实消息、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因此,网络文明素养的提升,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汇总、筛选、分辨网络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制力和理智性,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1.2有助于促进校园网络文明建设,维护校园稳定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不管是教书育人,还是寻求自身发展,都离不开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对和谐有序的校园网络空间建设有直接作用。在“四通八达”“无孔不入”的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真实的正能量发言可以为校园网络文明建设“锦上添花”,大学生发泄情绪的、负面的不当言论会将学校陷于校园网络舆情危机之中,不利于建设清朗、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空间。因此,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当提升自身网络文明素养、都应当积极维护校园网络空间和谐稳定、都应当积极建设校园网络文明。1.3有助于促进国家网络建设安全、稳定、繁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是国家整体网络空间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网络文明素养对国家网络文明程度有重要推动作用。无论是关于祖国发展、社会民生的事情,还是高校网络生活圈的大小事情,一经在网上传播,充满好奇心的大学生都会跟踪讨论,他们的网络信息真伪辨别能力、网络思考能力、网络伦理与安全能力都不够成熟,很容易被“浮云遮望眼”,最后“不识庐山真面目”,身陷陷阱。因此,大学生需要提升自己的网络文明素养,提高信息筛选甄别能力,促进国家网络舆情健康发展,达到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建设安全的目的。2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现状审视2.1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提升存在的问题2.1.1大学生的网络文明意识有待提高00后大学生处于三观塑造阶段、自我认知发展阶段。他们好奇心非常重,易被新鲜事物干扰,导致他们网络自我认知模糊,网络文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一,网络信息处理能力欠缺。当前网络信息呈爆炸式发展,部分大学生难以识别有用信息,缺少理性客观思考,缺乏有效信息萃取能力,既容易发表不当言论,又容易被“花花迷人眼”的网络世界所欺骗,落入“陷阱”,受到网络诈骗。第二,网络心理健康素养有待提升。一部分的00后大学生缺乏自制力,过度依赖网络。在大学,他们的网络娱乐生活(交友、游戏、购物、直播等)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精力,长时间痴迷于网络世界容易使他们在面对现实世界时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身心良性发展。2.1.2高校网络文明素养培育创新性不足高校是培养大学生“五育”积极向上发展的主要阵地,虽然在提升他们网络文明素养方面成果颇丰,但在运行方式和创新性等方面还可以更进一步。一方面,培育机制运行方式较为单一,未能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无法满足大学生与时俱进的网络文明素养需求。另一方面,当前高校既缺乏专门的网络文明素养课程,又缺乏可以系统开展教育的教师,只能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进行相关知识的渗透,无法达到教学实践的要求。2.1.3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网络文明素养教育缺失“二重奏”家庭方面,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具备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认为自己对网络的使用还不如孩子,不再管束,缺乏相应家庭引导;还有部分家长比较严厉,认为孩子上大学后,手机会更加占用孩子的精力,影响学习,双方之间不能就正确使用手机进行友好交流。社会方面,一是政府网络文明监管体系还有待补充完善。网络执法人员配备、硬软件设备等更新频率无法与海量的网络主体、信息和行为同步。二是许多网络平台层出不穷,这导致了流量之上的错误价值观的快速传播,大学生深受荼毒。2.2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欠缺的原因2.2.1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失缺”当前,00后大学生上网多是为了休闲和娱乐,只有少部分学生是为了学习增加知识。此外,网络平台具有隐蔽性,部分同学不遵守网络空间的行为规范,浏览不健康内容;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突发性事件;言语使用不规范,百无禁忌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缺乏网络道德意识、网络法律法规意识,过度沉溺于网络世界,换上严重的“网络依赖症”。因此,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力需要提高。2.2.2家庭教育引导功能的“失调”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但目前中国大多数家庭对子女的网络文明教育还处于认识阶段,经验不足,无知畏难。一部分家长溺爱孩子,一切以孩子的喜恶为中心进行教育,导致孩子被网络负面信息影响;一部分家长对孩子听之任之,任由孩子在缺乏家庭教育情况下沉迷网络,寻求寄托;一部分家长视网络為“洪水猛兽”,阻止孩子正常参与网络学习,导致部分大学生上了大学以后,报复性的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由此可见,家长对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2.2.3高校教育主导职能的“失职”作为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在网络文明素养课程、师资队伍方面不甚理想。高校中多是基于专业课程和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却未能从课程的系统性对大学生进行培养。除此之外,高校缺乏专职的网络文明素养培育教师和团队。目前多是各院系党支部书记、专职辅导员、心理教师等作为教师队伍,他们只能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教育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不够,教育效果大打折扣。2.2.4社会支撑职能的“失踪”受多元网络文化影响,目前网络环境整体趋向功利化,网络平台关于网红、娱乐明星、“毒鸡汤”等消息铺天盖地,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政治、社会民生、科学技术、好人好事等正能量信息被掩盖,网络消息质量低下,更有西方腐朽价值观的渗透,导致网络文化氛围“乌烟瘴气”,不利于学生从网络汲取正能量。除了网络平台自身的管理缺失,专门用来规范(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既要靠道德和网络舆论的软约束,也要靠法律法规的硬标准,这样才能将大学生网络犯罪“扼杀在摇篮中”。3新媒体时代下精准化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策略路径新媒体时代下,精准思政为提升00后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生力军,要牢牢把握住00后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的特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进行思想引领,引导他们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借力网络平台实现全面发展。3.1精准定位思政对象,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强化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培养大学生是其自身网络文明素养的第一责任人,精准定位到个人或一类学生群体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创建数据联动机制,进行数据动态分类,挖掘数据特征价值,并准确锁定学生动态思想,定位学生内在需求,以通俗易懂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缩短网络思政教育与学生的距离,深度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约束意识。第一,引导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理性、科学的网络观如同第一粒扣子,只有从一开始就扣好扣子,面对网络消极文化才能保持客观冷静的头脑,才能不沉溺于虚拟的网络娱乐生活,才能不浪费美好时光,才能做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好青年。第二,引导主动学习相关网络知识。网络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在丰富、多样、便捷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挑选,弥补短板,拓宽眼界,培养兴趣,提高认知思辨能力。第三,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网络世界相比现实世界“道德边界”较为模糊,“他律”因素较少,大学生应更加严格管理约束自己,内化网络道德知识,践行网络道德规范,对待网络消息做好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从内心深处做到网络自省、自爱,真正做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2精准联动思政力量,巩固家庭教育引导作用,实现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浸润式培育过程家庭是培养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摇篮”,是00后大学生接触网络最重要场所,家长应重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依托大数据精准把握学生网络思想动态,落实担当家庭育人责任,与学生、学校进行数据信息共享,为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提供坚强的后盾。一方面,家长要增强网络文明知识学习,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家长要从思想上跟上网络的发展速度,克服害怕网络的心理,学习网络育孩新知识,接受网络时代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在家庭交往中,家长可以把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通过发朋友圈、微信交流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父母要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着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的使命,双方应该共同发力,达成教育好大学生的共同愿景。首先,家长在配合学校方面,要在家校联动中及时反映大学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交友、学习状况,实现双方信息共享,有助于学校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高校也可以将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分享给家长,通过召开线上线下讲座、交流会等形式,提升大学生家长网络文明素养,增加家长网络知识和技能,与学校共同引导教育好学生。3.3精准供给思政方案,提高高校主阵地作用,完善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平台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应该精准把握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发展规律,更新高校供给结构,将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教育作为单独的一部分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提升高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持续激发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内驱动力。第一,高校应当组建并培养专业的网络文明素养师资队伍。要以教师的高网络文明素养促进学生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从意识层面上,高校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教师要在课堂上利用教材、设备将网络文明素养的各种知识传递给学生;从操作技能上,高校要加大对教师多媒体、必备软件的培训力度,保证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第二,发挥“四大课堂”协同发展功能。一是“课堂教学”,高校教师要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抓手,以专业的网络文明素养课程为辅助,打好配合,提高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知识储备。二是“课外活动”,不断开发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以“班级-学生社团-学生会”三种学生主阵地为抓手,通过开展讲座、游戏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将大家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要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朋辈作用和榜样模范作用,引导普通学生向榜样学习。三是“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三走出”,即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出网络,通过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暑期“三下乡”活动、暑期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脚踏实地地干“实”事解决网络文明意识薄弱、网络能力匮乏的问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继续受培育、长才干、作贡献。四是“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成为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新课堂,很多大学生会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要发挥好网络课堂“新阵地”的作用,以中国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