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度北师大版初二生物下册资料: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1页
2018-2019学度北师大版初二生物下册资料: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2页
2018-2019学度北师大版初二生物下册资料: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3页
2018-2019学度北师大版初二生物下册资料: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4页
2018-2019学度北师大版初二生物下册资料: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观察与思考池塘生态系统中有哪些成分?

1.池塘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怎样的?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池塘生态系统除生物之外还有哪些成分?复习回顾草吃草的鸟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合作探究一课本72页活动合作探究一1、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2、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与草原的植被有什么关系?3、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各种生物利用捕食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课本72页活动草吃草的鸟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食物链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草兔狐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营养级营养级营养级营养级: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营养级,它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写食物链注意的事项1、从生产者开始写起。(起点是绿色植物,终点是最高一级的动物)重点点拨2、箭头由生产者指向消费者,由低级消费者指向高级消费者。3、一般不包括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尝试写出食物链:1、浮游植物、磷虾、蓝鲸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淤泥”(注:海洋食物链,就其存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放牧食物链。这种食物链是从绿色植物(例如浮游植物类等)转换到放牧的食草动物中,并以食活的植物为生,顶端是以食肉生物为最后的终点。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时常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土(浮游生物)”。第二种形式是腐败或腐质食物链。这一食物的转移方式是:从死亡的有机物开始,得到微生物,并以摄食腐质的生物为生的捕食者为最终点。)浮游植物→磷虾→蓝鲸树→蝉→螳螂→黄雀浮游植物→小虾→小鱼→大鱼看谁说得对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绿色植物、老鹰、食虫鸟、害虫。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老鹰食虫鸟害虫

B、害虫食虫鸟老鹰

C、食虫鸟害虫老鹰

D、绿色植物害虫食虫鸟老鹰D食物网图中吃草的只有昆虫吗?昆虫只是蟾蜍的食物吗?由此可见,生物的食物链不是单条的,而是错综复杂的。

多条食物链由于食物关系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下列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4猫头鹰蛇蟾蜍食草的昆虫草蜘蛛吃虫的鸟根据右图回答问题:1.此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2.食物网中蜘蛛和蟾蜍的关系是

3.与猫头鹰相关的食物链共有

条。

4.吃虫鸟如果因某种原因而减少,则蟾蜍的数量可能是

5.如猫头鹰全部迁走,其它动物中数量可能明显减少的是

4捕食,竞争4先增多后减少蟾蜍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课堂小结一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食物链食物关系食物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消费者食物网食物关系食物关系讨论水族箱中能量的来源和流动合作探究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水箱中各种动物如何获得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2、水箱中各种植物如何获得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3、能量如何在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中流动?4、各种生物获得的能量是不是可以全部用于他们的生命活动?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各种动物从植物的有机物中获得生命活动的能量太阳;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能量通过食物链在各种生物之间流动。一部分能量在流动中损失。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①能量的源头②总能量③流动形式和渠道1、能量来源:2、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4、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十分之一定律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明确提出了“十分之一定律”。从理论上讲,一个人靠吃鱼增长身体1kg,就得吃掉10kg鱼,10kg的鱼则要吃掉100kg的浮游动物,100kg的浮游动物要吃掉1000kg的浮游植物。也就是说,1000kg的浮游植物才能养活10kg的鱼,进而才能使人增长1kg体重。能量金字塔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愈少,储存的能量也愈少,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生物数量与能量的关系。最少消耗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最大消耗能量选最长食物链课堂小结二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食物链食物关系食物关系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消费者食物网食物关系食物关系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思考作答:1、碳是有机物中的重要成分,碳是怎样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2、与生产者比较,消费者获得含碳化合物的方式有什么特点?3、生物体哪些生命活动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将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使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这些含碳有机物进入动物体内。

生产者可以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而消费者只能利用生产者光合作用合成的含碳有机物。因此,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工人生产、居民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大气中的CO2燃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动物摄食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泥炭、煤、石油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2、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

联系范围特点物质形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项目以有机物形式流动以无机物形式循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往复循环、全球性生物群落各营养级之间生物圈(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2)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载体(3)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的动力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高)的生物数量越少,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越靠近前端(营养级低)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4、生物富集1.概念: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以DDT为例富集1.3万倍富集17万倍富集833万倍富集66万倍浮游生物如何解决“温室效应”?1、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提高能效。2、开发新的洁净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3、大面积植树造林,降低空气中CO2含量。1.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

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巩固练习:1、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狼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狼B.羊C.草D.光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A.反复循环的B.单向运动的C.逐级递减的D.逐级递增的3、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A.羊B.禾本科植物C.狼D.鼠CDAB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起始点是()A.生产者固定太阳能B.消费者捕食植物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尸体D.太阳照射生态系统5、以下四幅图表示的是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比例关系,每幅图最下面的一层为生产者。若要表示“草→蝗虫→蟾蜍→蛇”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合理的图是()ABCDAC6、假定在一个草原中,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保持稳定D.上升后有下降7、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生物体内化合物中的碳,变为二氧化碳的过程不是通过()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生物的呼吸作用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烧作用DA8、科学家发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从1959年的315ppm转变至2000年的370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改变的原因()A.野生生物的灭绝B.植被遭受破坏C.臭氧层的损坏D.全球气温增高9、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A.食物中的碳 B.有机物中的碳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土壤中的碳BC10、看图回答问题这是____元素的循环。写出①~⑤所示过程的名称:

①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