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罗马帝国是将地中海、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希腊等文明发源地都统一在一起的帝国。

罗马人不但使这些孤立的文明在传统轨道上继续发展,还促进它们同拉丁文明的顺利嫁接,

催生出具有强大活力的新文明。这主要反映了()

A.罗马文明呈现出多元化特性B.外来文化奠基了古代罗马文明

C.世界文明已经连为一个整体D.帝国统一利于文明交流与发展

2.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创造

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成果。下列古代文明成果对应关系一致的是()

A.古代埃及-60进制B.古代中国-方舟传说

C.古代印度-象形文字D.古代西亚-楔形文字

3.《汉谟拉比法典》又名“石柱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石柱上

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这反映了()

A.《汉谟拉比法典》集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

B.《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C.《汉谟拉比法典》建立种姓制度的意图

D.《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

4.居住在古代雅典的外邦人“名义上是市民,却有着奴隶的嘴,是没有自由的”,即使是

已在雅典世代居住的“移民”家庭也不例外。这说明古代雅典()

A.城邦公民没有人身自由B.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

C.外邦人可参与民主政治D.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

5.下列能够推动农耕文明不断扩大范围和影响力的因素是()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管理系统

④岛屿众多,航运便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Φ©④D.②③④

6.如图为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

图中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形并有顶

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这体现了古代()

A.民族的交融

B.文化的冲突

C.宗教的传播

D.文明的交流

7.在西欧封建制度下,“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表明当时封君与封臣()

A.不存在权利义务关系B.不能越级从属

C.都不能独立行使权力D.产生严重对立

8.中古时期,西欧的封臣要记住下列六个词以证明自己对封君的效忠:“安全”“可

靠”“诚实”“堪用”“做事易”和“能做事”。同样,封君也要在所有事情上为向他宣誓

效忠的封臣做事,否则将理所当然地受到谴责。据此可知()

A.封君封臣互有义务B.庄园自给自足C.封臣必须效忠封君D.

王权十分软弱

9.法兰克王国成立初期,国王赏赐贵族和功臣的土地不附带任何条件。到8世纪早期,国

王以分封土地为条件,要求受封者宣誓为其效忠,战争时提供兵员并承担其他封建义务。这

表明()

A.国王意图加强王权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C.城市自治运动受挫

D.基督教会控制思想

10.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种“自由”根源于()

A.城市人文气息浓厚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C.文艺复兴解放思想

D.城市不受国王管辖

11.《查士丁尼法典》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

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12.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

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A.中国人B.阿拉伯人C.法兰克人D.罗马人

13.世界中古史上符合如表特征的国家是()

Δ首都伊斯坦布尔

△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主宰

A控制亚欧之间商路,对东西方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奥斯曼帝国

14.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新诏书,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这场

改革,日本()

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建立了幕府政治统治D.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

15.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的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是()

A.水稻B.粟C.玉米D.小麦

16.据《后汉书》记载,166年大秦王安敦首次派使臣来东汉,把象牙,犀角等礼物送给东

汉皇帝。史书记载称为“大秦”的国家应是()

A.马其顿王国B.罗马帝国C.孔雀帝国D.波斯帝国

17.下图节选自一位航海家日记。该材料()

彼等非常顺从,……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以为,一旦发韧,……

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成为西班牙臣民。

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

A.强调了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变化B.反映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大帝国D.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18.卡蒙斯的《卢济塔尼亚人之歌》是一篇对葡萄牙人民的颂歌。史诗的内容是葡萄牙英雄

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向印度的新道路的故事,表现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探险的向往。史

诗中的主人公应该是()

A.迪亚士B.麦哲伦C.哥伦布D.达•伽马

19.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路线是()

A.大西洋T印度洋T太平洋一欧洲

B.大西洋T北冰洋T太平洋T印度洋

C.大西洋T太平洋T印度洋T地中海T欧洲

D.大西洋一太平洋一印度洋一大西洋一欧洲

20.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启。这一贸易路线流通的诸多商品中最重要的是来自中国

的生丝、丝织品和来自美洲的白银,因此被称为“丝-银贸易”。这一贸易()

A.推动了葡萄牙资本的原始积累B.拉开了欧洲殖民扩张的序幕

C.主要在菲律宾与中国澳门进行D.刺激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

2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等家禽,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

美洲的特产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一现象说明()

A.全球贸易促进商品流动B.殖民扩张打破多元文明格局

C.人口迁移促进物种交流D.商业革命促使贸易中心转移

22.萨拉丁是16世纪中期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位市民,严重的通货膨胀,让他感觉自己的生

活费用不断增长,但生活质量却不断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意大利阻断了商路B.美洲黄金的大量输入

C.政府进行对外战争D.股份公司垄断了商品

2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不包括()

A.彼特拉克B.达•芬奇C.薄伽丘D.但丁

24.“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

制他的活动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材料体现的思想解放运动()

A.主张廉俭教会B.追求民主法治C.彰显人性价值D.提倡主权在民

25.宗教改革时期,很多改革者一方面将神学纳入寻求知识的学术范围;另一方面他们又提

出,人可以基于理性,观察自然。这说明,宗教改革()

A.使理性主义成为了主流思想B.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

C.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D.否认宗教存在的合理性

26.如图所示为2008年英国为纪念某位科学家及其贡献所发

行的镶嵌红宝石的纪念币。这位科学家的理论()

A.冲击了人类的宇宙观

B.否定了教会的神本观

C.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D.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27.美国独立战争中,由大陆会议发表,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

立的文件是()

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

C.1787年《联邦宪法》D.《权利法案》

28.美国宪法将政府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并伴之以制衡制度,以防止其中任何一部分

明显地高于其它部分。这实现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伏尔泰B.卢梭C.孟德斯鸠D.康德

29.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为德文时,常为寻找一个含义清晰、读音顺口的词汇走街串

巷,也谨慎地从不同地区使用的德语中选用词汇。经由马丁•路德加工的德语,很快便流行全

国,成为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这一现象()

A.为宗教改革提供理论基础B.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萌发

C.促进了天主教思想的传播D.结束了德意志政治分裂

30.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具有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

著特点,表现如下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更紧密结合②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③取得了更丰富更重要的成果④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发生根本变革

A.①②③B.①②④C.CD®®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基本主张就是解放人性,恢复人的尊严,重申人的世俗生活的价值和意

义。它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天主教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指向那种否定现世生活,把来世的

天堂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目标的人生虚无主义态度。虽然新兴资产阶级主要提供了积极向上的

进取精神,但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条件下,利己主义仍可导致消极的后果,即追求享乐的唯

我主义倾向。而宗教改革运动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文艺复

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思想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为宗教改革运动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两者在思想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从以往神学神权的枷锁中慢慢挣脱出来。而启蒙运动则使人们

的理性光芒无比耀眼,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对于人们的理性自信也产生

了积极作用0启蒙运动后,人性的复归伴随着各种相关理论得到了众多的实践,理论渐渐变

为行动,思想渐渐变为现实,社会结构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神权已经从政治舞台中心褪去。

可以这样说,文艺复兴将人们的思想带回到了此岸世界,但是并没有真正否定神权的彼岸世

界。宗教改革运动将人们的思想和世俗权利带回到此岸世界,但是依旧没有否定神权的彼岸

世界,而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

——摘编自涂文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一一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局限性并说明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并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则将人们

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的理解。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

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

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

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

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一一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扩张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要以世界为舞台。殖民扩张与掠夺是

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侵略、征

服使其服从、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而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则丧失了独立性,成为其经

济附庸。在这个世界市场中,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他们依据其政治经济的有利地位

对广大亚非拉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掠夺,控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命脉,而亚非拉地区则被动地卷

入这个市场,成为被资本主义国家剥削、掠夺的对象。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33.某历史博物馆正在进行世界史相关展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

文明的“轴心时代”,是塑造人类精神与世界观的大转折时代。在这个时代,印度、中国、

古希腊、伊朗和以色列地区不约而同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哲学家或宗教家,如苏格拉底、耶

稣、释迦牟尼、孔子等,他们创立各自的思想体系,由他们提出或在其手中成形的思想观念,

奠定了各大文明之后两千多年的走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耶稣、释迦牟尼、孔子的各自贡献。

材料二: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1789-1848》这本书中提出现代世界的政治理

想大多来自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而现代世界的物质基础大多来自同期英国工业革命。两个

革命在时间上重叠,携手创造了现代世界,所以被称为双元革命。这场双元革命一一更精确

的是法国政治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这场双元革命

改变了世界,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大革命爆发背景及性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孤立的文明”“继续发展”“催生出……新文明”可知,罗马帝国将很多区

域文明连在一起,促进了不同地区的文明交流,D项正确;

材料虽涉及多地文明,但都不是罗马文明,不是罗马文明呈现出多元化特性,排除A项;

“奠基”夸大了外来文化对罗马文明的影响,排除B项;

世界文明已经连为一个整体是在新航路开辟以后,排除C项。

2.【答案】D

【解析】六十进制是以60为基数的进位制,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闪族,后传至巴比伦,排除A;

方舟传说是古代西亚的一个传说,排除B;

象形文字是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排除C;

楔形文字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特殊的渔猎生活方式,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称两河文明。是指在底

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形成的

文明,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解答的关键是从选项入手,逐项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了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依据图文,结合所学可知,浮雕反映了汉谟拉比王从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手中接受王

权,说明汉谟拉比的王权来自神授,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故B项正确。

该浮雕无法体现《汉谟拉比法典》是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也无法体现《汉谟拉比法典》维护

奴隶主利益的性质,故A、D两项错误。

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结合材料图片信息可得出《汉谟拉比法典》宣扬了“君权神授”的

思想。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文信息。

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范围狭小,仅局限于除妇女、奴隶、儿童和外邦人之外

的本邦全体成年男子,因此材料“居住在古代雅典的外邦人虽然“'名义上是市民,却有着奴隶

的嘴,是没有自由的’”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D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公民是有自由的,排除A项;

材料与法律至上原则无关,排除B项;

外邦人不可以参与民主政治,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希腊文明,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文明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希腊文明,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巅峰劳动生产

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但这时期由于生产力

发展水平低下而没有具备发达便捷的交通条件,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θ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考生可根据推动农耕文明不断扩大范围和影响力的因素分

析。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文明的交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材料反映的是古代文明的交流融合,不是民族的交融,故不选A。

B.材料体现不出文化的冲突,故不选B。

C.材料中反映的应该是艺术的交流,而不是宗教的传播,故不选C。

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代印度犍陀罗艺术带有明显的古希腊艺术的特征,反映出了古代印度和古

希腊文明之间有一定的交流融合,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可知,反映的是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制

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意味着从属关系不能越级,即封君和封臣之间不能越级

统属,故B正确;

封君和封臣之间存在权利义务关系,故A错误;

在自己的领地封建主可以独立行使权力,故C错误;

西欧封建制度下的封君和封臣由权利义务束缚,之间并未产生严重对立,故D错误。

故选:B0

本题考查中世纪的欧洲,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主旨,

结合封君封臣制度的内容分析。

本题考查封君封臣制度下的封君和封臣的关系,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

力。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西欧的封臣……否则将理所当然地受到谴责”可知封君封臣互有义务,A项

正确:

材料与庄园无关,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封臣必须效忠封君,排除C项;

材料与王权强弱无关,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9.【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法兰克王国成立初期,国王赏赐贵族和功臣的土地不附带任何条件。到8世

纪早期,国王以分封土地为条件,要求受封者宣誓为其效忠,战争时提供兵员并承担其他封建义

务”可知,8世纪早期,法兰克王国国王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

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

的封建等级制度,加强了王权,A项正确;

材料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B项;

材料不涉及城市自治运动,排除C项;

材料没有涉及基督教会控制思想,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中古欧洲封建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古欧洲封建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

10.【答案】B

【解析】A.“城市人文气息浓厚“是自由的表现,但不是根源,故排除;

B.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崛起和市民文化的兴起,使得城市具有人文气息,故正确;

C.题干中涉及的是欧洲的中世纪,故排除;

D.本项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故选:B0

本题考查是中世纪的欧洲,侧重于考查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IL【答案】A

【解析】根据题千中“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说明“皇帝的威严、光荣”一是

要靠兵器即武力,二是要靠法律,据此可知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故A正确。法律并不是

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排除B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如何维护“皇帝的威严、光荣”,而并

不是法律的作用,并且法律可以调和矛盾,规范社会秩序,但不能消除社会矛盾,排除C项;在

题干内容中并没有涉及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排除D项。

故选Ao

1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0〜9这十个数字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

来经由阿拉伯人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和指南针经

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所以,阿拉伯人在丝绸之路上对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题干中的“阿拉伯人的口”即是体现了阿拉伯人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故B项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

故选:B0

本题考查中西方文化交流。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阿拉伯人的口”“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本题是基础题,主要通过中西方文化交流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

识等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

是国家主宰,其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故D项正

确;

波斯帝国的都城是波斯波利斯,亚历山大帝国都城是巴比伦城,罗马帝国都城是罗马,三者均不

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排除A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奥斯曼帝国,考生需要结合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经济特点来回答。

本题主要通过奥斯曼帝国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

14.【答案】B

【解析】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项正确;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19世纪中期的,排除A项;

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是在12世纪末,排除C项;

明治维新日本废除封建等级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日本“大化改新”相关知识的把握。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

度中等。

1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是古代美洲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农作物,后经过新航路传播到

世界各地,故C项正确;

水稻、粟和小麦在亚洲、美洲等地均有培育,故ABD三项错误。

故选:Co

本题考查古代美洲的文明成就,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古代美洲的农作物。

本题考查古代美洲的农作物,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6.【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秦指的是罗马帝国,故B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o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考生可结合材料“166年大秦王安敦首次派使臣来东汉,把

象牙,犀角等礼物送给东汉皇帝”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

生的历史素养。

17.【答案】D

【解析】通过阅读材料“彼等非常顺从,……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

臣以为,一旦发初,……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成为西班牙臣民。毫

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航海家在日记中,强调某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等,希望以西班牙国

王名义,传播基督教,以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建立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

的动机,D项正确;

材料中并未体现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变化,排除A项;

该日记不能说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排除B项;

材料不足以表明西班牙成为了全球性大帝国,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史诗的内容是葡萄牙英雄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向印度的新道路的故事”及

所学知识,1497年,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线继续前行,最终到达印

度,开辟了绕过好望角通向印度的新航路,D项正确;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最终到达非洲最南端,他命名为

“风暴角”,后来葡萄牙国家把它改名为“好望角”,排除A项;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展了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排

除B项:

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排除C

项。

故选:D。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需要考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麦哲伦环球航行是的路线是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过麦哲伦海峡,

到达太平洋,过菲律宾群岛到达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大西洋,回到欧洲,故D项

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需要掌握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路线.解题的关键是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

路线的识记.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考查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路线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

用能力.

20.【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这一贸易路线流通的诸多商品中最重要的是来自中国的生丝、丝织品和来自

美洲的白银”,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推动了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西班牙,排除A项;

“拉开序幕”表述错误,排除B项;

主要在菲律宾和美洲进行航行,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

力。

21.【答案】C

【解析】根据“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等家禽,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的

特产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可得出其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促

进了物种传播,C正确;

材料强调人口迁移的作用,而且材料中说的是物种引入而非商品,排除A;

材料与多元文明格局无关,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贸易中心转移,排除D。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并且能很好地提炼材料主旨。

2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6世纪中期葡萄牙”“通货膨胀”,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航路

的开辟所引发的价格革命的影响,美洲黄金的大量输入,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故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

故选:B0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抓住题干

材料时间关键词“16世纪中期”。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23.【答案】B

【解析】A.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

为“文学三杰”,故A项错误: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

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学三杰”,故B项正确;

C.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学

三杰”,故C项错误;

D.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学

三杰”,故D项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文艺复兴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4.【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

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可知,材料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突出

人性,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故C项正确;

A项是宗教改革的内容,故A项错误;

BD两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故BD两项错误。

故选:Co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

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的主旨,

结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分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内容,同时注意把握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内容,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

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学被纳入学术范围,人的理性和对自然的观察受到重视等,说明

宗教改革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C项正确;

使理性主义成为了主流思想的是启蒙运动,而非宗教改革,A项错误;

宗教改革的矛头直接指向的是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不是封建制度,B项错误;

否认宗教存在的合理性与“将神学纳入寻求知识的学术范围”不符,D项错误。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考生可根据材料''宗教改革时期,很多改革者一方面将神学纳入寻求知

识的学术范围;另一方面他们又提出,人可以基于理性,观察自然”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既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考生理解材料的能力,很好地考查

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26.【答案】A

【解析】根据纪念币中的‘'MikolajKopernik”"1473—1543”,结合所学可知,该科学家是哥白

尼,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冲击了人类的宇宙观,故A项正确。

哥白尼的日心说反对教会宣传的地心说,不是否定教会的神本观,故B项错误;

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是牛顿的科学成就,不是哥白尼,故C项错误;

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而哥白尼是15—16世纪的人物,故D项错误。

故选:Ao

2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

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B项正确;

《人权宣言》是法国颁布的法律文件,排除A项:

1787年宪法是美国实现独立后颁布的法律文件,排除C项;

《权利法案》是英国颁布的法律文献,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美国《独立宣言》,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美国《独立宣言》,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8.【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美国宪法将政府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并伴之以制衡制度,以防止其中

任何一部分明显地高于其它部分”可知,反映的是三权分立原则,结合所学可知,孟德斯鸠主张

三权分立学说,故C项正确;

伏尔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倡导开明君主制,故A项错误;

卢梭主张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故B项错误;

康德强调理性,故D项错误。

故选:C0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美国宪法将政府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并

伴之以制衡制度,以防止其中任何一部分明显地高于其它部分”的主旨,结合孟德斯鸠的思想主

张解答。

本题考查孟德斯鸠的思想,同时注意把握其他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

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9.【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马丁•路德翻译的德文版《圣经》得到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人们

共同书面语言,这有利于增强了人们的向心意识,对于民族意识的萌发起到了推动作用,故B项

正确。

材料中的现象和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无关,故A项错误;

材料中的现象否定了天主教的权威,而不是促进天主教思想的传播,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