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_第1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_第2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_第3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_第4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周晓红2021年9月第一单元

蒙书诵读一、教学目: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时候,以最便捷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根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二、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根本熏陶和修养。2、培养小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3、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4、培养小学生克制外界干扰,要成良好学习习惯。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三、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略〕四、教学措施1.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质量第一,效果第一,不盲目追求数量。2.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喜悦。3.保证平均每课时20分钟诵读时间,提倡课后诵读。4.对于较难理解篇目,做适当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再背诵。5.检查落实:分段抽查

五、教学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三字经〔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背诵能力。2、教育孩子克制外界干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3、教育孩子尊敬父母,学会感恩。教学重点: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教五子,名俱扬〞教学难点:本段内容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上学期,咱们全校学生都背诵了弟子规,在“六一〞表演中,你们表现也很出色。除了背弟子规以外,你们还背了哪些古诗文?

多叫几个学生说,,一直说出“三字经〞〔二〕、学习新知:一〕、诗文解析:指导学生理解和阅读教材第二页诗文解析,教育学生诚善待人,做事要有始有终。二〕、全课背诵1、齐读一遍,教师纠正读音2、学生独立背诵。3、四人小组背诵并相互检查。4、教师抽查。三〕、故事连接:

教师讲孟母三迁故事。讲完后问:

这个故事说了个什么事?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以后我们如何做?四〕、拓展活动:

想一想,参加我们也处在一个不理想学习环境中,应该怎么办?〔三〕、全课小节

第二课时

三字经〔二〕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刻苦学习。2、培养学生记忆力。3、使学生能熟练地背诵“昔仲尼……自勤苦〞这局部内容。教学重点:本科内容背诵。教学难点:本课内容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字经第一课,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课。〔二〕、学习新知:一〕诗文解析:

1、和学生共同学习“诗文解析〞。

2、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3、个组展示讨论结果:小组长代表各组发言。

4、教师根据孩子们发言做简单总结:我们要向孔子、赵普、苏秦、匡衡等人学习,克制困难,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二〕、背诵本课内容:

1、学生齐读三遍。教师岁时纠正读音。

2、学生独立背诵。

3、分组背诵并检查背诵情况,

4、教师检查:师成心背诵出误,叫学生找错。最后齐背诵。三〕、故事连接:

1、请一名学生讲解凿壁偷光故事。

2、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四〕、拓展活动:想一想,读书学习需要有什么样精神?〔三〕、全课总结

第三课时

三字经〔三〕教学目标:教育学生勤奋学习。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进一步培养孩子们记忆能力。教学重点:本课应背诵内容“犬守夜……裕于后〞教学难点:本课全文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复习已学过两课内容。

学生齐背诵——————个别抽查。2、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三字经第三课。〔二〕、学习新知1、诗文解析:

〔1〕、和学生共同学习诗文解析。

〔2〕、四人小组讨论以后我们该如何做?2、背诵全科内容:

〔1〕、师找一个课前已能背诵学生背,提高学生背诵兴趣。师及时评价。

〔2〕、学生齐读一遍。

〔3〕、纠正读音。〔4〕学生独立背诵。

〔5〕小组检查---------师个别抽查。3、故事连接:学生独立看书:故事苏洵发愤4、拓展活动:看完故事,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三〕、全课小节。

第四课时

百家姓〔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百家姓〔一〕,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2、初步了解传统文化中有关姓氏根本内容,并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视野。3、调动、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和情感,掌握并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科学方法和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全课内容诵读和背诵背诵教学难点:全课内容背诵。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师:我姓杨,说说你姓什么?〔多叫几个孩子说说〕2、你现在想到了什么?……一直到学生说出百家姓为止。3、点题:今天我们学习百家姓一局部内容。〔二〕、学习新知:1、简介百家姓: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实收单姓408个,复姓30个,宫438个。其实仅仅汉姓也不止这个数,据说,见之与文献姓氏,可达5600之多。其中不仅有单姓、复姓、还有三字姓,四字姓和五字姓,还有民族有名无姓。比方傣族。2、作者介绍:具体作者不详,相传是北宋初年杭州一个书生编撰。3、姓氏由来:目前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种族称号。我们祖先最初使用姓目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据推测,姓由来与祖先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时期,各部落都有各自图腾崇拜物,如狼、熊等等这些标志便成了姓标志。姓有单姓和复姓之分,单姓就是一字姓氏,复姓就是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姓氏。本课主要是单姓。4、强调读音:“仇〞读“求〞、“区〞读“欧〞、“召〞读“哨〞、“任〞读“人〞“华〞读“化〞、“补〞读“瓢〞等等5、背诵:〔1〕、分句教孩子们读,〔2〕、孩子们独立背诵。

(3)、齐读、能背诵背诵。〔4〕、个别抽查。6、趣味姓氏:中国五大怪姓:死、难、黑、老和毒。7、赐姓:略8、改姓:古代要比皇帝名讳。如果你姓和皇帝名讳一样话,你就要改姓。中国古代两位出色思想家荀子和庄子就是这样。他们姓氏囿于河汉宣帝刘询河汉明帝刘庄名字分别同音、同字,被迫改名。随着汉代灭亡,他们两人才又都恢复了原来姓氏。〔三〕总结完毕: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第五课时

百家姓〔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百家姓复兴局部学习,使学生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并掌握百家姓种所设计有关内容。2、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诵读甚至背诵百家姓兴趣3、深化学生对传统蒙学教材认识,使学生能够从中学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内容,增强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热情。教学重点:全课内容诵读和背诵。教学难点:全课内容背诵。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百家姓单姓局部,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复兴局部。〔二〕、学习新知:1、复姓来源:

由居地而来:如东郭、南门氏、南宫氏濮阳等等

由封邑而来:如钟离氏、令狐、梁丘、上官、羊舌、段干等

有王父之字、官名、爵系、族系而来:如公羊、子车、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乐正等

由部落而来:独孤氏、尉迟氏。有人名而来:端木氏、颛孙氏。自创姓氏:赫连氏。有山水之名而来:完颜氏、由赐姓而来:长孙氏由国名而来:淳于氏由职业而来:漆雕氏由排序而来:第一、之外第八复姓。2、复姓名人简介:公孙大娘:唐朝舞蹈家,杜甫曾观看她和她弟子剑舞,并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大力称赞公孙大娘剑舞精妙奇绝;又说大书法家张旭观看了她剑舞后,得起神韵,草书也上了一个台阶。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曾为太史令,后因触怒汉武帝而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他发愤著书,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即后世所称史记,因此名垂千秋。欧阳修:北宋文学家。3、帮助孩子背诵:〔1〕、帮助学生读、注音〔2〕、分句读,帮助孩子理解字义。〔3〕、学生独立背诵。能被多少背多少。〔4〕、个别检查。〔三〕、总结:你今天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第二单元

民间传说教学内容: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掌握故事情节。2、使学生能体会传说故事中所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当时美好生活向往,从而体会我国民间传说魅力。3、培养学生民族自强感。教学重点:1、了解人物形象。2、把握故事情节。教学难点: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因此,本课难点是是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向往和追求。教材分析:

民间传说是指我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由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地方风物有关故事组成。民间传说涉及国家民族大事、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文化创造、出色人物奉献,以及家庭、婚姻、民间风俗习惯等方面。本单元包括四课,每课介绍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经典民间故事,分别为:牛郎织女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在本单元授课中,要让学生了解民间传说与严格意义历史有本质区别。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牛郎织女教学目标:1、通过这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乞巧节〞由来及其意义,2、学生能够完整地讲述“牛郎与织女〞故事。3、使学生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良好善良品质。教学重点:1、了解牛郎、织女等人物形象。2、把握故事主要情节。教学难点: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有限,本科教学难点是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向往和追求。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你读过哪些民间文学?多叫几个孩子说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二〕探究新知:1、学习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乞巧节〞是介绍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来源于一个美丽传说故事,从而引出牛郎织女故事。师问:〔1〕、谁读过有关<牛郎与织女>故事

〔2〕、这个故事说了个什么事情?齐读第一段:问“乞巧节〞是什么意思?

它来源于一个什么美丽传说呢?2、学习第二段:接着读第二段。〔介绍了牛郎身世,牛郎是个孤儿,由于嫂子对他不好,给她出难题,只给他九头牛放牧,却要带回十头牛,是他有时机认识了天上金牛星。

问:牛郎是一个什么样孩子?〔孤儿〕嫂子对他如何?〔嫂子对他不好。还刁难他〕我们应该向牛郎学习什么?〔老实、善良、勤劳品格〕3、学习第三段:〔介绍了牛郎在老牛帮助下,与天宫织女相识、相爱、并生下了儿女,但织女因为触犯天庭,被带回了天界。读两遍后问:

织女与牛郎这两个角色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什么阶层?

为什么织女与牛郎结成夫妻就是触犯了天条?4、学习第四段:〔讲述了牛郎穿上老牛皮制成鞋来到了天界,即将与织女团聚时被王母娘娘用银簪变成银河挡住了去路,喜鹊化为鹊桥是牛郎与织女团聚,牛郎织女爱情最终打动了王母娘娘,牛郎和孩子们得以留在天界,每年和织女相会一次。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把这个日子定为“七夕节〞

引导学生多读几遍,了解王母娘娘这个形象,并思考王母娘年娘对于整个故事所起作用?为什么他对牛郎织女爱情要干预,最后态度又发生了变化?5、稳固:学生分组、分角色读课文,到达根本能口述故事程度。〔三〕、作业布置:搜集民间故事,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第二课时

孟姜女教学目标:1、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快速浏览并概括文章大意,知道正确有效速度方法,培养自读意识,为提高阅读量和阅读水平打下良好根底。2、学生能够完整地讲述“孟姜女〞故事。3、使学生对我国万里长城有所了解。4、了解秦始皇暴政。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命运。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如何让今天孩子体会到秦朝暴政,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悲惨与辛酸,认识到今天雄伟万里长城十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泪修建成,这是培养孩子们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着力点。教材简析:

孟姜女故事讲述了秦朝刚刚结婚范杞梁被征召去修长城,结果一年时间过去了,都没有回家,他妻子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寻找到他时,发现范杞梁已经累死在修长城过程中,万分悲哀孟姜女失声痛哭,居然哭倒了长城。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谁爬过长城?谁看过有关在长城过程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间故事牛郎与织女,今天我们学习民间故事孟姜女。〔二〕、探究新知:1、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一段介绍了故事历史背景,秦始皇征80万人修筑长城,范杞梁被征召。此时范杞梁刚刚结婚,就离开妻子孟姜女去修长城,一年未归。孟姜女连夜为范杞梁赶制寒衣,要去长城寻找丈夫。

通过朗读第一段,问:孟姜女姓什么?为什么不是姓孟?孟姜女名字有什么习惯含义?

答复完后继续教学生读书,让他们认识到正是由于统治者残酷剥削和繁重老矣,方案了人民与统治者矛盾。这也是本故事社会原因。2、学习第二段:〔第二段讲述了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却发现丈夫范杞梁已经累死。连尸骨都找不到了。〕

〔1〕、多媒体展示长城图画,叫学学了解长成雄伟和壮观,以曾强学生感性认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

〔2〕、学生读两遍课文,一道学生通过范杞梁筑长城却尸骨无存事例了解,长城修筑,一方面代表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另一方面,其修筑过程劳动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是劳动人民血泪史。3、学习第三段:〔第三段讲述了孟姜女得知梁杞梁已经累死消息之后,失声痛哭,哭倒了长城,在长城得崩塌处,露出了范杞梁尸骨,孟姜女悲哀之下,投海而死,〕

学生读课文后问:孟姜女为什么失声痛哭以至哭倒长城?范杞梁为什么在死后被埋在长城之下?4、学习第四段:〔介绍了人们纪念孟姜女情况,人们根据传说推断孟姜女故事发生在山海关,由于不知道孟姜女是哪里人,所以很多地方都说是孟姜女故土,修建了孟姜女墓。

〔1〕、师向学生介绍孟姜女庙,位于山海关东,此庙是根据“孟姜女哭长城〞民间故事修建。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很多地方都宣称自己是孟姜女故土?5、知识链接:

古代兄弟姐妹长幼顺序是:孟〔伯〕、仲、叔、季。

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姓姜,,孟姜女实际是孟家大女儿。6、知识拓展:“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请孩子们试着读一读.

(三〕、作业布置:

1、通过今天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把这个故事将给爸爸妈妈听。第三课时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让学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掌握主要情节。认识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在中国产生深远影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思想感情。体会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代表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追求和向往。3、理解作者在表达中表现出来审美倾向。体会故事所表达反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鲜明主题。教学重点:1、掌握主要情节。2、认识祝英台形象特点,分析师母、祝英台父母在传说中作用与意义。教学难点:体会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代表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追求和向往。教材简析: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是我国最具辐射力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可谓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它被誉为爱情千古绝唱,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被称作我国四大民间故事。千百年来,它以对抗反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鲜明主题,受到大家喜爱,老幼皆知,传送不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产生和形成,有它一定社会历史原因,其矛头直指封建社会森严等级和吃人礼教对年轻人爱情钳制和迫害,表达了对自由爱情追求和对封建门第等级对抗。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一段介绍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祝英台一心要去杭州读书,父亲让她女扮男装进入书院读书,在书院认识了梁山伯,并结拜为兄弟,三年同窗生活,梁山伯竟然没有发现祝英台是女子。学生读课文第一段后问:第一段讲了什么事?

祝英台为什么想读书?为什么她父亲让她女扮男装才能进书院呢?

〔这与当时社会风俗,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有关,当时女子是没有资格进学校读书,所以祝英台想读书,只有女扮男装。向学生介绍古代社会对女子歧视与不公〕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段讲述了祝英台回家,梁山伯在师母指点下才发现祝英台是女子,于是去祝英台求婚,但遭到祝英台父母反对,梁山伯悲愤病亡。

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祝英台师母这个角色形象,思考她在本故事中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祝英台父母反对梁山伯求婚本质原因?

书生梁山伯和祝英台父母代表是一个阶层吗?他们分别代表什么?3、学习课文第三段:〔第三段讲述了祝英台被迫嫁人,在迎娶路上,到梁山伯墓前哭拜亡灵,与梁山伯化身为一对彩蝶。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表达了两人对爱情和自由追求。)

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生死相随情感,对爱情和对自由向往与追求。4、稳固提高:〔1〕、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推敲语言,理解形象,体会感情。〔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复述故事。5、知识拓展:听一听:让学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第四课时

白蛇传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让学生了解“白蛇传〞故事,能说出白蛇传内容大意。2、认识“白蛇传〞传说在中国产生深远意义。3、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白蛇传故事所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教材分析: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它讲述了修行千年白蛇化为白娘子,携青蛇来到杭州西湖,并与许仙相遇相恋结姻,复遭和尚法海横加干预等一系列悲欢离合故事。所塑造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广阔人民对人性解放渴望,是中华民族珍贵精神文化遗产。本文安排在第二单元民间传说局部。教学中,帮助孩子翻开民间传说大门,激发学生所谓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海洋里遨游。本课就是有秀范例,让学生多读课文,运用自己喜欢方式阅读,感受劳动人民善良、勤劳、勇敢美德,憎恶坏人自私、贪婪、懒惰恶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你看过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吗?

这部电视剧说了个什么故事?

谁来说一说,请学生说说后,是接着说,今天咱们再来学习这篇民间传说。〔二〕、探究新知:

1、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一段讲述了许仙与白娘子相识,许仙在西湖遇到了白蛇幻化白娘子,以及青蛇幻化小青,由于避雨而相识,并且最终结为夫妻,开了家药铺,生活很幸福。〕

学生读课文后,问:白娘子和青青是如何演变而来?

这个故事与梁祝故事有什么不同?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段讲述了金山寺法海和尚为收服白娘子,把许仙拘禁在金山寺,白娘子为了救出许仙,水漫金山死,因此触犯了天条,由于白娘子展示了她法术,这位后面情节进一步开展作了铺垫。〕

学生认真读课文后,让学生体会白娘子性格以及形象,分析法海形象以及他在故事中作用。

〔在此处留作业:搜集有关法海资料,和同学分享〕3、学习课文第三段:〔讲述了许仙对白娘子是蛇妖说法将信将疑,帮助法海用金钵盂收复了白娘子和青青,法海在雷锋寺前砌成了雷锋塔,镇住了白娘子。〕学生读课文后,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法海怎样镇住白娘子?4、学习第四段:〔第四段讲述了白娘子儿子长大后考取了状元,将母亲就出了雷峰塔,一家人幸福团聚。〕学生进度课文,了解许仙这个人物形象,体会许仙在故事中作用。这个故事完毕与“牛郎织女〞和“梁祝〞有什么不同之处?5、知识拓展:教师或学生讲故事:白娘子峨眉山盗灵芝仙草〔三〕、作业布置: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第三单元:历法与生肖教学内容:农历、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教学目:1、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掌握农历月份划分和月份划分、二十四节气名称和十二生肖名称和排列顺序。2、让学生知道传统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生肖文化也是历法知识一种集中表达。3、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知道中国古代以农立国,了解农业和传统文化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在节气时观察身边动植物变化;提高学生区别传说和事实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农历月份划分和特定几个月名称。2、二十四节气名称。3、十二生肖名称和产生时间。教材分析:传统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生肖文化也是历法知识一种集中表达。在本单元我和学生将一起了解传统历法,感受生肖文化。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

农历教学目: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农历月份划分,特定几个月份名称了解农历计时方式以及闰月概念。2、通过介绍农历来源,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观察与天文科学联系。引导学生熟悉农历月份划分,并介绍公历月份,培养学生比拟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记忆农历特定月份名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很早就有了一套完善而独立历法体系,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独特性认识。同时知道中国古代以农立国,了解农业和传统文化内在联系。教学重点与难点:农历月份划分方式和特定月相名称以及月份名称。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农历月份与月相关系,识记特定月相名称和月份名称。难点在于认识农历公历区别以及闰月概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问谁说说自己生日是哪一天?〔如果学生先说出公历,,接着问农历呢?〕〔二〕、探究新知:

1、简介公历:公历又称阳历,是从西方传入中国一种计时方式。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每年365天,分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而4、6、9、11月为小月,每月有30天。2月比拟特殊,一般情况下每月有28天,而每四年设一闰,加一天,也就是当年份能被四整除时,这一年2月有29天,如2000年、2004年、2021年。〔当正百年时候必须是400倍数〕其它不能被整除则有28天。2、公历节日:我们现在使用日期是公历计时,想想公历有哪些节日?〔元旦、情人节、愚人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圣诞节等等〕。3、介绍月相名称:〔1〕、农历: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它基于对自然现象观察,主要是以月亮运转为指导。由于地球、月球以及太阳三大星体都各自运动,在相互运动中,由于太阳、地球、月球位置关系,在地球上我们会看到月亮发生从无到有,从大到小变化。每月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时候是“朔日〞,农历初三、初四,看到月亮如一丝纤细银钩,叫做“娥眉月〞,每月初七、初八,看到半个月亮,叫做“上弦月〞,之后初九到十四,我们看到大半个月亮,这时叫做“凸月〞,每月十五十六可以看到一轮圆月,这时称为“满月〞或者“望〞。满月过后,月亮又开场慢慢变小,每月十九二十日又看到大半个月亮为“凸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看到半个月亮,叫“下弦月〞,二十五、二十六看到月亮又变成一个娥眉性月牙,称为“残月〞而到下个月月初,又回归“朔〞。这样,按照月亮变化,农历把每年定为366天,一年有12个月,每月有29天或者30天,29天称为小月,30天为大月。每19年安排7个闰月。所谓闰月,便是多一个意思。比方2021年农历五月便要过两次,第二次过五月便成为闰五月。〔2〕、农历节日:

除了公历节日外,还有很多重要农历节日。想想有哪些?〔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小月话还有腊月二十九〕〔3〕、正月腊月称为:

农历一月为一年岁首,称为正月,十二月为一年岁末称为腊月,十一月也称冬月。〔4〕、农历旬:每月有29天或者30天,平均分成三等份,前十天称为上旬、中间十天为中旬、最后九天或十天为下旬。每旬根本为十天。〔5〕时辰:农历每天计时也与公历不同,公历称为小时,每天有二十四个小时。而农历称为时辰。每天12个时辰,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三〕稳固提高:1、读一读:“初一生、初二长初三初四明晃晃〞这句话……教材46页2、想一想:我们过生日按照农历日期过,每个生日晚上,月亮大小总是一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农历主要是按照月亮周期来安排时间一种历法,而且月亮周期每月根本都是一致,因此过阴历生日每年月亮大小总是一样。3、查一查:请同学们课下查一查父母与自己生日公历与农历分别是什么时间,感受一下公历与农历差异。第二课时

二十四节气教学目: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根本掌握二十四节气名称,了解冬至、夏至和春秋分时间,知道中国古代很早就可以用土圭来测量二分二至。2、介绍二十四节气划分和产生原理,使学生熟悉并了解二十四节气名字及对应气候变化或者农耕特点。渗透地球公转知识,培养学生读图和抽象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记忆节气中特定几个称为,鼓励学生在节气时观察身变动植物变化。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民间生产生活节气常识,提升学生对具有中国特色节日理解。同时树立学生不耻下问学习态度,乐于从民间汲取传统文化知识。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在于带着学生弄懂二分二至来历,同时记忆二十四节气名称。难点在于对二十四节气内容理解,知道节气命名和花粉是充分考虑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变化。教材分析: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衣食住行。由于我国古代主要政治活动中心集中在黄河流,二十四节气就是以这一带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请大家翻开课本27页,读左下方二十四节气。

师:今天我们研究就是这二十四节气。〔二〕、探究新知:

1、介绍节气歌:

“春雨惊春淸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四句诗中公办喊了二十四个节气,也就是你们刚刚读二十四节气。

投影出示:二十四节气表春季立春2月3—5日交节雨水2月18—20日交节惊蛰3月5—7日交节春分3月20—22日交节清明4月4—6日交节谷雨4月19—21日交节夏季立夏5月5—7日交节小满5月20—22日交节芒种6月5—7日交节夏至6月21—22日交节小暑7月6—8日交节大暑7月22—24日交节秋季立秋8月7—9日交节处暑8月22—24日交节白露9月7—9日交节秋分9月22—24日交节寒露10月8—9日交节霜降10月23—24日交节冬季立冬11月7—8日交节小雪11月22—23日交节大雪12月6—8日交节冬至12月21—23日交节小寒1月5—7日交节大寒1月20—21日交节

2、解释二十四节气名称: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极致。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雨水:表示降水开场,雨量逐步增多。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东面动物。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草木繁茂之意。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作物生长。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资历开场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场。小暑、大暑、处暑:署是炎热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完毕日子。白露:气温开场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霜降:天气渐冷,开场有霜。小雪、大雪:开场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程度。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时候。3、背诵: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莲,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4、背诵:二十四节气。稳固拓展:第三课时

十二生肖教材分析:地支与动物名称结合,形成纪年法则。因为十二地支学生接触较少,且有一些不认识生词,所以如果要让学生记忆掌握十二生肖,要采用灵活方式介绍十二地支于十二动物结合。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你属什么?你爸爸、妈妈各属什么?我们为什么有属相?联系年纪,大家出生在哪年,便有一个人一那一年动物为标志属相。,比方今年是牛年,出生在今年小朋友便属牛。但是牛年还有一个名字,叫丑牛,引出十二地支。〔二〕探究新知:1、带学生读两遍十二地支名称:让学生熟悉地支名称。2、叫学生给十二生肖动物进展分类。:一类是六畜:有牛、马、羊、猪、狗、鸡;一类是野生动物:虎、兔、猴、鼠、蛇;一类是传说中动物:龙。3、十二生肖产生时间:不要求学生记忆,但是在这里要培养学生历史定位感,使学生明确秦朝、汉朝和南北朝在中国古代历史定位和距离现在时间,加深对学生对十二生肖产生早、流传久印象。4、十二生肖传说:学生自读课文解决。你还知道那些传说?5、十二生肖中为什么没有猫?

十二生肖确立很早,猫是从外国传过来动物,汉代之后才有,出现十二生肖时人们还不知道有猫。〔三〕1、背诵十二属相。2、拓展活动:十二属相诗〔节选〕

〔南朝.陈〕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