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解析版)_第1页
专题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解析版)_第2页
专题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解析版)_第3页
专题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解析版)_第4页
专题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原文课下注释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①吹角连营②。八百里分麾下炙③,五十弦翻塞外声④,沙场⑤秋点兵。①〔梦回〕梦中回到。②〔连营〕连在一起的众多军营。③〔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意思是,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kǎi)有良牛,名“八百里驳”。王济与之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杀牛作炙。麾下,军旗下面,指部下。炙,烤熟的肉食。④〔五十弦翻塞外声〕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军乐。⑤〔沙场〕战场。内容理解:上片描述军旅生活。开头两句将镜头定在了军营之中,三至五句分别描写了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等雄豪、壮美的行事,隐含着词人仍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炼字:“秋”字点明季节,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用典:“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汰侈》,用典贴切,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马作的卢⑥飞快,弓如霹雳⑦弦惊。了却⑧君王天下事⑨,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⑥〔的(dì)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世语》: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助他脱险。⑦〔霹雳〕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⑧〔了却〕了结,完成。⑨〔天下事〕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内容理解: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可怜白发生”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说明了词人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理想难以实现。此句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词人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写作手法:侧面描写,用弓、马衬托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用典:引用“的卢”的典故,说明将士骑快马,挽强弓,突出将士的勇猛、雄健,表达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能增强词作的表现力,使情感委婉含蓄,避免平直。【主旨】本词虚实结合,追忆了梦境中豪迈的军旅生活,描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了词人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和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之情。1.名句默写。(1)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2)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3)体现出战士前紧张准备/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的句子是:,,。(4)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而人已老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答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可怜白发生【详解】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霹、雳、弦、赢、麾、炙”等字的写法。2.(2024上·山东淄博·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B.辛弃疾作词多用典故,本词中“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五十弦翻塞外声”凡处,用典贴切,寓意丰富。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经达到这首词的最强音,它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D.这首词前文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从感情的高峰猛地跌落下来,主要表达了词人感叹年岁已大、力不从心的无奈与感伤之情。【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诗词赏析。D.有误,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的意思是可惜已是白发人,结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知,作者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但直到满头白发,年老体衰也没有完成夙愿,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失望,并非“感叹年岁已大、力不从心的无奈与感伤”;故选D。3.(2024上·辽宁葫芦岛·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甲】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宋词都是典型的豪放词,【甲】词以“狂”字贯穿全篇;【乙】词从题材、思想感情到语言风格均体现了一个“壮”字。B.【甲】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向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C.【乙】词“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名”表现了词人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D.两首词通过写打猎经历和军中生活情景,或牵犬擎苍,骑马狂奔,或沙场点兵,力挽强弓,写的都是豪壮之举,表达的是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综合赏析。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的愿望;故选B。4.(2024上·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A.“醉里挑灯看剑”描绘词人酒后挑灯看剑的情景,表现词人对军旅生活的向往与怀念。B.“八百里分麾下炙”,将军将酒食分给部下享用,梦中军营场面热闹,将士们士气高涨。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战马飞驰、万箭齐发、弓弦雷鸣的激烈战斗场面。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词人现实中完成了收复中原的夙愿,豪情万丈。【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意思是: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词人在现实中并未实现收复中原的夙愿;故选D。5.(2024上·辽宁铁岭·九年级统考期末)选出对以上两首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岳飞昨夜寒蛩①不住鸣。惊回千里梦②,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③。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④瑶琴⑤。知音⑥少,弦断有谁听。【注释】①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②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③月胧明:月光不明。④付:付与。⑤瑶琴:饰以美玉的琴。⑥知音:源于伯牙鼓琴的传说。后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A.两首词都是爱国主义诗词,甲是现实与梦境的描写相结合;乙是把写景、抒情、用典融于一炉。B.甲词上阕中连用“挑灯”“看剑”“吹角”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C.乙词上片中一个“惊”字,表面看来是词人被蛩鸣惊醒,实则惊于这大好河山即将被收复。D.“可怜白发生”与“白首为功名”分别把两位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和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意。C.“惊”字充分表达了在秋夜蟋蟀的凄清鸣叫中作者终夜难眠的情景。“千里”暗示梦回到包括家乡在内的中原地区,说明了词人在睡梦之中也不忘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这里通过叙写被梦惊醒来表现作者日夜牵挂的都是国家的战事和兴衰。“惊于这大好河山即将被收复”错误,故选C。6.(2024上·辽宁沈阳·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①陆游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②,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③、诗情将略④,一时才气超然。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⑤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注释】①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地处川陕要冲,自古为军事重镇。宋孝宗乾道八年冬,陆游被改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从南郑行抵成都。陆游在南郑前线时,对抗金怀着胜利的希望。被调到后方后,拿云心事,不得施展。②野帐:指野外的帐幕,下文的“青毡”同此。③许:推许,赞许。④诗情将略:做诗的才能,用兵作战的谋略。⑤饮(qī):歪戴。选出对上面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两词都通过梦境再现了军营生活;甲词的分炙奏乐、沙场阅兵,军容雄壮;乙词的拉弓搭箭、挥鹰缚虎,豪情满怀。B.甲词结句“可怜白发生”写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身先老,空怀一腔报国之志的悲愤之情。C.“花时万人乐处……”生动地描绘出成都后方人们沉醉于享乐的闲散逍遥情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安于享乐的人们的愤慨。D.“天下事”指收复回家失地的大业,“封侯事”指杀敌报国、建功封侯的大事。两首词都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词作内容。A.“两词都通过梦境再现了军营生活”理解分析不正确。甲词通过梦境再现了军营生活,乙词通过回忆再现了军营生活。故选A。7.(2024上·天津南开·九年级统考期末)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玉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A.这首词题为“壮词”,“壮”字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壮阔的战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运用典故,写出了将士们奏乐吃肉的场面和轻松悠闲的边塞生活。C.词的上下片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中的“可怜”有着特定的意味,就是投闲置散、壮志难酬的郁闷和惆怅。【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B.有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将士们奏乐吃肉,营造了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故选B。(2023·河南洛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8.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9.有同学说“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极美,请任选角度赏析。【答案】8.收复中原,统一国家。9.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弓弦声比作雷声,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示例二:用的卢马的典故,写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突出惊险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决心。示例三:侧面描写,以马跑得快、弓射得快烘托战斗的激烈,表现了将士征战沙场的场景。(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亦可)【解析】8.考查词句赏析。联系写作背景可知,这首词当作于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之时。辛弃疾二十一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所以“天下事”指的是收复中原,统一国家。9.考查词句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意为: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把弓弦声比作雷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战马奔腾,万箭齐发,表现了战斗的惊险激烈。从手法的角度来看,用了的卢马的典故。的卢马是三国时刘备的战马,神俊异常。运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将士们的马跑得很快,也可见战争的激动。的卢马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从这个角度来看,委婉地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决心。从描写的角度来看,这两句词是侧面描写,通过写马跑得快,弓射得急来烘托出战斗的激烈紧张,展现了将士们驰骋沙场的英姿。(2023·广西南宁·校考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0.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片主要写军旅生活。“沙场秋点兵”的“秋”字点明季节,暗示草盛马肥,烘托出征前的肃杀气氛。B.下片写战斗场面。词人勇往直前、马快弦急、率师北上、收复失地、统一南北,赢得了生前的功勋和美名。C.本词多处运用典故,如“马作的卢飞快”运用了刘备与的卢马的典故,突出了惊险的战斗场面。D.本词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抑郁、愤慨之情。11.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说说你对“壮”的理解。【答案】10.B11.开篇即言“醉里挑灯看剑”,可谓壮怀激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描绘了出征前军营生活的壮阔。“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出战斗的壮烈的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诗人的最高理想,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是作者的壮语,感情由雄壮变为悲壮。【解析】10.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B.“赢得了生前的功勋和美名”有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作者的理想。依据上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知,作者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作战的营垒。下片前两句写在战场上奔驰向前,英勇杀敌,这是作者想象的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景象。事实上,“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没有在作者的战斗生活中真实发生,所以才有了“可怜白发生!”的无奈、伤心的感慨。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故选B。11.本题考查理解主旨的能力。“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全词写“壮”,基调豪迈高亢、大气磅礴。从题材上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先写沙场点兵的场景,将士们满怀豪情,充满壮志,又表现了军队的威武雄壮;下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继续写战斗激烈的场面,是壮烈的;看宝剑、听号角、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点兵,这些都是雄豪、壮美的行事。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杀敌报国、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最后一句回到现实,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白发已生,壮志未酬,看似消沉,其实仍是壮语。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变雄壮为悲壮,充满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之情。(2023·河南焦作·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绘声绘色,形象生动。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词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13.歌咏情,诗言志。辛弃疾和陈陶面对战争,均发出“可怜”的慨叹,请你结合诗词内容,说说两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链接材料]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答案】12.C13.辛弃疾的“可怜”表达的是叹息,抒发个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抑郁、苦闷之情;陈陶的“可怜”表达的是怜惜,抒发的是对战死者的哀悼、对死者妻子的同情。【解析】12.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和赏析。C.结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知,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这些都是作者的回忆,是虚写,不是实写,选项“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的表述不正确;选C。1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对比分析。本词中“可怜白发生”一句的意思是:可怜已成了白发人!辛弃疾可惜自己功名未就,头发就白了,人也老了。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实际上,在苟安卖国的统治集团的压制下,作者报国无门,岁月虚度。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这一句与首句相呼应,都是叙写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悲愤。陈陶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句的意思是: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春闺里思念的梦中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这句包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2023·山东德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4.下列作品和这两首诗情感基调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游山西村》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渡荆门送别》 D.《雁门太守行》15.两首词写“可怜白发生”“白了少年头”,分别运用了对比和直抒胸臆的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16.“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现实和理想之间有落差,谈谈这组诗给你的启发。【答案】14.D15.《破阵子》“可怜白发生”与前文形成强烈的对比,写尽了现实的残酷和词人心境的悲苦、凄凉,突出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满江红》“白了少年头”接着上面语句所表达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到了白了少年头,悲伤都来不及了。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16.我们应该像辛弃疾、岳飞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理想与民族梦想紧密结合,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密切统一,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努力缩小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用实际行动彰显力量担当。【解析】14.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主旨的能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一首豪放词,抒发的是作者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和献身之志;《满江红》也是一首豪放词,抒发的是作者忠于朝廷的思想,是跟渴望杀尽敌人、保卫祖国疆土的壮志。A.《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写出了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C.《渡荆门送别》是一首送别诗,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送别友人的离愁别绪;D.《雁门太守行》是一首边塞诗,表现了特定时地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综上,题目中的两首词和《雁门太守行》所表达的情感是相似的。故选D。15.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以“梦回吹角连营”来引起对梦境的描写,作者梦到自己回到战场上点兵、征战的场景,但梦境醒来,自己却已经“可怜白发生”,年事已高,朝廷不再重用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前文梦境的壮怀激烈与此处鬓生白发形成强烈对比;《满江红》开头“怒发冲冠”,写出了自己的愤怒之情,前线战事紧张,而自己被召回,能不愤怒?回想自己三十多年的征战,战功赫赫,但只要未灭金,就都是微不足道。“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管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直抒胸臆,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16.本题考查根据诗歌写启示的能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将梦境中的点兵征战与现实中的不被重用对比,抒写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情感,作者连在梦中都想着报效国家,是一种伟大的爱国之情;《满江红》作者抵御外族入侵,在边疆苦苦征战,但朝廷的主和派却急着召回岳飞,甚至不惜诋毁岳飞,但是作者却依然想着为国征战,报效国家。由此,我们在写启示时要紧扣爱国这一主题,抒发作为祖国新一代青年的爱国之情和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即使是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也不能放弃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2023·湖北襄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①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②,弓如霹雳弦惊。了却③君王天下事④,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注释:①沙场:战场。②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快。③了却:了结,完成。④天下事:收复北方失地的的国家大事。乙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①,匹马戍梁州。关河②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③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④,身老沧洲⑤。注释:①万里觅封侯:奔赴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②关河: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③胡:此处指金入侵者。④天山: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⑤沧州:指闲居之地。17.下列对这两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词上片描述了词人曾经经历过的军旅生活,极其雄壮,是他热爱的生活。B.甲词下片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典故和比喻,写出了激烈的战斗场景。C.乙词上片开头两句再现了词人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英姿,然而“梦断”一句,与前面形成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D.乙词下片在“未”“先”“空”三字的承接中流露出功业未成,岁月无多的悲痛之情。最后“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先抑后扬,形成一个大转折。18.两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有相同之处,请结合每首词的关键词句作简要分析。【答案】17.D18.两首词都表达了渴望报国杀敌、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理想,及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英雄迟暮的悲苦心情。甲词从“了却君王天下事”看出词人愿为朝廷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和“可怜白发生”的悲慨。乙词从“梦断”“胡未灭”“心在天山”看出报国杀敌之愿和“鬓先秋”“身老沧州”的苦闷之情。【解析】17.本题考查理解诗词内容。D.“先抑后扬”理解有误。最后“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故选D。18.本题考查理解诗词情感主旨。结合甲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可知,词人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词人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发出慨叹。据此可知,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渴望收复国家失地,壮志难酬的悲苦;结合乙词“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可知,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据此可知,表达了词人渴望收复失地,报国杀敌,建功立业的理想及壮志难酬的感慨;结合“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可知,词人慨叹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苦闷悲愤不平之情。据此概括。(2023·湖北襄阳·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塞下曲(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注释】①斩楼兰:即西汉傅介子受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的典故。19.对甲、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的上片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B.【甲】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C.【乙】诗颈联中的“抱”生动地写出了将士对玉鞍的喜爱,侧面表现了玉鞍的精美。D.【乙】诗前六句,描绘了边塞的环境和将士们的状态,为尾联抒写决心做好了铺垫。20.试简述【甲】【乙】二者思想情感的异同。【答案】19.C20.相同:都渴望杀敌报国。不同:【甲】还抒发了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愤慨;【乙】只表达了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解析】19.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C.错误。【乙】诗颈联意为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枕着马鞍睡觉。写军旅生活的紧张,烘托出紧张气氛,并非“生动地写出了将士对玉鞍的喜爱,侧面表现了玉鞍的精美”;故选C。20.本题考查情感主旨。【甲】“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豪情壮志,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但是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悲叹,可惜功名未就,头发就白了,人也老了。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却报国无门、年老体迈的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乙】“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末两句是说,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两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与为国杀敌的壮志。所以,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都抒发了上战场杀敌报效祖国的情感,但是【甲】诗还有报国无门、年老体衰、壮志难酬的悲愤,而【乙】诗还有爱国激情与为国杀敌的壮志。(2023·湖北襄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生老沧州。21.下面对这两首词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破阵子》一词紧扣“壮”字,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之事。B.“当年万里觅封侯”中的“当年”一词表明作者是对戎马生涯往事的回首。C.“马作的卢飞快”一句描写战马奔驰,战斗场面激烈,用典贴切,且寓意丰富。D.“尘暗旧貂裘”一句是说灰尘已经盖满了出征的貂裘,写出了战场上灰尘漫天飞的景象。22.试简述这两首词在表达情感上的相同点。【答案】21.D22.这两首词都写了作者对戎马生涯往事的回首,虽被罢官退居山林,但仍然在梦中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只是“白发生、鬓先秋”,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油然而生。【解析】21.本题考查对词作内容的理解分析。D.“写出了战场上灰尘漫天飞的景象”有误,“尘暗旧貂裘”意思是唯有曾穿过的貂裘,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无缘从军建功而满怀惆怅的心情;故选D。2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片“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意思是: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诗人想征战沙场,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但是已长白发,年华已逝,表现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下片“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意思是: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任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词人是有雄心壮志的,是想建功立业的,然而年华已逝,已经年纪大了,只能白白地流泪,想上阵杀敌,却无法实现了,表现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2023·河北邯郸·统考二模)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宋代词人(人名)。24.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以“醉里挑灯看剑”发端,接踵而来的是记忆中这些极雄豪、壮美的情景: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片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后,“可怜”一词使得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C.《行路难》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D.《行路难》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25.两首诗词都写到了“梦”,请简要说明两位作者分别借“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23.辛弃疾24.D25.辛弃疾借梦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之情(渴望杀敌报国的愿望);李白借典故中的梦,表达自己期望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抱负的愿望。(意思对即可)【解析】2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过追忆早年抗金部队的阵容气概以及作者自己的沙场生涯,表达了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一句的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24.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分析。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故选D。25.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分析理解。甲词,“梦回吹角连营”意思是: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词人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词人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词人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借梦境抒发内心的悲痛之情。现实生活中他始终是被人排挤,也是郁郁不得志,诗人空有一身本领,空有爱国之心,但是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之情。乙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皤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2023·北京·日坛中学校联考一模)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