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七讲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古代中欧文明从东西遥望到东西互渐学案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七讲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古代中欧文明从东西遥望到东西互渐学案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七讲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古代中欧文明从东西遥望到东西互渐学案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七讲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古代中欧文明从东西遥望到东西互渐学案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七讲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古代中欧文明从东西遥望到东西互渐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模块世界史时空体系构建·高考方向指南第七讲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古代中欧文明从东西遥望到东西互渐时空导航·北斗导航定位准高频考点考向考题考情雅典民主政治20卷Ⅰ·32,20卷Ⅱ·32,20卷Ⅲ·41,19卷Ⅰ·32,18卷Ⅲ·32,17卷Ⅱ·32,17卷Ⅲ·32,16卷Ⅱ·32考查角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影响;罗马法律制度的法治理念及后世影响;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及其普世价值等考查方式:一是从微观层面通过设置特定时空背景,考查考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律制度、民主理念和原则的准确理解与解释;二是从宏观层面考查考生对希腊罗马民主政治遗产及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异同的历史阐释与分析罗马法19卷Ⅲ·40,18卷Ⅱ·32,16卷Ⅰ·32古代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19卷Ⅱ·32,18卷Ⅰ·32,17卷Ⅰ·32,16卷Ⅲ·32 时空体系阶段特征古代希腊、罗马(公元前8世纪—公元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东西关系由隔空遥望走向东西互渐。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上,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思想文化上,古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其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东西关系,公元前8—前3世纪“轴心时代”里,中国、印度、希腊、罗马伟大的古老的社会文明多元化深刻影响了此后各个文明的发展。公元前后,汉朝与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双方相隔万里、相互遥望,彼此缺乏官方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可有间接的经贸文化交流,直到2世纪,双方的交流才有了直接的记载,东西互渐不断。基础综合·天眼探宇全覆盖政治方面一、古希腊的政治文明1.形成条件(1)地理条件:多山靠海,港湾岛屿众多,平原狭小。(2)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3)政治条件:独立自主、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4)人文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较高的公民素质。2.发展历程(1)奠基: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2)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进行改革,使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3)顶峰: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3.主要内容(1)公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国家人事都由其讨论决定。(2)五百人议事会:国家常设最高行政机关。(3)陪审法庭:国家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4)除十将军委员会以外,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4.突出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民意识,城邦为重。5.历史评价(1)积极性①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促进了雅典奴隶制文明的繁荣。②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实施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2)局限性①民主只属于成年男性公民,是少数人的民主。②是小国寡民体制下的产物,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6.实质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及对奴隶的专政。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基本概况(1)含义:罗马法是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2)目的:为了维护和稳定罗马的统治。2.原因条件(1)平民与奴隶主贵族的不断斗争。(2)罗马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法学家的努力。(3)罗马帝国不断扩张,帝国境内政治经济活动中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以及民族关系复杂。3.发展历程(1)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①习惯法:罗马共和国早期(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中期),习惯法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②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又称《十二表法》,这是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2)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①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称为公民法。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在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②(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3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万民法。特点:借鉴外邦人法律;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注重调整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贸易纠纷。(3)完善阶段:更加系统化和法典化。为巩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查士丁尼完善了罗马法,形成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4.基本内容(1)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2)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5.历史影响(1)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2)罗马法中体现的理性原则、法制观念等,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3)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成为近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法律的先驱,影响广泛而深远。经济方面一、古代希腊的经济文明雅典等希腊城邦,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优越,奴隶制工商业发达,为古代希腊辉煌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二、古代罗马经济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以来,随着罗马的扩张和国际交往的扩大,罗马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得到充分发展。文化方面一、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1.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人文主义思想兴起的政治保证。(2)古希腊工商业的繁荣是人文主义思想兴起的经济基础。2.古希腊先哲的主要贡献智者学派背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主张(1)“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3)在社会道德方面,不应该强求一律评价(1)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2)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苏格拉底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主张(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2)“美德即知识”,强调教育的重要性(3)“认识你自己”评价(1)其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2)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柏拉图主张关注人类社会,在《理想国》中把人明确分工,各尽其责评价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主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评价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充分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二、罗马法罗马法蕴含的自然法原则和理性精神,成为近代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法律思想的渊源。重难突破·万里长征拔头筹一、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轴心时代”中西文明特征的比较中国西方时期春秋战国古希腊经济农耕经济发达,形成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农经济;手工业、商业相对落后工商业发达,对外贸易兴盛,由于土地贫瘠,农业相对落后政治分封制逐渐崩溃,国家权力不断上移,逐渐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希腊城邦分立,逐渐建立了城邦民主制度,国家权力不断下移,民主制走向繁荣直至衰微,雅典是典型代表文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和法家思想尤为兴盛,强调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人文主义思想成为希腊文化的主流,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提倡个性的张扬和人性的合理性,形成了个人主义的文化倾向二、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比较内容中国古希腊罗马发展趋势趋向专制人治走向法治政治改革、法律制度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并以法律作保证;古罗马先是共和,法律限制专横,后是独裁,使君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民主与法制影响深远认识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三、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制的区别1.法律观念:中国古代法律深受宗法群体观念影响,罗马法从法律上确认公民个人权利。2.法律地位:中国古代法律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体现了明显的人治色彩,古罗马法律是国家统治的根本,体现了明显的法治色彩。3.法律结构:中国古代法律民刑不分、以刑为主,而古罗马法律则私法发达、公法不发达。4.法律内容:古罗马法律有最早的法人制度和人格权制度,中国则没有。5.法学家地位:古罗马法学家地位高,部分法学家的法律学说有官方效力,中国古代法律则完全以官方为主导。6.历史影响:中国古代法律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而古罗马法律影响了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也对近代以来法律和法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四、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与西方智者学派的比较诸子百家智者学派相同点研究内容都研究社会问题和人类本身社会大背景社会动乱,战争频繁成就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如孔子和苏格拉底不同点产生原因政治、经济大变动;私学兴起,士阶层崛起;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各国需求人才工商业发展,公民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表现形式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修辞学,公开演说发展趋向儒学成为百家之首,秦汉之后人文主义萌芽逐渐消失,沦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枷锁经过中世纪的一千多年思想黑暗时期,人文主义开始复兴背景战国兼并战争频繁,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处于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的顶峰,但城邦内部纷争不断目的传播文化,发展学术,强调个人为统治服务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力量的发挥五、古希腊人文精神与先秦儒学人文思潮的比较1.相同点(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例如,古希腊先哲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提出“人之性恶”等。(2)都强调道德的作用。例如,古希腊思想家主张改善人们的灵魂,以德教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主张以德治民。2.不同点古希腊人文思想先秦儒家思想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强调“个体”的人,即以个体(个人)为中心强调“社会”的人,即以集体(社会)为中心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强调人的平等,反对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不平等强调社会等级秩序,高度重视伦理道德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例如,亚里士多德研究自然,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六、中西方民主概念的演变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民主”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民”指“臣民”,“主”是名词,指主宰者。作为民之主宰,“民主”通常指“民之君主”,即天子、帝王、国君。《尚书·周书·多方》说:“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诗经·小雅·节南山》说:“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大学》解释说:“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只有这种给人民带来快乐的“君子”,才能叫“民之父母”古代雅典古代雅典的“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文,由“德谟”和“克拉西”两个词合成。前—个词是“人民”和“地区”的意思,后一个词是“权力”和“统治”的意思。合起来说,“民主”就是指“人民的权力”(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或者是“由人民直接地通过分区选出来的代表来治理、统治”近代西方近代民主也是对古代民主的超越。在有产者看来,如果民主任由广大民众直接参与,它便很难驾驭。一旦换成竞选代表,民主就驯服多了。1791年,法国有2700万人口,只有400万男性享有选举权。1793年的激进宪法把选举权扩大到所有男性公民。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出现了以争取男性普选权为主要诉求的宪章运动七、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与制度保障及近代影响1.特征(1)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陪审法庭、议事会是与公民大会并立的机构,其成员由成年男性公民抽签选举产生;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2)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法律神圣不可侵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公民意识: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人人皆可为政,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4)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城邦利益的。(5)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的政治活动。(6)权力制约:体现在公民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陪审法庭等;雅典公民广泛参与陪审法庭,对官员和法律进行控制等。2.制度保障(1)从机制上看: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机构,有力地保障了民主的实施。(2)从公民权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从方式上看:制定了一整套辩论的章法来保证辩论的实施;克利斯提尼还创立了“陶片放逐法”。(4)从物质上看:通过发放公职津贴等方法鼓励公民参政。3.雅典民主政治与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关系抽签选举是近代选举制的起源人民主权是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五百人议事会的任期是近代代议制下任期制的渊源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是比例代表制的开始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是近代西方议会制的雏形八、罗马法的基本内涵和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1.基本内涵原则(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调整财产关系,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2)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树立公民意识。(3)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宣扬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法理精神。(4)建立了最初的法律制度,如法人制度、物权制度等。2.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1)正是在全面继承罗马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今世界两大法系(海洋法系和大陆法系)之一的大陆法系,亦称为罗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2)罗马法的有关私法体系,被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与发展。如《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就是对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3)罗马法中许多原则和制度,被近代以来的法制所采用,如公民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以及权利主体中的法人制度。(4)罗马法的立法技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它所确定的概念、术语,措词确切,结构严谨,立论清晰,言简意赅,学理精深。(5)罗马法中的和谐因素①内容详尽的罗马法,既有利于法官依法处理社会纠纷,也有利于公民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②罗马法特别强调当事人和解的重要性,从而减少诉讼案件并促进社会矛盾的缓和。九、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1.内涵(1)把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