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课件9 要素的国际流动_第1页
国际经济学 课件9 要素的国际流动_第2页
国际经济学 课件9 要素的国际流动_第3页
国际经济学 课件9 要素的国际流动_第4页
国际经济学 课件9 要素的国际流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要素的国际流动第一节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一、劳动力国际流动概况劳动力国际流动主要形式有移民和国际劳务输出入。一般来说,移民是指到别的国家定居,最终成为该国居民的人员。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可以对移民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移民成本包括一些有形的经济因素:移民过程中的交通费用,在新国家安身以及找工作所需的费用。移民的收益可以体现为,在其工作期间自身的收入较本国有所提高,有了更好的接受教育的以及工作的机会。

国际劳务输出入是指由劳务合作双方通过签订合同,由输出国派遣劳动者到输入国开展有关项目的劳动服务并获取相应的报酬。国际劳务输出一般与国际承包工程结合进行,有的则是单纯提供特定的劳务或技术服务。劳务输出按提供劳务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要素性劳务输出。二是非要素性劳务输出。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动因与影响因素1、收入差异。2、各国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3、经济周期。4、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5、各国政府的政策。三、劳动力国际间流动的福利分析假设有两个劳动力数量、收入存在差异的国家,国家1的收入较低、国家2的收入较高。图形中底部的横轴OO`代表了两个国家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国家1的劳动供给量为OA,国家2的劳动供给量为O`A。纵轴代表了劳动力的产品边际价值(VMP)即工资。曲线VMPL1(FG)、VMPL2(JE)分别是国家1与国家2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曲线。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福利效应劳动力存量FNICEMLGOO′图9—1国家1国家2JKHSQn(1)劳动要素价格(工资)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流入与流出,国家1的工资会上升,由OC上升至OI,国家2的工资会下降,由O′K下降至O′H,从而使两国工资趋于平衡。(2)经济产出规模的变化。劳动力流动后,流出国(国家1)的经济总产出规模会下降,由OFGA下降至OFEB,减少了BEGA;流入国(国家2)的经济总产出规模增加,由O′JMA增加到O′JEB,增加了AMEB。(3)要素收入分配的变化。劳动力流动后,流出国(国家1)的经济总产出规模减少了BEGA,但留在国内的工人收入增加了,收入由原来的OCKB增加到OIEB,增加了CIEK。但是国家1的厂商(雇主)的收入减少了,他们原来的收入是CFG,现在的收入是IFE,减少了CIEG。国家1留在国内的的劳动力和厂商的收入增减相抵,总收入减少了EKG。国家2本国的劳动力收入减少了,原来的收入为O′KMA,现在的收入为O′HLA,减少了HKML。但国家2的厂商的收入增加了,他们原来的收入是KJM,现在是HJE,增加了HKME。国家2的劳动力和厂商的收入增减相抵,总收入增加了MEL。劳务输出BA部分的收入由原来的ABKG增加到现在的ABEL,收入增加了KEGL。(4)福利的变化。从收入看,流出国(国家1)的劳动力总产出由原来的OFGA变为OFEB,减少了BEGA,但劳务输出BA部分的收入由原来的ABKG增加到现在的ABEL,收入增加了KEGL,所以流出国(国家1)总的收入净增加了ELG部分;流入国(国家2)的劳动力总产出由O′JMA扩大为O′JEB,增加了AMEB,其中ABEL归劳务输出国劳务输出BA部分的收入,国家2收入净增加EML部分。劳动力流动后两国两国总产出增加了,净增总产出反映到图形中就是三角形GME的面积,其中ELG部分归属流出国(国家1),EML部分归属流入国(国家2)。这说明劳动力国际流动导致世界资源优化配置,世界净福利提高了。第二节资本的国际流动

一、资本国际流动概述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与种类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方面或金融服务方面的投资或投机活动。作为一种国际经济活动,国际资本流动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一般说来,国际资本流动可分为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

国际资本流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资本使用期限的长短不同,国际资本流动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两大类。1、长期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Long-termCapitalFlow)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未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按资本流动的方式不同,它又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三种类型。2、短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Short-termCapitalFlow)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资本流动。一国对外短期资本流动,大多借助于各种票据等信用工具。按照资本流动的不同动机,短期资本流动的方式可分为:贸易性资本流动、金融性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和投机性资本流动。(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追求较高的资本预期收益率,尤其是追逐高额利润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内在动因。此外还有一系列因素也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主要的是:1.资本供求2.利率与汇率3.经济政策4.风险防范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福利效应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影响可用麦克杜格尔模型来分析,该理论模型麦克杜格尔(G.D.A.Macdougall)首先提出,后来肯普(M.C.Kemp)和琼斯(r.w.Jones)又做了进一步完善,从而形成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麦克杜格尔和肯普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是各国利率和预期利润之间存在着差异。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充裕国流向资本短缺国。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将使各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趋于一致,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世界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资本国际流动的福利效应资本存量FNNCEMRGOO′图9—2国家1国家2JHTBAn1、资本要素收益率(利率)的变化。AB量的资本由国家1流入国家2,国家1的利率会上升,由OC上升至ON,国家2的利率会下降,由O′H下降至O′T,从而使两国利率趋于平衡。2、经济产出规模的变化。资本流动后,流出国(国家1)的经济总产出规模会下降,由OFGA下降至OFEB,减少了BEGA;流入国(国家2)的经济总产出规模增加,由O′JMA增加到O′JEB,增加了AMEB。总产出的增加量ABEM当中,面积ABER是外国投资者的收入,三角形面积ERM为国家2的净收入。3、要素收入分配的变化。资本流动后,流出国(国家1)资本总产出规模减少了BEMA,但留在国内的资本收益增加了,收入由原来的OCKB增加到ONEB,增加了CNEK。但是国家1厂商的收入减少了,他们原来的收入是CFG,现在的收入是NFE,减少了CNEG。国家1留在国内的资本和厂商的收入增减相抵,总收入减少了EKG。国家2本国的资本收益减少了,原来资本的收入为O′HMA,现在的收入为O′TRA,减少了HMRT的面积。但国家2的厂商的收入增加了,他们原来的收入是JMH,现在是JET,增加了HMET的面积。国家2资本要素和厂商的收入增减相抵,总收入增加了MER。资本输出BA部分的回报由原来的ABKG增加到现在的ABER,增加了KERG的面积。(4)福利的变化。从收入看,资本流出国(国家1)的资本要素总产出由原来的OFGA变为OFEB,减少了BEGA,但资本输出BA部分的收入由原来的ABKG增加到现在的ABER,收入增加了KERG,所以资本流出国(国家1)总的收入净增加了ERG部分;资本流入国(国家2)的资本要素总产出由O′JMA扩大为O′JEB,增加了AMEB,其中ABER归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出BA部分的收入,国家2收入净增加EMR部分。资本流动后两国总产出增加了,净增总产出反映到图形中就是三角形GME的面积,其中ERG部分归属资本流出国(国家1),EMR部分归属资本流入国(国家2)。这说明资本国际流动导致世界资源优化配置,世界净福利提高了。第三节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跨国公司概述

战后国际经济发展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跨国公司规模庞大,实力雄厚,从事国际化经营,对战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Corporation)又称为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Corporation)、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Corporation)等,关于跨国公司的含义和界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83年发表了第三次调查报告《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把跨国公司定义为:1.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领域如何;2.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战略;3.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形式形成联系,使其中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跨国公司的形成过程表明,跨国公司实际上是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媒介和组织形式而出现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随着实践一起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迄今已形成流派纷争的局面。

(一)垄断优势论垄断优势论又称为特定优势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Hymer)于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民族厂商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提出的,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Kindieberger)进一步完善,成为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通常被称为的“海默一金德尔伯格传统”,即垄断优势论。垄断优势论作为最早解释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束缚,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是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垄断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当代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并对之后的各种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至于企业为什么不采取商品直接出口或转让特许权的方式扩展海外势力,垄断优势论没有作出应有的解释。(二)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从微观层次上研究跨国公司,是诸多跨国公司理论较为成熟的一种,该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内部化”概念最早是由科斯于1937年所著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1976年,英国学者伯克利和卡森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最早完成了内部化理论的系统表述。1982年,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建立在垄断优势论和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基础上的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用于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其决定因素。(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当代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专家邓宁提出的,邓宁于1977年发表了其代表作《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运用折衷主义方法对跨国公司理论进行概括和综合性分析,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认为,一国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三种优势,即“三优势模式”。第一,所有权优势。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