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疑难点讲解与课后小习题_第1页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疑难点讲解与课后小习题_第2页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疑难点讲解与课后小习题_第3页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疑难点讲解与课后小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疑难点讲解与课后小习题

一、疑点难点阐释关于土地改革的性质:应注意从土地改革背景和纲领及其总路线内容加以区别分析。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实际上在抗战结束时就已经开始了。当时中国正处在主要矛盾的转变时期,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将变为反对国民党独裁专制统治。1947年,解放区大规模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正是顺应这一变化。另外,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不能满足农民阶级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也必须修改其农民政策。所以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在土地改革总路线中又指出:有步骤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这说明此次土地改革运动具有反对封建剥削的性质。另外《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并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表明改革保存了农村小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经济,农民成为新的土地所有者;这次土地改革承认了土地小私有,没有建立公有制度。其经济思想属于民主革命范畴,符合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状况,因而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从而保证了革命的顺利进行。二、点击高考1试题分析(2000年全国高考题)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A全面进攻解放区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时空概念的迁移应用能力。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解放区是从1946年夏至1947年春,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开始于1947年6月底,所以项时间不合。项是出现在全面内战爆发前,蒋介石为发动内战而做的准备工作,也不符合题意。项对国民党军队来说是在中共发动战略决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出现的局面,也即在1948年秋以后。剩下项,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是从1947年春至夏,而这一时期,解放军正是乘他们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中原空虚之机发起了反攻,符合题意。答案:B2误区诊断(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诊断】本题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考察比较归纳能力。它要求掌握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路线、抗日战争的双交双减的土地路线,解放战争时期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反帝反封建,应该说这些土地政策都是符合这一纲领的。消灭封建剥削这一项,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的尖锐化,为了发动更多的人参加抗日,允许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存在,所以不能说也是反封建。双减双交虽然允许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存在,但也确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因此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从以上分析可以体会出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效。答案:C3高考实战(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了战略反攻的战略意图是()A与敌军主力进行决战B全面扩大解放区C解放中原,进取华中D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答案:D三、高考动态本节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考察了《中国土地法大纲》,2000年春季高考考察了战略反攻。巩固方案一、单项选择题1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能够普遍实行的因素有()①《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应了广大农民的要求②人民解放军已经开始全国性的大反攻③各民主党派支持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④中共制定了正确的土地革命总路线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2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这里的“最基本条件”是()A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B建立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C取得占人口最多的广大农民的支持拥护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3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重大意义是()A决定了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B粉碎了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4解放战争中,决战时机成熟的标志是()A大别山根据地开辟B土地改革全面完成C敌军集中兵力防守D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5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转入战略反攻D进行战略决战6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制定土地改革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根据()A不同时期的斗争策略B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C不同地区农民的状况D反对国民党斗争的需要7领导解放军开辟了豫皖苏解放区的是()A刘伯承、邓小平B陈赓、谢富治C陈毅、粟裕D陈毅、谢富治8以下与淮海战役的发动同时进行的军事行动是()A攻克锦州B解放长春C北平解放D东北解放军入关9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提出:“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线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线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人力物力,使我们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方针。”这段话确定了()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的作战方针B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作战方针C由防御作战转向反工作战的方针D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条战线的方针10下列对三大战役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有()①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②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③使华北、东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④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材料解析题11材料一没收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分配给农民个别耕种;分配给农民共同耕种;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分配后,禁止买卖。——中共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材料二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苏维埃政府公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及其需要的贫民使用。——中共1930年《苏维埃土地法》材料三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组减息,不得抗不执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中共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材料四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使全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个人所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中共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请回答:①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材料二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结果?②比较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材料三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结果?③比较材料三、材料四,指出材料四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结果?④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中共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基本特点。二、问答题12毛泽东在1947年12月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请用具体事实加以分析说明。答案:一、1——5BCDCC6——10BCDCB二、①材料一实施的是土地公有制,具有社会主义土地革命的性质;材料二没收地主土地,保留农民的土地私有,具有资本主义土地革命的性质。结果: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制度,使农民积极参加红军,支援革命。②材料三有条件的保留了封建土地制度。结果:减轻地主剥削,改善农民生活,提高了抗日积极性,联合开明地主一致抗日。③材料四是消灭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结果:翻身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④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变化。特点:将革命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三、①1947年春开始,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②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陈谢兵团挺进边区,陈粟率华北解放军主力进攻地区,揭开了战略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