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1课时土壤学生用书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1课时土壤学生用书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1课时土壤学生用书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1课时土壤学生用书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1课时土壤学生用书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1课时土壤必备知识梳理1.组成:矿物质、______、水分和____。2.野外土壤观察的内容(1)土壤____: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是用颜色来命名的。(2)土壤质地:不同____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按土壤质地可分为____、____、____三种类型。(3)土壤剖面构造①森林土壤剖面②耕作土壤剖面【思维拓展】土壤的颜色红色土壤是因为含有大量氧化铁,黑色土壤是腐殖质含量多;腐殖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高。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________、生物、____、地貌、时间等。【思维拓展】生物循环的意义生物循环可以把营养元素在生物体与土壤之间迁移转化,促进了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的积累,是土壤及肥力形成和发展的核心。4.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功能①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③具有重要的____、____功能;④是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基础。(2)养护①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需要对其进行改良或____;②优良的土壤也要注重____结合,通过____、种植绿肥、作物____、广施农家肥等方法,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思维拓展】1.休耕土地耕作一段时间后,暂停种植农作物一段时间,以恢复土壤肥力。2.轮作在田地中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从而可以调节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关键能力突破技法点拨1.土壤的形成过程2.岩石、成土母质和土壤的区别与联系(1)裸露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变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在微生物和低等植物的作用下变成原始土壤,后经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作用变成成熟土壤,土壤的侵蚀堆积又是岩石圈沉积岩的重要来源。(2)岩石是古代火山爆发后所形成的物质,经过很多自然原因(风化、腐蚀等)慢慢形成了土壤。(3)土壤可以从岩石原地风化或任何堆积物演变而成。(4)岩石或堆积物的性质、构造、颜色和成分,对土壤有直接的影响。(5)成土母质的差异,影响土壤形成的速度和土层的厚薄,随着土壤逐渐成熟,成土母质对土壤的影响力便逐步下降。3.我国土壤的地域差异类别分布成因黑色土壤东北平原冬季寒冷,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红色土壤南方地区高温多雨,矿物质淋溶作用强,氧化铁等含量高青色土壤东部地区长期积水之地土壤中的铁多以氧化亚铁形式存在,土壤呈青灰色白色土壤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盐碱含量比较高,有机质少,水分较少黄色土壤黄土高原在黄土基础上发育而成4.地貌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影响着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条件,同时还影响物质的转换,进而影响土壤的发育。山区气温、降水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植被,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分异。陡峭的山坡,重力作用和地表径流会加速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地势低洼的山麓低地或者谷地,常常因沉积物的堆积形成较厚的土层。不同坡向的温度、水分、光照不同,植被也不同,导致土壤的发育程度与性状不同。典题精研[典例][2020·1月浙江卷]如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A.气候和地形B.气候和生物C.母质和生物D.地形和母质(2)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A.自然植被茂密B.有机质积累多C.生物残体分解快D.矿物养分流失快[审题解题][答案](1)(2)[感悟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图示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从区域认知上看,陡坡和缓坡对自然要素的影响不同,土壤肥力不同综合思维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貌、时间等,某地土壤的形成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在土壤形成的各种因素当中,生物是最活跃的因素,其次是气候,成土母质和地貌比较稳定。缓坡相对于陡坡,水流速度慢,有机质、矿物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较高知能转化演练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2.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A.免耕直播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D.砾石压土3.[2021·6月浙江卷,28(2)]阅读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矿产品通过海运出口。图中甲、乙、丙三地土壤厚度逐渐增加,简析其成因。(4分)第41课时土壤必备知识梳理1.有机质空气2.(1)颜色(2)粒级砂土壤土黏土(3)①有机灰黑色矿物质淀积碎屑物质母岩②有机质保肥保水自然土3.成土母质气候4.(1)③蓄水保水(2)①改造②种养休耕轮作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答案:(1)B(2)B知能转化演练1~2.解析:第1题,从图2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cm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表层土壤有机质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影响,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多流水侵蚀作用。第2题,免耕直播即在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土层破坏而图示土壤表层肥力较低,不适合直播;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大棚温室可以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答案:1.C2.B3.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随着纬度的降低,土壤厚度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纬度越低,受到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