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练习题_第1页
现代心理学练习题_第2页
现代心理学练习题_第3页
现代心理学练习题_第4页
现代心理学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 2、个性心理特性 3、个性倾向性 4、观察法5、实验法6、心理过程二、单选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涉及()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3、个性心理特性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减少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减少真实性5、()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种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789B、1879C、1798D、18976、()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7、人的个性差别重要体现在()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能力、气质、性格C感知、记忆、思维、想象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性三、填空1、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剪发生、发展的过程。2、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称知、情、意。3、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种心理实验室开始的。4、认识过程是人的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涉及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5、个性心理也称人格,是指一种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性的总和,是一种人区别于其别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性。6、个性心理特性是指个体身上体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性,重要涉及气质、性格和能力,其中以性格为核心。7、个性倾向性重要涉及需要、动机、爱好、抱负、信念和价值观。8、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普通规律的学科,在心理学中,处在基础学科的地位,也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四、判断正误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2、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3、个性心理特性涉及能力、气质和知觉。4、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性的进行与发展。5、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根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6、在实验室研究中,引发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7、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8、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9、调查法中只有确保总体中每一种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干使样本状况代表总体状况。五、简答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办法有哪些?4、在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应当遵照哪些原则?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六、叙述题1、结合所学专业的实际叙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心理的实质一、名词解释1、心理 2、反射3、无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5、第一信号系统6、第二信号系统7、条件克制二、单选⒈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活动是脑活动的()a.产物b.产品c.前提d.基础2.中央沟的前方是()。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3.中央沟后方至顶枕裂间为()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4.脑神经一共有()对a.10b.12c.13d.145.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之间的传递实现的依靠是()a.神经纤维b.突触c.髓鞘d.条件反射6.根据细胞的形状,皮质神经元中数目最多的是(

)。

A.视杆细胞

B.梭形细胞C.星形细胞D.锥体细胞7.大脑外侧裂下方为颞叶,这是()。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8.顶枕裂后较小部分是()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9.边沿系统的功效不仅与嗅觉及其联合反射有关,且与一系列的内脏活动、躯体活动及()有亲密关系。a.认知活动b.意志活动c.行为活动d.情绪活动10.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a.处罚b.强化c.操作d.联想11.“谈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

)的体现形式。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C、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12.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A.眨眼反射B.吮吸反射C.防御反射D.信号反射13.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望而生畏B.谈梅生津C.望梅止渴D.尝梅生津14.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

)。A、谢切诺夫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冯特三、多选1.构成脑的重要部分是()。a.大脑b.间脑c.脑干d.小脑2.大脑按照叶来划分,重要能够分为(

)。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3.神经冲动传导特性重要有()A.神经纤维的完整性B.绝缘性传导C.双向传导D.相对不疲劳性4.反射涉及()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效应器5.根据细胞的形状,皮质神经元重要涉及(

)。

A.锥体细胞

B.梭形细胞C.星形细胞D.视杆细胞6.脑干重要的构成部分是()A.小脑B.延髓C.脑桥D.中脑7.突触的重要类别分为()A.轴突--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C.树突-树突型D.轴突--轴突型8.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重要有()A.微笑反射B.食物反射C.朝向反射D.防御反射四、填空1.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心理是(

)脑的机能;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看,心理是对(

)的反映。2.一种神经元的末梢与另一种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接触的部位叫(

)。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是通过(

)而实现的。3.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种非常复杂的机能系统。由于构造和机能的不同,可将神经系统分为(

)神经系统和(

)神经系统两个部分.4.比较重要的沟裂有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它们把大脑皮层分为(

)叶、(

)叶、(

)叶和(

)叶四个机能各不相似的区域。5.心理活动按其产生的方式而言,是脑的(

)活动。6.反射弧由(

)、(

)、(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五部分构成。7.反射活动分为(

)和(

)。8.高级神经活动有两种基本过程:一种是(

)过程,另一种是(

)过程。

五、判断正误1.大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大脑能够单独产生心理活动。2.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区是各负其责,互不相干的。3.人的心理是人脑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4.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构造和机能单位,它的重要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5.人们常说“心之官则思”,阐明心理是由心脏产生的。六、简答1.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2.两种信号系统的关系如何?3.如何理解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4.条件反射是如何形成的?七、叙述题叙述心理的实质。第三章感觉与知觉检测题一一、名词解释1.感觉2.错觉3诱导运动4PHI现象5Kappa效应6知觉的整体性7感受性8差别感受性9差别阈限10感觉对比二、单选⒈指通过图片、图表、模型、计算机模拟、幻灯和教学录像等手段,来吸引留学生的感知,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a.教具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2.普通而言,绝对感受性提高,那么与绝对阈限的数量是()a.不变b.升高c.减少d.U形变化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a.联觉b.感觉后像c.感觉对比d.感觉适应4.把一种灰色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暗些,这是()a.联觉b.感觉后像c.感觉对比d.感觉适应5.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后来,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能保存一种短临时间,这是()a.联觉b.感觉后像c.感觉对比d.感觉适应三、多选1.知觉特性重要有()。a.知觉的对象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2.视空间知觉的单眼线索诸多,其中重要的有()A.对象的相对大小B.遮挡C.构造级差D.空气透视3.有关空间知觉的双耳线索重要有()A.时间差B.强度差C.梯度差D.位相差4.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有()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教具直观D.言语直观四、简答1.如何遵照感觉规律,提高教学效果?2.感觉存在哪些规律?3.知觉含有哪些特点?4.知觉存在哪些规律?5.视空间知觉规律有哪些?6.时间知觉存在哪些规律?7.错觉有哪些种类?8.如何采用直观教学形式增进学生学习?检测题二一、名词解释1.知觉2.瀑布效应3.自主运动4.Tau效应5.构造级差6.联觉7.绝对感受性8.绝对阈限9.感觉后象10.感觉的互相赔偿二、单选1.剥夺实验阐明了()感觉对我们的重要性。a.知觉b.思维c.感觉d.意志2.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a.小b.高c.不变d.U形变化3.红色的负后像的颜色是()a.黄色b.黑色c.绿色d.紫色4.用刀子沿着玻璃边擦出来的吱吱声,往往会使许多人的皮肤产生严寒的感觉,这是()a.联觉b.感觉后像c.感觉对比d.感觉适应三、多选1.知觉组织的重要规律有(

)。A.靠近因素规律B.相似因素规律C.完整倾向因素规律D.好图形因素规律2.双眼线索重要有()A.辐合作用B.线条透视C.运动视差D.双眼视差3.错觉理论重要有()C.神经移位说D.混淆和错误比较说A.眼动说B.常性误用说四、简答1.感觉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如何的?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之间存在哪些关系?3.知觉的信息加工是如何的?4.知觉组织的规律是如何?5.听空间知觉规律有哪些?6.空间知觉存在哪些规律?7.如何解释错觉的形成?8.如何遵照知觉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第四章注意检测题一一、名词解释1、注意 2、故意注意 3、无意注意 4、故意后注意5、注意的分派6、注意的转移二、单选7、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是。A、集中性和分派性B、指向性和集中性C、集中性和紧张性 D、选择性和稳定性8、注意是一种。A、独立的心理现象B、个性心理特性C、心理过程共同特性 D、与心理过程相伴发生的心理状态9、“心不在焉,则黑白拓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阐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A、感知

B、注意

C、记忆

D、思维10、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心理状态是。A、注意的分派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范畴11、“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派是。A、有条件的 B、有可能的 C、无条件的 D、特异功效12、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故意后注意

D、故意注意13、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忽然推门而入,这时引发大家的注意是。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故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14、在学习碰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A、随意后注意

B、故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故意后注意15、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畴C、注意的分派

D、注意的起伏16、教师一边授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映的注意特性是。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派

D、注意转移三、填空17、注意一旦产生就有明显的外部体现,具体有、、三方面。18、故意后注意不同于故意注意,由于它;也不同于无意注意,由于它。19、直接爱好是引发

注意的因素之一;间接爱好是引发和保持

注意的重要条件。20、故意注意能够发展为

注意,而无意注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

注意。21、注意分派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是

的,并且同时进行的几个活动之间含有

的。2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和____。23、注意的功效重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24、注意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四、判断正误25、课堂上教师批评学生“没有注意”是因该生根本就没有产生注意。26、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永久地保持在一种对象上。27、无意注意、故意注意、故意后注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五、简答28、注意的特点有那些?29、什么是无意注意?引发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教学中如何运用无意注意?30、什么是故意注意?如何保持故意注意?31、注意的品质有哪些?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是什么?32、注意分派依赖的条件?六、案例分析33、在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老师非常重视爱好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张:“要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每次上课学生都情趣盎然,笑声满堂。但是笑过之后学生却头脑空空,每到考试都手足无措。试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七、叙述题34、试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检测题二一、名词解释1、注意 2、随意注意3、不随意注意4、随意后注意5、注意的广度6、注意的起伏二、单选7、下列哪个选项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点。A、强度

B、时间

C、空间

D、范畴8、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还能够记笔记。这属于注意的。A、广度B、转移C、分散D、分派9、有的人能够自拉自唱,这种现象属于。A、选择性注意B、集中性注意C、分派性注意D、无意注意10、由新颖独特、强烈的刺激物引发的注意属于。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选择性注意D、持续性注意11、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纯熟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性是。A、注意分散

B、注意分派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12、“一目十行”是的体现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派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13、下列哪个选项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性。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派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14、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两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15、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晰知觉对象数目的注意品质是。A、注意稳定性B、注意分派C、注意稳定性D、注意广度三、填空16、注意的特点是_____、_____。17、即使都是注意对象的变换,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18、爱好是引发无意注意的因素;爱好是引发故意注意的因素。19、注意时最明显的外部体现有:适应性运动、

。20、注意广度(范畴)的大小,重要决定于、、。21、注意的品质有、、______、_。22、注意的种类有、、。23、和注意的稳定相反的品质是。三、判断题24、注意不属于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25、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纯熟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散。()26、如果没有注意的转移,也就难以保持注意的稳定。()27、目的、任务是影响无意注意的重要因素。()28、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永久地保持在一种对象上。()29、故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故意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五、简答30、分析产生分心的因素?如何克服分心?31、注意品质有哪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32、简要阐明注意的功效。六、案例分析33.同窗们正在教室聚精会神的听老师授课,一位迟到的学生忽然推门而入,大家都把注意转向这位学生。请用注意的规律分析此现象。七、叙述题

34、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搞好课堂教学?第五章记忆检测题一一、填空1、表象现有,又有,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被人们看作知觉与思维相联系的桥梁。2、、感觉记忆的内容进入长时记忆的前提是。3、主体控制自己的记忆活动,增强记忆效果的办法称为。4、学习某种材料后,达成一次完全背诵后仍继续学习,叫。5、或是从记忆系统提取信息的两种形式,也是记忆的最后目的。6、良好的记忆品质有下列四个特性:、、和。7、根据有无预定的目的、任务,能够把识记分为、两种。8、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二、单选题1、前摄克制和倒摄克制的概念和有关联。A.干扰说B.衰减说C.信息解决理论D.腐蚀理论2、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叫做。A.思维B.感觉C.知觉D.记忆3、采用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段意的办法来记住课文内容,这种记忆方略称为。A.复述方略B.精细叙述方略C.组织方略D.提取方略4、记忆过程涉及下列几个基本环节。A.再认和回想B.保持和遗忘C.识记、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想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A.识记后不会遗忘B.遗忘是先快后慢的C.遗忘是逐步产生的D.遗忘是先慢后快的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复习时重要应采用。A.合理地分派复习时间B.采用多样化的复习办法C.及时复习D.试图回想和重复阅读相结合7、一种较长的学习材料,它的开头与末尾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由于受到了的影响。A.前摄克制和倒摄克制B.倒摄克制和干扰克制C.前摄克制D.倒摄克制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非常大B5——9C5——9个组块三、多选题1、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能够把记忆分成。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E无意记忆F故意记忆2、记忆的过程涉及个基本环节。A识记B保持C再认或重现D遗忘3、记忆的重要形式有。A.表象B声音C词语D嗅觉四、名词解释1、记忆2、遗忘3、前摄克制4、再认五、辨析题1、遗忘就是所识记的信息的完全丧失。2、对于人类来说遗忘并不都是有害的。3、所谓复习,就是一遍遍地重复学习。六、简答1、为什么重复阅读与试图回想相结合比单纯的重复阅读记忆保持的效果好?2、遗忘的因素是什么?3、影响再认的因素是什么?七、叙述1、根据中小学生记忆特点,如何提高记忆效果。2、叙述为什么学习过后要及时复习?八、案例分析一种学生背一篇课文,他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朗诵。在朗诵到10遍时,他能一次完全背诵。到此,为了让自己记得更牢,他继续朗诵了10遍。在他的观念里,即使能够背诵了,但朗诵的次数越多,记忆效果就越好。请分析该学生记忆中存在的问题,并阐明因素。检测题二一、填空1、短时记忆的内容进入长时记忆的基本条件是。2、根据表象产生的信息来源不同,能够将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和等。3、记忆有诸多个,根据记忆所加工的信息的内容的不同,能够将记忆分为四种,、、和。4、记忆的过程涉及、、三个基本环节。5、是第一种对人类记忆进行科学实验的人。6、意义识记的条件是。7、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最多不超出秒8、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二、单选题1、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想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A.倒摄克制B.前摄克制C.干扰D.克制2、在记忆材料中添加一种意义,或增加一定细节,使较为分离的对象组合为一种整体,这种记忆方略称为。A.复述方略B.精细叙述方略C.组织方略D.提取方略3、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即使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A.重现B.保持C.回想D.再认4、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成能刚好完全背诵的时,对制止遗忘的效果最佳。A110%B150%C200%D200%以上5、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记忆的办法的识记叫做。A.机械识记B.无意识记C.重复识记D.故意识记6、学习后立刻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加好,这是由于。A.过分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克制的影响D.无前摄克制的影响8、感觉记忆的容量是。A.全部信息B5——9C5——9个组块三、多选题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A.识记后是会发生遗忘B识记后是不会发生遗忘C遗忘是先慢后快的D遗忘是先快后慢的E遗忘是先多后少的F遗忘是先少后多的2、根据有无预定的目的、任务,能够把记忆分为。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无意记忆E故意记忆3、记忆的重要形式有。A.表象B声音C词语D嗅觉四、名词解释1、记忆表象2、保持3、倒摄克制4、重现五、辨析题1、遗忘就是所识记的信息的完全丧失。2、对于人类来说遗忘总是有害的。3、学习过后不一定要及时复习。六、简答1、简述干扰与遗忘的关系。2、简述影响再认与回想的重要因素。3、表象有哪些特性七、叙述试述如何运用遗忘规律合理地组织复习? 八、案例分析一种学生拿着英语词典并按照英语词典中的单词次序背英语单词。他发现,每次记忆过后总是容易将单词混淆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他的记忆办法出了什么问题吗?第六章思维及问题解决检测题一一、名词解释1.思维2.推理3.具体思维4.直觉思维5.常规思维6.问题7.算法方略8.手段-目的分析9.功效固着10.无意想象11.聚合思维12.比较13.抽象14.具体化15.逆向搜索16.发明想象17.抱负二、单选⒈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目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是一种—————a.辐合思维b.发明思维c.经验思维d.常规思维2.运用以前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不需要更改的解决类似情景中的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a.常规思维b.经验思维c.发明思维d.辐合思维3.三岁以前的幼儿的思维属于—————a.直观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经验思维4.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重要是—————。a.表象b.再造想象c.发明想象d.无意想象5.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a.通过阅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头脑中出现北国风光的情景b.人们看到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多个各样的动物c.毛泽东创作诗词《沁园春.雪》d.我们想象将来世界的样子6.—————是思维的基本操作过程。a.分析与综合b.抽象与概括c.判断与推理d.志向指向性与集中性7.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人们采用的方略是

(

)。

A.算法B.手段一目的分析C.逆向搜索D.爬山法三、多选1.思维的基本特性—————。a.间接性b.目的性c.概括性d.形象性2.表象特性涉及—————。a.直观性b.概括性c.可操作性d.间接性3.专家和新手在问题解决上的重要差别在于

(

)。

A.受定势影响

B.知识数量C.思维的发散性D.知识组织方式E.动机水平四、简答题1.思维与感知觉有何异同?2.人类思维有什么特性?3.问题解决有哪几个阶段?4.想象有哪些形成方式?五、叙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检测题二一、名词解释1.概念2.动作思维3.抽象思维4.分析思维5.发明思维6.问题解决7.启发法方略8.定势9.想象10.故意想象11.发散思维12.分类13.概括14.系统化15.再造想象16.幻想17.空想二、单选1.根据思维活动及其成果的新颖性可将思维分为—————a.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b.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c.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d.常规思维与发明思维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人们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发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a.判断b.定势c.概念同化d.功效固着3.梦是—————的一种形式。a.幻想b.发明想象c.再造想象d.无意想象4.在人脑中出现的含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形象是—————。a.表象b.想象c.知觉形象d.梦5.再造想象和发明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别是—————。a.表象储藏b.实践规定c.知识经验d.新颖程度6.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A.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B.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和发明性思维D.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多选1.思维的基本过程是—————。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与概括2.下列属于故意想象的是—————。a.建筑师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b.致幻剂引发的幻觉c.鲁迅创作啊q时脑中的形象d.白日梦四、简答题1.思维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2.问题有哪些种类?3.想象有何功效?4.如何培养发明性想象?五、叙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第七章意志检测题一一、名词解释1.意志2.意志控制3.默许4.滚雪球效应5.挫折情境6.挫折认知7.象征性复控二、单选1.几位朋友邀你去看电影,而你却需要准备第二天的演讲。最后他终于克制了自己,谢绝了邀请。这重要是一种()A知觉过程B思维过程C感情过程D意志过程2.一种善于快速地明辨是非、能及时采用有充足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执行这些决定的品质()a.果断性b.自制力c.坚韧性d.自觉性3.指一种人在执行决定时,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究竟的品质,这是()a.果断性b.自制力c.坚韧性d.自觉性4.人在失控后经常会产生多个幻想,幻想自己克服了困境,重新实现对事件的掌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方式恢复已失去的控制,这是()。a.习得性无助b.象征性复控c.消沉d.自觉性三、多选1.下列有关意志品质的说法,对的的是()A.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自觉性不强的体现B.孤注一掷是坚持性不强的体现C.被糖衣炮弹所俘虏是自制性不强的体现D.见异思迁是坚持性不强的体现2.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A、受暗示性B、动摇性C、独断性D、执拗3.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A、优柔寡断B、草率C、任性D、怯懦四、简答1.意志的特点重要是什么?2.根据意志行动体现动机冲突的重要类型是什么?3.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往往会许多困难,普通在哪些状况下意志行动会受到影响?4、失控后的反映重要是什么?5.意志品重要的有哪些?检测题二一、名词解释1.挫折2.失控3.超越失败4.过分的控制5.挫折行为6.意志控制7.习得性无助二、单选1.普通认为意志过程中采用决定的首要环节是()A、拟定目的B、制订计划C、动机斗争D、执行计划2.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涉及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约束自己的行动和言语等,这是()。a.果断性b.自制力c.坚韧性d.自觉性3.指一种人的意志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有清晰明确的行动目的,有完备合理的实现途径和办法,他的行动不是一时的冲动和偶然举动,而是通过深思熟虑的,这是()。a.果断性b.自制力c.坚韧性d.自觉性4.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这是()。a.坚持性b.象征性复控c.消沉d.自觉性三、多选1意志的品质有()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2.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受暗示性B、动摇性C、独断性D、执拗3.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和()A、优柔寡断B、草率C、任性D、怯懦四、简答1.采用决定阶段重要涉及哪些环节?2.执行决定阶段重要涉及哪些环节?3、意志单薄的特性重要是什么?4.抗争可能引发下列情绪反映和行为反映有哪些?5.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途径诸多,重要的提高意志力的方略有哪些?第八章情绪、情感检测题一一、单选题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种人的()的影响所致。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2.《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听到自己金榜题名,狂喜之下,居然意识混乱,疯疯癫癫,这是()的体现。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3.欧洲和美国人习惯用亲吻、拥抱表达亲切,而东方人以微笑、握手、拍肩等方式示亲切的情感,因素在于情绪体现含有()。A.社会制约性B.先天遗传性C.文化习惯性D.遗传图式性4.根据坎农一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A.内脏B.外周神经系统C.杏仁核D.丘脑5.在情绪的认知理论中强调对刺激情景的评定作用的理论是()。A.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B.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理论D.伊扎德的动机一分化理论6.当人处在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映,这是情绪的()体现。A.主观体验B.外部体现C.生理唤醒D.行为反映7.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重要强调的是()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A.中枢神经系统B.植物性神经系统C.认知评价D.动机水平8.“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运用了情绪调节的()。A.宣泄法B.转移法C.放松法D.自我暗示法9.下来不属于人类四种基本情绪的是()。A.愉快B.厌恶C.悲哀D.愤怒10.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A.对艺术作品的观赏B.对祖国的热爱C.助人为乐的幸福感D.高考被录用带来的喜悦二、多选题11.心境的特点重要有()。A.弥散性B.冲动性C.长久性D.快速性E.理智性12.四种基本情绪涉及()。A.愉快B.愤怒C.悲哀D.恐惧E.厌恶13.属于情绪的外部体现的是()。A.心潮澎湃B.眉开眼笑C.坐立不安D.轻声呻吟E.心跳加速14.下列属于合理宣泄的是()。A.哭泣B.踢球C.跑步D.打架E.打沙包15.克服不良情绪的办法有()。A.运动法B.转移法C.宣泄法D.放松法E.自我暗示法三、名词解释16.情绪17.美感18.理智感19.心境20.情绪体现21.情绪调节四、改错题22.激情能够激发内在的心理能量,成为行为的巨大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所发明。23.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主张丘脑在情绪形成中起重要作用。24.人类的表情既含有先天遗传性,又含有后天社会制约性。25.心境含有弥散性和长久性。26.我们普通用手舞足蹈表达愉快,咬牙切齿、紧握拳头表达愤怒等都属于非言语表情。五、简答题26.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27.简述情感的类别。28.简述坎农一巴德学说。29.简述表情的性质。30.简述呼吸放松法的环节。六、叙述题31.评述詹姆士—兰格的情绪理论。32.叙述生活压力与情绪间的关系。检测题二一、单选题1.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皆是()的绝好写照。A.心境B.激情C.应激D.情境2.与社会性需要与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A.情绪B.情感C.心境D.应激3.人在愉快或悲哀氛围的情境中,会产生愉快或悲哀感,这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特性含有()。A.感染性B.情境性C.两极性D.移情性4.在出乎意料的紧张状况下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焦虑5.哭泣属于情绪调节的()。A.运动法B.转移法C.宣泄法D.放松法6.认为认知因素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A.拉扎勒斯情绪理论B.沙赫特情绪理论C.阿诺德情绪理论D.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7.个体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态,称之为()。A.美感B.理智感C.道德感D.感应感8.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增援中国的抗日战争,这表明白求恩含有的崇高情操是()。A.理智的情操B.美的情操C.道德的情操D.抱负的情操9.情绪理论中“因哭而悲,因攻击而怒,因战傈而恐惧”观点的提出者是()。A.拉扎勒斯B.沙赫特C.阿诺德D.詹姆斯一兰格10.下列属于非言语表情的是()。A.语调B.手势C.姿态D.表情二、多选题11.人类较高级的社会情感有()。A.美感B.理智感C.道德感D.价值感E.厌恶感12.情绪状态涉及()。A.心境B.应激C.激情D.愉快E.悲哀13.下列属于非言语表情的有()。A.面部B.姿态C.语调D.语调E.手势14.情绪认知理论涉及()。A.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B.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C.情绪归因理论D.认知评价理论E.动机-分化情绪理论15.克服不良情绪的办法有()。A.运动法B.转移法C.宣泄法D.放松法E.自我暗示法三、名词解释16.情感17.激情18.道德感19.应激20.情绪状态21.宣泄四、改错题22.婴儿生来就含有表情。23.人类较高级的社会情感有涉及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24.“勃然大怒”、“欣喜若狂”是心境的体现。25.西方人用亲吻、拥抱表达亲切,东方人以微笑、握手表达亲切,阐明情绪含有社会制约性。26.沙赫特情绪理论主张丘脑在情绪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五、简答题26.简述情绪和情感的联系。27.简述情绪状态的类别。28.简述生活压力的来源。29.简述四种放松法。六、综合题30.叙述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31.阐释合理情绪治疗。第九章需要、动机、价值观第一套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个性倾向系统2.信念3.生物性需要4.自尊需要5.缺失性需要6.关系需要7.成就需要8内驱力9意向10定势11.派生地位12.抱负二、单选1.斯普兰格把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有强烈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热爱真理,尊重知识。轻视商业、经济,甚至无视个人生计,这类价值观是()A.理论型B.经济型C.审美型D.社会型2.追求美和美妙的发明,把美视为人生最高价值;认为美是人生最伟大的追求,其它事物均不能替代,对全部的事物都要用审美价值来评判,这类价值观是()A.理论型B.经济型C.审美型D.社会型3.把支配别人,获取权力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为了拥有权力,支配别人,甚至不择手段,把权力决定一切视为固然对的的,这类价值观是()A.政治型B.宗教型C.审美型D.社会型4.动机产生的基础是()。A.内驱力B.诱因C.需要D.价值观5.萨那托斯称之为()A.生的本能B.死的本能C.力比多D.攻击性本能6.个体的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对应地位的需要,这是()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主动的内驱力7下列说法不对的的是()A、需要含有目的性B、需要含有方向性C、需要比较内在、隐蔽D、需要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外因8.即使学生不含有较强的求知欲,精彩的教学也能引发他们强烈的听课动机,这体现了()A.需求的作用B.内驱力的作用C.诱因的作用D.强化的作用9.提出人的需要能够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B.弗洛伊德C.卡特尔D.斯皮尔曼10.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必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是()A、爱好B、需要C、抱负D、信念11、从马斯洛的观点看,一种人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是由于没有满足()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安全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这体现出的动机功效是()A.激活功效B.指向功效C.调节功效D.维持功效13.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这是动机的()A.指向功效B.调节功效C.维持功效D.激活功效三、多选1.从价值观的体现形式来看,重要有()A.爱好B.信念C.抱负D.幻想2.ERG理论认为,人的核心需要重要涉及()A.成长需要B.成就需要C.关系需要D.学习需要3.麦克利兰认为在基本生存需要满足的前提下,人的行为取决于的需要是()A.成就需要B.权力需要C.友情需要D.学习需要4.奥苏贝尔指出:“普通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学习动机,最少应涉及的内驱力是()A.尊重的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5.斯瓦茨认基本价值归纳为()A.开放B.保守C.自我强化D自我超越6.有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生长和实现是人类动机特定的特性,也是最完整和最有效的体现方式B.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C.审美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属于缺失的需要D.求知与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是生长的需要四、简答1.绝大多数人不能自我实现,其重要因素是什么?2.成就需要是后天学习的成果。激发成就需要的条件有哪些?3.成就需要的培养办法重要是什么?4.如何理解动机最佳水平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5在动机理论中,内驱力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6.认知论的动机理论的重要观点是什么?7动机的归因理论的重要观点是什么?8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动机的观点是什么?9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方法是什么?10.价值观作为含有最高调控力的心理动力成分,含有的重要特性是什么?11.斯普兰格的价值观类型重要有哪些?第十章性格检测题一一、填空1.性格是体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的心理特性。2.按理智、意志、情绪三者在性格构造中孰占优势,可把性格拟定为()、()、()三种类型。3.按个人倾向于内部世界还是外部世界把人的性格分为()和()。4.按个体独立性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和()。二、判断(对的的在题中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俗话说秉性难移,因此人的性格是难以变化的。()2.由于性格构造含有完整性的特点,因此理解一种人的某一种特性,就可能测出其它有关的特性。()三、选择(将对的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1.某学生学习基础不错,但学习成绩时起时伏。因素是每晚打开电视他就想看,看完电视太晚了,就来不及复习功课了,他学习上的问题是不良的()造成的。另一学生一看见作业多或题目难,心里就着急,越急越做不出来,看来他存在着()上的缺点。A性格的态度特性B性格的情绪特性C性格的意志特性D性格的理智特性四、问答1.什么是性格?试析性格的特性?2.性格的构造涉及那些基本构成部分?3.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特性?4.教师为什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性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检测题二一、填空1.勤奋、诚恳、正直、骄傲是体现人对()的性格特性。2.坚强、勇敢、怯儒是体现性格的()特性。3.易激动、抑郁、任性是体现性格的()特性。4.独立思考、细致、糊涂是体现性格的()特性。二、判断(对的的在题中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人的一切态度和行为方式都能够反映出一种人的性格。()2、个性中最难以变化的成分就是人的性格。()3、人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粗心与细心都是能力。()4、个性中含有核心意义,最明显的标志是气质。()三、选择(将对的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1.个性中最具核心意义的成分是()。A、爱好B、气质C、性格D、能力2.人对客观事物采用什么态度是以()为中介的。A、体验B、动机C、刺激D、需要3.勤奋、懒惰、谦虚、骄傲。这些反映的是()特性。A、能力B、气质C、性格D、情感四、分析根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夫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座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立刻行动吗:”孔子答:“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一会儿,冉由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立刻行动!”公西华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对同一种问题予以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故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由畏缩,我是故意激励他遇事极力向前。”孔夫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根据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五、问答1.什么是性格?性格与能力、气质有什么关系?2.试分析一种人的性格特性。3.用实例阐明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4.如何去理解研究一种人的性格?第十一章气质检测题一一.名词解释1.气质二.填空题2.气质是受人的类型制约的,体现在心理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性方面的特性。3.气质的动力特性重要指强度、和。4.气质的四种基本类型是胆汁质、、、。5.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是兴奋和克制的强度、兴奋和克制的、兴奋和克制互相转换的。6.“强、平衡、灵活”型的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的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7.德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克瑞其米尔把人的体型分为四类:、、斗士型以及发育不全型。8.提出了气质的激素学说。9.提出气质的活动特性学说的人是。10.日本学者根据血型把人的气质类型划分为四种:A型气质、B型气质、AB型气质、O型气质。三、选择题11.气质类型在社会评价上()A.有好有坏B.都是好的C.都是坏的D.无好坏之分12.气质的动力特性重要不是受活动内容与目的的方向制约,而是受制于()A.性格类型B.能力类型C.社会类型D.高级神经活动类型13.“活泼好动,行动缓慢”是人的下列哪种特性的体现?()A.能力B.爱好C.性格D.气质14.“强、平衡、不灵活”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什么特性?()A.生理B.心理C.行为D.性格16.《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四、判断题17.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不能形成相似的性格特性。()18.多个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成为日品学兼优的人才。()19.气质类型不是一时就能变化的,其实也不需要变化。()20.气质含有天赋性,因此一种人的气质是永远不变的。()21.气质能够影响人的活动特点和效率,但不能完全决定一种人的活动的社会价值与成就。()22.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在形成某种优良个性品质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23.气质和体型间可能存在着高度有关。()24.气质有时会随活动内容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特性。()25.社会实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质。()五、简答题26.气质有哪些典型类型?各有什么行为特性?27.气质和性格的区别和联系。28.气质测量的办法有哪些?29.简述气质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之间的关系。30.运用问卷法来测定气质的优缺点有哪些?六、叙述题31.试分析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32.如何根据气质的特点进行教育?七、实践探究33.访问几位中小学教师,理解他们普通是如何判断学生的气质类型的,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与否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并将这些判断指标和教育方法列成一张表。34.试着剖析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并设计改善计划。检测题二一.名词解释1.气质的体型说2.胆汁质3.多血质4.粘液质5.抑郁质6.气质的血型说二.填空题7.气质的概念,最早是由的学者兼医生提出来的。8.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根据人体内四种体液的多少不同,把人的气质分为、、和四种基本类型。9.气质表明一种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不涉及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因此气质本身没有之分。10.气质是一种人在心理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独特、稳定的。11.提出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的人是。12.谢尔顿将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内胚叶型、型和型。三、选择题13.抑郁质气质的神经类型特性是()A.“强、平衡、灵活”型B.“强、平衡、不灵活”型C.“强、不平衡”型D.弱型1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什么特性?()A.生理B.心理C.行为D.性格15.直率、易冲动、反映快速、精神旺盛,心理活动突发外倾气质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6.安静、稳定、忍耐从容,反映缓慢内倾的气质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7.强——平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8.《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9.某学生活泼好动、善于交际,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四、判断题20.人往往是以四种类型的某一种为主,兼含有其它多个类型的特性。()21.粘液质的人谨慎持重,善于克制,这是好的气质;胆汁质的人性情急躁、傲慢鲁莽,这是坏的气质。()22.某人动作平和、执著、注意力稳定、内心思想不容易外露,他的气质属于抑郁质。()23.气质类型会影响性格的体现方式。()24.和性格相比,气质更多地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25.性格的可塑性要不小于气质。()五、简答题26.气质有哪些动力特性?27.气质有哪些心理特性指标?28.运用观察法来判断气质类型有哪些规定?29.有关气质类型的学说有哪些?30.运用实验法来测试气质类型有哪些优缺点?六、叙述题31.试分析气质在生活、教育和管理实践中有何意义和作用?32.教师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有什么意义?33.试分析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七、实践探究34.观察初中一种班学生的气质,并写出报告。第十二章智力检测题一一、名词解释1.智力2.信度3.比率智商4.智力测量5.缺点列举法二、单选题1.智力二因素论的提出者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A.塞斯顿B.阜南C.斯皮尔曼D.斯腾伯格2.你认为下列哪些观点符合卡特尔和霍恩的智力理论()A.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都会随着年纪的增加而下降B.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都会随着年纪的整张而增加C.液体智力随着年纪的增加而增加,晶体智力随着年纪的增加而下降D.液体智力随着年纪的增加而下降,晶体智力随着年纪的增加而增加3.某小朋友在斯坦福-比奈量表中测得智商为100,这阐明()A.该小朋友此时的智力测验得了满分,智力超常B.该小朋友此时的智力相称于他的同龄小朋友的普通水平,智力中档C.该小朋友此时的学业成绩优秀D.该小朋友此时的智力和后来的智力都处在这个水平4.离差智商不受个体年纪增加的影响,是由于()A.离差智商是对个体的智商在其同年纪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B.离差智商是对个体的智商在其同年纪人中的绝对位置的度量C.离差智商是对个体的智商在不同年纪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D.离差智商是对个体的智商在不同年纪人中的绝对位置的度量5.离差智商的概念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西蒙B.比奈C.推孟D.韦克斯勒三、多选题1.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发明力的训练,应恪守哪些原则()A.自由思考的原则B.延迟评判的原则C.以量求质原则D.结合改善原则2.沙洛维和梅耶提出的情绪智力包含哪些重要成分()A.精确和合适地知觉、评价和体现情感的能力B.运用情感、增进思考的能力C.理解和分析情感、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D.调节情绪,以增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3.林崇德专家认为,智力的目的性是指人类的智力含有这些特点()A.自觉性B.故意性C.方向性D.能动性4.按照斯腾伯格智力三元论的观点,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是()A.组合性智力B.经验性智力C.情境性智力D.情绪性智力5.下列哪些智力理论体现了心理测量取向的特点()A.智力的二因素论B.智力的群因素论C.智力的层次构造理论D.智力的液体晶体理论6.下列哪些做法有助于培养发明力()A.创设崇拜权威、严肃的环境B.创设自由、民主、宽松的环境C.进行发明性的教学D.进行实用发明技法的训练7.加德纳专家认为以下哪些智力是每个人都含有的()A.语言智力B.数学智力C.音乐智力D.空间智力8.发明力测验与智力测验的重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智力测验的内容为普通常识,发明力测验不强调对已有知识的记忆与理解B.智力测验项目有固定答案或特定程序,发明力测验项目无统一固定的答案,只有评价原则C.智力测验能够随意解释成果,发明力需进行专门认真的解答D.智力测验的成果反映智力的发展状况,发明力测验的成果反映的是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与独特性9.根据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的观点,成功智力涉及()A.分析性智力B.发明性智力C.实践性智力D.情绪性智力10.下列哪些理念或者方法是对的地看待智力测验的体现()A.对娱乐杂志或者娱乐网络上智力游戏测得的成果深信不疑B.从正规渠道接受原则的智力测验C.学生智商低阐明教师没教好D.智商只含有参考价值四、改错题(先分辨正误,然后对错误的进行改正)1.智力开发越早、开发越多,小朋友就越聪颖,发展的潜力就大。2.智力是天生的,跟后天的教育没有关系。3.给学生制订规则,会约束制约他们发明力的发展。4.成绩差是由于学生智商低。5.但愿点列举法就是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抱负。五、简答(每小题5分,共25分)1.智力群因素论的重要观点?2.吉尔福特三维智力理论的重要观点?3.戴斯PASS理论的重要观点?4.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的重要观点?5.如何对的看待智力测验?六、叙述1.请联系实际叙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2.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别重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实际,试分析自己的智力特点。3.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发明力。七、案例分析某小学一堂英语观摩课的最后环节,老师让学生用英语向同伴介绍,自己爱吃哪些水果。忽然,一种学生举起手来:“老师,我最爱吃杨桃了,那么杨桃用英语怎么说呢?”老师笑了笑,望着学生,从容地回应到:“Oh,杨桃reallydelicious.ButIdon’tknowhowtospeak杨桃inEnglish.Howaboutyourclassmates?”(哦,杨桃确实好吃。可惜老师也不懂得用英语怎么体现?有哪位同窗懂得吗?”)在评学时,嘉宾对教师的这一做法褒贬不一,有的认为教师公然向学生承认自己的未知,有损师道尊严;有的认为教师做得好,被学生难住时就是应当实事求是……请问:你赞同教师向学生坦然承认自己未知的做法吗?为什么?检测题二一、名词解释1.发明力2.效度3.离差智商4.智力理论5.头脑风暴法二、单选题1.我国学者()提出,思维构造涉及思维的目的、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材料或成果、思维的监控或自我调节、思维的品质、思维中的认知与非智力因素。A.朱智贤B.吴福元C.林崇德D.王极盛2.按照卡特尔和霍恩的观点,与神经系统有关的智力如记忆力和图形关系能力等属于()A.液体智力B.晶体智力C.经验性智力D.组合性智力3.下列哪些陈说符合韦克斯勒有关人类智力呈正态分布的假设()A.在一种有代表性的正常群体中,智商高的人占大多数B.在一种有代表性的正常群体中,智商低的人占大多数C.在一种有代表性的正常群体中,智商中档的人占大多数D.在一种有代表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