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科试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作为子女,我们要孝敬父母;作为学生,我们遵守纪律,完成学业;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我们义不容辞。这说明()A.个人离不开社会B.青少年应养成亲社会行为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D.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2.“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A.个人离不开社会,因为社会为个人提供种种条件B.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D.社会离不开个人,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3.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A.法律关系B.血缘关系C.地缘关系D.业缘关系4.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某中学号召同学们利用假期开展相关活动。下列行为符合该号召的是()①清扫社区和街道卫生,美化环境②去博物馆义务讲解,传播历史文化③组织义务植树活动,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④阅读名著,提升自我文化素养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如下表),受到各方好评。这一活动告诉我们要()发现阶段调查阶段建议阶段观察到“铺张浪费”等现象确定“移风易俗”研究主题研究政策实施调查了解情况做好记录运动知识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形成报告①培养亲社会行为②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③积极参与民主协商④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国信息产业网载文指出,一想到社交网络,大多数人就会立刻想到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个人空间等。事实上,很多企业也都在努力借助这些社交工具宣传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销售,还有很多大型企业通过这些工具实现快速高效的内部沟通。这表明()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速度C.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D.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7.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青少年近视现状与网游消费体验报告》显示,从危害视力因素的认知来看,有超过四成的被访者认为读写姿势不正确、长时间玩网游是主要因素。结合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微信交友方式有利有弊,青少年要正确使用手机微信B.未成年人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要拒绝使用网络C.青少年玩网游,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监督、引导和教育D.全社会要共同努力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8.5月22日上午,2020年全国两会“代表通道”首次以网络视频形式进行,记者和代表们“隔空”对话,别样精彩。可见,网络带来的积极作用是()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网络扩大了公民政治权利C.要依法利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 D.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9.下边漫画警示我们青少年()①理性参与,不沉溺于网络游戏②完善法规,加大监督执法力度③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④诚实守信,从小培养优良品质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沉迷网络紧急通知》和《致全国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对此我们应该()①远离网络,对网络说“不”②提高警惕,炼就一双“慧眼”,分清信息的良莠③远离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④躲开家长和老师上网A.②③B.①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2020年,藏族小伙儿丁真爆红网络,爆红以后他迅速成为当地文旅宣传的一员。大家记住了丁真清澈的眼神、灿烂的笑容,更记住了理塘县的名字。原来,网红还可以有这样的“打开方式”,为家乡做宣传,传播网络正能量。下列做法不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A.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B.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C.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D.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12.上海迪士尼乐园将调整外带食物入园的规则,除需再行加工、保温存储及带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外,游客将可以携带供自己食用的食品进入乐园。(事件追溯:上海迪士尼曾因禁止游客自带食品被一名大学生告上法庭,上海迪士尼回应禁止自带食品是“惯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符合城市管理者的思路就好B.修改规则可以杜绝城市中不合理、不合规的现象C.要积极改进规则,原有规则不符合实际的应调整和完善D.部分企业的规则意识不强,不利于城市管理13.中学生小李骑车闯红灯,被交警查扣,他非常不理解。以下看法正确的是()A.生命是自己的,闯红灯纯属个人行为,与他人无关B.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大家一起闯红灯是可以原谅的C.要尽可能减少红灯等待时间,增加绿灯通行时间D.文明交通需要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对规则进行自觉遵守14.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在公路上,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规则通行。下列对社会规则的理解正确的有()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③只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就能杜绝混乱现象④社会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孟子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规则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做人做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③秩序来自规则④所有规则都有强制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心向阳光,任何时候都不会感到寒冷;手捧玫瑰,走到哪里都能够散播芬芳。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涵养心灵,更是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强大动力。广大网民既是正能量的创造者、践行者,也是正能量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下列能够体现青少年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A.转发微信朋友圈里不知真相的求助帖B.实名注册成为青少年网络文明志愿者C.依法严惩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人员D.全国百家网站实施网络关爱青少年活动17.201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下调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其年龄下限标准从“10周岁”降到“8周岁”。作出这一调整主要是考虑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教育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和认知能力都有所提高,适当降低年龄有利于其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更好地尊重这一部分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保护其合法权益。民法总则的这一调整表明()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②改变规则才能促进社会发展③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废除原先的规则④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调整和完善与实际生活不相适应的规则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8.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19.市区多了一道风景线,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提取一辆“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恶意毁坏二维码等。为了更好地推广“共享单车”()①市民要提高自身素养,规范使用“共享单车”②政府规划设置单车停放点③生产厂商要加强使用指引和实施有效监管④市民严厉查处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A.①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2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于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①反映了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②有利于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③说明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会受到处罚④属于非强制性手段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2019年5月15日,从泰国曼谷飞往上海航班上,一位大妈因女儿逛街误机,坐在飞机舱门不让飞机起飞。无独有偶,5月17日,哈尔滨113路公交车上,一位大叔坐过站,中途拍车门要求司机停车未果,竟然上前拿走车钥匙,引起乘客恐慌。网友发声:大妈堵舱门,大叔拔钥匙,这类事件频发,规则意识有没有?网友跟帖:规则与自由就像孪生兄弟,如果大家都漠视规则,那真正的自由何在?(1)网友说:“规则与自由就像孪生兄弟。”你认同此观点吗?请说明理由。(6分)(2)材料启示我们怎样遵守社会规则呢?(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中国网事•感动2020”三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结果于2020年9月18日揭晓。或是在面对洪浪等危险时挺身而出,或是数十年如一日积涓滴善行成江海,或是无私奉献只为一方民生……也是平凡普通一员的他们,因爱的奉献,迸发出这金秋时节最和煦暖人的光芒。“洪浪中的逆行者”张军——他从2005年起开始从事全职公益事业,从环保领域到灾害救助领域,十五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点滴善行。2020年年初在一线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后,紧接着又参与到防汛抗洪一线,他一直为家乡安徽而坚守。(1)张军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一方面的内容?(1分)(2)请你运用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分析他的行为的意义。(7分)(3)我们应该怎样向张军同志学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和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材料一: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对此,我省某校对部分学生的利用网络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调查项目每周上网时间上网的主要意图浏览过不健康网站10小时以上28小时以上查资料聊天玩游戏比例79%1.2%3%15%82%46%材料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南农产品销售受挫,期间海南各市县官员化身主播带货:琼中副县长王安涛,向网友们卖力“吆喝”当地的母山咖啡等农产品;万宁市委书记贺敬平,在田头直播推介滚菠萝••••••直播带货,既是“互联网+农产品”的新形式,也是“互联网+行政管理”的新尝试,是战役助农的重要手段。(1)材料一数据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2)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6分)(3)就中学生如何做到“文明上网、快乐上网、健康上网”提出你的意见。(8分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科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2345678910CADBAABADA11121314151617181920DCDDBBCCDB21.答:(1)认同。(1分)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分)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3分)(2)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分)22.答:(1)友善(1分)(2)亲社会行为的意义: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