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的临床特征分析_第1页
消渴病的临床特征分析_第2页
消渴病的临床特征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渴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糖尿病是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全身慢性颅内疾病。它以高血糖症为特征,属于中医的“口渴”范畴。消渴病以“渴而多饮,饥而多食,小便频数,或尿有甜味,肌肤消瘦”为临床特征。既往述及本病者,论病变脏腑则责于肺胃肾,论病机则以“阴虚燥热”概括之,论治则专重于养阴清热。然而消渴病饮水连连而不解其渴,所饮之水反直趋下焦为小便频频;消谷多食不为肌肤,饮食精微外泄而形体却见消瘦;且消渴发病多与体质肥胖有关,肥人多痰湿,何以痰湿素盛之体反易患“阴虚躁热”。这种矛盾病理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的紊乱及不平衡状态所致,在这一病理过程中,脾的传输功能失常至关重要。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脾与消渴之间的关系。1饮食不节,则食王神经营养在解剖结构上,胰腺是中医“脾”的重要形态学基础。《脾胃论》:“脾长一尺,掩太仓。”《十四经发挥》:“脾广三寸,长五寸,掩平太仓,附着于脊之第十一椎”。可见“脾”与胰密不可分。在生理功能上,“脾”与糖、脂肪等物质代谢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即人体所摄入的所有饮食物质,都须在脾的运化功能下消化吸收及代谢。“脾”实际上涵盖了消化系统的功能,并与人体内许多物质的代谢密切相关。因此,在生理上,一切水谷精微物质的代谢与转化均有赖于脾,其中包括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代谢。各种消化酶是“脾”实现其运化功能的物质基础,胰岛素自然也是“脾”实现其生理功能的物质之一。在病理变化上,人体摄入饮食物质的代谢障碍,均与“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可以认为是“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的结果。《素问·奇病论》:“有病口干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为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口甜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消渴病是由于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厚味,久而导致脾胃运化失职,积滞内蕴而成。从病因和病机上讲,脾气虚弱为消渴主要病机,正如《灵枢·本藏》所说:“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指出素体脾虚者易患消渴。消渴的病因有很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不节,过食肥甘;(2)思虑过度;(3)劳逸失度;(4)素体脾虚。2阴阳气功论治消渴病在中医临证多以上、中、下三消分证论治,也有以阴阳气血分证论治的。笔者在此仅以脾而论,将消渴病分为脾气虚弱证、脾虚湿滞证、脾气阴虚证、脾虚瘀滞证。2.1解决糖尿病患者血糖病消渴病病情复杂,病程漫长,在临床上可表现出多种病机和证型,脾气虚弱是其中主要的病机和证型之一。脾气虚弱可导致消渴患者出现种种临床症状。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脾气不足,失其散精之职,不能布津达肺,则表现为口干唇燥,口渴欲饮,多饮是饮水自救的表现。张锡纯认为:“迨至病及于脾,脾气不能散精达肺则津液少,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无节,足以渴而多饮多溲也。”脾主升清,气能固摄,脾气亏虚则水湿不化,清气不升,水谷精微随湿气下趋,下注小肠,渗入膀胱,故小溲频数,量多而味甜。《类证治裁·三消论治》认为,“小水不臭反甜者,此脾气下脱,证最重。”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外合四肢,脾气亏虚则水谷不能化生精微,以充养肌肉、肢体,故糖尿病患者常见身体消瘦,倦怠乏力;气血不足,精神失养,则神疲懒言;脾气亏虚,不能运化水谷,故食欲减退,食后腹胀;气虚推送无力,大肠传导失职,可致使便秘。多饥善食则是食谷自救的表现。脾气虚弱证,临床可见头晕乏力,神疲气短,便溏,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实验室检查示血糖值超过正常范围,尿糖(阳性)。临床多用补脾益气法,佐以养阴、化湿、祛痰、活血、益肾等治法。基本方:黄芪30g,太子参、山药各15g,白术、茯苓、知母、天花粉各10g,鸡内金6g,炙甘草5g。方中重用黄芪以补脾气助其上升,现代药理研究黄芪多糖可使葡萄糖负荷后的小鼠的血糖水平下降,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反应。方中太子参、白术、茯苓、鸡内金、炙甘草均协助黄芪益气健脾,其中鸡内金又是类似胰的助运化的内脏,且有补脏之功。山药能补脾固肾止小便,配合知母和天花粉滋肾阴,封固肾关,诸药合用,有良好的益气健脾降糖之作用。2.2生气养血,消滞病治从中医辨证角度分析,消渴患者脾虚湿滞证的形成是由于素体脾虚,或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气,或年老体弱,脾气日衰,或情志不调、劳欲不节,伤及脾土,从而导致了脾的运化功能失司,水湿不化,湿浊内生,脾不能正常为胃行其津液,则津液不得布散,因而致消渴。临证除上述主症外,还可见形体肥胖,口干粘,头重如裹,甚或水肿,舌淡胖、苔白厚,脉沉缓。临床多用健脾化湿法,治疗可在基础方上加用苍术、砂仁、陈皮、苡仁、僵蚕等药物。其中苍术可健脾燥湿,湿祛则痰除,有“敛脾精、止漏浊”之妙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用生苍术煎剂给家兔灌胃,其亦可使正常家兔的血糖下降。砂仁及陈皮芳香化湿健脾,苡仁健脾渗湿,僵蚕祛风化痰散结,尤对糖尿病并发症,末梢神经病变所致的手足麻木适宜。2.3临床治疗中药养阴以往对消渴认识多为早期阴虚燥热,中期伤气出现气阴两虚,晚期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亏。然在今天众多临床实践表明,本病的病机是太阴脾燥湿失调,而少阴心肾水火不济仅参与某些过程或成为重要环节。其早期阴虚燥热证少之又少,能早期发现的多属气阴虚。临床除上述主症外,常可见口渴,不甚欲饮,手心灼热,大便或结或溏,小便短黄频数,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临床常用健脾养阴法,治疗可在基础方基础上,加重山药的用量,并加用黄精、石斛。因山药不仅可以补脾益气,还具有滋养脾阴的作用,故山药对治疗此证极为适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药根托中有6种降血糖的多糖,可见山药是一味降糖良药。方中配合黄精、石斛增强其健脾养阴的作用。2.4健脾安神,通主血中医素有“久病入络”之况,故此类患者多为久病迁延且伴并发症者。临证除上述主症外,常可见面晦,肌肤甲错,舌下静脉怒张,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薄白或微腻,脉沉细涩。临床常用健脾活血化瘀法,治疗可在基础方上,加葛根、丹参、当归、泽兰、鬼箭羽等药物。其中葛根与丹参配伍,活血化瘀,祛瘀出新,且葛根性甘平,入脾胃二经,有清热生津止渴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葛根能扩张心脑血管,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降压、降糖的作用。故尤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适宜;丹参具有扩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促进纤溶的功能;鬼箭羽的祛瘀降糖作用亦佳,其提取物草酰乙酸钠能刺激胰腺β细胞增生,促进胰岛素分泌,配合当归、泽兰加强全方活血化瘀降糖的作用。3重要性地位。据权利第一阶段,我国中央最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消渴病的中医研究,既要重视肺、胃、肾,也要重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