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商人之道_第1页
晋商的商人之道_第2页
晋商的商人之道_第3页
晋商的商人之道_第4页
晋商的商人之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晋商的商人之道

金商是明清时期中国最大的商帮之一。它也是国际贸易的大型贸易集团。晋商称雄商界500年,活动区域遍及全国各地及欧亚大陆。晋商历尽千难万险,成功地建起了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绝无仅有的商业通道——茶叶之路。这是一条南北物资、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和谐之路,其意义和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同等重要。“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尤其是在清代晋商创立票号以后,将商品经营与金融资本结合在一起,一度执全国金融界之牛耳,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曾骄傲地以明清晋商而“自夸于世界人之前”。连英国人都诙谐地尊晋商票号为“银行的乡下祖父”。本文就是想把聪明的晋商在500年的商海生涯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致富之道,也即成功的诀窍加以整理,献给读者。一、晋商精神(一)诚信为基,信为学晋商是儒商,儒学理论的熏陶使晋商“知文识礼,重义气”。晋商经营管理的核心是诚信。晋商“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保证了商业的信誉。晋中一带特别是祁县,古代文人荟萃,名人辈出,深厚的儒学理论是晋商兴盛的根本。晋商中的成功者,大都有文化素养,知文识礼。他们不是见利忘义,而是见利思义。晋商把商业信誉看得高于一切,认为经商虽以营利为目的,但凡事必以道德信义为标准。晋商中有许多有关诚信的商谚,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买卖不成仁义在”“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等等。晋商巨子乔致庸把经商之道排列为“一是守信,二是讲义,三才是取利”。乔致庸主张“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巧”。清末,乔家复盛油坊曾从包头运大批胡麻油往山西销售。经手伙计为图暴利,竟在油中掺假,事被乔致庸发现,乔立即命令另行换售,代之以纯正的好油。这样商号虽受些损失,但信誉昭著,人人称赞,买卖更加兴旺。晋商在为人处事上也表现了诚信忠厚的一面。他们认为“和为贵”“和气生财”,讲求以诚待人,主张行商不欺诈,为人要诚恳忠厚。晋商崇拜关公,祁县人尊称关公为关老爷。晋商崇尚关公“义利分明”“义薄云天”“义不苟取”“信义昭著”“言必忠信”“信必笃敬”的传统美德。晋商经商即以关公的“义”来团结同仁,以关公的“信”来取信于民。晋商在店铺和家中都供奉着关圣,其目的就是请这位“神威广大”的神明,日夜监督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商业活动,同时,从关圣身上汲取无穷的正气力量,使商业活动永立于不败之地。如今,港、澳、台地区商人以及国外(特别是东南亚一带的)华侨商家们几乎家家都供奉着这位山西的关圣,他们遵循着关圣的诚信精神,求关圣保佑自己发财。这说明,诚信作为晋商的灵魂,早已成为晋商经商中重要的精神支柱。(二)抓机应当,打牢“管理”之基由利益而驱动的进取精神,是晋商鏖战商场的精神动力。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和光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理念正是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许多商家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创成大业的。如乔致庸在疏通茶路时,好多人都劝他不要去,那里有危险,会丢性命的。他却认为:正因为茶路不通有危险,才说明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他历尽艰险,冒死拼搏,终于疏通了从武夷山到恰克图的万里茶叶之路,当然也赚了大钱。由此可以看出,抓住商机,大胆进取,是晋商成功的诀窍之一。由于有了这种精神,晋商做出了许多敢为人先的大事业来:从货通天下到汇通天下;从恰克图贩茶继而深入到俄境西伯利亚,又达欧洲腹地彼得堡、莫斯科的国际贸易;由在本地开票号到票号遍布全国并开到日本神户、东京,朝鲜仁川的国际金融市场。他们拉着驼骆,千里走沙漠,冒风雪,历经艰险,北达俄蒙边疆;驾帆船,横破万里浪,东渡东瀛,南下南洋,充分表现了晋商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三)正确处理号制与团队精神我们今天常说的团队精神,早在明清时期的晋商身上就已得到了充分体现。当时晋商在全国各地都设有山西会馆,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远在天涯海角,山西商人在山西会馆可以得到温暖。晋商用会馆维系和精神崇拜“关公”的方法,增强了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章,协调了商号间的关系,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晋商群体团队。就一家商票号而言,团队精神相当重要。晋商实行的是联号制,是由一家大字号统管一些小商号的。类似西方的子母公司和今天的企业集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乔家历来重视团结,注重团队精神。乔家乔映霞主持家政时,曾将其兄弟集中在一起,让练有武艺的九弟先把一双筷子折断,接着又让其一次折九双筷子,结果折不断,映霞喻义让兄弟们同舟共济,团结一致。当年,晋商的集团大军是相当庞大的,除了商票号的机关外,还有运输、加工、后勤等部门。仅仅乔家下属的运输“相与”,就养着千只驼骆和几百辆马车。试想,如果没有团队的凝聚力,这么庞大的队伍怎么能如此准确无误地运作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晋商把男婚女嫁也纳入了商号集团化经营的轨道。儿女婚嫁攀高结贵,讲究门当户对。以乔家为例:闻名全国的渠家“旺财主”渠源浈是乔家的女婿,渠本翘也就是乔家的外孙。乔、渠两家珠联璧合,富可敌国。太谷“三多堂”曹克训娶的是乔景俨的二女儿乔湘,榆次常家庄园常赞春娶的是乔景俨的大女儿乔映漪,乔俊山的妻子则是当过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的外甥女。祁县的巨富如城内的何家、北梁的李家、贾令的李家等名门大户,都和乔家是亲戚关系。乔家的社会关系,犹如一张精心编织的关系网,是一种极强大的社会势力。他们在政治上相互依存,在经济上相互支持,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所以,乔家事业之所以兴旺发达,有这种社会关系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二、山西企业的社会机制(一)乔景浚的高超思想,使“德人不疑”成为企业发展的“三爷”“得人者兴,失人者衰”是晋商票号经理李宏龄的经验之谈。试想当年,正因为晋商拥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精明能干的商界精英,他们具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胆识与谋略,才使千军万马的晋商军团在欧亚大地上干出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丰功伟绩。下面即以乔致庸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真实故事为此作证:闫维藩是个票号专家,善于结交官府,乔致庸久闻闫维藩大名,当获悉闫将从福州辞职返乡时,立即命次子乔景俨前往西安迎接。回祁县后,隆重拜聘闫维藩为乔家“大德恒”总经理。在闫主持“大德恒”的26年中,闫运筹策划,善谋善断,使“大德恒”业务日隆,成为票号业中的佼佼者,为乔家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和闫维藩同被称为乔致庸左膀右臂的“大德通”总经理高钰,则是16岁进入乔家,先后当过学徒、伙友、分号经理,由于高钰才华出众,久经考验,40岁时被乔致庸破格提为“大德通”总经理。高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五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和才华奉献给了乔家的事业。高钰精心谋略,把“大德通”的业务发展到了空前绝后的鼎盛时期。可见人才战略对一个企业是多么重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晋商恪守的用人之道。晋商有一套经理负责制管理体制。具体做法是:经过严格考查被聘用的经理,财东便以大礼聘用。财东将资本、人事权拜托经理负责,一切经营活动不与干预,日常盈亏也不过问,让其大胆放手经营,静候年终决算报告。这种两权分离式的运作,使财东们能分出精力去开拓新的领域,不必为已有的产业劳神分心。财东还严令自己的亲属们不得干涉经营。晋商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严令“三爷”(少爷、姑爷和舅爷)不得参与经营。也就是说,不准用本企业老总的少爷、姑爷和舅爷参政。这套办法,对发挥经理们的积极性和增强自律是极有成效的,很值得现代的“东家”们参考。(二)创立的人力顶身股,是晋商干晋商在长期的商业竟争中,为了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在广泛实行股份制的基础上,又首创了人力顶身股制度。即以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工作业绩作为条件,以人力顶股,与资本股同样分红。使企业职工与东家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这种机制在现代企业仍有借鉴意义。晋商运用资金股和人力股相结合的股份制,是晋商成功的又一诀窍。有史以来,东家就是东家,伙计就是伙计。东家出钱,伙计出力,是天经地义的。晋商从长期的实践中,悟出了“得人者兴,失人者衰”的道理,他们在人事劳资上首创的人力顶身股制,是一项协调劳资关系、调动工作积极性的高明之举。顶身股的具体做法是:学徒期满后,有一定业绩资历者方可顶身股,一般职员可顶一二厘、三四厘不等;二掌柜、三掌柜可顶七、八厘不等;大掌柜、总经理可顶到一股(十厘)。例如乔家“大德通”总经理高钰,高钰16岁进入乔家学徒,学徒后从二厘身股开始,直到当“大德通”总经理,顶十厘身股。高钰五十年如一日,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和聪明才智,把“大德通”票号办成了一流的金融集团,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功,同时高钰也得到了丰厚的报酬。如1908年“大德通”分红,高钰以人力股十厘分得红利白银一万七千两。由此可见,晋商首创的人力顶身股制度,确是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员工们将为自己干和为企业干融为一体,极大地释放了自己的能量。这个由聪明晋商首创的高明的方法,确值得今日商界研究、学习、运用。(三)严格的规章制度晋商各家都有一套详细的家规、祖训、号规,规章之严格,近乎严厉。晋商认为“经商之道,首在得人;振兴号务,端赖铺章”。这就是说:晋商事业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人才战略;要想振兴企业,全靠用制度治人。乔家“大德通”票号的号规十分严谨,内容范围广。在总经理高钰等的主持下,从清光绪十年(1884年)到民国十年(1921年)六次制定,修改号规,这些规章对票号内的业务经营管理、人员管理等都做了详尽严格的规定。“大德通”票号的一切行动都有章可循,有规可查。正是这些规章制度,保证了“大德通”的成功。又如乔家包头复字号的规章:“号内职工连掌柜在内,一律不准携带家眷住在包头,更不准嫖妓和纳妾。所有职工一律不准听戏、赌博、吸大烟、吃馆子……如不循规蹈矩,到账期按所犯错误程度,或开除,或抹身股……”人们不禁要问:这么严厉的规矩,当时人们还愿意为晋商干吗深懂“经商之道,首在得人”的晋商东家用人的诀窍就是:严格的规章制度加优厚的生活待遇。晋商乔家“大德通”“大德恒”票号,其生活待遇优厚,实行的是生活供给制加工资俸禄。如吃的方面,一日三餐,每天中午有酒有肉,一到冬天,午饭顿顿加黄酒,还加两个火锅,一个是猪肉火锅,一个羊肉火锅,各取所好。主食为晋中面食,花样繁多,十天半月绝不吃重复饭。从穿着方面,票号人员的穿着是十分讲究的,属于当时的一流风貌。一年四季长衫短衫俱面料考究。夏穿绫罗绸缎,冬着毛料呢绒。票号人员探亲假,工资照发,旅差费、医药费全部报销。当时,一个基层管理人员平均年收入达三百两白银左右。而当时的县官,朝庭年俸才二百两白银。因此在当时,晋商票号是第一流的职业,是人人羡慕、大有盼头的职业。有一些民谣,反映着当时晋中人的观念和风气:“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买卖兴隆把钱赚,给个县官也不换”。当时一个奇怪的社会现象就是“学而优则商”,而不是“学而优则仕”。连雍正皇帝都朱批道:“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在这晋商营造的特殊的社会观念氛围下,人们为了得到优厚的待遇,就必须自觉地遵守那严格的商业制度,这也造就了一大批“知文识礼”“循规蹈矩”的买卖人。三、乔家的“三致”由于晋商产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其必然要与封建社会的官吏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晋商巨贾的乔家,为了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特别注意通过各种方式广泛结交有地位有实权的官吏和社会名流。乔家“大德通”的总经理高钰、“大德恒”的总经理闫维藩,二人都是攀高结贵的高手。清朝官场中的山西巡抚赵尔丰、岑春煊、丁宝铨、京师九门提督马玉昆、户部尚书赵尔巽以及庆亲王、张之洞、左宗棠等达官显贵都和乔家是至交。连西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都下榻在祁县大德通总号,并向乔家借白银三十万两。当然,投桃报李,通过结交官府,乔家票号不仅壮大了声势,还包揽了官府的存款和汇兑,一时竟成了清庭的“总出纳”。清光绪至民国初年,是乔家的极盛时期。既有“复字号”称雄于包头以至内蒙市场,又有大德通、大德恒两票号活跃于全国各水陆码头。商业、金融业双管齐下,同时并举。“在中堂”坐镇祁县,外则攀高结贵,结交官吏,以壮声势,炫耀门庭;内则放手依靠各号掌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