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_第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_第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_第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秀山花灯为例PAGE1摘要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遭破坏的古迹不胜枚举,为保护人类遗产,联合国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界遗产的特殊组成部分急需得到抢救和保护。中国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得较晚,其工作繁杂,难度相当大。将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秀山花灯”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面临失传、后继无人等危险,寻求一种保护和抢救“秀山花灯”的有效措施显得刻不容缓。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兴起,民俗文化游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和关注。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契机,对“秀山花灯”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既为“秀山花灯”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做出贡献,又为发展秀山旅游业提供了条件,可谓一举两得。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遵循的原则、人文地理学、旅游人类学、民俗旅游等。在进行研究时,把“秀山花灯”的保护工作放在首位,一切花灯旅游开发研究均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通过民间走访、调查等形式对“秀山花灯”的起源、艺术品类、旅游价值等进行整理和分析。摸清“秀山花灯”保护所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的方案和策略,在此基础上用地理学科渗透,对花灯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评价和开发,用旅游产品和形象设计等研究方法对“秀山花灯”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并创新性提出“花灯地理”的概念,用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理论将花灯与地理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得到花灯在中国的地域分布规律,“秀山花灯”的区域分布规律以及地理环境对“秀山花灯”分布和流派形成的影响,“秀山花灯”对地理环境特征的反映等结论。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秀山花灯地理分析图”、“秀山花灯旅游资源分布图”、“秀山花灯流派分布图”。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秀山花灯,花灯旅游TheStudyaboutProtectingTourismExploita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ACaseoftheXiushanFestiveLanternABSTRACTVerymanyhistoricalsitesamongtheworldwerewreckedsincethe20thcentury.TheUnitedNationsannouncedtheConventionfortheSafeguardingoftheWorldculturalHeritageandNaturalHeritageforprotectingtheheritageofhumanity.Tobetheparticularcomponentelementoftheworldheritage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urgentlyneededtoberescuedandsafeguarded.Chinaownedmanykinds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twasusefullyforagglomeratingandcontinuingtheethos,realizingthegreatrenewalofChinesenation.Thetask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afeguardinginChinastartedverylateanditwasalsoverycomplexanddifficult.Bandingtourismand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ogetherTobethemotherbatchofChines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temTheXiushanFestiveLanternfacedthedangerofbeinglostandhavingnosuccessor.SotheurgentjobwasakindofmethodaboutprotectingandrescuingTheXiushanFestiveLanterntobefound.Alongwiththetouristindustryraisingthetourismoffolkculturalmoreandmorebefavoredandattendedbytheextensivetourists.OnconditionofthetouristindustryrisingmakingprotectivetourismdevelopmentonTheXiushanFestiveLanternwasbothcontributingthetaskofprotectionandrescueandtakingconditionfordevelopingthetouristindustryofXiushan.Themajortheoriesofresearchweretheprinciplewhichshouldcompliedaboutprotecting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humangeography,thetheoryoftouristanthropologyandthetheoryoffolk-customtourismetc.WeshouldputTheXiushanFestiveLanternonthefirststatusandmadetheresearchoftourismdevelopmentaboutthefestivelanternbasedonthereasonofprotectionwhentheresearchwasinprogress.Weshouldneatenedandanalyzedtheorigin,theartcategory,thetourmeritofTheXiushanFestiveLanternwhichthroughthemeansoffolkvisitandinquiry.MakingthepuzzleoftheprotectionaboutTheXiushanFestiveLanternbefundedout,nexttheprojectandpolicyofresolvingit.LetusresearchedtheexploitationofTheXiushanFestiveLanternwhichbasedonusingthemethodofgeography’sinfiltration,evaluatingandexploitingthetouristresourcesoffestivelanterncompletely,designingthetravellingproductsandimages.TheinnovationofthisarticleweretoputforwardtheconceptofFestiveLanternGeography,toresearchTheXiushanFestiveLanternandgeographytogetherwhichusethetheoryofhumangeographyandtourismgeography.WereceivedtheconclusionswerethedistributingruleoffestivelanterninChina,theregionaldistributingruleofTheXiushanFestiveLanternandthegeographicalenvironmenteffectedthedistributionandgenreofTheXiushanFestiveLantern.Atlastthewriterdraftedsomepictureswhichhavinglearningmeritontheresearchoftouristexploitationaboutfestivelantern.TheywerePictureofResearchingtheXiushanFestiveLanternGeography,PictureabouttheDistributionofXiushanFestiveLanternTourismResources,PicturesofXiushanFestiveLanternGenreDistribution.Keywords: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ProtectiveTourismDevelopmentXiushanFestiveLantern,FestiveLanternTourism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现状综述 11.2.1国外研究现状 11.2.2国内研究现状 31.3研究意义 31.3.1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 31.3.2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41.3.3为保护和抢救“秀山花灯”提供理论支持 41.3.4有助于充分挖掘“秀山花灯”的价值 51.3.5发展花灯旅游,提升秀山旅游的知名度 51.3.6增强旅游产业,丰富和优化秀山产业构成 51.4研究方法 61.4.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界定 61.4.2民间走访、收集基础资料 61.4.3地理学科渗透法研究 71.4.4对秀山花灯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71.5主要理论依据 71.5.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遵循的原则 71.5.2人文地理学 91.5.3旅游人类学 91.5.4民俗旅游 101.6创新研究 101.6.1尝试提出“花灯地理”概念,并对“秀山花灯”进行了研究 101.6.2绘制了“花灯研究”分析图 10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概述 11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12.1.1概念的提出 112.1.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112.1.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132.2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132.2.1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原则 132.2.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132.2.3成功案例——以昆曲为例 143“秀山花灯”的起源及现状分析 163.1花灯的起源 163.1.1中国花灯艺术的起源及分布 163.1.2“秀山花灯”的起源 163.2“秀山花灯”涵盖的艺术品类 173.2.1花灯舞蹈 183.2.2花灯曲调 183.2.3花灯小戏 193.2.4花灯演出道具 203.2.5“黄杨扁担”的魅力 203.3“秀山花灯”的旅游价值评价 213.3.1艺术审美价值 213.3.2历史文化价值 223.3.3社会经济价值 233.3.4民族精神价值 243.4“秀山花灯”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243.4.1“花灯”的传承出现断代现象 253.4.2现代文化的冲击,使“秀山花灯”逐渐失去生存土壤 253.4.3花灯氛围不够浓 253.4.4经费匮乏,致使花灯的保护和花灯旅游开发乏力 263.4.5目前对花灯旅游的无序开发未形成合力,故不具竞争力 263.4.6花灯品牌模糊,没有统一的形象定位、宣传口号 274秀山花灯旅游资源评价与花灯旅游开发 284.1秀山花灯旅游资源评价 284.1.1秀山花灯旅游资源概况 284.1.2花灯旅游资源的特性 304.1.3秀山花灯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 314.2从地理的角度对花灯进行研究 334.2.1中国花灯艺术的地域分析 334.2.2针对“秀山花灯”提出“花灯地理”的概念 344.2.3绘制“花灯研究”分析图 364.3花灯旅游开发策略 374.3.1注重“秀山花灯”的品牌效应 374.3.2资源整合突出花灯主题 374.3.3文化旅游资源叠加开发 374.4花灯旅游开发模式 384.4.1静态式(参观型) 384.4.2动态式(参与型) 384.5秀山花灯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404.5.1秀山花灯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404.5.2产品开发的思路与原则 404.5.3花灯旅游产品设计案例 414.6花灯旅游活动 434.6.1定期举办“秀山花灯艺术节” 434.6.2民间花灯艺术表演 444.6.3举办花灯音乐会 445从旅游角度探索“秀山花灯”保护模式 455.1花灯景观保护与开发 455.1.1县城花灯广场及重要街道的花灯景观设计 455.1.2花灯主题公园 455.1.3花灯舞蹈景观 455.1.4花灯生态景观 455.2花灯品牌保护与开发 465.2.1“秀山花灯”舞蹈标志性形象 465.2.2“中国花灯歌舞之乡”的形象定位 465.2.3花灯旅游解说词 465.2.4花灯音乐形象——“黄杨扁担” 465.3以花灯旅游商品开发反哺花灯保护 465.3.1注册“花灯”品牌商品 475.3.2以花灯艺术为基础设计花灯艺术旅游纪念品 475.3.3花灯旅游食品 475.3.4花灯旅游服务 476“秀山花灯”的保护策略 486.1民间调查,探寻“花灯”生存的土壤及文化支撑,建档管理 486.2情境保护,还原情境,让“花灯”变被动传承为自然流传 486.3加强宣传教育,使花灯艺术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 486.4政府建立健全花灯传承机制,组建工作班子 496.5从舞台艺术和民间艺术两方面结合,营造花灯氛围 496.6成立“花灯保护专项基金” 497结语 50参考文献 51附录1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 5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1绪论1.1研究背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程度相当高,在广袤的土地上遍布着各种各样的人类文化遗产。但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些珍贵的遗产逐渐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审美视野中消失了。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中以下简称“非遗”)进行的保护性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是对“非遗”的保护可以使文化在全球化趋势下继续保持其地方性和多样性;其次是保护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不会在人们的消费视野和审美视野中消失[1]。近年来,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加强,“非遗”常以旅游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由此拉开了“非遗”与旅游的关系,以至于对“非遗”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显得尤其重要,势在必行。自2001年,中国昆曲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广大中国民众开始认识和接纳世界遗产的新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2]。对“非遗”进行开发和对“非遗”的保护研究以来一直争议不断,或被尊为发展经济之至宝,或被指责为破坏遗产之罪魁。国内研究专家争议双方各执其理,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对“非遗”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是其保护与传承的必然选择。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特别强调:“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中国针对“非遗”提出的16字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对比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更强调“传承发展”是“非遗”保护的应有意义[14]。目前“非遗”保护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保护资金匮乏、传承后继无人,因社会环境变化而导致生存空间萎缩和生存基础消失,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的。1.2研究现状综述1.2.1国外研究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起源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文件中关于文化遗产评选标准的条款中有几条完全能涵盖“非遗”的特点,如“为一种传统或目前尚存活或已消失的文明提供独一无二或至少是非凡的证明”,“与事件或现有传统,与思想或信仰,或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有直接或有形的联系”等。此后,部分会员国便立即发出制定民间传统文化及“非遗”方面国际标准文件的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11月在巴黎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RecommendationontheSafeguardingofTraditionalCultureandFolklore),正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中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但该建议案尚没有明确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而是以“民间创作”(民间传统文化)来指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谓。其对“民间创作”概念的界定,与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文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基本一致。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ProclamationofMasterpieceoftheOralandIntangibleHeritageofHumanity),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就基本沿用了上述《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对“民间创作”的定义,并于2001年宣布了第一批19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ulturefortheSafeguardingoftheIntangibleCultureHeritage)。《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作如下定义:“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社区、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8]”。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许多经验值得借鉴。1950年日本通过了《文化财保护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遗产为国家法律保护的对象。1954年,日本又将文化遗产分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是世界首创,拓展了保护文化遗产范围,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受日本影响,韩国于1962年颁布《文化财保护法》规定,无形文化财主要指历史、艺术、学术等方面具有较高价值的演剧、音乐、舞蹈、工艺技术及其他无形的文化载体。1964年法国曾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文化遗产大普查,提出“大到教堂、小到汤匙”的普查观念,这次普查仅国家登记入册的遗产就有4万多件[9]。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就吸收了日本、韩国的经验,并借鉴相关提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由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而来。1981年韩国政府精心组织,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民族之风——1981”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8]。1.2.2国内研究现状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第一批19个“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名列榜首,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一系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研究、抢救工程旋即展开。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同年10月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揭开了中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及的序幕。2004年8月28日,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中国政府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批准决定。确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9]。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和指导方针,要求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9]。2005年4月,文化部宣布中国将建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各地涌起挖掘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同年12月,文化部门从各地及相关部门申报的1315个项目中筛选出501个申报项目作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公示;2006年2月12日(元宵节)到3月16日,文化部等9部委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2006年6月10日中国迎来首个“国家遗产日”,各地纷纷举行各种遗产展示、科普活动,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空间高涨。2008年6月14日,在全国人民迎来第三个“国家遗产日”之际,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147项,自此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达到1028项[10]。1.3研究意义1.3.1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相当严重,一些传统歌舞、技艺等面临失传,因此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抢救和保护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通过研究以寻求更多、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来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目前,由于利益的驱动加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缺乏科学而可操作性的界定标准,就易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泛滥,不具针对性。因此,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价再结合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把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层次,做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土壤”进行传承和发扬,而不是将其“拨出土壤”进行光鲜包装。1.3.2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已经引起全国范围内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不同程度的损坏和消亡,这严重影响文化生态的平衡,文化多样性的减少将使人类思想的创造性被束缚。因此从保护的角度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并以旅游开发为契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保护我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方法之一。1.3.3为保护和抢救“秀山花灯”提供理论支持作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秀山花灯”,在保护和传承时众说纷纭,但相关的支撑理论却较少。由于文化建设难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等因素,对花灯的保护和抢救始终停留在口号上,难以形成有效的保护理论体系。对其进行专项研究,并从旅游开发的角度上进行保护有助于寻求到保护的理论。从保护的角度上来对“秀山花灯”进行旅游开发研究能适时需要为“秀山花灯”的保护和抢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结合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形成可行的理论体系。更进一步即是为“秀山花灯”旅游开发提供可行性依据和实践操作模式。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挖掘、广地域地对花灯进行调查,从时间、空间,横向、纵向等层面对它分阶段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从旅游开发的理论出发,得益于走访大量民间花灯艺术和花灯班,总结出实践性较强的“秀山花灯”旅游开发模式。对花灯的保护和抢救为旅游开发提供资源基础,是旅游开发的根本条件之一,旅游开发同时反哺花灯保护,为其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受众环境,使其根植于一片沃土。最后可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是以旅游开发为契机对“秀山花灯”进行保护和传承,这样能使花灯艺术更为系统化,以改变现在零散的局面;第二是对花灯进行旅游开发可以弥补保护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且可以从旅游收入上支出部分经费建立“花灯保护专项基金”。1.3.4有助于充分挖掘“秀山花灯”的价值从价值学说和价值观等方面分析,“秀山花灯”的存在固然有其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是深度的、广泛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隐藏性,难以被人发现。对“秀山花灯”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可在现有基础上,发掘它的价值,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扩展花灯的价值范围,也可理解为横向的价值广度。从表面来看,“秀山花灯”的价值仅仅停留在民间艺术,也就是艺术价值的层面,但通过研究将它的作用及功能扩展开,其价值范围将大为扩展。从“非遗”和旅游的角度来对“秀山花灯”进行研究,很自然的将它的价值扩展到社会的各领域,如经济、民族精神、旅游、审美、教育等方面。其次是挖掘“秀山花灯”的价值,也就是加深其价值度。“秀山花灯”来自生活、反映生活,是秀山各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探其根,它扎根于民间,反映百姓的生活,抒发老百姓的感情,喜、怒、哀、乐尽在其中[11]。花灯是吉祥,花灯是喜庆,把花与灯结合在一起本身就是很美妙的[12]。借助现代媒体适度的将花灯歌舞搬上舞台,形成民间花灯与舞台花灯共存的局面,使得“秀山花灯”的价值在纵向深度上体现得更加完美。最后是促进“秀山花灯”价值的转换,使它具有典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终服务于民。1.3.5发展花灯旅游,提升秀山旅游的知名度近年来,随着重庆直辖和交通瓶颈问题的解决,旅游业在秀山开始起步并逐渐兴起。“秀山花灯”作为秀山名声在外的第一大品牌,它担负着为秀山旅游“扬名”的艰巨“任务”,是秀山旅游的主题形象之一。大力发展花灯旅游,以“花灯”品牌弥补秀山自然旅游资源特色不明显的劣势。位于武陵山腹的秀山自治县,境内虽风景秀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特色不鲜明,难以形成品牌。山,巍不及梵净山、秀不及张家界,土家风俗不及恩施、湘西,苗文化不及贵州松桃,唯有花灯这朵民族奇葩,独具特色、开得绚丽。通过保护性的旅游开发研究,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这一品牌,以花灯促旅游,以花灯发展旅游。1.3.6增强旅游产业,丰富和优化秀山产业构成目前,旅游产业在秀山的产业构成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且来秀山的游客中以商务、探亲等为主,以观光、休闲、体验等为旅游主要活动的游客极少。由此可见,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秀山花灯”进行必要的保护并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将极大的推进秀山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大和增强旅游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花灯旅游的开发能够增大旅游的吸引力和吸引范围,单一的商务、探亲等旅游使秀山旅游始终还停留在广义“旅游”概念的层面上,即算不上真正的旅游,而狭义以观光、休闲、体验等为主的旅游却迟迟没有发展起来。致使秀山旅游不能“活”起来,而保护好花灯以花灯品牌促秀山旅游,开发花灯旅游能使秀山旅游这朵山花“盛”起来,“活”起来;其次是通过发展花灯旅游增强秀山的旅游业。利用“秀山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契机,助秀山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做强旅游产业。丰富和优化秀山产业结构是又一重大现实意义,其意义是深远的、长期的、也是隐性的,故极易被忽略。产业结构是否优越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和未来发展潜力大小的主要标准之一。目前秀山的产业结构现状是“一枝独秀”,发展极不均衡,存在着“一兴俱兴、一衰俱衰”的巨大风险。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产业。发展花灯旅游,借花灯品牌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为秀山的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促进作用。1.4研究方法1.4.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法国巴黎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总则”第二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作了如下表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主要涉及以下五项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达,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品[5]。1.4.2民间走访、收集基础资料针对研究对象的民间性,进行大量民间走访,收集秀山花灯的第一手基础资料。走访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深入土家苗寨、田间地头,对花灯生存的“土壤”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感知,以保证花灯旅游开发的本真性和原生性;其次是走访花灯老艺人、花灯传人及花灯班,对花灯的起源、流派、艺术品类、花灯道具等进行深入了解;第三是收集资料,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对花灯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1.4.3地理学科渗透法研究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这就决定了花灯与地理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将地理学渗透其中是对花灯旅游开发进行研究的重要前提。在地理学中,涉及大量人与环境的内容,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地理学的角度,将花灯在全国的地域分布和“秀山花灯”在区域内的分布进行比较研究,包括绘制花灯分布图和“花灯地理”概念的提出。1.4.4对秀山花灯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秀山花灯”是一种文化资源,但同时它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研究时需从旅游资源的角度进行评价。对花灯旅游资源有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为秀山理性开发花灯旅游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对花灯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三者间协调发展。旅游资源评价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区域内旅游资源的规模等级、地域组合、开发条件、旅游效益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判的过程[13]。通过对花灯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是对秀山花灯旅游进行规划、开发决策的重要前提,也是确定开发规模、投资时序的主要依据。1.5主要理论依据1.5.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遵循的原则保护“非遗”指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保护”并非仅仅为博物馆提供一些展品,将这些展品“保护”起来,真正的“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括对“非遗”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及其它一些价值的探索、研究,对传承人的扶植与保护,对“非遗”的宣传、弘扬,以及对“非遗”的生存环境进行保护,对其根植土壤进行培育,对其情境进行还原等诸多工作[14]。要真正做好保护“非遗”的工作,就应从实际出发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本真性,就其概念而言,本真性指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形态和信息。坚持本真性,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对“非遗”价值的认识,坚持以正确的保护理念和实践,有效地防止“伪民俗”和“伪遗产”占有有限的保护资源和财富。“非遗”基本都是扎根于农村的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口传心授、约定俗成的活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根,是现代文化发展不竭的源泉,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鉴于此,坚持本真性就成为保护“非遗”最重要的原则,也是评定某种文化或民俗是否属于“非遗”的首要标准以及其“非遗”等级高低的衡量标准[15]。二是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就是要保住文化遗产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也包括传承人和生态环境。指从整体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关注并进行多方面的综合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整体由无数具体的文化事象构成,对具体文化事象的保护,要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和生命特点。不但要保护“非遗”的自身及其有形外观,更注意它们所依赖,所处的构造性环境。“非遗”在我们的生活中既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又与坚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远不是某些“代表作”和零散的“文化碎片”所能涵盖的[15]。我们倡导的保护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式来反映和保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以“秀山花灯”为例,它是一门集各种民间艺术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有着非常强的整体性、综合性。三是可解读性原则,可解读性指能从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上识别、解读出它的历史痕迹、演变过程、变化规律,以及内在的精神蕴涵,这些都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考虑到的,应该格外重视解读和挖掘其内含着的各种精神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它进行解读则能解读出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民间文化就呈现出了繁花初绽的景象,伴随着多元结构的农耕经济长期延续,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大放异彩。独特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独具的素质,造就了一批民间艺人,他们以自己充满睿智和灵性的创造,谱写着民族文化的灿烂篇章。为了保护不流于形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精华,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不竭的源泉,必须坚持可解读性原则,并真正做到对文化遗产认真研究,辨识、解读出它的精神蕴涵、文化价值[14]。四是可持续性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文化工程。只要保护和继承的对象一旦被认识和确定,保护工作就应该长久持续下去,没有时间的期限,使这份文化遗产子子孙孙继承下去,并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中弘扬光大。采取“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工作原则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对失去生存条件的遗产,采用收入博物馆的方法加以静态保存;对仍具有一定生命力和生态环境的遗产,应采用合理开发利用,使之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绝非简单的整理收存,它是与国家和民族发展相谐的文化再生,是与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相伴的民族文化的延续,具有极强的可持续性[14]。1.5.2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有强烈社会性的地理学科。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区域性是人文地理学最基本的特性,人文地理学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以及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各种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16]。1.5.3旅游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学的理论和内容如何指导、应用于旅游业的一门应用科学,是两者的交叉。将人类学的丰富内容如人类地理分布、人类生态环境、人种、民族、语言、文物、生产、生活、风俗、信仰、禁忌、艺术、心理等如何应用于中国旅游事业是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实质工作[17]。其研究内容包括:将不同人群或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加以保护,并作为一种人文旅游资源予以开发;保护、利用、开发人文旅游资源对旅游目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处理不同地区、民族的从业人员、游客及当地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安排具民族特色的旅游活动,这与旅游的六要素紧密相联系[17];对旅游景区、宾馆、餐饮、交通、购物、营销、服务、娱乐、交际等旅游的各个环节如何突出民俗特色和形成带有民族风格的管理模式产生影响。在对“秀山花灯”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中,旅游人类学理论主要用于对“秀山花灯”的人文关怀、保护及花灯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其意义是深远的。旅游人类学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对人的关怀,对物予以人本关怀。将“秀山花灯”归入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探索保护、利用、开发的措施。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需要的是这样的理论予以支持,并进行人本性、保护性的旅游开发;花灯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以旅游人类学为理论基础,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去探究旅游者个体在行为、动机、心理因素价格趋向、审美观念等诸多因素上所表现的差异性[18]。1.5.4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关于民俗旅游的具体概念和本质规定,学界尚无定说。在《中国旅游区百科全书》中,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定义是:观赏、考察、了解不同民族具有的传统性文化风俗习惯的旅游。也有学者认为:“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19]。民俗旅游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开发时应遵循一些原则,即乡土性和古朴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保护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文化性原则等[20]。民俗风情旅游市场的特征、划分,民俗风情旅游消费需求及其行为等。1.6创新研究1.6.1尝试提出“花灯地理”的概念对“秀山花灯”进行了研究地理环境对花灯艺术在全国分布的影响,对“秀山花灯”分布区域、流派的影响,“秀山花灯”对秀山地理环境特征的反映。1.6.2绘制了“花灯研究”分析图绘制了秀山区位关系图(附图1)、中国花灯艺术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附图2)、秀山花灯地理分析图(附图3)、秀山花灯流派分布图(附图4)、秀山花灯旅游资源分布图(附图5)等图。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概述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2.1.1概念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在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之前,术语与用词上出现过几次明显变化,其中有民俗(folklore)、非物质遗产(non-physicalheritage)、民间创作(culturaltraditionandfolklore)、口头遗产(oralheritage)、口头和非物质遗产(oralandintangibleheritage),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类总称性术语,也有在“代表作”申报条例和申报书编写指南中解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基本类型的“文化表达形式”(culturalexpressiveforms)和“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5]。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以“民间传统文化”来指代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其中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定义是:“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从该建议案对“民间传统文化”内容的界定看,实际上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界定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含义,基本上又用了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定义[6]。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不但详细的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括的范围,还通过了《申报书编写指南》。至此,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已比较完备,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世界各国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和阶段[7]。在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把非物质文化遗定义为: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及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2.1.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独特性作为特定人类群体或民族生产、生活中文化的表达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特定人群的独特创造力,这就使非物质遗产文化都各具独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间接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具有一定的唯一性,是其它人群、民族难以模仿的。这种独特性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是相应人群和民族的记忆。一旦独特性丢失,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亡和特定人群被同质化。历史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维系地方社会历史记忆、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被传承的同时,它也是历史的“遗产”,是有生命的,贯穿地域时空的始终,并将永续传承下去。其厚重的历史性还体现在“非遗”的传统文化表现手法和空间上,只有从历史的视野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发现它的“根源”,依托的历史背景,进而为下一步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产生于民间,它的流传绝不是单纯的继承,而是在文化大环境中,在一定时间范围之上传播与继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授绝非简单的“给予”,因此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口传心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式,这种“活态”的传承方式使得“非遗”更加神秘、魅力无限。通常,以语言的教育、亲自传授等方式,使这些技能、技艺、技巧由前辈流传到下一代,正是这种传承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延续有了可能[21]。民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是指某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某一民族(或同地域内几种民族)所独有,深深打上了民族烙印,体现了特定民族的思维方式、智慧、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意识、情感表达等因素。从更深的民族特性来看,世界观、信仰、思维方式、宗教观、价值观、审美趣味、生活方式、民族认同等,这些因素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表现在日常生活和行为的方方面面,有很强的稳定性,不易改变[21]。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看作是地方性知识,强调的是与其它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自已的地域性。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它体现在民族性基础之上,是民族性深层次的表现。地域内的自然环境对非物质遗产的产生、发展、兴盛有着很大影响,而某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恰如其分的反映着该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非遗”代表了地域的特色,是地域的产物,离开了地域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即便拔高了该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谈不上保护、传承和发展[21]。2.1.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由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属于神话、巫术、图腾等项目,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对这些有争议性项目性质的判断问题。对于许多没有争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性,这些文化遗产反映了积极向上又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精神,科学的探索精神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其性质当然是积极的、有价值的,是应该充分肯定和保护的。对于涉及到有争议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性,应该指出其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的特点,并进行科学而适当的区分、鉴别、定性和评价。同时,对于那些目前的认识水平难以评价的文化遗产,也应该先保护起来,留待以后进行正确的评价。从世界范围来说,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头文化(口述传说、神话——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等)及语言、民间艺术(表演艺术和工艺技能)、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而对于那些鬼神信仰、巫术等蒙昧精神文化部分,是并没有明确列入保护名单之中的。没有明文列入公约的保护对象,并不说明鬼神信仰(包括祖先崇拜)、巫术迷信等神秘文化不属于非物质遗产和民间文化[22]。2.2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2.2.1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原则世界遗产委员会明确规定“本真性”是检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则,并要求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文化遗产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明确提出被登录的遗产不能是按照臆想过去历史情况重建恢复的东西。本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基础和核心,是旅游开发之本,旅游开发则是本真性的发展和延伸[23]。当旅游开发适度、可行时,本真性会持续发展;而当旅游开发过度、混乱,本真性会遭受难以挽回的损失。总体来看,本真性原则其实并不排斥旅游开发,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本身就是在坚持本真性原则的基础上开发的,只有坚持本真性原则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才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2.2.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从资源的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而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影响。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是基础关系,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旅游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就是为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资源基础。发展旅游业,资源是基础,而在中国,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人文景观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丰厚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力巨大,如开发利用得当,无疑将会为当地的旅游业增添无尽的魅力和效益[24]。第二,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环境和时代的变化,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功能而被搁置起来,或在现代文化冲击下变异甚至被替代。当民俗文化旅游兴起,一些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激活,出现传统文化复兴的喜人现象。除此之外,通过对发展旅游业能注入更多的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三,旅游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开发不当,易出现纯商业性的开发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完全商品化,旅游经营者为盲目迎合游客的趣味趋向而随意篡改民俗,严重扭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25]。2.2.3成功案例——以昆曲为例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到苏州昆山一带,与当地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剧种。作为中国唯一入选第一批19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典型性,因此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时以昆曲作为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昆曲发源地昆山市千灯镇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昆曲鼻祖顾坚的故里,也是明末清初查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乡。其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昆曲的发展、保护以及旅游开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条件。对昆曲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恢复和丰富了它的表现形式昆曲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在现代经济、信息等高度发达的社会中,逐渐失去其市场,表现形式和手法日渐狭小,濒临绝迹。近年来,随着以体验为主要动机的旅游业的发展,昆曲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重新审视,并被赋予了新的市场和文化价值。苏州旅游业日新月异,旅游者对文化要素的需求,刺激着以昆曲为代表的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得到保护和发展,不仅恢复了原有表现形式,还在发展中得到不断丰富。市场价值激发从事昆曲艺术传播者的积极意识,进而促进旅游业发展文化多样性在旅游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这给昆山人民带来了的实惠,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保护昆曲艺术。再次就是,市场价值使昆人重新审视他们生活多年的古巷、水乡等文化环境。由此呈现出全市人民传承昆曲,宣传昆曲,保护昆曲,成为新世纪昆曲的传承人,这为昆山乃至苏州的文化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昆曲的审美、艺术、社会、经济等价值在旅游发展中得以提升发展旅游业,资源是基础,吸引力是关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也是一种旅游资源,但其非物质性也决定了这种旅游资源的资源广度和深度相当大,会随着它各方面价值的提升而扩大。在合理恰当的旅游利用方式下,昆曲艺术的价值得到有效提升,旅游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也得以提升,这同时又反哺昆山的旅游业,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带动了娱乐、购物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3“秀山花灯”的起源及现状分析3.1花灯的起源3.1.1中国花灯艺术的起源及分布花灯源于我国古代流行的汉族歌舞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在许多地区的史料中多有记载,各种民间传说就更为丰富。中国古时花灯艺术与民间“元宵灯会”、“社火”等习俗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又受民间说唱、歌舞及一些民俗事象影响,是在与各种民间文化相互融汇中形成的民间艺术。接下来受各地戏剧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又衍生出一种戏曲声腔剧种,即后来的花灯小戏。从其艺术渊源究其艺术渊源,大致可追溯至秦之“歌舞”、汉之“面戏”、唐之“散乐”,以及流行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明清俗曲”和“时令小调”。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国家戏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各地兴建各具特色的花灯艺术剧团,培养出大批人才,创作众多表现现代和古代生活的优秀花灯剧目,撰写出不少研究花灯艺术的论文与专著,为花灯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生态环境[26]。花灯艺术分布在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陕西、广东、吉林等省市自治区。一般习称民间歌舞或民间小戏,也有称与地方大戏相应对的地方小戏,如采茶戏、秧歌剧、花鼓灯、灯戏、彩调、二人台、二人转等,渊源相同而声彩各异,共性相似而个性独特[26]。3.1.2“秀山花灯”的起源“秀山花灯”历史悠久,但究其起源,众说纷纭,看法不一,共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只能诸说并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首先是本土说。秀山位于渝东南边陲,深居武陵山腹地,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结合部。地形以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为主,境内丘陵起伏,油茶葱笼,阡陌纵横,村寨星罗棋布,梅江河、平江河、溶溪河、酉水蜿蜒其间,从地理环境上看相对封闭、独立,这为“秀山花灯”土生土长起源说提供支持。从表演形式到舞蹈音乐、服装道具,均与云南、贵州、湖南、及四川等省的花灯区别明显,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在跳花灯的仪式上,花灯客(民间花灯艺人)首先要设灯堂,敬花灯祖先,敬完祖先后方能走村串寨跳灯。“秀山花灯”这样的仪式较多,较为复杂,风格各异,更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花灯艺术。其次是外来说。相传宋仁宗(赵祯)的生母李氏被迫害至双目失明,仁宗为祈求母亲重见光明,许下红灯三千五百盏,在京城大闹花灯。从此,花灯成了祛病除灾,祈求光明幸福的象征。当时秀山地区为土司制度,每年都要上京进贡,时逢仁宗皇帝发灯愿、闹红灯,遂获准带回两盏象征光明、吉祥的红灯,流传至今成为现在秀山花灯艺术。第三种是本土与外来相结合之说。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秀山经过“改土归流”,大批湖广的汉族人移居秀山,开田垄,建家园,同时也传入了汉族的民间艺术。两百多年来,移民和当地土家、苗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互相通婚,风俗习惯逐渐熔为一炉。民间艺术在长期交流中取长补短,使秀山花灯艺术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如今,花灯音乐中有的曲调似同江西采茶调和安徽花鼓灯,这便是花灯于清代中叶由湖广传入之说[28]。进入村寨灯堂参灯表演参灯调通知主家迎灯进入堂屋主家有老人表演高潮主家有行医者告别主家时全体艺人表演灯班之间对歌胜者设灯堂举行仪式进入村寨灯堂参灯表演参灯调通知主家迎灯进入堂屋主家有老人表演高潮主家有行医者告别主家时全体艺人表演灯班之间对歌胜者设灯堂举行仪式二人持大红圆灯笼成立当年花灯班表演曲牌庆贺上元众灯友拜下贴主家谢酒谢茶谢饭谢菜谢烟启灯出灯跳灯开财门送寿月参十三代名医医采茶谢主还愿送灯烧灯送到河边吉祥之火图1秀山民间花灯表演流程图“秀山花灯”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它以歌、舞、韵、戏为表现手法,并以打击乐、琴弦乐为伴奏,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表演艺术。“秀山花灯”有一整套表演程序(图1),首先设灯堂,正月初(一般在农历初二——初七),出灯之村寨必须在本村喜爱花灯的组织者家里举行仪式,把全部花灯曲牌和内容表演一次,这班花灯方宣布正式成立。走村串户表演前需有二人手持大红圆灯笼到各村、户下帖子,红贴上书“庆贺上元,众灯友拜”等字样,借以通知主家。花灯班进入村寨后,先到灯堂参灯,表演“参灯调”,方到各主家唱“开财门”曲牌,主这才得以开门迎接花灯班进堂屋[29]。3.2.1花灯舞蹈图2秀山花灯舞蹈引自秀山在线“秀山花灯”的表演形式主要为二人转,早期为两人“跳团团”,后发展为“单花灯”、“双花灯”、“群体花灯”。两人表演叫“单花灯”,四人表演叫“双花灯”,多人表演叫“群体花灯”[27]。花灯舞蹈形式活泼多样,舞姿健康优美,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其舞蹈动作主要有身法、扇法、步法三种。花灯表演者多为一男(即花子)一女(幺妹子)二人花灯为主。扮幺妹子的以小男孩为主(解放后逐渐由女子扮演),头梳长辫戴红花,身穿大襟裙罗纱,右手执把花折扇,左手拿张彩色帕;扮花子以老艺人为主,头扎半边月,身穿对襟衣,捆根红绸带。幺妹子的舞蹈端庄、秀丽、乖巧,民间流传的“单摆柳”和“单推磨”是体现秀山花灯独特韵律的典型动作;花子的舞蹈,以朴实、健壮、诙谐为特点。在矮桩基础上,用膝盖有韧性的屈伸带动身体舞动,舞姿的变化均有两人相让身的感觉,形成独特的韵律,其代表动作是“矮桩步”和“风摆柳”[28]。突出幺妹子的秀丽、乖巧,花子都在半蹲的体态上,用带韧性的节奏诙谐的舞动。幺妹子体态的婷婷玉立和花子的矮桩形成鲜明的对比,久而久之即形成舞蹈中女高男低的基本体态。男的围着女的转,矮的围着高的转,女的、美的、高的在中心地位,以“两脚并立回正身”,明显保留着原始的女性崇拜特点。男女角色人物常为“兄妹”,图2秀山花灯舞蹈引自秀山在线除此之外,高台花灯是“秀山花灯”一大绝艺,在民居院坝用三张以上方桌重叠搭一高台,“幺妹子”和“花子”在台上表演,动作奇特,打闹滑稽。幺妹子在桌子中间轻微舞动,花子则小心地踩着桌子的角,用“风摆柳”动作,谨慎地移动重心,一步变换一个方位,形成独特的“门斗转”姿势,此“高台花灯”的动态和造型都极其惊险刺激。(图2)3.2.2花灯曲调据四川省群众艺术馆的音乐工作者多年来在秀山的搜集、整理,“秀山花灯”有一千余首曲调,并选出部分汇编成《秀山花灯选集》。花灯曲调可分为正调和杂调两大类。正调是花灯歌舞中所谓的正流曲调,是直接用于拜年这一民间风俗的。正调一般都带有祝贺性质,或说一些吉利话,其中有红灯调、开财门、送寿月、谢主、祝贺调等[29]。杂调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是花灯中的精华,数量庞大。杂调在内容上大都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是赞美自然,描写爱情和劳动的,也有讲述历史典故和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描写爱情的有一五更调、绣花调、望郎调、送郎调、绣荷包、祝英台、十爱、十望、十打、十送等。如送郎调唱道:“送郎送到豇豆林,手摸豇豆诉苦情。”“要学豇豆成双对,莫学茄子打单身。”生动而又形象的语言,深情而又纯真的爱情,比起那些狂热的情歌,则更具有朴实的美,天然的美。歌唱劳动生活的有:采茶调、油茶调、挞谷调、一把菜籽、黄杨扁担等。如茶山调:“今年茶籽结满山,果实累累压枝颠,采茶人儿连成线,丰收歌儿响连天。”这些大多是欢快、明朗的曲调,但也有控诉旧社会压迫的,反映了生活的另一个侧面。如黄花草:“黄花草、开黄花,爹娘把我嫁王家;公婆又狠又毒辣,又是骂来又是打。”传授生活知识和历史典故的,有“盘花调、栽花调、开花调、唱花调、唱古人、十把扇子、十字、十乡、十画等[29]。3.2.3花灯小戏图3秀山花灯小戏花灯小戏源自民间的灯儿戏,在民间传统的“跳花灯”和“花灯二人转”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乡土戏剧表演艺术。其形成可追溯到清未民国初年,但没有形成完整的戏剧唱腔曲牌,解放后发展成为花灯小戏图3秀山花灯小戏花灯小戏表演别致,特别是花子的刷白(讲白话、吹牛)纯系秀山方言,风趣诙谐。人物身段动作生活化,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灵活性,蕴涵着丰富的秀山地方文化观念和人文意识。反映了日常生活、爱情婚姻、生产知识、历史故事,地方典故等内容,它的表演形式丰富了“秀山花灯”的民间表演艺术。3.2.4花灯演出道具图4秀山花灯灯彩引自秀山在线在表演花灯时包括扇子、服饰、花灯制作、吹打乐器、表演场地等道具,这些道具在花灯的表演过程中功能各异,用法独特,均与秀山地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相图4秀山花灯灯彩引自秀山在线花灯表演者所穿服饰和表演时所用扇子讲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幺妹子执折扇,花子用蒲扇,双扇不但制作讲究,突出花子的“丑”与幺妹子的“美”,形成鲜明对比。花灯服饰采用土家特色的服饰,幺妹子一般由男子“男扮女妆”,戴假发、梳长辫、扎红绳、系花帕,身穿绣有栏杆花边的大襟衣服,下身系八幅罗裙、脚穿绣花鞋[30]。花子以老艺人为主,头扎前边月,身穿对襟衣,蒲扇手中捏。组成花灯班子后,首先扎好两盏精巧别致的主灯,一盏金花灯(金花小姐),一盏银花灯(银花二娘),两盏主灯是灯神,即花灯灯彩。灯有六片花瓣,雕花镂空,花絮垂悬,色彩鲜艳。用竹篾扎、清明纸糊、着彩画、挂彩带,分为四、六、八方形,动物、植物、人物惟妙惟肖,形象逼真,象征美好生活。花,金花、银花、茶花、莲花、牡丹花等镶在灯上,五彩缤纷,戴在头上美丽动人。花灯灯彩艺术是“秀山花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大力保护和合理开发。花灯吹打乐,作为花灯曲调的组成部分,是花灯演唱、花灯舞蹈、花灯小戏伴奏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一般都有镗锣(又叫梆锣)、马锣(又叫勾锣或小锣),头钹、二钹[31]吹奏响器有竹笛和高音短唢呐与低音长唢呐,声音咋响;弦乐器叫大筒,用当地竹筒,蒙蛇皮做材料,音色尤其浑厚。演奏规律是小锣提点,大锣压拍和收尾,双钹穿插其间,演奏讲究技巧,奏出土声土色的特色乐曲。3.2.5“黄杨扁担”的魅力“黄杨扁担”是一首已为人们熟悉的民歌,它那爽朗、欢快而优美的曲调,就像秀山那峰峦起伏巍峨挺秀的自然风光一样,令人喜爱。它是“秀山花灯”中最具代表性的曲调。“黄杨扁担”1957年由四川省歌舞团歌唱家朱宝勇第一次在成都演唱,后几经传唱被灌制成唱片。随着四川省歌舞团的出国访问演出,唱到了国外,倾倒了外国观众。在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等欧洲音乐大国,这首地道的秀山民歌受到广泛欢迎和极高评价,被视为重庆民歌的翘楚[32]。“黄杨扁担”有多个唱法,是典型的秀山“花灯”歌曲。歌词热情、开朗而诙谐,是秀山人性格的生动写照。传颂当地人民劳动生活的神韵,当挑起担子,肩上的扁担闪悠悠,步伐相当轻松,丝毫没有负重感,行走的节奏韵律富有音乐性。“黄杨扁担”曲调流畅、优美,与歌词结合得十分完好,具有好听、好唱,好记的特点,所以极容易流传[32]。它被公认为秀山土家、苗、汉各族群众共同培育的民族文化艺术的代表作。作为民歌,“黄杨扁担”不是某一位艺人的作品,它诞生于秀山这一片热土,是秀山各族劳动人民生活的艺术品,是劳动场景的真实写照。它产生于“秀山花灯”艺术的文化海洋中,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始终与花灯歌舞一脉相承。“黄杨扁担”凭着它那优美的旋律和极富地方特色的文化禀赋,为它走出全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如今,“黄杨扁担”已经成为秀山的一块金字招牌,其价值和意义已远远超出民间艺术的范畴,在对“秀山花灯”进行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应对“黄杨扁担”的艺术范畴和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做到保护范围最大化。近年来,随着“秀山花灯”及“秀山民歌”被收录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秀山文化氛围得到一定的恢复,“秀山花灯”的保护迎来春天,“花灯”得以绽放,“黄杨扁担闪悠悠”也“闪”入二十一世纪。在秀山县城,一大批以花灯为主题的文化基础设施相继建设完成,如黄杨大道、黄杨大桥等。图5秀山民间花灯图5秀山民间花灯3.3“秀山花灯”的旅游价值评价“秀山花灯”的价值由花灯的性质决定,由于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是秀山民间艺术最高水准的代表作,几乎涵盖了秀山民俗文化的所有方面,因此其价值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横向和纵向延伸到相当宽和深的领域,它与秀山民间、民俗文化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图6)。这些各层次、各领域的价值均能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将其转化为旅游价值来进行评价,为花灯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可行性依据。主要将其旅游价值评价如下:3.3.1艺术审美价值作为一门古朴、诙谐、抒情、优美,集歌、舞、戏表演为一体,以打击乐器、琴弦乐器为伴奏的综合性民间艺术,“秀山花灯”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花——美丽的象徵!灯——光明的写照!体现一种动态美。把花与灯结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门美妙的艺术。花灯是吉祥,花灯是喜庆[33]。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花灯的艺术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静态美、动态美、隐性美花灯美是静态美与动态美相结合的美。静态美从花灯的“花”中得以体现,给人以美丽、和谐、恬静的憧憬之美,象征人民生活的安、平静,像花儿一样美好,锦上添花。这些审美感受从花灯的道具及表演场所等均能体现出来,花灯表演场地一般都选在传统民居土家吊脚楼前的院坝。动态美,决定了花灯艺术的活态性,为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了难度,同时其重大价值又为旅游开发提供无尽的资源,使得“秀山花灯”旅游发展空间极大,花灯舞蹈和花灯小戏的身法、扇法、步法美具有独特的空间造型,是动的绘画和活的雕塑。表现在几方面:花灯舞蹈的动作姿态造型。花灯二人转中的幺妹子在中间原地轻微舞动,与花子的矮桩步形成鲜明的对比。花灯调来自民间,反映百姓的生活,唱出百姓的心愿,抒发人民的真情,喜、怒、哀、乐尽在其中,满足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秀山花灯”是一种动态的民间艺术,从每年的正月初开始直至元宵,村村寨寨跳花灯、闹花灯、唱花灯,无不体现出花灯的动态美,将其审美价值提升到一个高度。隐性美,花灯的隐性美主要体现在其唱词中。花灯调从老人唱到孩子、从妇女唱到男子,均寄托着一种愿望。唱遍秀山的山水,自油茶调到各种花调,唱尽所有花木。“绣荷包”、“望郎调”、“送郎调”“十把扇子”无一不体现出生活的隐性美,均被花灯唱尽。3.3.2历史文化价值“秀山花灯”有历史性和民族文化性,因此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样不容置疑。它起源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明、清,交流于渝、黔、湘、鄂相邻地域,发展于民国,辉煌于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是秀山近千年历史的见证者,对研究秀山乃至武陵山区历史有着特殊的价值。“秀山花灯”之所以在武陵山区形成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得益于秀山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这为研究古黔地的五溪蛮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花灯的起源,可以看出跳花灯的初衷是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的秀山各族人民崇敬先民、祖先、孝道、礼仪,达到驱除灾病,祈求光明的美好意愿。花灯的表演从“启灯”开始表演,直到“烧灯”仪式,整个“跳灯”活动过程中,包含请神灵、敬祖先、拜灯神等充满各种“祈福纳祥”性内容和形式,展示了民族习性,民间信奉等民俗人文内涵的原始性和独特性。所演译的民俗民风、乡土情结等都寄托在年年岁岁的花灯活动中,具有不可亵渎的、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34]。最盛节日最盛节日方言、俚语(诙谐、幽默)庆贺寄托跳灯氛围花灯词调摆手舞曲送郎调等说趣事抖笑料花灯说白秀山民歌儿歌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薅草锣鼓上梁歌土家山歌一把菜籽绣荷包跳绳歌生产知识歌唱生活习俗礼仪咏叹历史歌颂爱情纯真童趣黄杨扁担“小成都”盛产大米黄杨扁担、担大米释放民族性情花灯身法山野物象、事象动作姿态状貌土俗乖巧伶俐花灯步法赖花子矮桩步朴实、健壮、诙谐形成幺妹子单摆柳端庄、秀丽、乖巧形成花灯扇法蒲扇折扇吹打乐器花灯小戏歌舞贯穿人物、故事情节表现劳动爱情故事百姓生活塑造演绎戏剧雏形秀山花灯花灯舞蹈高台花灯高低造型兄妹角色跳灯技艺原始母系崇拜土家民间传说待续后代人丁兴旺崇尚女性女高男低民族宗教色彩跳宝塔踩八卦彰显地域千姿百态欢快风趣朴实无华民族特色土家服饰土声土色灯神热爱自然金花银花尊崇生命聚居花灯道具花灯服饰花灯乐器花灯灯彩跳灯场地土家苗寨山环水绕花灯象征图吉利红白喜事跳灯时节传统节日婚丧嫁娶修房造屋新春佳节欢快喜庆唱上梁歌情感表达崇敬鲁班祈福图6“秀山花灯”与秀山民间文化关系图3.3.3社会经济价值一种民间艺术或文化的长期存在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