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8张PPT)_第1页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8张PPT)_第2页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8张PPT)_第3页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8张PPT)_第4页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18张PPT)(共18张PPT)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两河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美索不达米亚

两河流域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圣经》中的“伊甸园”即在此。

2.文明发展历程: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小国。这些小国创造了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苏美尔文明;

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1)产生小国:

(2)初步统一:

(3)强盛时期: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出现小国

(苏美尔人)

公元前3500年

初步统一(阿卡德人)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阿摩利人)

公元前1894年

汉谟拉比完成统一

被外族所灭(加喜特人)

公元前16世纪

被波斯征服

二、发展历程

公元前24世纪

公元前18世纪

公元前539年

(1)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

三.文明成就:

(1)特点: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

(2)书写材料:用削尖的芦秆、木棒或骨棒压刻在湿润的粘土泥板上,都是就地取材。

(3)历史价值: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楔形文字

(2)天文历法

两河流域的人们(苏美尔人),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定每个月29或30天,12个月为1年,每年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闫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

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即六十进位制。目前我们使用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在亚述时期,两河流域的人们还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制度。

(3)数学

——60进制

——太阴历、闰年制度、星期制度

汉谟拉比

1.国王:

2.统治措施:

对外:远交近攻,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对内: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上都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二、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遗址和想像图

巴比伦古城的全景图,位于巴格达南85千米

古巴比伦城

三、《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概况: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

石柱上部是一幅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实际在宣扬什么思想?

阅读教材,归纳《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等级制度

①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②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③奴隶

奴隶制度: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其他制度:

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商品经济活跃)

《汉谟拉比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家庭奴隶制为一大特征)

汉谟拉比

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1)等级严格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奴隶

3)商品经济活跃

2)奴隶制发达

古巴比伦时期的商品货币经济比美索不达米亚以往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发达。

——于殿利《试论中商人的社会等级地位》

内容:

地位:

制定者:

模拟法庭

事件经过: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阿某情急之下打了有公民权的维某的儿子以及没有公民权的穆某,造成维某的眼睛受伤以及穆某的牙齿脱落。

案件一

《汉谟拉比法典》第196条: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损毁任何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1条:若自由民击落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牙齿,则应赔偿三分之一明那。

判决结果:

一、判决损毁阿某的眼睛;

二、阿某赔偿穆某三分之一明那。

特点一:实行“同态复仇”原则,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由判决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带有什么特点?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模拟法庭

案件二

事件经过:奴隶主阿某的奴隶声称自己的主人不是阿某,并被有公民权的维某带走。

《汉谟拉比法典》第15条: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

第282条:如果奴隶告其主人云“你不是我的主人”,则主人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然后主人可以割掉奴隶的耳朵。

判决结果:

一、判决割掉阿某的奴隶一只耳朵;

二、判决维某死刑。

由判决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汉谟拉比法典带有什么特点?

第203条与第205条: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特点二:带有阶级歧视的原则,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法典颁布的目的和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评价/影响:《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根本利益,(实质)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1.地理位置:

2.发展历程

④律法:

古代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3.文明成就

①文字:

楔形文字

②历法:

阴历星期

③算术:

60进位制等

①产生小国:

②初步统一:

③强盛:

西亚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

⑤建筑:

空中花园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世纪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本课小结

1、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该条款出自()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印度

D.雅典城邦

B

2、当你漫步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B.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D

3、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小国的是在()

A.约公元前3500年B.约公元前2400年

C.约公元前1800年D.约公元前3100年

4、《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A

B

5、两河流域的两河是指()

①尼罗河②幼发拉底河③底格里斯河④恒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