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通论_第1页
过渡金属通论_第2页
过渡金属通论_第3页
过渡金属通论_第4页
过渡金属通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渡金属通论第一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1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同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略增加5~6周期基本接近

ScTiVCrMnFeCoNiCu(●-●)

YZrNbMoTcRuRhPdAg(■-■)

LaHfTaWReOsIrPtAu(▲-▲)第二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同周期,自左向右,由于有效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缩小,密度增大,但d10电子有较大屏蔽作用,所以铜族前后原子半径增大,密度减小。重铂金属密度最大。同周期,自左向右,由于单电子数增加,形成较强金属键,所以铬族[(n-1)d5ns1,6个单电子,单电子数最多]熔点最高,然后由于单电子数减少,自左向右熔点有规则下降。铼(3453K)和钨(3683±20K)的熔点最高。第三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2过渡元素的氧化态P1049元素ScTiVCrMnFeCoNi+2+2+2+2+2+2+2+3

+3+3

+3+3+3+3+3氧化态

+4+4

+4

+4

+4

+5+6

+6+6

+7(划横线表示常见氧化态)左右氧化态先升高后降低上下同族高氧化态趋向稳定Fe+2、+3Ru+4Os+4、+6、+8第四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多种可变价态同周期自左向右,氧化态先升高后降低同族自上而下,高氧化态趋于稳定2.各氧化态在水中的稳定性第一过渡系的稳定价态+2、+3,低氧化态较稳定,还原性强,为负,能置换出氢气,自左向右活泼性减弱第二三过渡系元素活泼性较差,一般为正,自左向右活泼性减弱,高氧化态稳定3.同一过渡系,最高氧化态含氧酸的标准电极电势自左向右增大,即氧化性逐渐增强。自上而下标准电极电势降低。与同周期主族元素相比标准电极电势较低。第五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4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磁性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般是顺磁性物质,因为多数过渡金属有成单d电子3-5过渡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的颜色d-d跃迁,禁阻,跃迁几率小,颜色浅电荷跃迁,颜色深3-3过渡金属的电离势P1047第六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羰基配合物:通常金属价态较低

1.金属与羰基成键特征:以Ni(CO)4为例Ni(0)3d84s2

↑↓

↑↓

↑↓

↑↓

——————

3d4s4pNi(CO)4

↑↓

↑↓

↑↓

↑↓

↑↓

——

——————

四面体××××××××sp3杂化3-7含有金属-金属键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第七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Mn(0)3d54s2

↑↓——————3d4s4pMn2(CO)10的Mn(0)↑↓

↑↓

↑↓

——————

3d4s4pd2sp3杂化第八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σ1s)2(σ1s*)2(σ2s)2(σ2s*)2(π2p)4(σ2px)2(π2p*)0(σ2p*)0给予Ni的sp3杂化轨道接受Ni的d电子一方面,CO把一对电子填入Ni的sp3杂化轨道中形成σ键,一方面又以空的π2p*轨道接受来自Nid轨道的电子,形成π键,从而增加配合物的稳定性,但削弱了CO内部成键,活化CO了分子。CO的分子轨道点击,观看动画第九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羰基簇合物过渡元素能和CO形成许多羰基簇合物。羰基簇合物中金属原子多为低氧化态并具有适宜的d轨道。

双核和多核羰基簇合物中金属原子与羰基的结合方式有:端基(1个CO和1个成簇原子相连);边桥基(1个CO与2个成簇原子相连);面桥基(1个CO与3个成簇原子相连)。端基边桥基面桥基第十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金属-金属(M-M)键是原子簇合物最基本的共同特点。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8.2.2含氮配合物1.双氮配合物与N2分子的活化N2形成配合物端基配位——以σ电子给予金属M侧基配位——以π电子给予金属M···N≡NM···N≡N···M

[Ru(NH3)5(N2)]2+为端基配位,N2与CO时等电子体,形成双氮配合物时,存在双重键。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形成双氮配合物时,N2分子最高占有轨道上的电子给予金属空的d轨道(M←N2),形成σ配键;同时金属M充满电子的d轨道则向N2空的π轨道反馈电子(M→N2),形成d→pπ反馈键。

协同成键作用加强了金属与N2分子的作用力,但却削弱了N2分子内部的键,相当于活化了N2分子。过渡金属双氮配合物的出现为常温、常压下固氮提供了途径。(σ1s)2(σ1s*)2(σ2s)2(σ2s*)2(π2p)4(σ2px)2(π2p*)0(σ2p*)0给与Ru2+电子接受Ru2+的反馈d电子N2的分子轨道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一氧化氮配合物(亚硝酰配合物)

NO作为配位体(NO+为亚硝酰离子)与过渡金属原子通常有三种键合方式:直线型端基配位、弯曲型端基配位和桥基配位。

NO比CO多一个电子,在一些配位反应中,可将NO看作3电子给予体,即先将NO上的一个电子给予金属原子M,使金属原子氧化态降低1,NO变成NO+。NO+和CO是等电子体,成键方式与CO相同,NO+作为2e给予体与金属原子相结合(形成N-M配位键),与此同时金属d轨道上的电子反馈到NO+π*反键轨道上,形成dπ-π*(NO)反馈键。(1)直线型端基配位

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弯曲型端基配位

[RuCl(NO)2(pph3)2]+的结构

N原子以sp2杂化向过渡金属提供一个电子(NO为1电子给予体)形成σ键,∠MNO约120°。如:

[Co(NH3)5NO]2+、

Rh(Cl)2(NO)(pph3)2

[Ir(CO)Cl(NO)(pph3)2]BF4。

[RuCl(NO)2(pph3)2]+为直线和弯曲端基混合配位,如图。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桥基配位[(η3-C5H5)Fe(μ2-NO)]2的结构桥基配位时,NO为3电子给予体与2个或3个金属原子相连,例如:

[(η5-C5H5)Fe(NO)]2。在(η5-C5H5)3Mn3(NO)4中,其中3个NO是二桥基配位,一个NO是三桥基配位。NO究竟是以直线型端基、弯曲型端基配位还是以桥基配位可以通过红外光谱进行鉴别

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亚硝酸根配合物金属与NO2-能以五种不同的方式配位: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4.硝酸根配合物

金属离子与NO3-的配位方式有如下几种: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硝酸钛Ti(NO3)4中有4个双齿硝酸根,是8配位钛化合物(十二面体结构)。其中所有8个Ti—O键都是等同的。四硝酸钛Ti(NO3)4的结构第十九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8.2.3乙烯配合物

稀HClK2[PtCl4]+C2H4==KCl+K[PtCl3(C2H4)]

蔡斯盐第二十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Pt(II)5d8

↑↓

↑↓

↑↓

↑↓

——————————

5d6s6pdsp2杂化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除Pt(Ⅱ)外,Pd(Ⅱ)、Ru(0)、Ru(Ⅰ)均易形成乙烯配合物。Pt与C2H4键加强,C2H4内部键削弱,乙烯易打开双键,发生反应。

蔡斯盐[PtCl3(C2H4)]-阴离子中,Pt(II)采取dsp2杂化,接受三个Cl的三对孤对电子和C2H4中的π电子形式四个σ键,同时Pt(II)充满电子的d轨道和C2H4的π*反键空轨道重叠形成反馈π键。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Mn2(CO)10的Mn(0):↑↓

↑↓

↑↓

——————————

Mn(0):↑↓

↑↓

↑↓

——————————

Mn2(CO)10d2sp35CO5CO8.2.4金属-金属键1.单键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Co2(CO)8:

Co2(CO)8中Co(0):

↑↓

↑↓

↑↓

——————

Co(0):

↑↓

↑↓

↑↓

——————

三个CO孤电子对三个CO孤电子对CO桥键M-M键d2sp3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多重键以[Re2Cl8]2-为例:当两个Re3+沿z轴方向相互靠近时,两个Re3+的dz2轨道以“头碰头”重叠形成σ键;两个Re3+

的dxz轨道dyz轨道以“肩并肩”重叠形成两个d—dπ键;而两个Re3+

的dxy轨道以“面对面”重叠形成δ键,说明Re和Re之间形成四重键。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Re:5d56s2

3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