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范文7篇-1_第1页
科学教案范文7篇-1_第2页
科学教案范文7篇-1_第3页
科学教案范文7篇-1_第4页
科学教案范文7篇-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科学教案范文7篇【热门】科学教案范文7篇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孩子知道鲜花和水果的汁液也是很好的天然颜料2、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促使孩子主动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和物,亲近大自然。3、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才能,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运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活动准备:1、鲜花、水果假设干〔颜色尽可能多些〕2、操作工具:塑料袋、剪刀、盘子、纱布、小铁锤、小木棍、抹布、棉签、图画纸、宣纸等。3、师用教具:隐形画范图一幅、电炉一个活动过程:一、引入导语: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礼物来了。讨论:为什么你们觉得鲜花很漂亮?五颜六色的鲜花有什么用?小结:鲜花能美化环境,鲜花的汁液能绘画、染纸。二、幼儿进展尝试活动1、尝试活动⑴:导语:既然花汁能染纸,那花汁是怎样获得的呢?幼儿讨论并进展尝试活动〔挤汁--染纸〕2、尝试活动⑵:导语:春姑娘不仅给我们送来了鲜花,还送来了丰富的水果,水果除了好吃以外,它能画画吗?幼儿讨论并进展尝试活动〔挤汁用棉签沾果汁在图画纸上作画〕小结:果汁能画画,但有的果汁干了以后,就什么也看不见。3、认识隐形画⑴、出示隐形画,认识什么是隐形画、隐形墨水。导语:老师也画了一幅画,你们看漂亮吗?它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隐形画”为什么叫隐形画呢?看老师变一个魔术。〔老师在电炉上演示隐形画的变色显色过程〕小结:本来什么都看不见的画,烘烤了以后,果汁变色,画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隐形画,用来画隐形画的隐形墨水就是果汁。〔老师帮幼儿烘烤绘画作品,尝试还有哪些果汁是隐形墨水,并进展平安教育〕三、活动完毕总结:鲜花的花汁能作颜料,水果的果汁能作为隐形墨水画出会变魔术的画。你们发现了吗?这些东西到处都有,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们的这些本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你们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它们都有不同的本领。这就要靠小朋友多动脑、多观察、多试试,你们就会有更多、更有趣的发现。科学教案篇2【教学目的】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构造。过程与方法●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构造。●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构造。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老师自己准备:框架构造建筑的图片或影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示各种框架构造的图片(可选视频材料)二、研究简单框架1、理论体会利用筷子捆一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观察经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容易变形?可以把长方形框架加固吗?2、根据要求分组操作,并作好各种形状的记录。主要考虑增加斜杆起什么作用?并说说三角形框架有什么特点。三、做一个巩固的正方体框架1、请同不考虑如何制作一个巩固的方体框架。2、制作一个较复杂的构造,应领先画草图,计算材料。3、做一个巩固的正方体框架要多少根横杆?多少根竖杆?多少根斜杆?它们的长短一样吗?4、每根斜杆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5、考验我们的正方体的承受才能。在我们的正方体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书,它能承载多少本?四、小结板书设计:制作的原那么做成的形状稳定承压大用料少科学教案篇3活动目的.体验脚踩在不同材质的物体上不同感受,探究脚的触觉。.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脚踩在不同物体上的感受。活动准备.小羽毛。.图画纸、彩笔。活动内容学习领域:形式:集体1.幼儿两人一组,脱去鞋袜,互相观察脚的形状,说说有什么发现。2.两人互相用羽毛触碰脚底,探究脚的触觉。3.向幼儿提问:用羽毛碰脚底,有什么感觉?什么时候脚会感到疼?4.让幼儿光着脚在不同质感的地面上走走,然后说说感觉。例如塑胶地板、木地板和地砖有什么不同。5.请幼儿在图画纸上画自己的脚印,然后引导幼儿回忆:“你以前曾光着脚踩在什么东西上,是什么感受?”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羽毛碰脚底时,或脚感到疼痛时,或站在软绵绵的东西上时的表情。6.完成后,请幼儿介绍作品。评价喜欢探究脚的触觉。能用图画表达脚的触觉。备注活动建议引导幼儿在用脚感受各种物体时,要注意平安,保护好脚。科学教案篇4设计意图:茶叶有浓重的文化底蕴,孩子们对“茶叶”并不生疏,他们既有从生活中得来的粗浅认识,又迁移了研究树叶所积累的经历,让他们深化体验到迎接挑战和不断寻求打破的快乐体验。活动目的:1、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体验品茶的乐趣。2、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知道茶叶是从哪里来的。3、观察茶叶的外形特征,感受茶叶泡水后的细微变化。活动准备:1、茶叶、树叶、开水。2、茶叶的制作视频。3、透明玻璃杯。活动过程:1、出示茶叶。〔1〕老师出示茶叶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老师:咦!这是什么?你见过它吗?在哪见过?〔2〕老师小结。老师:小朋友们说对了,这就是茶叶。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茶叶,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见过的茶叶和老师带来的茶叶是不是一样的呢?2、集体自由观察茶叶。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法理解各种茶叶的特点。〔1〕看一看,观察茶叶的外形特征。老师:如今请小朋友拿起桌上的茶叶,看看它长什么样子?〔2〕摸一摸,闻一闻。老师:刚刚小朋友们发现了茶叶的小机密。如今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观察完后告诉老师茶叶摸起来是什么感觉?闻起来是什么味道的?〔3〕老师小结:茶叶摸起来有点粗糙的,闻起来香香的。〔4〕观察树叶,与茶叶形成比照。老师:看看桌上除了茶叶还有什么?〔树叶〕那我们再来看一看,比拟一下茶叶和树叶,你们觉得茶叶是树叶吗?为什么?〔5〕老师:小朋友说的都很有道理,可是茶叶终究是不是树叶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做完这个实验,再请小朋友们来告诉老师茶叶是不是树叶,好吗?3、用开水泡茶,引导幼儿观察茶叶的变化。〔1〕老师现场泡茶,请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如今请小朋友把茶叶放进茶杯里,请老师帮我们把水倒进被子里面。〔2〕引导幼儿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老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茶叶到了水中,经过水泡开后,会有什么变化。〔3〕老师小结:茶叶由小变大了,水的颜色变黄,闻起来还香香的。4、引导幼儿交流讨论:茶叶是不是树叶?说说理由。〔1〕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茶叶是不是树叶?老师:经过开水泡开一段时间后,茶叶的形状改变了,和树叶的形状一样。〔2〕老师小结。5、播放视频或图片,介绍茶叶的制作过程。〔1〕老师播放视频,理解制茶过程。老师:我们,今天我们喝的茶叶,它是怎么制成的。〔2〕幼儿观看视频。〔3〕老师小结:哦!原来我们茶叶的制作过程主要是由采摘——杀菁——揉捻——枯燥后作成的茶叶。茶叶是一种特殊的树叶,它可以泡水喝,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4〕体验品茶的乐趣。老师:那如今我们一起来喝一喝自己泡的茶吧!活动延伸:所有的树叶都可以制作成茶叶吗?科学教案篇5活动目的认识野草的繁殖方式。增进同儕间的友情。活动准备搭配小种籽「黏黏鬼针草」、野草的种子图片、毛巾、魔鬼毡、球、棉絮、吃时需吐子的水果。活动过程1老师事先找寻鬼针草,并将鬼针草的刺状种子黏附在裤管上。2老师进入教室后,拉起裤管惊讶的说:我的裤管怎麼会有这种东西?3将鬼针草的种子拿下来让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发现种子上的鉤状物,并且摸一摸种子,再请幼儿想想看鬼针草是如何将种子传到远处。4在白板上黏贴一条毛巾,接著拿出黏有魔鬼毡的球,将球丢向毛巾,使得球黏附在毛巾上,以此方式讲解鬼针草、蒺藜草繁殖的方式。5展示几种野草的种子图片〔参见课程计画光碟〕,请幼儿看看图片,然后按照种子的长相想想看它们靠什麼传播〔靠风吹、动物食用后吐出或排泄出来〕?6介绍这些野草繁殖的方式,如:拿出棉絮并拔取出一小团,接著用嘴将这些棉絮吹起来,以此方式讲解蒲公英、兔儿菜繁殖的方式;拿出水果一边吃一边将子往旁边吐,以此方式讲解龙葵繁殖的方式。7请幼儿想像自己是鬼针草,进展「黏黏鬼针草」游戏:(1)请几位幼儿扮演动物,其他的人那么扮演鬼针草双手举高并聚集在一起。(2)扮演动物的幼儿模拟动物挪动的方式,轮流从鬼针草旁边经过,而当鬼针草的幼儿只要碰到动物的身体,就要黏附在他身上,一起跟他挪动〔只有靠近动物的鬼针草才可以黏在他身上〕。评量能说出野草繁殖的方式。能与别人热切的互动。活动完毕引导幼儿模拟蒲公英随风飞的样子。科学教案篇6设计意图:手在人的个体开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每天幼儿都用自己的小手做着不同的事,他们对自己的小手也充满了好奇:小手真乖巧,还能做什么?小动物的手能干吗呢?本次活动让孩子从最贴近的自身开场探究,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历和视野。一、活动目的:1.为自己拥有一双乖巧、独特的手而自豪。2.通过小实验,体验大拇指的作用。3、懂得要保护小手。二、材料准备1.黄豆。2.PPT课件《动物的手》、《保护小手对与错》。三、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小手真神奇。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猜一个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又能写来又能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一环节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自然的引发幼儿去关注自己的手,并由此对活动产生浓重的兴趣。〕〔二〕认识小手。1.观察小手认识手心手背。师:我们的.手心和手背一样吗?手心里有什么?手掌纹像什么?请你伸出两只小手,看看上面的掌纹一样吗?那你再和别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的掌纹一样吗?小结:原来每个人的掌纹都是不一样的。2.观察手指。师:动一动我们的小手,看看什么地方最灵敏。比拟并认识五个手指兄弟。3.观察指纹。师:我们手指头上也有机密,请你仔细看看有什么?那一圈一圈的叫指纹。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每个手指头上的指纹一样吗?〔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自己的手,认识手的特点,对自己的手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三〕通过小实验体验大拇指的重要性。1.我们每只小手都有五个手指,每个手指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都很能干。你的小手会干什么?2.假如缺少了一个手指,做起事情会怎样呢?我们做个有趣的小实验,体验大拇指的作用。〔请小朋友把大拇指缩在手心里,做捡黄豆、扣衣服纽扣或拉拉链〕。3.没有了大拇指的帮助,你做起事情觉得怎么样?那我们如今把大拇指伸出来帮我们做事情试试看又觉得怎么样?4.原来没有了大拇指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很不方便,甚至做不好事情,看来大拇指可是非常重要的。〔在游戏中体验小手的特点、作用。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我们应创造适当的环境,使其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特点得到充分的开展,应多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以进步教学效果。所以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了游戏场景。引导孩子们动一动、说一说中调动他们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中感知了手指的灵敏,从而产生自豪感。〕〔四〕观看PPT课件《动物的手》,重点观察它们有没有灵敏的大拇指,从而为自己有一双灵敏的小手感到自豪。师:小朋友吃饭、画画用手帮助,小动物做事用“手”吗?他们的手和我们的手有什么不一样?师:它们有没有灵敏的大拇指?小结:动物的“手”没有像我们这样灵敏的大拇指,我们能很方便、灵敏地拿任何细小的东西,而动物不行。因此,每个小朋友都应该保护自己的小手。〔通过课件让孩子们形象地看到小动物们的手指,从比拟中感受自己灵敏的小手,为自己有一双灵敏的小手感到自豪。〕〔五〕观看PPT课件《保护小手对与错》,讨论: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好自己的小手呢?〔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观看课件中小孩的行为,孩子们在看看说说中理解小手能做的事以及不能做的事,最后大家畅所欲言表达如何才能保护自己的小手,进一步萌生保护小手的欲望。〕科学教案篇7活动目的:1、让幼儿初步理解自己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2、激发幼儿探究自身奥秘的好奇心。3、激发幼儿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使幼儿对探究自然现象感兴趣。活动准备:孕妇、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录音机、磁带,幼儿每人一张纸,勾线笔假设干,油画棒。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讨论————看图片————讨论1、老师:昨天老师在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一个宝宝,问他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想问问你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吗?2、老师:"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快乐的事?小宝宝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幼儿议论并按自己的意愿答复。二、观察图片,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1、老师: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出示图片〕2、老师: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幼儿讨论——老师小结:"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宝宝。3。老师:宝宝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宝宝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议论——老师小结:这时妈妈就走到医院,请医生把宝宝接出来三、宝宝长大了。1、老师:宝宝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大人要为宝宝做哪些事情呢?2、老师:我们应怎样做来感谢他们呢。四、幼儿绘画来感谢爸爸妈妈〔可以请老师帮助写一句感谢的话〕完毕:带着画画去送给爸爸妈妈。活动反思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