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一等奖创新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梳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初步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

2.能体会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能体会片段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4.朗读、背诵古诗《回乡偶书》,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

能体会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体会片段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梳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初步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

2.能体会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Ⅰ交流平台,理解人物形象

1.师: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三篇小说,请说一说这三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老支书、桑娜、老班长)

2.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班长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预设: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桑娜: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3.师:本单元所学的三篇小说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给我们塑造了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那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又是怎样来理解这些人物形象的呢?今天我们就再次回顾《穷人》中的相关语段,来思考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

(1)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预设:这里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表现出桑娜对丈夫的担忧。

(2)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预设:这里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写桑娜在自己的丈夫生死未卜的情况下,还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可见她对女邻居非常关心、同情,表明她是一个善良的人。

(3)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预设:这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了桑娜的细心和对两个孩子的关爱。把孩子抱回家的情节设置,体现了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

(4)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预设: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善良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也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师:你还能找到哪些可以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描写?小组内交流一下。

Ⅱ词句段运用,感受情节的作用

1.学生读教材中关于“长坂桥张飞退曹军”的情节,读出张飞的神勇。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旄钺旌旗(máoyuèjīngqí),“旄钺”指的是白旄和黄钺,“旌旗”指各种旗子。

3.本题的片段出自《三国演义》中的“长坂桥张飞退曹军”这一情节,结合“交流平台”中掌握的知识,初步感知这个情节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展示人物形象,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交流,分条列举式汇报。

预设1:语言描写:“‘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其语言豪迈粗犷,显出其自信满满。

预设2:动作描写:“厉声大喝”豪迈粗犷,气势强,显出其神勇无比。

预设3:侧面描写:“曹军闻之,尽皆股栗。”通过写曹军的反应衬托出张飞本领高强,威名远扬。

5.请练习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6.师拓展:谁还能说出《三国演义》中能够突出张飞这一人物形象的情节?

预设1:三英战吕布。预设2:怒打督邮。

7.课后作业:(1)找一些描写人物形象的经典片段,读一读,互相交流。

(2)写一个片段,要灵活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体会片段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2.朗读、背诵古诗《回乡偶书》,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Ⅰ词句段运用,学写复杂的心理活动

1.体会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课件出示课本上的第一个例句。

(1)请揣摩桑娜此时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

(2)体会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

思考:①这段话除了描写心理活动,还描写了什么?(神态,如“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②说说桑娜复杂的内心活动。

预设: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既担心丈夫不同意,又觉得自己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而自责。但对两个孤儿的怜惜又让她下定决心,宁愿自己挨打也要留下孩子。这种充满矛盾的心理抉择过程,既是桑娜内心的真实写照,又能表现出桑娜关心孤儿、真诚善良的崇高品质。

③这一段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

预设:在标点的运用上,多次使用省略号、问号和感叹号,体现了桑娜由忐忑不安到下定决心的心理过程。

2.体会邱少云的战友复杂的内心世界。课件出示课本上的第二个例句。

(1)读文段,理一理“我”的思绪变化。

预设:为战友心痛→担心暴露→不忍心看→忍不住不看→心如刀绞

(2)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体会?

预设1:这一段描写了“我”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火烧,“我”明明可以上前施救却不能施救时痛苦而又无奈的心情。

预设2: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了邱少云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体会到了他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

预设3:这段心理描写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语段以“我”的心理活动,衬托出邱少云的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英勇以及钢铁般的意志。

(3)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背景。

这个语段选自《我的战友邱少云》。文章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敌人投掷的燃烧弹引燃了他的棉衣,火势迅速蔓延到全身。为了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壮烈牺牲。文章歌颂了邱少云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

3.师:这两个语段都是通过心理描写来体现人物形象的,请大家看看这两个语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1:第一个语段直接写了人物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以此来体现人物朴实、善良的形象。

预设2:第二个语段是从人物紧张、担心的矛盾心理侧面烘托人物高尚的英雄形象。

4.运用所学的方法,写一段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1)教师巡视,观察写作情况。

(2)写完后小组内交流,评价。

(3)推荐组内写得最优秀的一篇在全班展示。

5.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如何去写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家要多观察,用心去体会,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这样,心理描写才能真实、具体、感人。

Ⅱ日积月累,欣赏古诗

1.课件出示贺知章的简介。

2.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3.自主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练习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停顿。

(2)指名读,强调读音:鬓(bìn)衰(shuāi)

(3)分男、女生读,齐读。

4.课件出示注释,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诗意:我在年少时离开了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说话的口音虽未改变,但两鬓却早已斑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询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

5.了解写作背景,体会情感。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86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50多个年头了。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此诗,抒写他的久客伤老之情。

6.课文主旨: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7.师: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齐读全诗。

教学反思

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