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原理-课件_第1页
税收原理-课件_第2页
税收原理-课件_第3页
税收原理-课件_第4页
税收原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税收要素与税收的分类

Theterminologyandtheclassification

oftaxation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西方经济学--主要溯源于托马斯•霍布斯(T.Hobbes)的“利益交换说”(Benefit-Exchange-Theory)

征税的艺术和拔鹅毛的艺术一样,拔毛尽可能多,让鹅的叫声尽可能少。

——法国政治家Colbert

税收是政府强制地、无偿地取得收入的一种方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什么是税收?

西方谚语:“只有死亡和税收是不可避免的”。内涵:目的、依据、征税主体、形式特征税收特征:1.强制性

2.无偿性3.固定性

税收职能:财政、经济和监督三种职能税收的三个特征--“三性”,是统一的整体,是各种社会制度下税收的共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才是税收,否则就不是税收。“心甘情愿”的税制从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拥有。——唐纳德•C.亚历山大

列宁指出:“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税收史话:税收,几乎与人类文明史一样长。马克思说:“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因此也可以说没有税收,就没有国家。在西方国家,人们信奉的一条真理就是“除了死亡,税收也是每个人避免不了的。”在伊斯兰国家里,税收被写进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可兰经》。

二、税收要素税收要素指的是构成税收制度的基本因素。它说明谁征税,向谁征,征多少以及如何征的问题。

(一)纳税人--“谁”

TaxPayer,纳税义务人。纳税人是基本的税制要素,是纳税主体。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二)征税对象--“什么”

TaxObject缴纳税款的客体征税的标的物两种税相区别的标志基本税制要素(三)税率--“多少”

TaxRate

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制的中心环节体现征税的深度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我国现行税率:比例、超额、超率、定额1.比例税率

不分课税对象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固定比例的税率。主要有:⑴无差别比例税率⑵差别比例税率:产品、行业、地区差别⑶幅度比例税率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将课税对象按照数额大小从小到大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级分别设置一个比上一级次更高的比例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的比例税率越高。主要有:⑴全额累进税率⑵超额累进税率⑶全率累进税率⑷超率累进税率2.累进税率⑴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是当课税对象数额增加时,税率逐步提高,计算应纳税额时,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最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即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只适用于最高一级的税率。

2.累进税率⑵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划分成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按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然后相加即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表累进税率表假定某一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0元,根据上述全额累进税和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分别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30000×30%=9000(元)按超额累进税计算的应纳税额=3000×10%+(10000-3000)×20%+(30000-10000)×30%=300+1400+6000=7700(元)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A应纳税额=3000×10%+(10000-3000)×20%+(50000-10000)×30%=300+1400+12000=13700(元)B应纳税额=3000×10%+(10000-3000)×20%+(50000-10000)×30%+1×40%=300+1400+12000+0.4=13700.4(元)假设A应纳税所得额5万元,B50001万元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

A应纳税额=50000×30%=15000B应纳税额=50001×40%=20000.4

全额累进税率

优点:计算简单;缺点:税负不尽合理,尤其是在各级课税对象的分界处,税负相差悬殊,累进急剧变化,有可能出现纳税增加(边际税额)超过所得增加(边际所得)的现象。显然,这种情况对经济的负激励作用是很大的。超额累进税率

优点:税负公平合理;缺点:计算较复杂。3.定额税率(FixedTaxRate)

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是用单位固定金额来表示的税率形式。如“每吨××元”、“每辆××元”、“每平方米××元”等,是税率的特殊形式。我国现行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消费税对生产厂家直销的啤酒和黄酒就是采用定额税率来征收消费税的。定额税率在实际使用中一般包括分类分级税额、地区差别税额和幅度税额。

从理论上看,按税率变动与税基(计税依据)变动之间的关系,税率结构有三种:

一是比例税率,即当税基规模增大,税率保持不变;二是累进税率,即当税基规模增大,税率随之上升;三是累退税率,即当税基规模增大,税率反而下降。

定额税率实际效应就是一种累退税率三种税率关系图税率比例累进累退税基(四)税目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代表具体的征税范围体现征税的广度。

(五)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应纳税款的环节。一次课征制两次课征制多次课征制(六)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又称税基。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价值形态或实物形态的量的表现。(七)减免税

减免税规定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进行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是税法的严肃性和必要的灵活性相结合的体现。从形式上看,可分为: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税额式减免。减税:应纳额中减征一部分税收。免税:免征全部应纳税额。起征点:是指计税依据达到一定规模开始征税的界限。免征额:是指全部应税金额中可以免税的金额,仅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计税。

某税规定起征点为1200元,甲纳税人应税收入1500元,乙1200元,丙900元,税率为15%。计算甲、乙、丙各自应纳税额。三、税收的分类1.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对流转额的课税对所得额的课税对财产、资源、行为的课税2.按照税收收入归属和征管管辖权限的不同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3.按计税依据分从价税从量税4.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价内税价外税5.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直接税间接税第二节税收原则

(Principleoftax)

一、古代税收原则

1、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公平、简便、节约2、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平等、确实、便利、节约

二、近代税收原则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四端九项原则

1、财政政策原则①充分原则②弹性原则

2、国民经济原则①税源选择原则②税种选择原则

3、社会公平原则①普遍原则②平等原则

4、税务行政原则①确实原则②便利原则③节约原则

三、现代税收原则1、效率原则

①税收经济效率原则

②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2、公平原则①横向公平:指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数量相同的税收。②纵向公平:指纳税能力不相同的人应缴纳数量不同的税收。

第三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Thetaxshiftingandthetaxincidence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特征:1、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 2、税负转嫁的结果必然导致纳税人和负税人的 不一致。 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税收归宿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二、税负转嫁的方式:

前转(顺转)后转(逆转)混转消转

三、税负转嫁的条件1、需求与供给弹性;2、市场竞争状况;3、税收方式。

①税种②课税对象③课税范围

四、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PP1P2OP3DSS’SS’QSQDDSS’P2P1P3OS’P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税负转嫁归宿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税负转嫁和归宿

五、税负转嫁的效应只要存在税负转嫁,它就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且发挥不同的效应。这种效应具体表现在:

1、税负的再分配效应;2、对税收制度的效应;3、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

六、我国的税负转嫁

1、深入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重要意义2、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

3、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

4、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5、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6、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

第五节税收的经济效应(调节作用)

Theeconomiceffectoftaxation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征税会产生两种影响个人福利水平的效应。

1、收入效应:税收会使纳税人的个人收入减少,在相 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纳税人的税后福利水 平,这就是税收的收入效应。

2、替代效应: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税收影 响相对价格,使人们选择某种产品来替代另一种产 品时产生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就产生了税收的 替代效应。

这种由税收引起的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福利损失就是税收的超额负担。理论上,人们将只产生收入效应的税收称为中性税收;把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称为扭曲性税收。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衣物食品ABEOI1I2P1P2税收的收入效应C

(二)税收的替代效应衣物食品AOEBI1I2P1P2税收的替代效应

二、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2、我国的实际情况

比例税对劳动供给的效应比例税对劳动供给的效应U1U1U2E1E2E3收入OCDBAFZ闲暇W(1-t)

(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1、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2、我国的实际情况

(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1、税收影响投资的原理2、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3、税收对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投资消费0ADP1

P2I1

I2BC1

C2I1I2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

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

投资I2I1P2P1I1I20C1C2EB消费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

(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1、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2、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3、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4、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三、税收与经济发展

(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1.古典经济学的观点2.社会政策学派的观点3.凯恩斯学派的观点理财治税是安邦治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1、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

(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低 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 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3)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 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供给学派代表人物:ArthurBLaffer

2、拉弗曲线税收收入税率OADE

B

拉弗曲线C

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1、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