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压力与应对课件_第1页
第十一课-压力与应对课件_第2页
第十一课-压力与应对课件_第3页
第十一课-压力与应对课件_第4页
第十一课-压力与应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课压力与应对压力的含义与意义压力的定义最早由舍利(Selye,1980)提出,他认为压力就是“身体为满足需要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定性反应”或“生活环境不能满足个人需要、个人学习与经验无法与现实生活的要求相互配合,所导致的生理或心理失去平衡的一种紧张状态。”关于压力的哲学思考需要满足------无法满足压力永远存在有压力------人永远处于“生存”状态完全释放了压力------人才回归“生活”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了快乐习惯让压力升级压力是一种复杂的身心历程,此种身心历程包含三大部分(一)任何情境或刺激具有伤害或威胁个人的潜在因素,就是“压力来源”。

思考:压力来源本身会让你有压力感吗?(二)“认知评估”,即当事人认为上述事情的刺激或情境,对于个人确实有所威胁,才构成压力感。(三)引起“焦虑反应”,即当事人意识到他生理健康、身体安全、心理安静、事业成就或自尊维护,甚至自己所关心的人等处于危险状况或受到威胁时所做的内心反应。压力产生的身心历程:压力来源------认知评估------焦虑反应压力来源1、重要生活事件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由于变动太突然,因而我们很难有效地应对,即使是令人兴奋的改变,也会对个人的身心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心理学家对于这些重要生活事件如何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作了系统研究。生活事件平均值生活事件平均值1、配偶去世

10017、亲友亡故372、离婚

7318、改变行业363、夫妻分居6519、夫妻争吵加剧354、牢狱之灾6320、借债超过万元315、家庭亲人亡故6321、负债未还、抵押被没收306、个人患病或受伤5322、改变工作职位297、新婚5023、子女成年离家298、失业4524、涉讼299、分居夫妻恢复同房4525、个人有杰出成就2810、退休4526、妻子新就业或刚去职2611、家中有人生病4427、初入学或毕业2612、怀孕4028、改变生活条件2513、性关系适应困难3929、个人改变习惯2414、家庭添进人口3930、与上司不和睦2315、事业重新整顿3931、改变上班时间或环境2016、财务状况改变3832、搬家20生活事件平均值生活事件平均值33、转学2039、家庭成员团聚1534、改变休闲方式1940、改变包含习惯1535、改变宗教活动1941、度假1336、改变社会活动1842、过圣诞节1237、借债少于万元1743、轻微涉讼事件1138、改变睡眠习惯162、生活小困扰例如:约会遇到塞车,付账时钱包不见了,考试时钢笔写不出来等。日积月累,也会形成生活压力。3、灾变事件包括水灾、台风、地震、飞机失事、工厂爆炸等。一般人对灾变的反应第一、震惊、麻木第二、“主动”行动第三、合作行动第四、情绪化第五、复原,适应改变4、长期的社会事件例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升学竞争、经济衰退、核事故、飙车、街头暴力、以及学童接二连三被害等5、心理困扰是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例如自己想要达到的期望或欲望、不祥的预感、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力和紧张、心理冲突或心理挫折等。心理压力来源于对标准的自我设定,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同样一个压力源可能对别人没有什么压力,对自己却是巨大的压力。(举例面对批评、体育竞技等)完美主义者,有时意味着一直生活在重大心理压力中。6、躯体性压力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我们清楚地知道压力是周围人给的,人越多,挤压的力量也就越大。逃避的方法也很简单,下车就可以了。还有比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微生物、变质食物、酸碱性刺激等对躯体的压力。只要逃避压力源就可以缓解压力。但如果不能逃避就可能造成心理障碍。(举例长途火车)压力的正面意义

在适当的心理压力之下,我们能够保持较好的觉醒状态,智力活动处于较高的水平,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曾经看到过一幅漫画,就很好地展示了压力给人的动力。一个人坐在文件堆积如山的办公桌旁边,右手拿着笔,左手拿着一枚定时炸弹,漫画的题目叫做:我只有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才能高效率地工作。正如朱敬先所说

“每一次压力危机的背后都隐含着一次成长的机会。”压力的负面意义1、消极情绪反应(1)忧郁(2)崩溃(例如自杀、有无意义感)(3)创伤后异常心理

被强暴者、各种幸存者、从战场回来的官兵,因经历过非常可怕的经验,造成相当大的创伤,常会对这些事件产生异常心理。(例如幻听、幻视)或者常不自主地回想那些可怕事件,而一直重复体会那种恐怖及震惊。同时有些人会对日常事件的反应迟钝、与他人疏离、失眠、置疑生命价值等。2、消极认知反应

智力功能受到影响

注意力减弱

记忆受影响

排除干扰解决问题,判断与作决策的能力下降哲学思考:为生活感恩3、消极行为模式

进食

攻击

性侵害哲学思考资料在一次追捕行动中,有一位年轻的警察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3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子,成为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鉴于他的功绩,纽约市政府和其他一些社会组织授予他许多勋章和锦旗。一位记者采访他,问道:“你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厄运呢?”这位警察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从那以后,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许多年后,那个歹徒终于被抓获了,那个年轻的警察在抓捕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为英雄,许多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称赞他是最勇敢、最坚强的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之后不久,他却在卧室里割腕自杀了。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关于他自杀的原因:“这些年来,让我活下来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被化解,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建立良性压力应对策略

一、

借用物理学上的压力原理

1.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压力与面积很有关系增加面积可以减少压力心理的面积是什么?台湾临床心理学家柯永河认为:“自我强度”可以很好地化解压力个人的自我强度包括对刺激的忍受力与问题解决的能力,而加强自我强度即在于:个人必须体认到,在追求生活目标遇到阻碍时,仍不轻易放弃,必须要有不断尝试解决问题的决心二、降低期望水准、避免习得性无助

如果你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而你的能力、取向、机运又无法配合,这时需要降低期望水准,以减低心理压力。三、改变认知策略正确认识压力。压力并不一定是坏事,处理得好,可以成为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给予学生、孩子适当的压力不一定是坏事。)案例有一位学习优秀的中学生,因为私下和同学议论班主任的胖瘦问题,被班主任发现,遭到严厉的批评,并被责令当着全班的面做检查。这位优秀生从小到大一直受表扬,从未受到过如此严厉的批评,他的自尊心受不了,服毒自杀了。班主任的做法未免太过分,但如果这位学生的成长之路不是铺满赞誉,他的生命也许就不会如此脆弱。四、改变不合理观念对压力的看法抱有不正确的观念,会采取不合适的心态。1、此事不该发生2、以偏概全例如,有人对自己不友好,就得出结论说自己人缘不好或缺乏交往能力。3、无限夸大后果例如,一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人生没前途。五、优化自身的人格品质以下几种类型的人在压力应对时常常容易引起挫折感。性情急躁的人,他们情绪变化大,易动怒,火暴脾气一点就着,常常因为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而产生挫折感。心胸狭窄的人,他们气量小、好猜疑,喜欢斤斤计较,容易体验消极情感。意志薄弱的人,他们做事缺乏耐力和持久性,患得患失,害怕困难,只看眼前利益,经不起打击和挫折。自我偏颇的人,他们缺乏自知之明,或者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或者自卑自贱,畏首畏尾。我们应重点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人格品质。六、寻找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告知某人他(或她)是被爱着的、被关心着的、被尊重的,他(或她)生活在一个彼此联系且互相帮助的社会网络中。包括物质支持:金钱、运输、住房等信息支持:建议、个人反馈、咨询等情感支持:安慰、鼓励、肯定、信赖、共鸣等我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个人情况简要说明:女、二十岁、广州某高校三年级文科学生。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压力来源/社会支持需求)有:

1、情感问题。(爱情、友情)。

2、自身发展问题。(近期是期末考试、假期实习等;中期是毕业后的去向:留学还是工作,目前倾向于留学,所以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应对留学之路的各个关卡;远期是个人事业的确立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自身道德、知识结构、社会关系等的完善)

3、人际交往问题(最常见的是与人的沟通问题)。

4、经济问题。(家庭经济虽不困难,但依靠家庭供给生活,始终觉得难为情;不依靠家庭供给生活,自己又难以支撑。)

三、面临问题时个体容易出现的反映:自我加压,觉得压力很大;把问题扩大化,想的很多、很严重;出现“郁闷”、“沮丧”、“极端情绪化”的表现和行为。

四、由主要问题的解决过程大致找出我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于较轻微的压力(如室友间的磕磕碰碰),我的处理方式是找朋友聊天、散步(如何她是知情的)或看书、看电影不去想,事后自己想清楚就没事了。

对于中等程度的压力(如发现和好友之间的关系紧张),我的处理方式是和父母说说。或和其他朋友说说,在心情平静下来的时候,把整个事件回顾一篇,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需不需挽回、需要的话如何去做。在想清楚之后付诸于实践。

进入大学后我所面临的最高程度的压力应该算是第一次分手。解决的过程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在家痛哭了最初的一个星期(那时正是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回到学校在朋友的安慰和与前男友的沟通中接受分手事实,并慢慢平复情绪、学会忘记,期间和班主任的一次偶然的谈话让我得到了莫大的鼓励;结识新的朋友,加入班级团委,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