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基概演示文稿_第1页
肝炎病毒基概演示文稿_第2页
肝炎病毒基概演示文稿_第3页
肝炎病毒基概演示文稿_第4页
肝炎病毒基概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炎病毒基概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优选)肝炎病毒基概当前第2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肝炎病毒肝炎病毒是指侵害肝脏为主并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一组不同种属的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与戊型肝炎病毒由消化道传播,引起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肝炎或慢性携带者。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由输血、血制品或注射器污染而传播,除引起急性肝炎外,可致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及肝癌相关。丁型肝炎病毒为一种缺陷病毒已型肝炎病毒(HFV)庚型肝炎病毒(HGV)TT型肝炎病毒(TTV)当前第3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一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Avirus,HAV当前第4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HAV的结构1、核心——+ssRNA2、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3、无包膜4、极少变异,只有一个血清型6、抵抗力较强5、对人、猴源细胞敏感增殖缓慢,CPE少见在水中,泥沙和毛蚶等水生贝类中可存活较长时间当前第5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当前第6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HAV的致病性粪-口途径传播口咽部或唾液腺中早期增殖肠道与局部淋巴结中大量增殖入血并形成病毒血症肝脏为最终靶器官(主要是免疫病理作用)通过胆汁随粪便排出体外传染源:病人当前第7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免疫性主要为体液免疫,预后良好。无论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均能产生抗-HAV(IgM和IgG抗体)抗-HAV的IgM在急性期和恢复早期出现

阳性可作为甲肝的确诊依据抗-HAV的IgG在恢复后期出现有保护作用,维持终身

当前第8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所致疾病:甲型肝炎常见症状流感样症状厌食恶心黄疸(眼部及皮肤呈黄色)尿黄腹痛乏力隐性感染多;无慢性病例和病毒携带者,与肝癌无关;99%预后良好。常见症状:感冒加胃炎,警惕是肝炎。当前第9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病毒学检查标本的采集粪便血清

病毒学检查——不作为常规方法血清学检查早期诊断——检测抗HAV-IgM

流行病学调查——

检测抗HAV-IgG

PCR快速检测HAVRNA以诊断甲肝当前第10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甲肝的防治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急性期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严防病从口入

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水产品不宜生吃;水果蔬菜要洗干净.保护易感人群:未感染者,主要为儿童及病人接触者

(1)被动免疫可用丙种球蛋白

(2)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治疗以休息、饮食为主,适当用护肝药物毛蚶当前第11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当前第12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概述1963年Blumberg首先发现了HAA。1970年Dane在电镜下观察到了完整病毒。1991年将乙肝病毒列入嗜肝DNA病毒科。HBV流行久远、传播广泛,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3.5亿人携带HBV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人群HBV携带率为10%当前第13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当前第14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当前第15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电镜下的乙肝病毒当前第16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病毒装配过剩的表面蛋白及少量的前S蛋白由小球形颗粒串联聚合而成当前第17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乙肝病毒Dane颗粒结构模式图DNA多聚酶双股DNA核心HBcAgHBeAg内衣壳外衣壳脂质双层外壳蛋白PreS1PreS2HBsAg有逆转录酶活性有合成DNA功能当前第18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

双股的DNA短正股长负股

负股DNA核酸序列分区S区HBsAg、PreS1、PreS2C区HBcAg、HBeAgP区DNA多聚酶X区HBxAgHBV的基因组结构3.2Kb不完全双链环状DNA,含4个ORF当前第19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

HBV的复制当前第20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乙肝病毒的抗原组成外壳蛋白PreSI抗原PreS2抗原——有多聚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位点HBsAg抗原决定簇a——亚型共有抗原决定簇d/y抗原决定簇w/r亚型特异性,两组互为排斥。内壳蛋白HBcAg——血中不易检出HBeAg——可溶性蛋白,游离于血清中,其消长与病毒体、DNA多聚酶成正比HBxAg——可反式激活细胞的癌基因及某些病毒基因当前第21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主要乙肝病毒的抗原及其抗体的意义Pre-S肝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表位阻止HBV与肝细胞结合,说明病情好转HBsAg是HBV感染的重要标志主要的保护性抗体,机体对HBV有免疫力HBcAgHBV正在复制HBeAgHBV正在复制,有强传染性复制减弱,传染性减小HBxAg与肝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HBsAb抗Pre-SHBcAb-IgMHBeAb血中不易检出既往感染HBcAb-IgG当前第22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HBV的其它生物学性状培养黑猩猩动物模型、鸭动物模型组织细胞培养尚未成功,目前采用DNA转染的细胞培养系统抵抗力-较强

不被70%乙醇灭活。

对低温、干燥、紫外线耐受

高压蒸汽灭菌法、100℃10min和环氧乙烷等均可灭活。当前第23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致病性(一)传染源:

患者、HBsAg(+)携带者(二)传播途径:

1.血或血制品传播

微量污染血经皮肤黏膜

微小伤口进入即可感染。

2.母—婴传播

胎儿期、围生期、哺乳传播。

3.性传播当前第24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伤口渗出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唾液当前第25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非传播方式当前第26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致病机理机体对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免疫病理——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为主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膜表面表达病毒抗原自身抗原肝细胞损伤感染细胞少,免疫应答正常急性肝炎感染细胞多,免疫应答强重症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III型变态反应免疫应答低下慢性肝炎HBxAg反式激活癌基因原发性肝癌自身免疫反应的免疫损伤: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PS)病毒变异:逃逸免疫免疫复合物性的免疫损伤:肝外损伤MHC-I表达低下IL2产生减少幼龄感染HBV免疫耐受慢性携带者当前第27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次要作用免疫病理损伤作用:主要作用

(三)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1.免疫耐受与慢性肝炎

免疫应答低下诱生IFN下降靶细胞MHC-Ⅰ抗原表达低下IL-2产生低下机体不能有效地清除病毒,导致HBV持续性感染,造成长期携带者或慢性感染。当前第28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2.细胞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病理反应机体免疫以杀伤性T细胞(CTL)为主

过度的细胞免疫反应引起大面积的肝细胞肝细胞损伤,导致重症肝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导致慢性感染。

肝细胞表面的表达引起病毒特异性抗原暴露出自身抗原LSP(liverspecificprotein)。当前第29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3.体液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病理反应HBsAg机体B抗-HBsAg-Ab复合物沉积肾小球基底膜关节滑液囊等肝毛细管栓塞肝C缺血急性肝坏死Ⅲ超敏反应肾小球炎关节炎沉积激活补体当前第30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5.HBV与原发性肝癌有关HBxAg可激活癌基因,是致癌的启动因子。证据动物模型HBsAg携带者癌变率比正常人高217倍肝癌组织检测发现有HBV的DNA整合PreC基因变异HBeAg不能转译HBV逃逸免疫作用4.病毒变异逃避免疫监视,急性感染慢性化。当前第31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三、微生物学检查HBV-DNA检测:诊断乙肝及疗效参考指标。HBV-DNA多聚酶的检测:活动性肝炎指标。两对半检测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检测血清标志物当前第32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当前第33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HBsAg+是HBV感染的指标之一,急性肝炎恢复后,一般在1~4个月HBsAg即消失。若持续6个月以上则认为已向慢性肝炎转化。无症状HBsAg携带者是指肝功能正常,无明显自觉症状,但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抗-Hbs为主要保护性抗体,抗-HBs的出现常显示患者已恢复或痊愈。HBeAg阳性提示体内HBV在复制,如转为阴性表示病毒停止复制。抗-HBe阳性,表示HBV复制能力减弱,传染性降低。乙肝病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即指由HBeAg阳性转为抗-HBe阳性抗-HBcIgM阳性,提示HBV处于复制状态,具有强的传染性当前第34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

抗HBc

HBsAgHBeAgIgMIgG抗-HBe抗-HBs结果分析++----急性乙型肝炎潜伏期+++---急性乙型肝炎早期(传染性强,俗称“大三阳”)++-/++--慢性乙型肝炎、有HBV复制+--++-慢性乙型肝炎、无或低度HBV复制(俗称“小三阳”---+++乙型肝炎恢复期---+--/+既往HBV感染,已恢复-----+接种过乙肝疫苗当前第35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检验项目结果测定值参考范围乙肝表面抗原-0.105<1乙肝表面抗体+60.8<30乙肝e抗原-<0.000<1乙肝e抗体-0.644<2乙肝核心抗体+392.4<60不符合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

的解释是()

A.急性乙型肝炎B.慢性乙型肝炎

C.乙型肝炎恢复期D.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E.血清有传染性牛刀小试当前第36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防治原则预防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新生儿、儿童、医护人员、乙型肝炎病人家庭成员、婚前检查(其配偶为阳性者)主动免疫适用于所有新生儿以及所有血清中HBsAg、HBsAb阴性的人被动免疫治疗原则疫苗(血源性、基因工程)高效价人血清球蛋白(HBIg)广谱抗病毒药物、调节免疫功能、护肝当前第37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1、乙肝病毒的形态、结构与抗原组成。2、传染源、传播方式、临床类型。3、乙肝病毒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4、人工自动免疫的应用当前第38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HCV)曾被命名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PT-NANB

HCV主要经血或血制品传播,目前占输血后肝炎的80%~90%。在我国丙型肝炎流行率为2.1%。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类似乙型肝炎,但症状较轻,感染易于慢性化,

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当前第39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HCV呈球形单股正链RNA病毒,有包膜有刺突一、病毒结构当前第40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HC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播途径似HBV是引起输血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潜伏期:4-8周,75%发展为慢性肝炎,有些发展为肝硬化无症状HCV携带者和慢性丙肝者多见诱发肝外损伤:肾小球肾炎

细胞免疫异常可能是丙肝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免疫力不牢固当前第41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丙型肝炎的特点我国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例在2%-5%随着年龄的增长,丙肝病毒携带率亦增高易感人群感染HCV后,慢性化的比例高达50%以上乙肝患者容易重叠HCV感染当前第42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HCV的诊断及预防检查病毒RNA检测抗HCV:ELISA或Westernblot我国规定,检测抗HCV作为筛选献血员的必须步骤对血制品亦需检测以防止被HCV污染因HCV免疫原性不强及变异,目前尚无可用疫苗当前第43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丁型肝炎病毒当前第44页\共有47页\编于星期五\11点单负链环状RNAHDV是一种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