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心痛中西结合治疗_第1页
胸痹心痛中西结合治疗_第2页
胸痹心痛中西结合治疗_第3页
胸痹心痛中西结合治疗_第4页
胸痹心痛中西结合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痹心痛中西结合治疗第一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壹关于命名

第二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中医学的认识:第三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中医历代典籍记载了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方面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及相关论治:

有关文献记载第四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素问脏器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痛,两臂内痛。”《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素问·调经论篇》:“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血气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1、胸痹第五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汉·金匮要略方论·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又云:“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又云:“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又云:“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以主之。”第六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唐·千金要方·卷十三·胸痹》论曰:“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满,痞急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胸中幅幅而满,短气咳唾引痛,咽塞不利习习如痒,喉中干燥,时欲呕吐,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痛,不治之,数日杀人。”《宋·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治胸痹诸方》:“夫胸痹心背痛者,由脏腑虚寒,风冷邪气积聚在内,上攻胸中,而乘于心。正气与邪气交争,阳气不足,阴气有余,阴阳不合,邪正相击,故令心背彻痛也。”第七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清·医宗金鉴·金匮要略论》:“凡阴实之邪,皆得以上乘之胸,所以胸痹心痛,胸痹之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又云:“胸背者,心肺之宫城也,阳气一虚,诸寒阴邪,得以乘之,则胸背之气,痹而不通,轻者病满,重者病痛,理之必然也,喘息,咳唾,短气证必有也。”《清·医家密典·卷一·慎斋师·授记录》:“凡胸前作胀者,皆阳气不达于胸,阴气填塞故也,盖阳则轻松,阴则凝滞。”

第八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灵枢经厥论篇》:“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隋·诸病源侯论·卷四十一·妇人妊娠病诸侯》:“夫心痛,多是风邪痰饮,乘心之经络,邪气搏于正气,交结而痛也。……若伤心支别络而痛,则乍间乍盛,休作有时。”2、心痛(真心痛)第九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隋·诸病源侯论·卷三十七·妇人杂病论侯》:“心痛是脏虚受风,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成疹(疹者痼疾)者。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者,名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心之支别络,为风邪所乘而痛者,其痛发乍间乍甚,而成疹也。”

《元·世医得效方·卷四·心痛》:“真心痛,大抵心为诸脏之主,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者,则手足青至节,朝发夕死,夕发旦死。”第十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宋·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治心痛诸方》:“由积冷在内,客于脾而乘络故也,……冷乘于心者,故令痛也。脾主消水谷,冷气客之,则脾气冷弱,不能胜于水谷也。心为火,脾为土,是母子也,俱为邪气所乘,故心痛复不能饮食也。”第十一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明·玉机微义·心痛候》:“病机机要曰:诸心痛者,皆少阴厥阴气上冲也,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浮大而洪。当灸太谷及昆仑,谓表里俱泻也。……服金铃子散则愈,痛止服枳术丸,去其余邪。”又云:“有大实心中痛者,因气而食,卒然发痛,大便秘久而胸闷,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以大黄丸利之,利后以蒿东汤去其邪也。”又云:“寒厥暴痛非久病也,朝发暮死,急当救之,是知久病,无寒,暴病非热也。”第十二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厥心痛者,他脏病干之而痛,皆有治也;真心痛者,心脏自病而痛,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无治也。”《明·医学入门·心痛》:“真心痛,因内外邪犯心君,一日即死。”《清·医法园通·卷一·心痛》:“细思痛证一条,痛字总是一个逆字,无论逆在何处,皆能作痛,皆能伤心。”第十三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以上诸条说明:心痛特别是真心痛,为心脏自病,其正经受邪,而病情严重,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愈后不良,而厥心痛是他脏病干,邪犯心之别支络脉,病程长,发病慢,病情轻,可治,愈后良好。第十四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内经》:“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宋·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心痛论》:“夫卒心痛者,由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手少阴之络,正气不足,邪气胜盛,邪正相击,上冲于心,心如寒状,痛不得息,故云卒心痛也。”

3、卒心痛

第十五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清·证治汇补·卷六·心痛章》:“有心痛者,卒然大痛,如有刀割,汗出不休,舌强难言,手足青至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清·张氏医通·卷五·心痛胃脘痛》:“风冷邪气,入乘心络,或府藏暴感寒气,上乘于心,卒然心痛,或引背膂,经久不差。”第十六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隋·诸病源侯论·卷十六·久心痛候》:“心为诸脏主,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者,则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其久心痛者,是心之别脉,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故成疹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4、久心痛第十七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难经·六十难》:“其五脏六腑气相干,名曰厥心痛。”《明·玉机微义·心痛章》:“厥心痛者,乃寒邪客于心包也,其心痛者,寒邪伤其君也,手足青至节,甚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明·医学入门·卷五·心痛》:“厥心痛先问新久。真心痛因内外邪犯心君,一日即死;厥心痛,因内外邪犯心之包络,或他脏邪犯心之支脉,谓之厥者,诸痛皆少阴、厥阴气逆上冲,又痛极则生厥也。”

5、厥心痛

第十八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清·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内外邪犯心之包络,或他脏之邪犯心之支脉,故心亦痛,此厥心痛也。谓厥发厥也,诸病皆肝肾之经气逆上冲,又痛极则发厥也,但分寒热两种,手足厥逆,冷汗尿清,不渴,气微力弱而心痛甚,则寒厥心痛也;身热足冷烦躁,脉洪大而心痛甚,则热厥心痛也。”《清·医醇腾离剩义》:“厥心痛者,中寒发厥而心痛也,虽在包络,然已是心之外府,故手足逆冷,自冷汗出,是溺清剩,甚亦朝发夕死。”

第十九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肝心痛:《灵枢·厥论篇》:“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脾心痛:《灵枢·厥论篇》:“厥心痛,痛如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胃心痛:《灵枢·厥论篇》:“厥心痛,腹胀胸满,心痛尤甚,胃心痛也。”肺心痛:《灵枢·厥论篇》:“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肾心痛:《灵枢·厥论篇》:“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附:他脏相干而痛

第二十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宋·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治九种心痛方》:“夫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疰心痛;三风心痛;四心悸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来去心痛。谓之九种也,此皆诸邪之气,乘于手少阴之络,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接相击,故令心痛也。”6、九种心痛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隋·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心腹痛候》:“心腹痛者,脏腹虚弱,风邪客于其间,与真气相击,故痛,其痛随气下之,或上冲于心,或下攻于腹,故人腹痛。”《明·杂病广要·胸痹心痛》:“夫心胃痛及腹中诸痛,皆因劳役过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寒邪乘虚而入客之,故卒然而大作痛。”7、心腹痛

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明·校注妇人良方·卷一·调经方·杀血心痛方论》:“妇人血崩而心痛甚,名曰杀血心痛,由心脾血虚也。若小产血去过多而心痛,亦然。”《清·张氏医通·卷十·妇人门上·经候》:“妇人血崩而心痛甚,名曰失血心痛。心主血,心脾血虚,无以荣养,故如刀刺,崩甚则痛甚,崩缓则痛缓。若小产去血过多而心痛甚者亦然,若小腹喜按而下淡色血水,为阴血耗散。……若小腹中有块而按之作痛,血色红紫,中有结块,为瘀血不散。”8、杀血心痛

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以上言胸痹、心痛(真心痛)、久心痛、厥心痛、卒心痛,九种心痛、心腹痛、杀血心痛等,皆由多种原因,无论虚实均为血瘀闭塞,脉络不通所致。言血瘀不全为实,临床应审视论治。第二十四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以上各家论述可知本病的命名不同,治疗亦异。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本病的研究更加深入,笔者认为根据病因病理变化,病变部位,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反映等方面,本病命名为“胸痹”较为合理。其理由有四:命名“胸痹”的理由

第二十五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本病主要病因为因“痹”而病,“痹者闭也”有闭塞不通之意。不论阴寒、痰浊,血瘀痹阻,均能导致胸阳不展,气机闭塞,影响气血运行发生“胸痹”。1、病因:第二十六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本病病变部位在上焦胸部、相关心肺两脏,胸痹可反映胸部心肺病变。

2、病位第二十七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心痛(心前区痛),其中胸闷、气短二症胸痹皆有,可列为共有症状。以轻重分之,如《医宗金鉴》所云:“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是比较合理的概括。兼有恶心呕吐、冷汗肢厥或“至节”等症状多为胸痹重症:有些胸痹虽胸痛较轻或无心痛,若伴有上述兼症,胸痹亦非轻浅,病情往往突变,预后难卜;若只有胸闷气短,或心痛隐隐或病无恶变先兆,多属胸痹轻症,预后良好。3、表现第二十八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从心肺审因辨证施治,多选用益心气、温心阳养心血、宽胸化痰、活血袪瘀、宣痹开窍等治疗原则。选用相应药物,使心气得复,心阴得济,心血有养,胸阳伸展,血活瘀消,其胸闷平,心痛缓解,病情转危为安。

4、施治

第二十九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鉴于以上四者,把本病命名为“胸痹’’比较合理。第三十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现代医学认识:第三十一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很久以前流行病学家已了解到必须有一个标准化的命名,广大临床医师亦认为有此必要。1980年以前(世界上是1979年以前),定名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但其中分类也比较紊乱:有认为:老年心脏病常合并多脏器病变,如高冠心、肺冠心、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细而分之诊断有可疑冠心病、慢冠心、急冠心、无痛冠心以及心律失常冠心等。均不确切,很不统一。第三十二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980年以后,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国际心脏病学会为了统一命名和分类,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便于依据标准化研究和规范化比较,经过反复论证,现在统一定名为缺血性心脏病(简称“缺血心”)。(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清酶)第三十三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缺血性心脏病的定义由于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了冠状血流与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缺血心”包括急性、暂时性和慢性的情况,可由功能改变或器官性病变而引起。非冠脉性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缺血,如主动脉狭窄,不包括在内,并明确“缺血性心脏病”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同义词,其它名称不主张再用。第三十四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更切合临床的定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炎性改变等)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心”。第三十五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原发性心脏骤停2、心绞痛(分为劳累与非劳累型心绞痛两大类)3、心肌梗塞(分为急性、亚急性、陈旧性及穿壁性与非穿壁性等型)4、“缺血心”中的心力衰竭5、心律失常“梗塞前心绞痛和中间型冠状动脉综合症”不包括在内。(三)冠心病的分型Ⅰ(世界卫生组织)第三十六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心电图呈缺血型改变,无心肌组织改变);2、心绞痛型冠心病(包括典型心绞痛和一时性心肌缺血性心绞痛)3、心肌梗塞型冠心病(严重,持久性心肌缺血症状严重,为冠脉阻塞所致心肌坏死)

(四)冠心病分型Ⅱ(实用内科学)第三十七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4、心肌纤维化型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长期心肌缺血而致心衰,心律失常)5、猝死型冠心病(心电极不稳定的电――机械分离所致的起搏,传导障碍引起的恶性心律失常的突然死亡。)

最近有人提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一词,系冠脉急性缺血,引起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第三十八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对冠心病研究数十年,临床大概有三个方面:①对临床症状典型,心电图,生化指标支持的冠心病;②对无临床症状型:只有心电图或生化指标支持,越来越受到重视;③对只有典型临床症状显示型而无客观检查支持,对其中部分病人的追踪防治开始受到重视,切不可武断认为是“心神经官能症”。(五)目前研究状况第三十九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关于病因病机发病学说

贰第四十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中医学的认识:第四十一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本病主要病机是由:“阳虚阴盛”或“损阳伤正”所导致的“本虚而标实”证,现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讨论:第四十二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因寒与湿均为阴邪,极易“损阳伤正”。寒性主收引,气血因而凝滞。湿为阴邪,重浊粘腻,聚而生痰,壅滞经遂。气血凝滞、痰浊闭阻,加之阳气损伤,气血运行障碍而形成本病。胸痹心痛患者,每因寒湿邪盛季节而发病,与临床所见相符。(一)寒湿之邪外侵,气血运行障碍

第四十三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饮食失度,指饮食不节不洁,过食生冷、嗜酒肥甘等,三者均能影响脾胃健运功能,生湿聚痰,阻塞经遂,影响气血运行。尤以嗜酒过食肥甘,更易内伤脾胃,阻于心脉而发本病。(二)饮食失度,脾胃损伤,

蕴湿生痰,阻碍心脉。

第四十四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医家四要》中说:“曲运神机则劳心,尽心谋虑则劳肝,遇事忧思则劳脾,意外悲伤则劳肺,色欲过度则劳肾”,说明“劳累”对五脏的损害。心为“大主”余脏劳损可累伤心君。《中医心病证治》(1978年版)中说:“劳累疲乏,损伤心气”,这说明劳累过度可损伤心气。临床是胸闷、心痛、气短、心悸、倦怠无力等,因“劳”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是很常见的。(三)劳逸不适,损伤心脾

第四十五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此外,房劳过度则伤肾,久之也可累及于心,因肾为水火之脏,真阴真阳所居,有上济心火,温煦脾土之功,在病理情况下肾气虚衰可使心阳衰微,脾阳不振,气血不能贯通营运,心营不利,痹塞经脉而发病。安逸过度,违背了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久卧少动,伤脾而失运,伤肉,伤气,气伤无力,不能帅血运行而迟滞,久则成瘀。第四十六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灵枢·口问篇》中指出“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与《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所说的“主(心)不明则十二官危”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经文强调了心脏受情志因素刺激,会引起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充分说明了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思想。胸痹与心痛是以心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四)七情内伤,气血瘀滞

第四十七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七情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可太过与不及,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就肝而言,性刚慓悍,喜条达而恶抑郁,多气多血,过则耗阴伤血,以郁致瘀,伤及四脏,历代有“肝为五脏之贼”说法,是气滞血瘀的主要因素。七情内伤特别是郁怒与忧思太过,直接影响气血在脉络中运行。郁怒则气滞,气滞血瘀,血瘀则脉络不通,忧思则气结,气结则血脉运行不利。临床研究证明,因郁怒与忧思诱发胸痹约占95%以上,轻度胸痹心痛因而变危。

第四十八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心脏虚损即心血、心气、心阴、心阳的虚损,可因气血虚不能荣养称“不荣”;可因“瘀”血行障碍而“不通”。“不荣”、“不通”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心脉失养。(五)以心脏虚损为主的脏腑不足

是胸痹心痛根本原因

第四十九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虚”是指心脏虚弱,多由于先天秉赋不足,素体发育不良及年老体弱,不耐劳累,不胜邪侵而病;“损”是指多因风寒侵袭,七情内伤,饮食过度,过劳贪逸,大病亏耗等因素引起心脏多方面病理变化,其它脏腑病变亦能引起心脏的病理变化,均可导致心阴耗伤与心阳虚衰两种病理结果。许多临床实践越来越多的证明了这一事实。此外,年龄因素导致胸痹心痛发病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第五十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为了方便临床应用需要,胸痹心痛与冠心病心绞痛颇为相似,但“相似”不是“等于”。在其相似之外,有不少胸痹心痛不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也有不少冠心病不是胸痹的。现就胸痹颇似冠心病的中西医分类介绍如下:(六)中西医的病种分类

第五十一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胸痹心痛颇似冠心病心绞痛;2、胸痹心水颇似冠心病心力衰竭;3、胸痹心悸颇似冠心病心律失常;4、胸痹心厥颇似冠心病心肌梗塞;5、胸痹心脱颇似冠心病原发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压综合征。第五十二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总之,胸痹的病理实质可概括为:“阳虚阴盛”、“损阳伤正”、“本虚标实”。是在心脏阴阳气血亏损和肺、脾、肝、肾功能失调(本虚)的基础上,因血瘀、痰湿、阴寒等(标实)病邪所伤,致使气血运行障碍,心脉失养,形成以胸闷、心痛、气短、心悸等为主症的胸痹病证。第五十三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现代医学认识:第五十四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脂质代谢紊乱学说2、社会心理异常学说(1)长期心理社会应激过度:形成慢性“警戒状态”。(2)短时期心理社会应激过度:表现为:“斗争和逃避”。冠心病、心电不稳定和心肌病变三要素均受中枢神经系统和行为因素的影响。

3、冬眠心肌与劳逸过渡相应学说

第五十五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4、冠脉痉挛学说

(心血管疾病分册1990.1期91页)以冠脉痉挛为主要原因所致的心肌缺血,出现的心绞痛,成为冠脉痉挛性心绞痛。高度怀疑有冠脉痉挛的参考指标:(1)体力活动后,心电图表现S—T段抬高而不是压低;(2)不同的运动,心电图表现S—T段抬高的程度有很大变化;(3)对寒冷刺激敏感,特别是冬季行走时发生心绞痛。第五十六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冠脉造影对冠脉痉挛的诊断标准:(1)在正常或部分粥样斑块狭窄冠脉节段中,出现短暂完全阻塞;(2)原先或以后暂时性狭窄冠脉节段中,冠脉造影证实,冠脉恢复正常水平。(3)能自行缓解或扩冠剂作用下,狭窄或阻塞迅速消失。第五十七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5、第二受体亢进学说6、病毒感染对冠脉硬化发病机制中的加速始动学说(心血管病分册1989.4期)7、血小板凝聚学说第五十八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8、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学说(心血管病分册90.3期129页)定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具有心肌缺血的证据,但并无心绞痛或其他有关症状的临床现象。即其缺血的程度与时间尚未达到有症状心肌缺血的水平。(1)对冠心病缺血是一个补充。(2)确诊为冠心病SMI者治疗原则与有症状者相同。 第五十九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991年全国心血管疾病专题会议,将SMI分为三个类别:Ⅰ型为完全无症状缺血。经造影或尸检证实有明显冠脉病变或心电图缺血性病变。Ⅱ型为心绞痛病人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Ⅲ型为心肌梗塞后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第六十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9、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学说定义:心肌缺血一定时间后重新供血,受损心肌不一定都会恢复其正常功能和结构,因为再灌注,反而出现细胞损伤加重的表现,心功能不正常,出现多种心律失常等现象。对脑、肺、肾和小肠也有损伤表现。以此为根据,这种表现称为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学说。第六十一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0、微血管顿抑学说(心血管分册1992.1第3页)发现心肌暂时性缺血,再灌注后,冠脉血管功能亦可出现可逆性损伤。心肌顿抑:指心肌暂时性缺血后不产生坏死,但其代谢、组织学及功能均有损害。且不能立即恢复。微血管顿抑:指心肌暂时性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的微血管功能可逆性损伤。亦称微血管再灌注损伤。第六十二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1、日常生活中心肌缺血触发因素学说。12、家族性遗传学说:(1999年6月10日医学论坛报)1999年4月19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新闻公报》报道:是法国巴黎心脏科医师,首次报告,心脏性猝死的家族性,确定心脏性猝死,有遗传危险因素。(1)父母中男性,其后代男性猝死高一倍;(2)父母双亲猝死者,其后代猝死高九倍。第六十三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3、心率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因素学说:心率每分增加五次,二十四小时增加7200次;增加十次,24小时增加14400次;增加20次,24小时增加28800次。正常心率24小时以93600-115200次为宜。(每分65-80次)。由于心动过速,引起血液动力学紊乱,血流搏动加剧,血管内皮损伤,可独立于高血压,直接导致动脉硬化及并发,造成心肌肥厚,加速了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第六十四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4、自由基学说:机体的氧化的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自由基,与体细胞互相作用,产生活性氧毒素,导致多系统代谢失调,特别是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冠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生发展。15、基因学说:第172个基因被发现,可能与心肌细胞凋亡及细胞核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我国混合型高血脂约有1000万-2400万,10-20%的冠心病由此造成。第六十五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6、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学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其值升高是动脉血栓性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1)基因缺陷;(2)营养不良(叶酸VB12、VB6)的缺乏;(3)疾病与药物因素,如肾衰、甲低、贫血、肿瘤,使HCY增加。第六十六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其结果:(1)促进动脉硬化形成;(2)高HCY心梗增加3倍;(3)与颈A狭窄密切;(4)与静脉血栓形成关系密切。第六十七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叁辨证分型第六十八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胸痹与心痛的辨证分型问题,笔者认为分型多而细,想面面俱到,实不易掌握,也不切实际。本病以分为四个类型为宜。即:气阴两虚型、心肾阳虚型、痰湿阻滞型、气滞血瘀型。前两型为虚证,后两型为实证。其虚即是心气不足、心血失养、心阳衰微

(或心阳虚脱)。其实即是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第六十九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目前国家规范的辨证分型标准

(一)卫生部“新药临床指导原则”:1、心血瘀阻型2、痰浊壅塞型3、阴寒凝滞型4、心肾阴虚型5、气阴两虚型6、阳气虚弱型第七十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1、心血瘀阻型2、痰浊内阻型3、寒凝心脉型4、心气虚弱型5、心肾阴虚型6、心肾阳虚型第七十一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辨证论治中的三个问题

肆第七十二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早期:可见心慌气短,动则尤甚,发作有时,两寸脉沉细无力或有小数,舌淡红,苔薄白等症,因心肺气虚,胸阳不振所致。中期:心慌、胸闷、喘促、胸痛频发,时间延长,程度加重,脉沉细数或兼见关上弦滑;舌质转暗,舌苔厚腻等症。因胸阳虚弱而浊阴上干,胸阳被遏,气血运行障碍心脉不畅。一、主要脉证:

第七十三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后期:病情进一步加重,症见:胸闷咳痰、喘息不得卧、胸背痛剧、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汗冷肢厥、手足青至节、两脉细微欲绝或细数、或结代。舌质暗红或暗淡。舌苔厚腻,此为痰涎湿浊结聚上焦,胸阳被遏,继之心阳衰微,气滞血瘀,心脉闭阻不通所致的“阴阳离决,精神乃绝”的危急症候。第七十四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根据本病“阳虚阴盛”“本虚标实”的病理实质,笔者认为:益心气、养心血、回心阳应视为三大治本原则。宣痹祛湿化痰、活血化瘀通脉应视为两大治标原则。治本是为了心气得复、心血得养、心阳得扶,以利于心脏正常功能恢复,为气血运行提供动力与物质基础。治标是消除痰浊瘀血、疏通气机,为气血运行通渠开道。二、治疗原则:

第七十五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另外,根据胸痹心痛的病机,舒肝理气、健脾和胃、通畅二便,同样是胸痹心痛的三个辅助治疗原则。第七十六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分型治疗

伍第七十七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为本病的基本类型,以心气心阴不足、心血失养为主,可兼血瘀痰浊、心脉因而不畅。症见:心慌、气短、乏力、胸部痞闷、咽干烦躁、舌质淡红或偏红乏津、脉细数无力。治则:益心气、养心血、祛痰化瘀。一、气阴两虚型

第七十八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方药:太子参15g,麦冬15g,玉竹15g,北沙参15g,黄精30g,葶苈子15g,全瓜蒌15g,赤芍15g,丹参15g,檀香10g,炙甘草6g,黄芪15g,

若属肾阴不足,配服麦昧地黄丸。

方义:太子参、黄芪、黄精、炙甘草补益心气;麦冬、北沙参、玉竹生养心阴;全瓜蒌、葶苈子宽胸化痰;丹参、赤芍、檀香理气化瘀通络。第七十九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本型以痰浊内生、胸阳被遏为主,兼有气虚血瘀,心脉因而痹阻。症见:胸中憋闷隐痛、心悸气短、面黄淡白,伴有咳嗽痰粘色白,腹胀纳差、脉沉细无力或脉滑、舌质淡红或暗淡、舌苔滑腻等。治则:宽胸化痰、健脾强心佐以化瘀。二、痰湿阻滞型

第八十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方药:全瓜蒌15g,葶苈子15g,薤白10g,陈皮10g,远志10g,法半夏10g,茯苓15g,菖蒲10g,丹参20g,檀香10g,太子参20g,炙甘草3g。方义:以宽胸化痰为主,方中二陈汤配全瓜蒌、葶苈子宽胸祛痰力强,有除痰利气道之功。如用薤白可以兴胸阳以逐浊阴;远志、菖蒲气香走窜、开窍化痰且有强心作用;太子参、炙甘草益气而和胃;丹参、檀香理气通脉、诸药相佐而行,切合病机。第八十一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本型多因气血运行障碍,致使心脉闭阻。症见:心前区剧烈疼痛,胸痛彻背,累及肩胛、伴有胸闷气喘、两胁胀痛、口唇暗紫,舌质紫暗或瘀血斑点,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或涩或结代。治则:养血化瘀、理气止痛。三、气滞血瘀型:

第八十二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方药:当归15g,黄芪25g,女贞子20g,赤芍15g,丹参30g,制乳没各10g,川芎9g,红花9g,郁金9g,姜黄9g,菖蒲9g,元胡9g,三七粉1.5g(冲服),若兼有寒凝血瘀者加桂枝6g,生姜三片以温经散寒通络。方义:当归、黄芪、女贞子,益气养血;丹参、赤芍、川芎、乳没、红花,活血化瘀;元胡、郁金、姜黄、菖蒲理气化瘀、启开心窍;三七粉祛瘀止痛。第八十三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本型为胸痹心痛重症,由于心气大亏心阳衰微,气血运行无力而停滞,心脉失养、闭阻不通所致。甚则可发展为“阴阳离决、气血乃绝”的危险阶段。症见:心慌、胸闷、气急甚至喘息不得平卧,面色苍白或暗紫、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神志淡漠或烦燥不安,脉微欲绝或促结代,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治则:益气温肾,回阳救逆。四、心肾阳虚型:

第八十四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方药:红参10g(先煎),麦冬15g,五味子10g,黄芪30g,肉桂1.5g,制附子9g

黄精30g,炙甘草20g

本方由生脉散、保元汤合、升压汤组成。方义:生脉保元汤(力参、麦冬、黄芪、五味子、肉桂、炙甘草)温补肾阳、益气复脉。第八十五页,共九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