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PAGE《青藏地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出青藏地区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主要农作物、牲畜及人文地理状况。2、过程与方法:结合地图分析青藏地区以高寒为特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形成与其他地理特征,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青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理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策略】情境教学、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启发诱导、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反复研读教材(2)提炼教学的主要问题(3)搜集有关青藏地区的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青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青藏铁路、柴达木盆地视频资料,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4)设计典型例题,设计学生活动,评测练习。2、学生准备:(1)熟练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2)预习本节课,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3、学生活动设计:本课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齐读、个人展示,小组加分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激趣,营造情境多媒体播放视频《青藏铁路》配上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教师:青藏高原现已成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宝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大家想不想去那里看一看?今天就由我来做导游,带大家去畅游青藏地区吗吧!设计意图:熟悉的旋律、动人的画面,多媒体营造探究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更能表现出学习地理就是学习现实世界。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法指导]教师:去之前,我们要准备哪些物品呢?青藏的地理环境如何呢?我们需要做哪些知识储备呢?引导学生回顾方法。多媒体展示“研究区域地理的方法”,明确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本17-22页,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注意标划知识点;时间5分钟。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设计意图: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采取自学的方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知识总结能力。[读图求知]教师:背好行囊,乘上通往青藏的列车,出发喽!(多媒体播放“火车鸣笛”的声音)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我们已经进入青藏地区(多媒体出示青藏位置、范围、地形图)学生:读图,描述青藏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身临其境]教师:现在来到了青藏地区,你的感觉如何?学生:寒冷,缺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归纳总结:高寒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影响气候,青藏地区海拔高,形成高山高原气候,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深入探究]教师:请大家往车窗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雪山冰川广布景观图)这种景观对当地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学生:分析得出:这里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有谁知道哪些河流发源于此?(多媒体出示河流分布图)学生读图记忆河流教师:这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大家知道是哪三江吗?学生:长江、黄河、澜沧江教师:由于自然和人类双重作用,这里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如过度放牧,滥挖冬虫夏草,盗猎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使得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区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回答。教师补充并引导: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保护三江源,就是保护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设计意图: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唤起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教师引导:河流在流出青藏地区进入第二级阶梯时,由于落差大,会产生丰富的水能资源。(多媒体出示拉萨和上海日照时数表格)学生读表格总结归纳: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对阳光的阻挡反射作用小,太阳能丰富。拉萨也因此成为“日光城”。除了水能、太阳能,还有哪些能源呢?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后回答:地热能丰富。教师补充并引导:这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010年,青海省玉树发生了7.1级的强烈地震,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事物分两面,要辩证的看问题。承转:青藏不仅有丰富的能源,还有丰富的资源,其中,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多媒体播放“柴达木盆地”视频)在柴达木盆地里,到处都是盐,这里的商店都不卖盐,要煮菜,到地上挖一块就够了;若是腌咸菜,在地上挖个坑,把菜放下去就行了。察尔汗盐湖有一段30多千米的公路就修在盐盖上,路面平整光滑,人们称这段公路为“万丈盐桥”。[掌握新知](多媒体播放“火车鸣笛”的声音)教师:亲爱的旅客朋友们,大家一路上辛苦了,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请带好行李,准备下车。大家看,热情好客的藏族同胞正和我们打招呼,看他们的穿着打扮,很特别吧?(多媒体展示藏族服饰)藏族同胞的服装有什么特点?他们的服装有一种怎样的特殊穿法?为什么这样穿?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吗?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后回答:藏袍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旅行。白天气温上升时,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久而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承转:咕噜咕噜,是谁的肚子在叫?大家都饿了吧,我们找个地方饱餐一顿!(多媒体展示特色美食)教师:好客的藏族同胞已经将他们的特色美食端上桌,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吗?探究独特的农牧业在本区高寒、缺氧环境条件下,农业以什么类型为主呢?(畜牧业)(多媒体展示牦牛图片)探究牦牛体貌特征与当地环境的关系“猜一猜”青藏的农业区分布在哪?为什么?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多媒体展示河谷农业图)学生读图记忆,归纳总结: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较高,且水源充足。教师:青藏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区不多,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光照充足。承转:吃饱喝足了,我们去看看这里独特的民俗风情,大家跟我来。(多媒体展示锅庄舞图)奇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神奇的青藏人民,他们的服饰是那么别具一格,他们的舞蹈是那么豪迈粗犷,他们的歌声是那么奔放高昂……来到拉萨,有一处地方,我们一定要去,那就是雄伟的布达拉宫(多媒体展示布达拉宫图)有哪位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简介布达拉宫。承转: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现在我们要踏上回家的旅程了。现在我们来青藏交通是很方便了,但由于青藏地区山岳纵横、冰川广布,历史上内外通十分困难。有人用“云梯溜索独木桥,羊肠小道猴子路”来行形容这里交通闭塞。(多媒体展示溜索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修建了公路、铁路,还建成了拉萨为中心的航空网。特别是我们现在乘坐的青藏铁路的修建,大大改善了这里的交通条件(多媒体播放青藏铁路视频)。学生小组合作探究:(1)青藏铁路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有什么意义?学生: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等教师补充并修正:地形复杂,穿越地震带。(2)青藏铁路的修建有什么意义?学生: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促进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加强东西部地区的交流合作,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教师:大家往车窗外看,有些路段并不是直接修在地面上而是以桥代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保护野生动物(多媒体展示藏羚羊迁徙图)教师补充并修正。[能力提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大家能多走出去,不断开拓视野,充实自己。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本次旅行,我们了解了青藏的地理环境,还要理一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大家3分钟,看谁理得清。学生黑板展示,教师评价补充修正。如果你介绍朋友去青藏旅游,你会给他们提哪些建议?学生畅所欲言,回顾本课知识,强化记忆。[评测练习]课堂练习,巩固应用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他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课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以及显示地理事实材料方面的优越性,营造探究情境,突出重点、淡化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去分析、解决问题.交往合作,互动互学,自由探究,发展能力是本课时学法指导的主要特点。这一节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等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分析本节课经过了我们备课组的集体努力,虽然还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学生面对两架摄像机,比较紧张,气氛不太活跃,但学习效果还比较理想。1、通过评测练习,学生在知识的达标率比较高。2、通过读图分析,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比较高。3、从课上回答问题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好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做好课后辅导,促其进步。4、审题能力、解题技巧有待加强。要求学生做题时读题要慢,要找出每个题的关键词,要知道每个题是考查课本上的哪个知识点;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只说答案,要说出这个题的解题思路。生物简答题一般都通过图来考查,认真对待课本上的每一个插图,要求学生熟记并检查落实。5、课堂上不会听讲,步伐跟不上老师。教师授课时要密切关注学生,通过其表情、动作上来掌握其听课状况,随时进行提醒。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提高是无止境的,它有赖于不断的总结、积累与创新。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自我总结成功之处与发现存在问题的过程,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教材分析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没有面面俱到地讲述青藏地区,只选取了它的一些突出特征进行介绍,大大压缩了篇幅,减少了识记内容,有效地降低了难度要求。教材的正文内容较为简洁,将主要篇幅留给了图像、“阅读”和“活动”这些内容,这样既给教学留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也有利于突出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讲述“青藏地区”时,教材安排了一组“前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读图了解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发源于本区的主要河流和本区成为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以及位于本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为达成“标准”的设计要求,教材扼要介绍了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自然环境特征和农牧业生产状况,并安排了一则“‘高原之舟’”的“阅读”材料。为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材安排了一组“活动”。此外,教材正文还介绍了青藏地区的民族和宗教,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并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安排了“好客的藏族人民”、“布达拉宫”、“青藏铁路”和“‘聚宝盆’”4则“阅读”材料,向学生介绍了青藏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交通运输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虽然这几个方面不是“标准”所要求的内容,但它们有利于学生把握青藏地区的突出特征,使学生对青藏地区的整体印象更为立体和丰满。评测练习1、我国青藏地区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比较,气温要低得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读某区域图,解答2~4题:2、A区域因矿产资源丰富而被称为“聚宝盆”,A地形区的名称是()A.四川盆地B.柴达木盆地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3.B山脉的名称是()A.昆仑山B.阿尔金山C.祁连山D.横断山4.城市C向南已修建完铁路,该铁路通到()A.喀什B.昆明C.康定D.拉萨青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一个独特的地区。高原的河谷海拔较低,四季温暖。回答5—6题。5.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A.温暖B.湿热C.干旱D.高寒6.影响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能源7.青藏高原上有一些著名的蓄种,其中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A.细毛羊B.牦牛C.三河马D.滩羊8.太阳能、水能都很丰富的地区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9.青藏高原青稞单位面积产量高,原因是()A.水源充足B.光照强C.热量丰富D.土壤肥沃10.符合对青藏地区描述的是()A.四季有花常见雨B.旱地麦浪泛金黄C.大漠黄沙驼铃响D.青稞美酒哈达飘11.读三江源头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回答下列各题:(1)河流A是,B发源于山,注入海。(2)铁路线C是铁路(南段),它的修建结束了(省区)无铁路的历史。该条铁路线在修筑时,碰到的主要困难有:(三条)。三江源头自然保护区位于省,三江是、和三条大河。(4)图中所示地区清洁能源主要有、和地热能。(5)如果我们暑假去拉萨旅行,出行前要做哪些准备呢?。课后反思“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既是对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注意联系实际,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用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充当学生的“向导”——把学生引向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向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中,学生自能乐学、善学。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堂课的反馈,我认为自己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手段的运用直观、合理。在这方面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如:对地图的处理,自然景观的描述等等,体现了知识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2、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规律。3、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体现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节课中,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1、教师基本功有待提高,例如教师本身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2、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控制过于严格,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如果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阅读后的看法,会更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提高。3、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练习时间不够。今后在教学中需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改正的问题还很多,这些都离不开自己的执着与认真,也离不开同事、领导的帮助,我相信,凭着自己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强烈责任心,我的课堂会越来越完善。谢谢大家!课标分析本节教材所对应的课标内容是“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与其他地理单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为方便教学,并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