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2019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真题_第1页
【教师招聘】2019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真题_第2页
【教师招聘】2019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真题_第3页
【教师招聘】2019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真题_第4页
【教师招聘】2019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教师招聘】2019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真题#2019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1单选(分值: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敬(jin)业文明(m^ng)诚(ch6ng)信友善(shan)B.赞(z舒)扬歌颂(song)酬(chou)谢表彰(zdng)。粉(fen)红翠绿(n4)黑(hQi)紫湛蓝(伯n)D角(ju6)色美差(3一)血(xu8)脉相似(si)2单选(分值: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如掾巨笔笔生龙蛇……栩栩如生B.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举世闻名出类拨萃C.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心无旁骛D.鞠躬尽瘁……含辛茹苦呕心沥血3单选(分值:3分)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桔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B.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只要您一剃胡子,一登台,还愁没钱花。”C.从1949年出品的《三毛流浪记》到《家》《青春万岁》《建国大业》……每一部影片,都能唤起我们对中国电影的记忆。D.贝多芬没等兄妹俩从中醒过神来,就离开了茅屋,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一《月光曲》记录了下来。4单选(分值: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是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5单选(分值:3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在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形式、句式较长、情感浓郁的新诗体。B.洪昇的《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了重大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南明覆灭的原因。匚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是古典文学领域内治学严谨,造诣颇高的学者,还是位语文教育家。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代表作有《父与子》,《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6填空(分值:5分)古诗文填空(1)百川东到海, ?(汉乐府《长歌行》)(2)青斗笠,绿蓑衣, 。(张志和《渔歌子》)(3)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4)沙鸥翔集, ;岸芷汀兰, 。(范仲淹《岳阳楼》)7填空(分值: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吴山图记归有光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阍卷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则海内之奇观矣 观: (2)百姓扳留之,不能得扳留: (3)夫令之于民,诚重矣诚: (4)何复®卷于此山哉,圈卷:8简答(分值:4分)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9单选(分值: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写吴县山川形胜,由吴郡西面诸山写到灵岩,继写虎丘、太湖,明写山川,暗写魏君,匠心独运。B.第2段交代魏君的年龄、政绩、官民关系以及热心人作画馈赠之缘由引发后文议论,行为流转自然。C.第3段承上文,肯定魏君身为县令为吴县山川草木增光添彩,并借韩魏公事例表达赞美之情。D.末段交代作记之缘由,再次强调魏君不能忘情于吴县百姓,委婉表达百姓对贤明地方官的殷殷期望。10简答(分值: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白鹭郭沫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10、文章6—8自然段描写了三幅优美的画面,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11简答(分值:6分)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12简答(分值:6分)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白鹭是一首诗,请简析其作用。13填空(分值:4分)课程理论,本大题共2题。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内容,完成下列填写。(1)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 和评价的能力。(3)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和合作态度。14判断(分值:4分)判断题。(在正确的后面打“V”,错误的后面打“X”)(1)语文教学实施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2)口语交际教学需要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3)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因而在低年级要“多认多写”。()(4)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获取写作材料。()15简答(分值:2分)教学实践阅读三年级课文《三袋麦子》及其教学片段,完成15-16题。三袋麦子韦伟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小猴呢,他觉得面前的这袋麦子上等的麦种,便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他先到小猪家,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小牛告诉老人:“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老人点点头。最后,土地爷爷又来到小猴家。谈起去年那口袋麦子,小猴拉着老人的手,神秘地说:“请跟我来。”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教学片段:师:小猪,小牛,小猴,都收到了一袋麦子。可由于他们的做法不一,结果就不一样。你喜欢谁的做法呢?生1:我觉得小猴做法好。你看他把麦子都种下了地,收获更多麦子。生2:我也觉得小猴做法好。小猪把麦子做成了面馒头和烙饼,没两天就吃完。小牛呢,也吃得只剩下半袋子。生3:我和前两位同学想法一样。大家可以看插图上的土地爷爷,他也十分喜欢小猴,不然他怎么会摸着小猴头呢?还有大家再看课文,一年后土地爷爷看着憨厚可爱的小猪是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小牛半袋麦子是点点头,可看小猴却是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这说明土地爷爷赞赏小猴做的好。所以我喜欢小猴做法。师:你能通过看图并结合课文来发表自己的思想,值得大家学习。生4:我喜欢小猪。(其他同学很不理解一片嘘声)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4:我觉得大家过年小猪做一些好吃的没什么不好,再说我们过年也都吃东西,像小牛和小猴那样,他们过年就没有东西吃了。师:你有你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没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生5:我要补充,小猪本就贪吃,所以他才会把麦子做成好吃的。生6:我也觉得小牛做法好,因为小牛做事有计划,他的麦子没有马上吃,而是先吃家里的草料、杂粮,还把麦子搬到外面去晒。生7:小牛还挺节俭,一年后还有半袋麦子,我觉得他比小猪好。他也不像小猴那样,一年都没吃上麦子,可我想要是小牛把半口袋麦子像小猴一样种下地就更好了。生8:我想问问认为小猪,小牛做法好的同学,如果不像小猴那样,又怎么能获得收获呢?小猴把一袋麦子变成了许多麦子,他每年都这样种,会有一辈子吃不完的麦子,不会像小猪,小牛那样,只有一时的幸福和快乐。生9:我觉得小猪,小牛,小猴应该相互学习,学小牛做事要节俭,有计划,不能把好东西一下子就吃完,学小猴只有播种才有收获,而小猴把所有的麦子种下地,他一年吃不上东西。会饿一年。他可以种一点,吃一点。可能是小猴想种地多就收获多,只不过我也觉得他们之间应该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大家讨论中想法都不一样,但都有各自的道理,同时懂得相互学习不断的有新的想法,这很好,我希望大家今后经常这样做。15、请完善本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学讲课文故事。(3) 16简答(分值:6分)简述该教学片段对阅读教学的启示。17主观(分值:6分)阅读古诗《草》教学片段,谈谈对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借鉴意义。师:回家后谁愿意把这首诗背给奶奶听?(众生举手,师请一男生到台前)现在我当你的奶奶,奶奶没什么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哟。生:奶奶,我背古诗给你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师:那么多花不写干嘛写草啊?生:(一愣)嗯,因为 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都烧光了,可第二年它仍然能长出新芽。师:哦,我明白了,背吧!(生背)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听不懂。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冬天就干枯。师:你真棒,奶奶明白了。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小朋友放学回家请把草这首古诗背给家里人听。18简答(分值:6分)阅读口语交际课《打电话》的教学片段,写出该片段设计的意图.(现场模拟打电话,老师扮阿姨拨通阳阳家的电话,阳阳拿起电话听筒。)阳阳:您好。阿姨:你好,是阳阳吗?阳阳:请问您是谁?阿姨:我是你的王阿姨呀!阳阳:王阿姨好。阿姨:我有事找你妈妈,她在家吗?阳阳:妈妈不在家,她刚出门买菜去了。阿姨:那请你转告她,下午2:00我在人民医院门口等她,一道去看望李琼老师,她生病住院了。阳阳:阿姨,你们是下午2:00在人民医院门口见面对吗?阿姨:对,如果你妈有什么不清楚的,叫她拨打这个电话给我:XXXX,你把电话号码记下来不要忘了。阳阳:好的,我记下了,谢谢王阿姨,再见。阿姨:阳阳再见。19材料(分值:6分)阅读下面的习作教学设计提纲(节选),请根据教学目标,请将教学过程的第四环节补充完整。我做了一次小实验【教学目标】(1)能借助课前实验及欲学材料,梳理出写小实验的的基本要求。(2)能在真实场景下实验操作,运用已学关键语句写清试验过程。(3)典型引路,面向全体,运用多种方式修改习作。【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回顾实验,借鉴材料,梳理架构。第二环节:现场实验,知道观察,积累素材。第三环节:借助课文,激活素材。(1)联系已学课文,复习关键词句。(2)借助观察图表,口述实验过程。(3)运用关键语句,完成习作初稿。第四环节:对照要求,讲究方法,指导修改。 第五环节:修改完善,誊清较高,提交老师。20主观(分值:40分)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要求:不透露个人信息,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800字题一: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的,也要回到土里去。题二:评述吴承恩的《西游记》或斯威夫特的《格列佛佛游记》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集中一点,写深写透。【真题答案及解析】1、【正确答案】:(D)2、【正确答案】:(C)3、【正确答案】:(B)4、【正确答案】:(A)5、【正确答案】:(A)6、(1)何时复西归;(2)斜风细雨不须归;(3)万紫千红总是春。(4)锦鳞游泳郁郁青青7、【解析】:观:景观;(2)扳留:挽留;(3)诚:确实;(4)绻绻:眷念【解析】:贤能之士到某一处地方,不单单会使那儿的人民不忍心忘记他,而且连自己也不能忘记那儿的人民。9、【正确答案】:(A)【解析】:第一段写了吴县的风景的山形风貌,但是没有暗写魏君。魏君在第二段才正式出现。10、【解析】:(1)白鹭钓鱼(2)白鹭望哨(3)白鹭低飞11、【解析】:紧接着用了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排比句,具体状写白鹭的蓑毛、长、身段、脚,赞美白鹭平凡朴素的外在美。12、【解析】:《白鹭》一文中首尾两段前后照应,“白鹭是一精巧的诗”指的是诗歌的形式美。“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指的是诗歌的和诗的意境美。诗歌的结构紧y奏,形式整齐。白鹭身段的大小,颜色和配合正是诗的形式美;诗歌的意境优美,韵味无穷,白鹭在“钓鱼、栖息、飞行”等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也正如诗的意境美。13、【解析】:(1)工具性和人文性(2)欣赏(3)开发和利用(4)探究精神14、【解析】:(1)对(2)错(3)对(4)对15、【解析】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16、【解析】①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此案例中老师引导学生去说出谁的做法好,体现了这一点。②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这个片段中,该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并且创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的模式。③这个片段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统一到教学中去。④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