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1页
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2页
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3页
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4页
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49年8月,第一届“北平各界代表会议”召开,“从政府、军队到人民团体和机关,从工人、农民到工商业资本家,从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到宗教界民主人士,从青年学生到83岁高龄的地方耆宿,所有北京市各族人民都有代表参加”。可见此次会议A.充分体现了人民代表的广泛性B.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会议C.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特征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解析:材料反映了“北平各界代表会议”的人员组成情况,说明参加此次会议的社会阶层广泛,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特征,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确立人民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一届人大上;B项与主题不符,材料所反映的会议是北平市的而不是全国的;材料所述会议只是北京市的,不能作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立的标志,故D项错误。答案:C2.有学者说,1949年新中国制宪机关“是一个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由若干阶级构成的混合主体”。此观点实际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确立C.工人阶级是人民政协的主体D.新民主主义国家性质的特征解析:新中国成立伊始,制宪机关是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当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尚未正式确立,体现了新民主义国家的性质;A项所述在1956年;B项所述在1954年;C项所述通过材料不能确定。答案:D3.1949年10月,年过七旬的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黄炎培打破自己“不做官的老规矩”,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的任命,并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是做事,不是做官。”由此可知A.中国民主建国会在政务院地位突出B.中国民主建国会逐步改变政治纲领C.新政权调动了民主人士的政治热情D.宪法赋予了民主党派合法的地位解析:据材料中“中国民主建国会”可知黄炎培属于民主党派人士,同时材料中的“自家的政府”也说明其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两项说法通过材料均不能得出;D项错误,时间不符,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是在1954年。答案:C4.许崇德曾回忆说:“旧社会很多妇女都没有名字,只有‘李家……’这样的称呼,在登记选民时,现场就起开了名字—‘你叫王亚美’……”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A.妇女觉悟的落后B.民主政治不完善C.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D.民主选举不科学解析:由材料中的“登记选民”,可知是新中国第一次选举,在以前连名字都没有的妇女具有了选举资格,说明新中国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A、B、D三项叙述错误。答案:C5.下面是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第一届“人大”名额初步分配表。此表突出地反映了类别政府党派团体驻区机关工人文教卫生私营工商业少数民族宗教街道居民人数964853241313442比例5.11%3.41%2.29%4.55%30.1%13.64%7.39%7.39%2.27%23.86%①第一届“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②国家政权中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③文化落后的农民阶级无法担任代表④“人大”代表选举程序公平和公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分配表反映了人大代表来自于各个阶层,因而体现了其广泛性,①正确;北京西单区作为城区是没有农民的,所以没有农民代表,③叙述错误;分配表只是说明代表的构成,并没有说明其选举程序,所以④与题意不符;分配表中工人阶级占据了人大代表的绝大多数,这突出地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②正确。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答案:A6.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鼓励和指导它们(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这一规定体现了A.主权在民精神B.人民民主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解析:据材料中的“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可知,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所以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其他三项通过材料都无法直接体现。答案:D7.新中国成立后,某项制度“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该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制度解析:据材料中的“从俗”“治边”“中央——地方”等信息,可知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状况而实行的制度,此制度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C8.1956年9月,刘少奇在“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材料观点表明A.1954年宪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B.社会转型急需相应的法律做保障C.当时的民主制度缺乏法律依据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解析:据材料中的时间和“迫切任务”“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等信息,结合当时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历史背景,可知当时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时期,尽管在1954年制定了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宪法(它是民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但其他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相应的法律还很不系统和完备,因而“八大”将建立“系统完备的法律”作为国家的迫切任务之一。答案是B项。答案:B9.据记载,1954年后中国立法工作显示出强劲的上升趋势,1958年立法达到24件,但立法工作在1959~1977年期间急剧下降,有10年的立法数量竟为0。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法律体系已经完备B.社会秩序趋于稳定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社会对立法的需求不足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立法工作急剧下降是在1959年“左”倾错误发展和“文革”进行期间,此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泛滥,尤其是“文革”时期从事立法工作的“人大”被停止工作,出现了立法数量为0的现象,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文革”十年期间国家处于动乱之中。答案:C10.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材料主要反映了A.加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要性B.要彻底破除个人崇拜和“左”的思想C.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急迫性D.扩大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紧急性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当时中国“法律很不完备”,要“集中力量”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而且要制定的法律种类较多,说明法律体系需要健全,而“集中力量”也说明了急迫性;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实际上是需要健全法律的背景;D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材料主题是法律问题,而不是民主问题。答案:C11.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此观点实际上强调了A.加紧社会主义立法工作B.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C.加强对政府的法律监督D.坚持“依法治国”方针解析:材料中特别强调了宪法的“实施”,也就是强调了依据宪法治理国家,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实施,而不是立法;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公民方面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实施而不是监督。答案:D12.右面是1978年至2010年底我国制定的宪法和有效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比例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出A.我国的法律体系已趋完善B.新时期地方自治权日趋加强C.当代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美D.民主与法治的制度化趋势解析:示意图中的宪法和有效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信息只能从一个角度反映这一时期法律法规的构成,还不能反映整个法律体系已趋完善,A项错误;地方性法规的增加不等于地方自治权加强,我国的地方自治权主要体现为自治区、县拥有部分的自治权和香港等特别行政区拥有较大的自治权,B项错误;C项所述也夸大了材料信息的影响;各项法律和法规的制定有利于民主与法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13.1989年4月《行政诉讼法》通过后,某报刊发表评论说“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这个制度的建立使得人民群众的权益在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有了司法救济的途径”。由材料可知,现代中国A.政府不再是法律的制定者B.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C.加强了民权的法制化建设D.民主政治进一步得到完善解析:据材料中“行政诉讼法”的内容,可知此法使人民群众可以在受到行政侵害时进行“告官”,体现了“民权”受到法律的保护,答案是C项;A项错误,政府本来就不能制定法律;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材料主题不符。答案:C14.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方法……”这里的“政策和方法”主要是指A.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B.两岸政治上地位平等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由台湾提出统一政策解析:《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方式统一”的主张,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D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所述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答案:A15.1992年8月1日,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发布的文件中写道:“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此言论可以表明A.“一国两制”付诸了实践B.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C.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两岸“三通”的实现解析:材料信息是台湾虽然不承认大陆政权,但承认了大陆与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实际上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2年10月两岸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答案:C16.“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是我国要长期坚持的方针,从根本上说,这一经验总结来自A.港、澳社会制度的先进性B.中央对港、澳的直接管理C.港、澳地区的完全自治D.“一国两制”的长期实践解析:材料中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体现的是“一国两制”下中央政府对港、澳地区的政策,正是长期实施了“一国两制”才有港、澳长期的繁荣稳定;A项叙述错误,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先进的;B、C两项不符合史实。答案:D17.右图是1950年1月19日《人民日报》关于“(北)京市军管会维护国家主权收回外国兵营地产”的报道。此文告从侧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一边倒”政策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A项“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政府不承认以往政府的外交关系及所签订的条约,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特权,根据材料,文告是在取消外国在中国的“驻兵权”,这属于清除特权,故选D项。B项是新中国外交的总原则;C项与题意无关。答案:D18.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说:“我们是新起的国家,困难多,万一有事,有个帮手,这样可以减少战争的可能性。”为此,当时中国在外交上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B.倡导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积极与美日缓和外交关系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析:材料中的“帮手”,自然是结盟,而能体现此结果的只有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的结盟;A、B两项是50年代中期的,且没有结盟;C项是70年代的。答案:D19.1954年,缅甸总理吴努说:“我们对于大国是恐惧的。但是周恩来总理访问了缅甸以后,大大地消除了缅甸人民的这种恐惧。”这是因为,周恩来总理A.决定与缅甸建立正式外交关系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以“求同存异”化解双方矛盾D.明确表示了实行不结盟政策解析:材料中的“消除了缅甸人民的这种恐惧”,体现了周恩来的睦邻友好政策,而能说明材料的时间所能实现睦邻友好的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C项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D项时间不符,不结盟政策是在改革开放后奉行的。答案:B20.1955年,一个外国代表说:“万隆会议闭幕了,周恩来的旗帜将永远在万隆飘扬!”此代表所说的“周恩来的旗帜”主要是指A.“和平共处”的倡议B.“求同存异”的精神C.反对殖民主义的宗旨D.“睦邻友好”的政策解析: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所以材料中的“周恩来的旗帜”就是促进亚非团结的“求同存异”精神;A项不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而是在同印度的交往中提出的;C项虽是万隆会议的宗旨,但不是周恩来所独有的;D项是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政策。答案:B21.1971年的某一天,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有20多个国家与台湾当局“断交”,时任台湾“外交部长”的周书楷深感无“外”可“交”,“外交部”也被人讥讽为“断交部”。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美国政府放弃了对台湾当局的扶持B.新中国政府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西方国家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D.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A项错误,直到现在美国也没有放弃对台湾当局的扶持;B项时间不符,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C项时间不符,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重大改变是从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开始的;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后,新中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而台湾当局已完全失去了“合法性”,所以才会出现“断交”高潮,故答案是D项。答案:D22.“40多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以战略家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这次“握手”A.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形成了对抗苏联霸权主义的政治同盟C.标志着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D.彻底打破了西方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解析:材料中的“握手”指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从而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实行的孤立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彻底破产。答案:D23.毛泽东曾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列事件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A.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苏的关系由紧张到缓和C.田中角荣访华和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国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解析:中日对抗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外交上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所以能证明材料中的观点。A、D两项发生于中美关系正常化前,时间不符;B项错误,当时中苏关系正在恶化,并没有出现缓和。答案:C24.下列是几幅中国对外交往的图片,对其所反映的共同信息叙述最准确的是A.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合作B.始终重视与亚洲国家合作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材料中中国积极参加东盟10+3合作、促成上海合作组织建立、组建金砖四国等,正反映了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其他三项不符合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信息。答案:C25.有人评论说:“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上海精神’没有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成为各国发展互信、平等、相互尊重和睦邻友好关系的有效准则。”由此可见,“上海精神”的实质是A.加强区域国家间结盟友好B.谋求区域间的和平与发展C.推进中国与亚洲各国结盟D.共同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互信、平等”和“睦邻友好”,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为了实现区域间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是不结盟国家,所以上海合作组织不是国家间的结盟,A、C两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不针对第三国,故D项说法有误。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结合材料一中有关图片,说明材料二中中国人民是如何“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的。(3分)(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三中邓小平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观点对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有哪些?(9分)答案:(1)通过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3分)(2)原因:“文革”时期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文革”结束后迫切需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要加强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权威。(3分)影响: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法制建设方针,推进了全面立法工作,使民主政治趋于制度化、法律化。(4分)表现: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修订宪法;等等。(2分,举出两例且言之有理即可)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部分年份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人口的比例变化1953年1979年1995年2009年农村代表所代表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人口的比例8∶l8∶14∶11∶1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百分比13.26%18.96%29.04%46.6%材料二1950~2009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的数量变化示意图材料三1989年4月《行政诉讼法》颁布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康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这个制度的建立使得人民群众的权益在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有了司法救济的途径”。……行政诉讼制度的确定,使得更多关于行政程序的法律被制定出来,政府主动也好,被动也好,都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必须自我约束,否则就可能被告上法院。——《1979年后我国大规模立法回顾:民告官开始有依据》(1)材料一反映了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人口和城镇代表所代表人口的比例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立法工作呈现出怎样的阶段特征?并分析导致此特征的原因。(9分)(3)据材料三,指出《行政诉讼法》制定的历史意义。(2分)答案:(1)变化:农村代表比重不断上升,而城镇代表比重相对下降,最终达到了比例相等。(2分)问题:中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1分)(2)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立法数量较多,60年代和70年代立法数量最少,80年代后立法数量急剧增加。(3分)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来巩固新生政权;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由于“文革”的发生,法制遭到了破坏;80年代后,为保障人民权利,加强了立法工作,尤其是90年代“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进一步推动了各项法律的制定。(6分)(3)保障了“依法治国”的实行,使民权拥有了法律保障;加强了政府的自我约束力。(2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在外交上实行对苏联“一边倒”的方针。这一方针被毛泽东称为“打破帝国主义封锁之道”。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天,即与苏联建交,并于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一系列协定……毛泽东和周恩来曾这样评价说:“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廖心文《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等人打破西方封锁的决策历程》材料二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第一次访问了印度。在会谈中,印度总理尼赫鲁谈到两个月前五国总理决定召开的亚非会议……毛泽东得知亚非会议消息后,于7月7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认为,国际上都在谈缓和局势与和平共处,形势大变了,外交方针应由“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改为“必须走出去”。——李晓勇《记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时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58年1958年国家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