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研究报告和端粒酶新功能研究进展_第1页
端午节的研究报告和端粒酶新功能研究进展_第2页
端午节的研究报告和端粒酶新功能研究进展_第3页
端午节的研究报告和端粒酶新功能研究进展_第4页
端午节的研究报告和端粒酶新功能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篇一:端午节研究报告端午节研究报告一.研究的问题端午节有哪些的习俗?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端午节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端午节的由来。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端午节的历史。3,通过各种途径,搜索端午节的习俗。研究时间:5月1日—6月5日三.研究过程与内容四.结论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1]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五、感想端午节,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可有可无。其实不然,端午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节日,只不过近代新文化运动兴起,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把大量旧有的传统民俗文化都革除掉了。一代代人下来,到如今,有些人竟以为粽子只是一种地方小吃,其中的来历及文化内涵,已被丢失得非常久远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篇二: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的调查报告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的调查报告关于端午节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眼看着马上就要过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我们家也不例外,面对着端午节的各种各样的习俗,我不由得起了好奇心,于是我们对端午节展开了调查。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端午节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端午节的由来。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端午节的历史。3,通过各种途径,搜索端午节的习俗。三.人员分工第一小组调查端午节的由来第二小组调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第三小组参与端午节的活动第四小组寻找中国文人写下有关端午节的诗词老师整理,汇编各种资料第一小组调查端午节的由来第二小组调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第三小组参与端午节的活动第四小组寻找中国文人写下有关端午节的诗词老师整理,汇编各种资料五.结论1.端午节的介绍: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英文为dragonboatfestival、doublefifthfestival,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1]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2.端午节的规定: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九月三十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六.研究体会目前,我们的成长环境日趋复杂。西方文化的渗入,在同学们当中掀起了一股来势不小的崇洋潮,着洋装、吃洋餐、过洋节。不少同学对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情有独钟,却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扫墓祭祖的清明、悼念爱国先人的端午、阖家团圆的中秋、登高敬老的重阳不屑一顾。为了让同学们重新认识自己祖国的传统节日,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我们决定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及由来进行研究调查。二调查方法1、实地观察法2、上网查询法3、询问周边的老人三研究的问题1、端午节的由来2、端午节的习俗3、各地是怎样过端午节的4、中国文人与端午节四人员分工第一小组调查端午节的由来第二小组调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第三小组参与端午节的活动,拍摄活动情况第四小组寻找中国文人写下有关端午节的诗词陈老师整理,汇编各种资料篇三: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调查报告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游百病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华东师范大学青岛实验中学班级:20XX级(6)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端粒酶新功能研究进展摘要: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由重复DNA序列和相关蛋白组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具有稳定染色体结构及完整性的功能,会随染色体复制与细胞分裂而缩短。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能以自身RNA模板合成端粒DNA,为细胞持续分裂提供遗传基础。由于端粒和端粒酶与细胞衰老、肿瘤发生等密切相关,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对端粒酶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表明端粒酶除了维持端粒长度这一核心功能外,在DNA修复、促进细胞存活、抵抗细胞调亡以及促进细胞复制与转化等方面也具有值得关注的表现。端粒酶新功能的研究进展,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客观认识端粒酶及其应用提供帮助。关键词:端粒;端粒酶;TERT;DNA修复;抗调亡;增殖NewFunctionsofTelomeraseAbstract:TelomeresareaspecializedstructureintheendofchromosomewhichconsistsoftherepetitiveDNAsequenceandbindingproteins.Telomeresareessentialformaintaininggenomicintegrity,andprogressivelyshortenwithgenomereplicationandcellproliferation.Telomeraseisaribonucleoproteincomplexresponsiblefortheelongationoftelomeres,andsuppliesgeneticbasisforcell’spersistentproliferation.Ascloserelationswithagingandcancer,telomeresandtelomerasewereinthespotlightofresearch.Withresearchgoingdeeply,somenewphenomenaandresultswererevealedandindicatedthattelomerasehassomenewfunctionsinDNArepair,cellsurvival,anti-apoptosisandcellproliferationandtransformation.Thenewfunctionsoftelomerasearehelpfulforfutureresearchanditsapplication.Keywords:Telomeres;Telomerase;TERT;DNARepair;Anti-apoptosis;proliferation

端粒(telomeres)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天然结构,它是由简单重复(simplerepeats)的DNA序列及相关的结合蛋白组成的复合物[1]。端粒起着稳定染色体结构,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防止染色体相互间发生融合和重组,使正常的染色体末端区别于受损的DNA双链,从而避免激活DNA损伤应答机制(TriggeringcellularDNAdamagecheckpointresponses),调节细胞生长和决定细胞生命[2]。由于DNA复制存在5’末端复制缺陷问题(5’-terminalreplicationproblem),导致了细胞的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会伴随着染色体的复制与细胞分裂出现渐进性的丢失(progressivelyshorten)。端粒酶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的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P),能够利用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人的端粒酶至少由三个组分构成,端粒酶RNA(TelomeraseRNAComponent,TR)、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ReverseTransciptase,TERT)和端粒酶相关蛋白1(Telomeraseassociatedprotein,TEP1),其中TR和TERT是端粒酶发挥作用的核心组分,分别提供模板和逆转录合成端粒DNA。它的核心作用是延长端粒,从而维持端粒在复制分裂中保持一定长度,为细胞具有不断复制提供遗传基础。[3]由于它们与衰老、肿瘤、干细胞等生命现象的密切联系,对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成为热点领域。1990年,有些学者提出了端粒假说:即细胞随着有丝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逐渐缩短,当其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进入永生化Ⅰ期,即M1期。此期大部分细胞在p53基因调控下将衰老死亡,仅有少部分细胞通过病毒癌基因的整合或p53、Rb等抑癌基因的突变使细胞逃脱死亡,再继续分裂50代左右,端粒长度缩短到危机点,细胞进入永生化Ⅱ期,即M2期。绝大部分细胞因为端粒极度缩短不能维持其功能而死亡。某些细胞,如肿瘤细胞和干细胞等,存在着端粒维持机制,使得细胞摆脱了复制性衰老遗传机制的制约,从而获得永生化。很多研究表明,这种机制通常是依赖于端粒酶的激活来实现的[3]。随后关于端粒酶的众多研究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这一假说以及端粒酶维持端粒功能的理论,端粒酶的角色也逐渐清晰起来。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发现端粒酶的功能似乎不仅仅是延长端粒,在DNA修复、促进细胞存活、抵抗细胞调亡以及促进细胞复制分裂等方面同样有令人关注的表现。同时,端粒酶及其核心组分TERT和TR,在一些实验中表现出无法解释的现象和问题需要去进一步探索。目前关于端粒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抑制端粒酶活性治疗肿瘤:非端粒依赖的快速途径端粒“有丝分裂分子钟”的角色是确认无疑的,维持端粒长度是细胞持续增生的必要条件。绝大多数人类正常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是被抑制的,而在人类肿瘤组织细胞中,90%以上的具有端粒酶的活性。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很多研究者的实验已经证实端粒长度维持机制和端粒酶积极参与了人类肿瘤的发病机制。于是,利用端粒酶抑制剂来进行肿瘤的治疗成为一种可能。[3]根据传统的对端粒酶的认知,肿瘤细胞高表达端粒酶来维持端粒长度,如果抑制了端粒酶活性,肿瘤细胞的端粒则不会继续延长,成为一种没有端粒遗传基础的细胞,当药物处理过的细胞继续分裂至端粒无法保护染色体末端时,细胞则会因为染色体的失稳、融合而最终走向死亡,这在端粒酶抑制实验中已经证实。然而在某些实验中出现出乎预料的结果。端粒酶的活性被抑制后,肿瘤细胞生长迅速被抑制,然而端粒长度并不是出现复制性缩短,而是表现为端粒的迅速降解或没有变化。2003年,KraemerK等人[4]利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来抑制膀胱癌细胞EJ28的TERT活性,当TERT的表达被抑制后,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降低,细胞复制增殖立刻出现降低,并伴随着端粒的迅速缩短。ShayJW对此文章提出了评论,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端粒酶抑制剂AS-ODN本身破坏了端粒的T环结构(T-loop),而引发了端粒的快速降解,或者细胞本身的端粒就非常短,也可能存在其它未知的机制[5]。ZhangXQ等人[6]利用腺病毒载体装载眼癌94产物(Retinoblastoma94produces,Rb94),将这种产物转染至膀胱癌细胞和永生化的膀胱上皮细胞后,细胞出现快速的端粒降解、染色体的恶化和Caspase依赖的调亡现象,而该产物转染正常细胞则没有上述现象的出现。ZhangXQ,ShayJW和GilleyD等人认为,可能是通过端粒酶具有的一种未知的机制介导的端粒降解[2][5][6]。与端粒迅速降解相反,SaretzkiG等人[7]利用核酶来抑制卵巢癌细胞系的TERT表达,转染核酶后三天,端粒酶活性被抑制,细胞也大量死亡,而端粒没有发生缩短。当利用该核酶对正常细胞进行处理时,正常细胞的生长则没有受到影响。SaretzkiG可能存在“快速追踪”(fast-Track)机制,当端粒酶减少时,肿瘤细胞会发生快速的生长抑制并可能通过调亡途径诱导死亡。HaoZM等人[8]也设计了锤头状核酶来抑制TERT的活性,来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核调亡活性。该核酶在体外切割实验证实了可以抑制TERT。他们构建了含有该核酶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了端粒酶阳性的肠癌细胞系SW480和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结果发现,核酶可以强烈的抑制TERT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同时表现通过某种非端粒短缺途径引发的快速调亡。FoliniM等人在2002和2005年利用反义寡核苷酸,在人前列腺癌细胞中同样观察类似现象,针对TERT的反义核酸可以封闭TERT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细胞发生快速调亡而没有端粒缩短情况出现。而针对TR的反义核酸封闭TR后没有出现这一现象[23][33]。在ZhangXQ等人[6]的文章中,有用Rb94处理前后的细胞原位杂交照片和端粒平均长度检测结果,可以清楚的发现,处理24h和48h的细胞端粒的平均长度要显著低与未处理细胞对照,这种长度的差距远大于正常的端粒复制缩短的长度。同时,用Rb94处理正常细胞则未发生端粒迅速缩短现象,表明这种端粒酶抑制剂不会破坏端粒结构。因此,该现象与细胞本身端粒过短及端粒结构被破坏无关。FoliniM等人认为可能是端粒酶抑制剂抑制了酶的加帽功能(Cappingfunction)[23]。但究竟是什么机制使得端粒酶抑制后端粒会急剧破坏?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由于端粒发生迅速降解,细胞在短时间即发生调亡,且具有细胞特异性,它可能会为利用抑制端粒酶进行快速的肿瘤特异性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2.DNA修复与稳定基因组HandeMP等人[9]的实验提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参与DNA修复的蛋白具有潜在的端粒维持功能,DNA修复与端粒功能具有联系。ShinKH等人[10]推断TERT在DNA修复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用TERT质粒转染正常人口腔成纤维细胞(NHOF),使其异位表达TERT。然后观察NHOF和表达TERT的NHOF细胞(NHOF-T),在加入诱变剂处理后,通过检测DNA突变率、宿主细胞再生作用、核苷酸切补修复能力和DNA末端连接活性,来评价DNA修复的效率。结果表明TERT可以促进DNA修复,推断TERT可能是通过激活DNA修复蛋白来加速DNA修复的。PirzioLM等人[11]研究了在正常的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端粒酶的长期影响,发现在细胞染色体失常的频率降低。异源表达TERT后永生化的成纤维细胞即使经过电磁辐射的暴露,其核型变化依然稳定。异源过表达TERT和不寻常的自发染色体稳定性以及射线暴露后的染色体稳定性相关。辐射不能增强异源表达TERT细胞的质粒整合率。长期观察发现,端粒酶引起永生化的成纤维细胞,其染色体的稳定性和质粒的整合位点都特别的稳定,而与辐射无关。结果确证端粒酶具有稳定染色体的作用,而此与端粒无关。SharmaGG等人研究表明[12],瞬时表达TERT可以在出现延长端粒效应前,引发包括SOD、Ku80、NK-κB等与DNA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表达TERT的细胞中,染色体断裂的频率要比对照细胞的要低。TERT具有稳定基因组和DNA修复的功能。这些实验结果提示并验证了端粒酶除了作用于端粒长度外还具有控制DNA修复的功能。染色体断裂以及DNA发生突变,是细胞丧失正常特性的遗传因素,可能会引发细胞癌变、死亡等后果。由于DNA修复功能的存在,从而使一些TERT阳性细胞具有更加稳定的遗传表型,深入研究TERT与其它DNA修复蛋白的相互关系,对客观理解端粒酶作用以及在抗突变方面的应用提供帮助。3.抗细胞调亡作用TERT作为端粒酶的催化亚基,在促进细胞存活和抗细胞调亡方面表现出非端粒依赖的功能。XuDW等人2000年发现TERT受p53的下调抑制,在Burkitt淋巴瘤细胞BL41和乳腺癌细胞MCF-7中,激活p53可以快速地抑制TERT的mRNA表达[13]。2003年,CaoY等人在人乳腺癌细胞中下调TERT的表达,结果细胞出现端粒酶活性非依赖的调亡。而表达突变的无端粒酶活性的TERT可以促进细胞存活。通过对TERT和p53、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相互作用研究,证实TERT可以通过非端粒酶依赖途径来促进细胞存活和复制增殖[14]。2005年,RahmanR推测TERT在p53诱导调亡途径上起作用,他们在Burkitt淋巴瘤细胞BL41中组成性表达TERT,结果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在肠癌细胞HCT116中,组成性表达的TERT可以抑制细胞针对丝裂霉素C等物质产生的P53依赖的细胞调亡,而无端粒酶活性的突变的TERT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提示TERT具有非端粒酶活性依赖的抗p53诱导的调亡作用[15]。在非p53调亡途径方面,TERT的抗调亡作用也有报道。2003年SmithLL等人实验证明,在人乳腺上皮细胞HMECs中过量表达TERT可提高细胞表达一些生长控制基因如EGFR、FGF等,而会抑制一些调亡前体基因的表达,如TRAIL[16][1]。LiS等人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敲除TR和表达突变的TR来抑制端粒酶阳性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细胞停止生长并发生了不依赖于P53途径调亡,且端粒长度未发生改变[17]。随后实验发现,TR敲除并未出现端粒末端结构的改变,但是引起了基因表达的变化,其中CyclinG2和Intergrin的表达被抑制。这些实验发现提示TERT在压力诱导调亡(stressinducedapoptosis)过程中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是通过转录调节进行的[18]。DudognonC等人,利用急性早幼白血病细胞进行研究,发现外源表达的TERT可以保护细胞免于TNF或TRAIL诱导的细胞调亡,而不依赖于端粒维持功能[19]。抗细胞调亡作用,与肿瘤发生、细胞永生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现有的实验证据提示和展现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即进一步研究和阐明端粒酶与调亡途径的关系以及在调亡和抗调亡网络的作用,对认识端粒酶抗调亡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具有一定意义。4.促进细胞增殖与转化端粒长度是细胞复制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大部分肿瘤细胞需要通过表达端粒酶的催化亚基TERT来拥有获得永生化性状,而其它的肿瘤细胞则是依靠端粒选择性延长途径(alternativelengtheningoftelomeres,ALT)来维持端粒,由于上述两种现象总是出现在恶性肿瘤细胞中,为下列假设提供了支持,即足够的端粒贮备是促使细胞发生完全恶性转变的关键,甚至是唯一的因素,而与是何种方式维持端粒长度没有什么关系。[20]然而,近来有些实验报道发现,TERT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甚至出现恶性转化的功能。与传统认知不同的是,TERT的促增殖与转化能力,并不是伴随着端粒的维持或延长,或者说不依赖于端粒酶活性。ArtandiSE等人[21]在2002年建立了组成性表达TERT的转基因小鼠,实验结果发现TERT可以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在年老的鼠中有相当部分患有乳腺癌,然而这种小鼠天生就具有很长的端粒贮备。同年StewartSA等人[34]测试了在体外细胞转化实验和体内肿瘤发生实验中ALT是否可以取代端粒酶途径。他们在ALT方式永生化的细胞系GM847中表达癌基因H-Ras,却没有发现细胞出现转化。随后在细胞中异源表达TERT,细胞发生转化,并出现肿瘤细胞的表现型。在细胞异源表达突变的TERT,它保留了端粒酶催化活性但不能维持端粒,结果细胞一样出现肿瘤转化。这一研究提示TERT除了具有端粒维持作用外,还具有促进肿瘤发生的作用。ChangS等人称Stewart的文章对传统观点发出攻击,使我们对端粒酶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即使ALT途径而进行端粒延伸的细胞一样需要TERT来进行增殖和转化[20]。2003年,SmithLL等人实验证实,外源性表达端粒酶可以降低HMECs对有丝分裂原的需求,同时诱导细胞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因此端粒酶促进细胞复制增殖不仅是通过稳定端粒,而且与其促进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16]。HidemasaOh等人2002年的实验研究表明TERT具有促进心肌细胞的存活、增殖和肥大作用[22]。FoliniM等人用反相方法来证明TERT具有非端粒依赖的促细胞存活和增殖作用,他们在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中,通过反义寡核苷酸来干扰TERT和TR,以比较评价端粒酶抑制剂。转入细胞内的针对TERT的硫代磷酸寡核苷酸可以切割TERT的前体RNA,从而诱导端粒酶活性的完全抑制,细胞出现了早期的生长下降和调亡,而端粒没有出现可检测的缩短。相反,通过同样的方法去抑制TR,端粒酶活性也可以被完全抑制,但不能干扰细胞的增殖[33]。这一结果提供了一些证据,即TERT具有非依赖性的机制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的酶活性。在干细胞研究方面,2005年SarinKY等人发现TERT可以促进静息的干细胞增殖而不延长端粒。为了获得更具说服力的证据,他们构建了四环素诱导表达型的TERT转基因小鼠以及TR敲除的小鼠。TERT使用的启动子是β-actin,可以在干细胞和上皮细胞中表达。利用四环素诱导小鼠表达TERT,结果发现,在皮肤的发囊泡干细胞由静息转为活性干细胞,小鼠出现毛发的快速生长。为了证实这种现象和端粒延长无关,他们在TR敲除的小鼠上进行实验,由于缺少TR,端粒无法进行延长,可是在诱导TERT表达后,小鼠出现同样的表现[24]。BlackburnEH在thescientists网站发表评论称,近段时间在端粒酶具有非端粒依赖的促细胞增殖转化功能的研究中,已经积累一些证据,而这个实验结果是最清楚的。同时FuchsE以及ShayJW等学者也对此表示认同[25]。目前的研究结果为证实端粒酶在促进细胞增殖以及转化中的作用积累了一些证据,在端粒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疑问,即“端粒酶是肿瘤发生的原因,还是伴随肿瘤发生而出现的现象”,虽然目前不能为此下定论,但这些证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和探索端粒酶与细胞增殖及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使我们不在局限于原有观点的束缚,对客观、全面、深入认识和理解端粒酶提供了思维上的拓展。上述关于端粒酶的新问题与新功能研究进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它们具有相互的关联性。由于TERT的抗调亡作用以及上调与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才能使得细胞存活继而发生增殖或转化。而TERT所表现出的新功能,在其它实验也有所报道,但没有与端粒延长功能进行区分。[26][27][28]同时,有些实验报道也为我们客观认识端粒酶及临床其应用有所帮助。LueNF等人[29]发现在体外有Mn2+存在时,TERT具有末端转移酶特性,可以不依赖于TR为模板而在端粒末端上进行延伸,这为解释TR非端粒酶活性必需以及单纯过量表达TERT即可某些效应方面提供了一个思路,因为在体内可能存在类似Mn2+功能的物质。WangJCY等人[30]利用人的造血细胞进行研究发现,端粒动力学存在组织细胞特异性,永生化的造血细胞中要维持端粒长度还需要其它协同事件。这种组织特异性的存在,使我们利用端粒酶进行临床应用时要考虑更多的问题,以确保应有的临床疗效。在利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肿瘤方面,仍然有一些需要关注的实验现象。BechterOE等人[31]发现抑制肠癌细胞的端粒酶后,细胞通过ALT途径维持端粒,以抵抗端粒酶抑制剂的治疗。端粒酶抑制剂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使一些正常细胞产生端粒功能失调,引起新的问题,ArtandiSE等人证明在衰老性端粒酶缺乏和p53突变的小鼠体内存在端粒消耗,通过融合桥(fusion-bridge)过程产生了复杂的非对应移动(complexnon-reciprocaltranslocations)的破坏作用,从而促进上皮癌的发生,端粒酶功能抑制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是否会导致同样的后果[32]。对端粒酶研究的新问题、新发现以及新功能进行展望,客观认识端粒酶的特性本质,对未来研究提供新方向与新思路,对更加安全、更加充分地利用端粒酶进行临床应用提供帮助。参考文献:SungYH,ChoiYS,etal.,thepleiotropyoftelomeraseagainstcelldeath,Mol.Cells,2005;19(3):303-309GilleyD,TanakaH,etal.,telomeredysfunctioninagingandcancer,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chemistryCellBiology,2005;37:1000–1013傅建民,余小舫等,端粒酶与原发性肝癌,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4):461-463KraemerK,FuesselS,etal.,Antisense-mediatedhTERTinhibitionspecificallyreducesthegrowthofhumanbladdercancercells.ClinCancerRes.2003;9:3794-3800.ShayJW,telomerasetherapeutics:telomeresrecognizedasaDNAdamagesignal,clinicalcancerresearch,2003;9:3521-3525ZhangXQ,MultaniAS,etal.,Adenoviral-mediatedretinoblastoma94productsrapidtelomereerosion,chromosomalcrisis,andcaspase-dependentapoptosisinbladdercancerandimmortanlizedhumanurothelialcellbutnotinnormalurothelialcell,Saretzki,G.,Ludwig,A.,etal.,.Ribozyme-mediatedtelomeraseinhibitioninducesimmediatecelllossbutnottelomereshorteninginovariancancercells.CancerGeneTher.2001;8:827−834.HaoZM,LuoJY,etal.,IntensiveInhibitionofhTERTExpressionbyaRibozymeInducesRapidApoptosisofCancerCellsthroughaTelomereLength-IndependentPathway.CancerBiolTher.2005;4(10):1098-1103.HandeMP,DNArepairfactorsandtelomere-chromosomeintegrityinmammaliancells,CytogenetGenomeRes.2004;104(1-4):116-122.ShinKH,KangMK,etal.,Introductionof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tonormalhumanfibroblastsenhancesDNArepaircapacity,ClinCancerRes.2004;10(7):2551-2560PirzioLM.,Freulet-MarrièreMA.,etal.,HumanfibroblastsexpressinghTERTshowremarkablekaryotypestabilityevenafterexposuretoionizingradiation,CytogenetGenomeRes.2004;104(1-4):87-94SharmaGG,GuptaA,etal.,hTERTassociateswithhumantelomeresandenhancesgenomicstabilityandDNArepair,Oncogene2003;22:131-146XuDW,WangQ,etal.,downregulationof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mRNAexpressionbywildtypep53inhumantumorcells,oncogene2000;19:5123-5133CaoY,LiH,etal.,TERTregulatescellsurvivalindependentoftelomeraseenzymaticactivity,oncogene,2002;21:3130-3138RahmanR,Latonen,etal.,hTERTantagonizesp53-inducedapoptosisindependentlyoftelomeraseactivity,oncogene,2005;24:1320-1327Smith,LL,Coller,H.A.,etal.,Telomerasemodulatesexpressionofgrowth-controllinggenesandenhancescellproliferation.Nat.CellBiol.2003;5:474-479Li,S.,Rosenberg,J.E.,Donjacour,A.A.,Botchkina,I.L.,Hom,Y.K.,etal.Rapidinhibitionofcancercellgrowthinducedbylentiviraldeliveryandexpressionofmutant-templatetelomeraseRNAandanti-telomeraseshortinterferingRNA.CancerRes2004;64:4833-4840.Li,S.,Crothers,J.,Haqq,C.M.,andBlackburn,E.H.CellularandgeneexpressionresponsesinvolvedintherapidgrowthinhibitionofhumancancercellsbyRNAinterference-mediateddepletionoftelomeraseRNA.J.Biol.Chem.2005;280:23709-23717DudognonC,PendinoF,eial.,Deathreceptorsignalingregulatoryfunctionfortelomerase:hTERTabolishesTRAIL-inducedapoptosis,independentlyoftelomeremaintenance,oncogene,2004;23:7469-7474ChangS,DePinhoRA.,etal.,Telomerase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ProcNatlAcadSciUSA.2002;99:12520-12522ArtandiSE,AlsonS,etal.,constitutivetelomeraseexpressionpromotesmammarycarcinomasinagingmice,ProcNatlAcadSciUSA.2002;99:8191-8196HidemasaOh,GeorgeE.Taffetetal.,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promotescardiacmusclecellproliferation,hypertrophy,andsurvival,ProcNatlAcadSciUSA.2002;98:10308-10313FoliniM,PennatiM,etal.,TargetinghumantelomerasebyantisenseoligonucleotidesandribozymesCurrMedChemAnti-CancAgents.2002;2(5):605-612SarinKY,CheungP,etal.,conditionaltelomeraseinductioncausespr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