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研方向_第1页
计算机考研方向_第2页
计算机考研方向_第3页
计算机考研方向_第4页
计算机考研方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考研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都有哪些方向可以选择呢?jjiiiiiiiiiiiiiiiiiiii01计算机系统结构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3计算机应用技术04信息安全05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有以下方向:02面向对象技术04软件安全与编译器体系结构06分布计算与互联网技术08并行与分布计算,生物信息学算法09软件工程、信息系统10软件理论与应用11高可信软件技术、互联网计算与互联网软件、可编程芯片支持软件和嵌入式系统12软件测试与自演化技术14程序理解、软件再工程15计算智能的理论、方法与应用16高可信软件技术、互联网计算与互联网软件、可编程芯片支持软件和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有以下几个方向:02网络与信息安全04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多媒体信号处理05图形图像处理技术07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嵌入式系统09计算机网络与图形图像处理10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11输入输出技术与设备、图像处理与图像理解12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嵌入式系统13网络安全14信息安全与编码15网络安全和网络计算16图形图像和外设17计算机输入输出技术与设备、图形图像处理与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有以下方向:02多媒体信息处理03智能信息处理、网络多媒体与虚拟仿真技术05图形图像处理、虚拟仿真与网络安全06网络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07智能信息处理、生物信息处理08网络数据库与智能检测09嵌入式系统及应用10图像传输与处理11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领域的数据挖掘12计算机控制系统与IC设计技术13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15计算机应用2.计算机专业各个报考方向的不同?1、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实时计算机应用、CIMS、计算机图形学、并行计算、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情感计算、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知识工程、计算机视觉、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草图理解、网络性能分析与协议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信息可视化、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复杂系统(应急、物流、海洋)领域工程、基于SOA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语义搜索引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搜索引擎、空中交通信息系统与控制、民航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等。专业特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需求,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对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规划和设计,提供与实施技术与解决方案,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的学科。培养这方面人才所涉及的知识面包括:数学与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系统平台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人机交互、集成程序开发、系统架构与集成、Web与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实施、职业操守等。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提供首席信息官及承担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的人才,并提供为IT企业提供系统分析人才。科研状况:本专业是天津市第一个计算机类博士点,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在其它领域应用中核心技术问题研究及相关信息系统开发。近年来在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计算机辅助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电子商务等方向承担国家863项目及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余项。承担省部级及横向科研课题近百项。为国家和天津市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30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高等计算机网络、计算理论、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在各领域应用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理论和工程方法,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方向:计算理论、算法理论;软件工程、中间件、智能软件、计算环境;并行计算、网格计算、普及计算;密码学、信息安全、数据理论;图形图象算法、可视化方法;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其他方向专业特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强调计算、算法、软件、设计等概念,主要的领域包括计算理论、算法与复杂性、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设计与理论、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与编译理论、信息安全理论与方法、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等。科研状况: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是我院重点发展,进步较快的专业。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网络信息安全、中间件技术、并行计算、网格计算、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前沿性成果。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96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计算理论、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软件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软件的理论方法,以及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并行计算、普及计算等等的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3、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方向: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真实感图形生成与虚拟现实技术专业特点:计算机系统结构(原名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全面研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从单机到网络)的构成、硬件与软件的联系与功能匹配、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等。该专业的研究课题涉及高性能处理机系统结构、多机系统、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系统、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VLSL设计、容错计算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与通信系统、移动计算、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等。科研状况:本专业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有多项科研获奖。其中G.T9112计算机解密系统获北京市公安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表面高度复杂实体的CAM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ASIC的真实感图形算法和系统结构的研究”、国家高科技863项目“用于建筑环境仿真设计的分布式多用户虚拟现实系统”、天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布式多用户VR开发系统平台的研究”和一大批为企事业单位开发的横向科研项目。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应用数学、外语、高等计算机网络、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计算理论、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综合实验、计算机控制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研究热点问题、计算机系统仿真、量子计算、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面向对象方法学、嵌入式系统设计、统一建模语言、图象/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软件体系结构。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等的应用开发技术、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多核软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应用、智能优化算法、神经网络系统结构、系统软件及网络安全、智能网络存储技术、网络计算与集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与嵌入式软件、网络理论与并行分布式算法、最优化方法、数据库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形学与CAD、计算机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数理统计及经济信息管理、自适应算法的设计与分析、网络软件开发环境、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及算法、物流管理技术、操作系统与嵌入式软件统计学习,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信息检索、多媒体软件技术智能软件与机器人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国知名导师介绍清华大学张钹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科研成果先后获ICL欧洲人工智能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电子科技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以及智能控制E-mail:dcszb@Tel信地址:100084北京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吴建平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主任、网络中心主任。1994年主持研制中国第一个国家计算机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003年担任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形式化技术和协议测试、高性能路由和交换技术等E-mail:jianping@Tel真页:/teacher/wujianping杨士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委会主席、IEEE会员。近三年杨士强教授在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MPEG和AVS标准化工作中提交10余份提案。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和浏览、视频分析和流化技术、分布式多媒体系统、视频压缩、嵌入式多媒体E-mail:yangshq@Tel京大学杨芙清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专家。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贝尔实验室基础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级顾问。她对程序自动化的早期研究成果,被国际杂志称为是“程序自动化研究早期的优秀工作”;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我国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多道操作系统,具有首创性和开拓性:“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一直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项目)青鸟工程的研究开发工作,承担了多项863高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在软件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主要研究方向:系统软件、软件工程基础理论和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等。俞士汶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主持了多个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际、两岸合作项目,自1993年起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E-mail:yusw@Tel真世渭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导、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数据库专业方向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和“973”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特等奖等多项奖励。主要研究方向: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Web信息处理、数字图书馆等E-mail:tsw@Tel真建国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1994年5月,主持研制成功北大方正高档彩色出版系统,为我国高档印刷品的出版印刷技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中文出版机构。曾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应用、彩色图像处理Internet与信息安全E-mails:xjg@Tel海交通大学伍民友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网格计算中心首席科学家。已在多个重大国际会议上担任评审委员会委员,如ICPP、CATA、PDCS、CAINE、Euro-PDS等。他是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组织的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与系统委员会成员(2001-2004),由于伍民友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并行与分布式处理系统、多媒体与网络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贡献,他的名字被载入美国名人录(2000-2001)及国际资讯科学名人录(1997及1999),1996年被选为IEEE资深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并行与分布式处理系统、多媒体视频系统、互联网与宽频接入网及无线网络与传感器网络E-mail:mwu@Tel鑫达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性能计算研究室主任。曾承担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863项目1项,以及电科院等项目。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1项:“校园级自适应元计算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2002-2004)。已经完成九五期间所承担的211工程“高速信息网工程”中的子项目“高速计算技术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计算及应用、异构计算及元计算(包括Grid计算)、网络计算及其编程环境、机群计算(包括体系结构及中间件)、遗传和进化算法在映射和调度中的应用、分布计算及移动计算、智能代理等E-mail:lu-xd@Tel江大学潘云鹤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1991年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4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潘云鹤院士是中国智能CAD领域的开拓者,他将AI引入计算机图形学,提出智能图形学的新概念,基于知识的真实感图形描绘技术、天空漫射光照模型和空间感色彩模型。潘云鹤院士所负责完成的国家攻关、863等15项科研均具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在全国计算机应用等大型展览会上多次获一等奖,因形象思维研究成果被国家科技部表彰,评为“七五”先进工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形象思维、计算机图形学、智能CAD、计算机美术、工业设计E-mail:panyh@Tel佳俊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十五863软件重大专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重大基础软件产品开发专项子项1项、负责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移动多媒体、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CSCWE-mail:bjj@Tel旦大学朱传琪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复旦大学并行处理研究所所长、博导。近年来,朱传琪教授主持了并行化编译系统AFT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在1997年被授予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1996年“并行化编译系统AFT”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意见为“整体技术国内领先,达到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在程序并行性分析能力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要研究方向:并行计算,并行处理E-mail:cqzhu@地址:200433上海市邯郸路220号上海市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Tel真傲英复旦大学计算机软件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近年来,曾先后担任PAKDD、DAFAA等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和WAIM'2000的程序委员会主席,论文集由Springer出版社作为LNCS系列出版。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及对外合作项目等研究和开发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先后四次获上海市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000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E-mail:AyZhou@Tel:021-65642822哈尔滨工业大学洪炳熔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工大计算机系智能机器人研究室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足球工作委员会主任、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FIRA)副主席、FIRA中国分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式人工智能、多智能体机器人系统、智能机器人、传感融合技术、自主导航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网络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E-mail:hongbr@Tel:0451-86413388主页:王晓龙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语句输入原创者。1991年获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突出科研成果“汉语语句级智能输入”,其拼音语句输入技术先后授权美国微软、日本富士通等公司使用。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处理、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声图文智能计算、商业智能等E-mail:wangxl@Tel京大学孙钟秀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持研制了我国国产系列计算机DJS200、DJS200/XT1G、DJS200/XT1P等操作系统。1982年10月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ZCZ分布式微型计算机系统,后又主持研制了多个实用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分布式系统软件;设计和实现了异构型分布式操作系统ZGL;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同步算法:令牌算法等。主要研究方向:分布计算和操作系统徐家福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代表性成果有:1.研制出我国第一个ALGOL系统、系统程序设计语言XCY、多种规约语言;2.参加制定ALGOL、COBOL国家标准;3.率先在我国研制出数据驱动计算机模型FPMND;研制出兼顾函数式和逻辑式风格的核心语言KLND及相应的并行推理系统;4.完成8个软件自动化系统,如基于自行设计规约语言GSPEC的NDAUTO系统,基于FGSPEC的算法设计自动化系统NDADAS和自学习软件自化系统NDSAIL等。主要研究方向:高级语言、新型程序设计与软件自动化国防科技大学陈火旺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数理逻辑学家、计算机专家。20世纪70年代初主持全国Fortran编译程序会战,设计成功我国第一个Fortran编译系统。1979~1983年任银河-I巨型计算机软件总负责人,“银河-Ⅰ”获1984年中央军委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1987年起主持面向对象集成化开发环境研制,建造了国内首例面向对象环境;1989年起领导并主持非单调推理系统研究,把PROLOG从单调发展到非单调。这两项目分别获1991年、1993年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领导完成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卢锡城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网络专家、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研制成功银河-Ⅲ并行巨型机系统,70年代参加了“远望一号”测量船中心计算机研制,设计了交换器系统;80年代参加了银河-II研制,主持研制了高速网络软件系统;负责研制了银河仿真机系统软件;2001年主持研制成功国家863重大项目——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核心路由器;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国家科研项目。目前正担任“虚拟计算环境聚合与协同机理研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该项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大规模分布与并行处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国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曾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和安徽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并行算法、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和神经计算等E-mail:glchen@Tel:0551-3601013黄刘生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是无线传感网络专业委员会发起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中科院、军队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多项奖励。主要研究方向:无线传感网络、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等E-mail:lshuang@Tel:0551-360743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计算机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带头人。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专家组”副组长。在并发程序语言和知识库理论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开创性贡献,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发展结构操作语义方法的学者之一。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并发语言翻译理论,开创了并发语言的比较研究方向,上述工作获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理论计算机科学、大规模网络计算马世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获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主持国家973项目(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组织与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01课题“海量信息系统规律、模型和维护机理研究”和国家863重大项目“资源环境应用网格系统构建”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环境下计算的模型、逻辑和计算的动态统计行为研究、海量信息处理的计算模型研究、数据仓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特别是各种数据挖掘算法研究)考研之中的舍与得,成就最坚强终于,一切静静的落下了帷幕,太多的酸甜苦辣,不是些许文字可以记录下来的,但知道自己这一年中走过弯路,也知道太多的有志之士依旧挣扎在考研这条大路上,所以,当我坐在电脑前,再次面对考研这两个字眼时,能够写出那些走过的细节,希望能对还在考研路上的人们有些帮助。我考研是因为自己还不太想离开校园,我喜欢校园的气氛,并且觉得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技能和勇气可以养活自己,所以我下定决心考研。说实话,这个决定做的真的不容易,每天都在考与不考中挣扎,有的时候今天信誓旦旦的决定考,可是第二天一早就想改变主意,真的很烦恼。这个时候,没有人能帮你做决定,他们帮你分析各种利弊,但是最后做决定的人还是你自己,因为这个代价太大了,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帮你承担风险。我要说的是你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在就业和考研这两条道路上,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选择,他们是两条平行线,彼此冲突,不可能相交,所以你一定要站好队,不要左右摇摆不定。一、懂得端正态度如果你分心了,如果你轻视了,如果你侥幸了,对不起,很可能没戏哦!千万别小看了态度这一点,如果你只是抱着玩票的心理来做这事,你第一步已经输了。天才不多,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你不是,我不是,大家都不算是!你的人生态度决定你的人生高度,你对待考研的重视程度决定你的考研程度。二、懂得舍弃舒适从此后,你只是一个考试机器,只是生活的旁观者,只是一台只输一个程序的电脑,不可以有喜悲不可以有欲望,每天只有书本和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早睡半小时是奢望、打开电脑是奢望、甚至和路人站着聊天也是奢望。呵呵,听起来有点可怕,我说的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相对于自己的个人情况,做适当的调整,注意劳逸结合。三、有健康的身体经得起每天坐十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吃最简单而不可口的饭菜,经得起一天几包咖啡的折磨,经得起屁股坐的生疼,经得起天天看书却不见成效的心理折磨……总之,想起过去那么久非人的折磨,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心有余悸”!但是一定要记住,健康的身体很重要,不要疲劳作战,要给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刻表,并且严格遵守,时刻表要充分的细,细到每周什么时间去洗澡,去超市购物,上网查相关资料的时间等。四、真正坚强其实考研最难的不是有多少专业书籍要背,不是有多少英语单词没背会,不是有多少个政治大题不会背,而真正困难的是来自心里的焦躁不安和不够自信。每天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让你很难感觉到有什么收获,除了日历在改变,似乎觉得一切在静止。这样的时候,最容易让人胡思乱想,甚至自暴自弃,打退堂鼓。所以勇士们记住,正式这样枯燥的量变,为你今后的质变做铺垫。不要轻视每天的积累,记住,正是由于每天的默默承受,才有最后的收获。无论什么样的挫折,都阻拦不了你前进的脚步,都破不了你必胜的心态,如果这样的话,成功就在前面不远处等着你。吃出好记性:十种食物让你的考研成绩更上一层楼科学的补脑可以使你事倍功半,专家分析,10种食物可以帮助你为大脑补充所需养分,提高记忆力,使你在备战中轻松应付各种难题。

考研学习既费精力,又费脑力,的确需要进补,但是鸡汤等一些传统的补品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会使本已经焦灼难耐的考生更加上火,从而事与愿违。那么,怎样补,才能帮助提高脑力呢?专家建议,十种食物帮你吃出好记性。

一、安神补脑

小米

小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B2、色氨酸和蛋氨酸,是脑部保健的佳品。此外,小米具有宁神定气的作用,有助于安眠。

多吃小米,既可以补充营养,又可以安神,让你精力充沛应对考研,可谓一举多得。

牛奶

牛奶的钙质最易被人吸收,而钙是脑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同时,牛奶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此外,睡得好,第二天才有更多的精力学习,而牛奶具有安神的作用。

黄花菜

黄花菜有“忘忧草”之称,能“安神解郁”。考研的过程中,多食黄花菜可以既可以补脑,又可以帮助你安定心神。

二、提高记忆力

菠萝

菠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锰,常吃有生津、提神的作用,菠萝常是一些音乐家、歌星和演员最喜欢的水果,因为他们要背诵大量的乐谱、歌词和台词。

身边考研的同学也证实过:多吃菠萝的确可以提高记忆力。

鸡蛋黄

记忆力强弱与大脑中乙酰胆碱含量密切相关。实验证明,蛋黄中所含丰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后,能产生出丰富的乙酰胆碱,进入血液又会很快到达脑组织中,可增强记忆力。

但是,鸡蛋黄中也含有大量的胆固醇,不宜多食,一天1、2个就可以为大脑补充足够的胆碱。

花生

花生富含卵磷脂和脑磷脂,而卵磷脂和脑磷脂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

三、脑力充电

鱼类

为脑部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钙,淡水鱼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保护脑血管、对大脑细胞活动有促进作用。

橘类

橘子含有大量维生素A、B1和C,属典型的碱性食物,可以消除大量酸性食物对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考研期间常吃些橘子,能使人精力充沛。柠檬、广柑、柚子等都有类似功效。

玉米

玉米胚中富含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脑血管和降血脂作用。尤其是玉米中含水量谷氨酸较高,能帮助促进脑细胞代谢,常吃些玉米尤其是鲜玉米,具有健脑作用。

菠菜

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B1和B2是脑细胞代谢的“最佳供给者”之一。同时,它还含有大量叶绿素,也具有健脑益智作用。

10种健脑食品都了解了吗?马上把它们加入你的菜谱中吧。希望可以帮助你在学习中胜人一筹。考研的学习需要智慧,调整好脑力、体力、身心状态也需要智慧,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每天不断的积蓄精力,那么,离你的目标还会远吗?帮助你金榜题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永恒玄妙刹那分别——记那段考研征程暖风吹过窗台,催人感觉到夏的味道。一个人呆在久违的私房,或许很久没有这样静心聆听风的声音了。一个气氛恬静的夜晚,我想自己终于有时间品味化茧为蝶的苦涩,感受苦尽甘来的喜悦。生活很玄妙,也许路就在一瞬间转弯,考研,充实我一程。

经历风雨,方见彩虹。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与汗水;忍受了太久的孤独与寂寞;承受了太多的苦涩与辛酸……再回首,一切似乎历历在目又好像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