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的进化课件(98张)天津版_第1页
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的进化课件(98张)天津版_第2页
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的进化课件(98张)天津版_第3页
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的进化课件(98张)天津版_第4页
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的进化课件(98张)天津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生物的进化主干知识·多维自查一、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1)化石的概念: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作用: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_____等特征。(3)意义: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_______________的证据。(4)结论: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_______________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的进化顺序。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行为最直接、最重要原始的共同祖先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上肢鳃裂和尾彼此相似的阶段4.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1)生物有许多_________,比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2)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_________等。(3)不同生物的_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共同特征结构基础DNA和蛋白质【思考辨析】1.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

)2.较晚形成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

)分析:较晚形成的地层中,也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3.有共同祖先的生物个体在形态结构上没有差异。 (

)分析:有共同祖先的生物个体因为生存环境不同,在形态结构上也会有所差异。4.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越高。 (

)√××√二、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1.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1)适应的含义。①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_____。②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中___________。(2)适应的特性。①普遍性: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②_______:适应是针对一定的_________而言的,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功能生存和繁殖相对性环境条件2.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①主要内容:a.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_____来的。b.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c.适应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②意义:a.彻底否定了___________。b.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肤浅地解释了___________。进化适应性特征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物种不变论适应的形成(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①主要观点:②自然选择学说的进步意义:a.合理地解释了_________的原因,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b.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_________。c.解释了生物的_______________是进化的结果。③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a.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_________。b.不能科学地解释___________的本质。生物进化共同祖先多样性和适应性性状水平遗传和变异(3)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发展。①研究水平:从性状水平深入_____水平。②研究结果: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③研究对象: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_____为基本单位。④形成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_。基因种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思考辨析】1.拉马克认为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正确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以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分析:达尔文没有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3.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存斗争。 (

)分析: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4.适应有助于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延续。 (

)√××√

繁殖(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_____个体所含有的_____基因。(3)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公式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外延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指_____________的改变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_______改变全部全部种群基因频率不一定

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基因型原材料方向3.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原因:不断淘汰发生_________的个体,选择保留发生_________的个体。(2)选择的对象:①直接作用对象:个体的_____。②最终选择的对象:决定表型的_____。(3)选择的结果:①基因方面:种群_________会发生_____改变。②生物性状方面:导致生物朝着___________不断进化。不利变异有利变异表型基因基因频率定向一定的方向4.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产生_____后代的一群生物。(2)隔离。①概念: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②类型:类型发生范围结果生殖隔离不同物种间a.不能_________;b.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_________地理隔离_____生物使种群间不能发生_________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可育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相互交配可育后代同种基因交流【思考辨析】1.一个种群中某基因占所有基因数的比值叫作基因频率。 ()分析:一个种群中某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值叫作基因频率。2.所有变异都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都能提供进化的原材料。()分析: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提供进化的原材料。3.细菌在抗生素的诱导作用下产生了抗药性基因。 ()分析:变异与抗生素无关。×××四、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协同进化:(1)含义:

物种基因库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_____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_________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形成中的几个关键事件。①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_________,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多细胞植物和动物的种类不断增多。②生态系统第三极——_______的出现:使生态系统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③生物的登陆:生物的登陆改变着陆地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又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遗传生态系统基因重组消费者【思考辨析】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2.消费者的出现使生态系统变复杂。 ()3.中性突变对进化无意义。 ()分析:有人主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级积累,因此中性突变对进化有意义。√√×高频考点·通法悟道★考点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核心·归纳与整合】说明生物有共同祖先的其他证据:(1)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2)遗传信息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3)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生物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子。(5)具有生命系统的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如细胞膜),且细胞膜都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拓展延伸】化石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最普遍的方式是按其留存的生物遗迹类型分类,可分为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分子化石。【典题·剖析与精练】【典题示范】如图为三种脊椎动物前肢与人的上肢骨骼比较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四种前(上)肢骨骼都由相同种类的骨组成B.从上到下看,四种前(上)肢骨骼的组成,骨的排列顺序是一致的C.四种前(上)肢骨骼属于同功器官(起源不同但功能相同)D.说明了四种脊椎动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解析】选C。这四种前(上)肢骨骼都由相同种类的骨组成,都有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骨的排列顺序是一致的;四种前(上)肢骨骼属于同源器官;说明了四种脊椎动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对点训练】1.市场上常见的虾有河虾、对虾、龙虾、皮皮虾等。2020年11月,我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填补节肢动物进化空白的化石——章氏麒麟虾(如图),它身体分节,有5只眼睛和坚硬的壳,与现在的虾相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的大量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充分证据B.章氏麒麟虾与现在的虾不存在生殖隔离C.皮皮虾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不同生物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可为进化学说提供证据【解析】选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的大量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充分证据,A正确;章氏麒麟虾与现在的虾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故皮皮虾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正确;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可为进化学说提供证据,故不同生物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可在分子水平上为进化学说提供证据,D正确。2.科学家通过比较与现代马相似的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如图所示),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进化证据是(

)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B.足趾个数逐渐减少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D.遗传物质基本相同【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得出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足趾个数逐渐减少、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A、B、C正确;遗传物质DNA是分子水平的证据,不能直接从题图中获得遗传物质基本相同的进化证据,D错误。

【加固训练·拔高】分析四种不同动物(甲、乙、丙、丁)的血红蛋白,发现在构成血红蛋白的数万个氨基酸中,仅有四个位置存在差异,列表如下:动物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甲氨基酸A氨基酸A氨基酸A氨基酸C乙氨基酸B氨基酸C氨基酸A氨基酸A丙氨基酸A氨基酸B氨基酸C氨基酸E丁氨基酸A氨基酸A氨基酸A氨基酸E

【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其化学结构越相似;亲缘关系越远,其化学结构的差异越大。甲与丁之间只有第4位氨基酸不同,其余均相同,在四者之中,甲和丁的差别最小,所以其亲缘关系最近。答案:(1)甲与丁(2)甲与丁的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小(3)分子生物学

★考点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核心·归纳与整合】1.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图解:2.关于拉马克进化观点题的解法:解答此类试题必须明确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两个中心观点,即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可归纳如下:环境改变→诱导需求改变→决定使用或废弃何种器官→产生获得性性状→可以遗传→逐代积累产生生物新类型。3.关于达尔文进化学说试题的解法:解答此类试题①必须掌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理解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之间的关系。②搞清进化过程中环境的影响,达尔文认为环境条件对生物变异不是诱导而是选择,生物产生了大量不定向变异后,由环境决定其生存与否,即变异在前,选择在后。

【高考警示钟】变异不是环境“诱发”的(1)如果认为变异出现于环境变化之后,是在环境“诱发”下产生的,其实是错误的。(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且是不定向的,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典题·剖析与精练】【典题示范】

(2021·广东选择考)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B.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D.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自然选择和协同进化。缺少天敌的环境中,孔雀鱼雄鱼的斑点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孔雀鱼群体中斑点数多的雄性个体体色艳丽,易吸引雌性个体,从而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导致群体中该类型个体的数量增多,A正确;引入天敌的环境中,斑点数量多的雄鱼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数量减少,反而斑点数量少的雄鱼获得更多交配机会,导致群体中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B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故天敌存在与否不能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而斑点少的雄鱼不易被天敌捕食,但繁殖后代的机会少,可知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D正确。

【变式延伸】提升长句应答能力孔雀鱼斑点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自然选择【对点训练】1.生物在生存发展中,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化。下列生物的特征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

)A.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B.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C.仙人掌茎变得非常肥厚,叶呈刺状D.荷花的叶子大而宽【解析】选D。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这和它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是相适应的,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故A不符合题意;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有利于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故B不符合题意;仙人掌一般生活在沙漠地区,环境极其干旱,仙人掌茎变得非常肥厚,叶呈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故C不符合题意;荷花的叶子大而宽,有利于水分的散失,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故D符合题意。2.有人用一种螳螂做实验:用细线把绿色螳螂和褐色螳螂缚在绿色的草地上和褐色的草地上,让鸟来吃。实验结果如表:环境绿色螳螂褐色螳螂经过时间数目被鸟吃掉的数目数目被鸟吃掉的数目绿色草地200453519天褐色草地252520011天试用达尔文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螳螂的体色有绿色的,也有褐色的,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这一特性一般是____________的,它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

(2)螳螂与鸟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捕食,被达尔文称为________________,它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

(3)环境对螳螂起了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_。

【解析】(1)不同的性状是由不同的遗传物质控制的,说明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新基因的产生是通过基因突变而来的,它具有不定向的特点。(2)捕食关系是生物生存斗争的表现,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3)环境对生物起的作用是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是定向的,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留,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答案:(1)变异(性)不定向(2)生存斗争动力(3)选择定向的

【加固训练·拔高】

1.枯叶蝶腹面的色泽和形状极似枯叶,这是枯叶蝶的祖先 (

)A.突变后经人工选择的结果B.人工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C.突变后经自然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解析】选C。蝶类的祖先由于突变而产生了大量的变异类型,而颜色和性状类似枯叶的蝶类不易被天敌发现而生存下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就形成现在的枯叶蝶,C正确,A、B、D错误。2.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长期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越来越强,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青霉素使用之前,所有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是相同的B.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从而产生抗药性变异个体C.青霉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从而决定了其进化方向D.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来实现的【解析】选D。在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种群中就存在不同变异的个体,有的个体对青霉素的抗性强,有的个体对青霉素的抗性弱,A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通过有性生殖进行繁殖,因此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但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种群中存在的抗药性变异起到了定向的选择作用,C错误;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来实现的,D正确。

2.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规律(如没有选择作用、没有致死等):交配方式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自交不改变改变,且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减少自由交配处于遗传平衡不改变不改变不处于遗传平衡不改变改变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原理分析:4.物种形成的方式:5.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内容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二者联系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②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典题·剖析与精练】【典题示范】选择系数是表征某基因型在特定环境中不利于生存程度的指标,即某基因型的个体在某环境中适应性越差,选择系数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基因型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选择系数不同B.若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不变,相关基因频率不变C.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越大,相关基因频率变化越慢D.随新冠疫苗的推广使用,新冠病毒的选择系数降低【解析】选A。不同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不同,同一基因型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适应性不同,则选择系数不同,A正确;若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不变,只能说明其在该环境中的适应性不变,不能说明相关基因频率不变,B错误;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越大,说明越容易被该环境淘汰,相关基因频率变化越快,C错误;随新冠疫苗的推广使用,新冠病毒在环境中适应性变差,选择系数增大,D错误。【变式延伸】提升长句应答能力(1)按照拉马克的进化观点,生物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2)按照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新冠病毒适应性逐渐变差的原因是_________。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自然选择【解析】选D。种群间互有迁出和迁入,会使两个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机会增加,引起两个种群间遗传差异的减少,同时因为种群间互有迁入,使种群中基因的多样性增加,种群内的变异量增大,A正确;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所有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故基因的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正确;自然选择会保留适应环境的个体,故该类型的基因型频率会升高,在持续选择条件下(如育种),会不断加强对某基因纯合子的选择比例,故不被选择的对应基因频率可能降为零,C正确;环境条件适宜的种群非随机交配一般不会改变亲子代之间的基因频率,但若出现致死(花粉致死、胚胎致死)或者某类个体不适应环境被淘汰时,则亲子代之间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D错误。2.(2022·广东选择考)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氰酸(HCN)的产生由H、h和D、d两对等位基因决定,H和D同时存在时,个体产HCN,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如图表示某地不同区域白车轴草种群中有毒个体比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B.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更高D.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H、D的基因频率【解析】选D。分析题意可知,草食动物能采食不含氢氰酸的白车轴草,故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A正确;分析题中曲线可知,从市中心到市郊再到乡村,白车轴草种群中产HCN个体比例逐渐增加,说明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的进化,B正确;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产HCN个体比例小,即基因型为H_D_的个体所占比例小,h、d基因频率高,C正确;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对基因没有选择作用,不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D错误。3.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物种。在实验室里对两组数量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图中杀虫剂处理后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上升的原因:____。

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即消灭螺旋蛆蝇,但所需时间较长,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螺旋蛆蝇的翅色有黄翅黑斑和橙黄翅黑斑两种。研究得知,黄翅黑斑(A)对橙黄翅黑斑(a)是显性,且亲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若它们随机交配,则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是______________。若要使其后代的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除本小题题干给出的特点外还应具备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近年发现该种群出现了突变的白翅螺旋蛆蝇,专家分析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会发生改变。请分析白翅基因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

【解析】(1)螺旋蛆蝇中存在抗药性基因突变,杀虫剂处理后,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抗药性个体增多,因此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上升。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频率较低,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突变个体(即雄性不育个体)的数量逐渐增多,所以采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消灭螺旋蛆蝇,所需时间较长。(2)亲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则A的基因频率=30%+1/2×60%=60%,a的基因频率为40%。若它们随机交配,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是AA=(60%)2=36%、Aa=2×60%×40%=48%、aa=(40%)2=16%。若要使其后代的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种群足够大,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a不产生突变,随机交配(题干中给出的特点)。(3)如果突变的白翅性状适应环境,在自然选择中拥有该性状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则白翅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该性状不适应环境,则白翅基因频率会减小。答案:(1)螺旋蛆蝇中存在抗药性基因突变,在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下,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抗药性个体增多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频率较低的特点,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突变个体(即雄性不育个体)的数量逐渐增多(2)AA=36%、Aa=48%、aa=16%种群足够大,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a不产生突变等(3)如果该性状适应环境,则白翅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该性状不适应环境,则白翅基因频率会减小

【加固训练·拔高】

(2021·浙江6月选考)现代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物种的进化体现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下列能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

)A.自然选择

B.基因重组C.随机交配 D.大的种群【解析】选A。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基因重组不能直接改变种群基因频率,B错误;随机交配、大的种群有利于保持种群基因频率不变,C、D错误。★考点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核心·归纳与整合】1.协同进化的类型和实例:协同进化的类型举例不同物种之间有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的蛾与长花距的兰花捕食猎豹捕食羚羊;羊吃草寄生粘液瘤病毒和兔子种间竞争农作物和杂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地球最早为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了氧气→出现好氧生物2.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典题·剖析与精练】【典题示范】科研人员调查某地不同植物花冠筒的深度与昆虫口器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吸食不同深度花冠筒花蜜造成的B.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C.各种昆虫口器长度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D.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解析】选A。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昆虫与具花冠筒的植物协同进化的结果,A错误;通过图示可知,不同口器长度的昆虫可取食对应花冠筒长度的植物花蜜,因此,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B正确;各种昆虫口器长度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正确;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变式延伸】提升长句应答能力协同进化并不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同进化有通过种间互助实现的,如上题中不同的植物花冠筒的深度与昆虫口器的长度;也有通过种间竞争实现的,如猎豹和羚羊【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二乙酸甘油酯是一种油脂类化合物,说明该种兰花是通过基因指导有关酶的合成,通过所合成的酶来合成其他物质(脂质、多糖等)进而控制花距中分泌物的合成,A正确;传粉动物变换会对该兰花种群中花距分泌物进行选择,从而影响该兰花种群中花距分泌物有关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因此不同种兰花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而不是兰花花距中不同种类分泌物含量的变化,C错误;在该种兰花与采油蜂之间的相互影响下,花蜜大量减少,二乙酸甘油酯有所增加,而传粉者从采蜜蛾类逐渐转变为采油蜂类,兰花和传粉者都发生了进化,这体现了协同进化,D正确。2.生态学家赫奇森曾说过:协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进化的表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指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进化指生物界的历史演变B.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互影响中协同进化C.基因突变是进化的原材料,它的产生由生态环境决定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协同进化【解析】选C。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物种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进化指生物界的历史演变,A正确;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提供生存机会,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互影响中协同进化,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进化的原材料,生态环境起选择作用,C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协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D正确。

【加固训练·拔高】

1.某昆虫能以甲、乙两种植物的果实为食物,但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当地只有甲种植物时,统计昆虫喙长如图A所示;有人引进乙种植物,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若干年后统计以它为食的该昆虫的喙长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种植物与昆虫间发生了协同进化B.乙种植物与甲种植物存在竞争关系C.引进乙种植物前昆虫内就存在不同喙长度的基因突变D.生活在甲种植物与乙种植物上的昆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图像信息:对比图A和图B明确昆虫喙长与植物果实的关系。(2)关键知识:协同进化、基因突变的特点、隔离。【解析】选D。乙种植物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昆虫喙短,便于取食乙种植物的果实,乙种植物与昆虫间发生了协同进化;乙种植物与甲种植物争夺阳光、空间等,它们存在竞争关系;生物的变异在先,环境的选择作用在后,引进乙种植物前昆虫内就存在不同喙长度的基因突变;生活在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上的昆虫间没有地理隔离。2.如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P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图中R表示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D.若两个动物交配后能产生后代,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物种【解析】选D。图中P(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图中R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如马和驴属于两个物种,但它们可以交配,并产生后代,D错误。高考集训·命题前瞻【考题体验·悟透】1.(2021·湖南选择考)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解析】选B。由题干信息可知A正确;变异不是人工选择导致的,而是本来就存在的,B错误;鲫鱼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并根据人类的不同喜好进行人工选择,使得鲫鱼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故C、D正确。

【方法规律】判断两种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1)“新物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与原物种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②子代必须是可育的。如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子均不可称为“物种”,因为它们均是“不育”的,而四倍体西瓜相对于二倍体西瓜则是“新物种”,因为它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子代(三倍体西瓜)不育,意味着二者间已产生生殖隔离。(2)判断方法:①若可以自然交配,并且后代可育,那么就是同一物种;②若不能进行自然交配,或者交配繁殖出的后代不可育,就为不同物种。2.(2019·天津高考)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解析】选B。囊鼠的体色与环境有关,受自然选择影响,A项正确。浅色岩P区D基因的频率为0.1,则d基因的频率为1-0.1=0.9,Dd的基因型频率=2×0.1×0.9=0.18;深色熔岩床区中D基因的频率=0.7,d基因的频率=1-0.7=0.3,Dd的基因型频率=2×0.7×0.3=0.42,B项错误。浅色岩Q区中,D基因的频率=0.3,DD的基因型频率=0.3×0.3=0.09,该区深色囊鼠纯合体频率为0.09,而该区内深色囊鼠表现型频率=0.50,说明该区还有深色杂合囊鼠,C项正确。浅色岩Q区中,dd基因型的频率=(1-0.3)×(1-0.3)=0.49;浅色岩P区中,dd基因型的频率=0.9×0.9=0.81,D项正确。3.(2021·湖北选择考)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可在按蚊和人两类宿主中繁殖。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随着青蒿素类药物广泛应用,逐渐出现了对青蒿素具有抗药性的疟原虫。为了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机制,将一种青蒿素敏感(S型)的疟原虫品种分成两组:一组逐渐增加青蒿素的浓度,连续培养若干代,获得具有抗药性(R型)的甲群体,另一组为乙群体(对照组)。对甲和乙两群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在甲群体中发生的9个碱基突变在乙群体中均未发生,这些突变发生在9个基因的编码序列上,其中7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为确定7个突变基因与青蒿素抗药性的关联性,现从不同病人身上获取若干疟原虫样本,检测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与存活率正相关)并测序,以S型疟原虫为对照,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部分样本的结果如表。疟原虫存活率(%)基因1基因2基因3基因4基因5基因6基因7对照0.04+++++++10.2++++++-23.8+++-++-35.8+++--+-423.1++++---527.2++++---627.3+++-+--728.9+++----831.3++++---958.0+++-+--回答下列问题:(1)连续培养后疟原虫获得抗药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碱基突变但氨基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3)若青蒿素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基因突变是导致疟原虫抗青蒿素的直接原因,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该突变基因恢复为野生型,而不改变基因组中其他碱基序列。经这种基因改造后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表现为________。

(4)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一条防控疟疾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

【解析】(1)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进而可能产生新性状,在疟原虫的种群中,通过基因突变可产生抗青蒿素的个体,连续培养过程中,在青蒿素的定向选择作用下,疟原虫种群中抗青蒿素的相关基因的频率升高,抗药性个体数增多;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即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密码子对应,故碱基突变但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发生改变。(2)结合题意,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分析表格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在有突变基因6和7的4~9组中,疟原虫的存活率都大幅提高,但在有突变基因7的1、2、3组中,疟原虫的存活率提高的幅度不大,故推测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基因6。(3)结合(2)可知,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基因6,若基因6的突变是导致疟原虫抗青蒿素的直接原因,则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其恢复为野生型后,其抗药性性状也随之消失,故经这种基因改造后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表现为S型(对青蒿素敏感)。(4)据题干信息“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可在按蚊和人两类宿主中繁殖”,故为减少疟原虫的数量,可做好按蚊的防治工作,令宿主的数量减少从而减少疟原虫。答案:(1)通过基因突变可产生抗青蒿素的个体,连续培养过程中,在青蒿素的定向选择作用下,疟原虫种群中抗青蒿素的相关基因的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