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教案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教案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教案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教案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第一讲传统文化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丰富,流派繁多,蔚为壮观。其历史之悠久,底蕴之深厚,内容之丰厚,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任何一种文化所不及的,且长期居于世界文化之先头。要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必须弄清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了解它的形成和发展背景、根本精神和基本特征,以及它的影响和意义;其次,要认识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研究中国文化就是要总结和继承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创造的这份宝贵的、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以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文化与传统文化释义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这是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首先要碰到而且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但这又是一个最常见最难以说清的问题。因为对于文化一词,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尚无统一的公认的定义。据有关资料统计,文化的定义大约有200多种,而每一种观点都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来界说文化。即使是同一概念,人们在使用时又常常蕴涵着不同的含义。本文仅从文化的释义入手,对文化一词进行剖析。(一)文化的界定“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在汉语中是由两个词素组成的,然而,最早“文”与“化”是不并用的。“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日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层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序》所载“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尚书·舜典》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为此义;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漠》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以上诸说的“化”不仅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可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一并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贫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西方各民族语言系统中,亦有与“文化”对应的词汇,不过它们相互之间还有细微差别。拉丁文Cultura,原形动词,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多重意义。与拉丁语同属印欧语系的英文、法文,也用Culture来表示栽培、种植之意,并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这就与中国古代“文化”一词的“文治教化”内涵比较接近。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Culture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继而才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的。从这层意义上分析、Culture的内蕴比“文化”更为宽广,而与中国语言系统中的另一词汇“文明”更加切近。“文明”,从词源学上追溯,正如唐人孔颖达疏解《尚书·舜典》“睿智文明”时所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明”是从人类的物质创造(尤其是对火的利用)扩展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简言之,“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意义,接近于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文化。中国与埃及、巴比伦、印度共称四大“文明古国”而不称“文化古国”,原因正在这里。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但是,“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却是近世以来由欧洲人发起端绪。究其缘由,显然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经历了文艺复兴以来多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们认识到,风俗、信仰、社会形态,乃至语言,并非如中世纪神学宣称的那样凝固不变,而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进程。二是因“地理大发现”而兴起的海外探险及范围广泛的殖民活动,令欧洲人发现,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大不相同,人类文化呈现纷繁斑驳的共时性多样化状貌。文化在时间上的流变和空间上的差异,引起思想家们的浓厚兴趣。近世以来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而带来的研究手段和条件的极大改善,尤其是社会进步大趋势对于精神养料的迫切需求,更直接促成专业化的文化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并已基本形成如下共识: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的“植立之兽”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完成的这件包含着人的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均属“文化”范畴。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工艺与道德的、自律与律人的)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就是文化。(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即指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把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纳入“文化”的范畴。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在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里的“文化”,也属狭义文化。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涉及范围大小有别,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与后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书肯定“大文化”概念,但基本上是以“小文化”为论述范围,主要围绕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而展开论述的。(三)文化的结构与层次关于文化结构与层次,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等。我们在这里以四层次说展开论述。第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标,直接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第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的活动,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人类高于动物的一个根本之处,就是他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服务于他们自己,同时又约束他们自己的社会环境,创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相互关系的准则,并将它们规范化为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等。这一部分文化成果虽然不直接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但它们的特质、发展水平归根结底是由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一定方式所决定的。第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这是一种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礼记·王制篇》说“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汉书·王吉传》载“是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都是对于人类行为文化的明确指认。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的行为文化,首先是社会的、集体的,它不是个人有意无意的创作。即便有的原来是个人或少数人创立和发起的,但是它们也必须经过集体的同意和反复履行,才能成为民俗。其次,跟集体性密切相关,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或模式的。再次,它们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播布的关系。第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具体而论,心态文化又可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等。社会心理较直接地受到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并与行为文化交融互补,互为表里。社会意识形态则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专业的文化工作者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态——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于后世。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我们又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别为基层意识形态(如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和高层意识形态(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作为基层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和法权观念,是经济基础的集中表现,与社会存在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但它的产生和发展仍然要经过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起作用。作为高层意识形态的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其终极根源当然也要追溯到社会存在,但它们是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社会存在通过一系列中介作用于这类高层意识形态,而社会心理和基层意识形态便是其间的中介。(四)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情节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化正剧。本书所论的中国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中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其内涵经历了一个渐次扩展的过程。上古时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而将周边地区称为四方。这一认识见诸先秦史籍者如,《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说:“民亦劳上,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庄子·田子方》载:“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均为此义。秦汉以后,以汉族为主体的大一统中央政权建立,历朝版图时有损益,但基本趋势是不断拓展。清代疆域“东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内征广东琼州之崖山”(《清史稿·地理志》),包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和俄罗斯的部分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同政府相继与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邻国签订边界条约,至此,形状酷似雄鸡的中国疆域最终定位。本书所论中国文化,在地域范围内,以此为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中”,意谓居四方之中。“华”,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后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随着疆域的扩大,社会的发展,中国境内各族间的联系纽带愈益强化,民族共同体诸要素(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渐趋完备。进入近代,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的侵入,中国境内各族更增进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整体意识,进一步形成自觉的民族观念,“中华民族”遂成为包括中国境内诸民族的共同称谓。在全世界范围内,“凡遇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专集》第11册。)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从内容上讲,它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从时间上讲,它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但就其基本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完备深刻的伦理道德。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点,目前,虽然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出许多不同的结论,但本质上是相同的。我们认为中国文化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典型的伦理型特征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表现形态中,传统伦理思想处于中心地位,起着支配作用。第一,强调知行统一,知识与道德统一。中国古代哲学体系,其核心就是伦理道德学说,其宇宙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他看来,人伦效法自然。他把自然人格化了,伦理化了,人的价值以伦理原则为尺度。从认识论上看,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知行统一,认识与道德统一,认识的目的是在于觉悟,在于行德。《白虎通义》称:“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所谓觉悟,就是打开心灵的混沌,焕发德行的潜力。以德行觉悟为认识的主要目标,既是中国文化伦理型性格的表现,又助长了它的伦理化走向。因此,中国文化认识外在客观事物,即使是自然界,也把它与人伦道德搅在一起,而不把它当作独立的认识对象。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可以称作“德性文化”。在这种“求善”的德性文化模式制约下,中国的“治道”要津不在“法”冶,而在“人”治,而“人”治又特别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以身训人是之谓教,以身率人是之谓化”,尊者、长者尤其要讲究以表率服人。所谓“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这一思想的通俗化、大众化的表达,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人治先于法治,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第二,以惩恶扬善为宗旨,强调教化作用中国文化十分强调“惩恶扬善”和教化作用。如中国古代文学历来就强调“文以载道”,十分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提倡美与善相结合。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用),徒锦也,况虚车乎?”(《通书·文辞》,《周元公集》),并不承认文学在传播政治伦理学说外,还自有独立的价值。唐代诗人杜甫也说:“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贻华阳柳少府诗》),因文章主要是载道的而不敢以文章写得好而自尊自傲。在绘画艺术中,画家着力表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川日月、天地万物,不是为了表现它们自身的美,而是因为从它们的生命节律和形式可以联想到人类社会的运行节律和形式,体悟到伦理道德和思想感情。正如墨竹画家文灏说:“竹如我,我如竹。”他之所以醉心于绘画“心虚异众草,节劲逾万木”的竹子,就是要用竹来颂扬谦逊的品格。坚贞的气节,借以砥励自己的品格。写物是为了写人,以颂扬人伦道德、节操。在中国的文学与艺术中,自然都成了有性格、有感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的作品方为上乘之作。中国的文学与艺术浸透了人伦道德的观念,成为劝善的工具,教化的载体。就是史学,也不以存史为主要目的,而以“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孔子作《春秋》,是“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写历史是服从和服务于伦理的需要。中国古代教育也是把伦理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学习文化知识放在第二位。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君子”。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孟子也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明人伦”,“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总之,中国古代文化,无论文学艺术,还是史学、教育都以“惩恶扬善”的教化为目的,渗透了伦理道德观念。第三,强调“忠、孝”,充满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特别重视宣传“忠”、“孝”观念。宗法专制的中国古代社会把天下(国家)视为一个大家庭,封建国家的政体就是按照父权家长制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君主是全国的“严父”。诚如黑格尔所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百姓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所以,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提倡“以孝治天下”。他们认为:“其为人孝梯,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在他们看来,在家孝顺父母,出外就能忠于君王,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也就太平了。中国古代政治从来就没有完善而独立的法律制度,而是以德代政,以道德说教来代替法制制度的实施。此外,中国古代文化充满人文精神,具有非宗教性品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事、人伦摆在首要地位,而不是宗教。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不语怪、力、乱、神”。由于中国文化充满人文精神,重人伦,讲究“忠”、“孝”、“仁”、“义”,所以,造就了历史上众多的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志士仁人。由于中国文化的强烈的人文精神,才有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才有数千年辉煌昌盛的文明。但是以孝亲、忠君为核心的封建伦理意识,也是残害人民的精神枷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封建糟粕,也严重地阻碍了历史车轮的前进。(二)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不但有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构成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特征。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最早的。但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与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有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这种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发展至今的一种文化类型。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民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绝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因亚历山大大帝国占领而希腊化、恺撒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而中绝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从未发生。文化学界将七个古代文化——埃及文化、苏美尔文化、密诺斯文化、玛雅文化、哈拉巴文化、中国文化——称为人类原生形态的“母文化”。而在它们之中,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化虽未受到远自欧洲、西亚、南亚而来的威胁,但也屡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如春秋以前的“南夷”与“北狄”入侵,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连南下,直至明末满族入关。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民族虽然在军事上大占上风,甚至多次建立起强有力的统治政权,但在文化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被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同化。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在与先进的中原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几乎都发生了由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或飞跃。军事征服的结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毁灭与中断,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进步。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鲜养料,如游牧民族的骑射技术,边疆地区的物产、技艺等,从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万里长江,是由无数高山上的涓涓细流,汇合成奔腾的大河,一直向前发展,从不中断,直到汇入大海。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中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汇入综合了我国各民族的智慧,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体系,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伟大奇观。第二,表现出非凡的包容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总是能以非凡的包容和会通精神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精神首先表现在对诸家学说采取兼容并蓄的学术主张。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并把这当作文化发展的理想境界。所以,春秋战国时虽百家争鸣,互相驳难,但也互相吸收。如吕不韦就主张统揽百家,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上。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佛)、道三者得以长期并存,更是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包容会通精神。所以,在中国古代,儒、释(佛)道三者的神可以并祀于一堂,在《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更是可以见到三者合一的许多具体描写。唐太宗在《大秦景教碑》序文里,甚至表达了任何宗教都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思想。事实上,古代中国除了儒、道、佛三家并存外,甚至还以宽厚的心态接受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正是这种包容会通精神,使得中国文化具有了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国文化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羝、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过一次著名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他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上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三)突出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第一,中国文化因地理环境多样性而呈现丰富的多样性。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早在两干多年前,其版图便“东渐于海,西被干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中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政治水准也参差不齐。因此,中国文化自其发生期,即因环境的多样性而呈现丰富的多元状态,到晚周,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已大体成形:从大的文化类型来分有在湿润的东部发展起来的农耕文与在干燥的西部发展起来的游牧文化;从不同地域细分:东临沧海有齐鲁文化;“四塞之地”有秦文化;地居中原有晋文化;荆楚大地有楚文化;而同在长江流域而分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有巴蜀文化、楚文化与吴越文化;这些文化因地域不同而各有特色。在中国文化史上,由于人文地理之异,以至于文化思潮也庞杂多歧:在一定历史时期,不仅各地区学术研究有自己传统的研究领域,反映出文化思潮的连续性和地区间的相对独立性,而且在同一领域中,由于地区间的差别而形成不同的派别。如清代江苏、安徽学者皆以治经为主,浙江学者擅长治史。在宋代文坛上,形成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以徐照、徐巩、赵师秀、翁卷为代表的永嘉派;明末形成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以袁宏道、袁宗都、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清代则有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以方苞、刘大栅、姚和为首的桐城派,以浑敬为首的阳湖派,以张惠言为首的吴派。这些派别均因地域得名,反映了地域性的文化分野。第二,中国文化由于在地理位置特殊的半封闭环境中孕育和发展,而具有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人文内涵中华民族生息在东亚大陆上,东面是茫茫大海,西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广大沙漠,西南面是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其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形如一把巨大的躺椅,背靠欧亚大陆腹地,面对辽阔的太平洋。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文化是一种大陆文化,它产生于一个半封闭的大陆环境中。因此,中国文化遵循着一条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发展道路,与其他古代文明古国大不相同。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与悠久性达到了惊人的统一,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珍贵现象。由于中国地理位置处于半封闭的大陆环境,中国文化的发生期,大体是在与东亚文明圈以外诸文化相隔离的情况下独自完成的。它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和自主性,与东地中海文化和南亚文化大相径庭。以文字为例,中国自殷商通用至今的表意方块字,与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后来流行于世界大多数地区的拼音文字,其渊源和特性都迥然相异,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独成一统的特例。从文学艺术上看,中国文学艺术自成一体。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与古印度的《黎俱吠陀》,以色列地区的《希伯莱诗》,古希腊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处于同一时代,但《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既不同于《黎俱吠陀》、《伊里亚特》那种近于小说、戏剧的叙事诗和史诗,也不同于《希伯莱诗》那种歌唱人生与宗教的抒情诗,而是一种以世俗生活为题材,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诗。从哲学上看,中国哲学也有一整套独特的范畴体系。如先秦两汉提出的阴与阳、天与人、名与实、常与变,矛盾观中的一与二,人性论中的善与恶。魏晋时期玄家综合儒道两家,提出有与无、体与用、本与末、一与多、言与意、动与静、自然与名教等等,与欧洲哲学从亚里斯多德到康德、黑格尔创立的范畴体系(如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活动等)在立论的角度和侧重点上均大异其趣。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本身。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人类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地球村”越来越“小”。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地球村”的合作与竞争,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真切把握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较之把握诸如皮肤、头发、眼睛的颜色之类体质特征要困难得多。然而,任何民族,其文化形态尽管纷繁多彩,但都可以寻觅到该民族文化的主色调、主旋律。唯其如此,才有英国人绅士风度说,德国人精确高效率说;美国人自由开放说,日本人善采异邦说,等等。我们之所以能够从芸芸众生中大致辨识各民族的特征,是因为每一个民族内部,固然存在着繁复多样的阶级、阶层、集团、党派及个人教养和性格的差别,但同时也深藏着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便是所谓民族精神。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正是我们认识自己,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可靠途径。第二,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跨世纪一代中国人面临的历史使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这一千秋伟业的认识前提是切实认清中国的国情。国情不是空洞物,其实质就是文化的历史及其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数千年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同时也带来因袭的重负。外来资本主义文化的积极因素,我们吸取得还很不充分,但其负面影响已引起我们的警惕和忧虑。深入剖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总结我们走过的道路,是认清国情的必要工作。第三,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是影响中国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传统。传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和创造机制。借助于它,历史才得以延续和发展,社会的精神成就和物质成就才得以保存和实现。正因为如此,文化传统并非仅滞留于博物馆的陈列品和图书馆的线装书之间,它还活跃在今人和未来人的实践当中,并在这种实践中不断改变自己。每一个有志于为民族的未来贡献心智和汗水的中国人,都应该努力熟悉传统,分析传统,变革传统,而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培育这种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的最好课堂之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对这样的学习、研究对象,掌握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方法:第一,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演化,内容异常丰富。我们既要对它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的枝节材料所淹没,唯有将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如果必须处处跟随着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因此。逻辑的研究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二,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中国文化的要义,多被记录在汗牛充栋的古籍之中。研读这些古籍,尤其是其中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如《诗经》、《周易》、《论语》、《史记》等等,对于我们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的众多要素,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留于社会生活之中,例如起居习俗、宗教礼仪、道德规范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将研究视野扩大到文本之外的社会生活的宽阔领域,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相互比照,相互映证,相互补充,从而对于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有一个动态的、全面的了解。第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对于养育自己的中国文化,进行过详尽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苛求前人,否定过去,打倒一切的非历史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态度,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又不能被前辈的认识成就所束缚。一味沿袭前说,只会窒息科学的生命。新的时代,新的社会,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唯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前人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在中国文化研究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发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第二讲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一、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学(一)语言、文字的产生(二)、汉字的演变(三)中国语言文字独具特色——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伟大表现二、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一)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发展(二)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三、结束语(几点启示)第一、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继承我们的先人,谱写新时代的辉煌。第二、珍惜我们的语言文字,做到规范用字和语言美,为捍卫我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而努力。第三、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充分挖掘我国文化典籍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成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社科部政工教研室LiShu-liang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古代先人的聪明和才智。在短短的三十学时中,我们只能选择某些重要领域作几个专题讲座,为同志们自学打一个基础,提供个线索。今天我们这个专题讲座为: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放在一起讲,原因是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乃是有声无形的文字;文字,则是有形无声的语言。语言较文字产生的早,但文字一产生,便和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统称语言文字。而文字一经产生便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对各种文化的记载便形成了文化典籍。本讲座准备讲三个问题,一、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二、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三、讲几点启示作为结束语。一、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学(一)语言、文字的产生语言,比文字产生的早,而且比民族(氏族)的形成还要早。语言是劳动的产物,生存的需要。早在二百万年之前,原始人类开始脱离动物界,尚末形成氏族之前,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出自联络感情,共同行动的需要,本能地发出了各种呼叫,久而久之各种呼叫符号日趋丰富,并习定约成,这时我们就说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基本信息——语言产生了。语言成为维系人与世界各种事物的基本纽带,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意志的主要手段,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媒介。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原始人类中,使用同一种语言、居住在同一个区域,过着大体相同的经济生活,培养出了大体相同的心理状态的共同体就出现了,于是形成了氏族。氏者民也,也可说民族形成了。民族一旦形成,就使语言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后代学者研究语言,无不是研究民族的语言。我们中华民族经过历史上多次融合,形成了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已的语言,但是中华民族代表性的语言则是汉语言。原因是汉族人口始终在这个大家庭中占着绝大多数,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汉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创造的文明从总体上考察都是走在各少数民族的前列,深深地影响着各少数民族,因此,各少数民族不同程度地学习汉族语言,接受着汉族的文化,即使是满族建立了清王朝,也不可抗拒地接受着汉族语言、文化的同化。所以汉语言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语言。文字产生后,同样的道理,汉字也就成为中国文字的代表性文字。我们今天这个讲座讲的语言文字,特指汉族语言和汉族文字,合称为汉语。总之,语言是应劳动和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字也是如此。文字产生极大地拓展了人类交际和文化传承的时间和空间,成为人类文明成果的根本性标志。中国文字的渊源,有两个:一个是为着农牧业的需要,对天象物侯的周期规律的记录符号;一个是图腾徽铭符号。前者反映的是文字是人类创造物质生活的需要,如,想记录今天打了多少猎物,想知道一下几天共打了多少猎物,分别猎取的是什么猎物等;转为农耕经济之后,想记录一下,一年中四季变化情况,从中摸索气象的规律等等,单靠无形的语言是办不到的。因此,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如结绳记事、木刻记事、图画记事以及在器物上勾勒出各种符号以记事,这些符号、图画的反复使用,固定下来,便成为文字。后者,图腾徽铭符号,则是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信仰什么物如动物、太阳、月亮等,就画出各种物的抽象图形作为崇拜的标识,而代代相传,这种图腾徽铭符号,也成为中国文字产生的另一个渊源。关于图腾的基本知识我们在《龙与龙的文化》专题讲座中去介绍。这二个渊源分别说明了文字也是人类生存需要、劳动的产物,也说明了中国文字是由记事符号演变而来,因此,象形是中国文字最基础的创生原则。文字一旦产生,则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形声配合的信息传播系统。文字毕竟是有形的东西,因此较语言来说,容易确定产生的大致时间。仓颉造字的传说可能曲折地反映出文字产生的时期。仓颉,传说是黄帝的史官,为记录历史而创造了文字,时间大约在4000多年前。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其码,没有文物可以佐证。而我们今天能够实实在在看到的比较完备的文字是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片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刻在龟壳、兽骨片上的,人们称之为甲骨文,距今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主要刻写的是占卜的卜辞或少量的记事文字。一百多年前,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古骨头片所含的秘密。当地农民犁地,经常会看见一些白色的骨头片子,也没有什么用,当时或投到枯井里面填井,或碾碎当作肥田粉用了。后来有一个农民发现这些骨头片子能治疗疮疥之类的病,就捡些回来,卖到了药店里,也只是把它作为一味药材用,称之为龙骨。那么甲骨文是怎样被人发现的呢?我所见到的其码有两说,一种是王懿荣说:王懿荣,北京国子监祭酒(皇家大学校长),著名的金石专家。1899年他服药的时侯,有一味药叫龙骨,他发现每片上面有细小的刻划。王懿荣有深厚的古文学基础,他通过考证一些如《尚书》之类的古代典籍,认为这是上古的文字。这一惊人的发现找到了中国文字的早期形态,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轰动,王懿荣被称为“甲骨文之父。”刘铁云(刘鹗)说:(《老残游记》作者)这种说法是:1899年,有人从河南带来一些甲骨片(据说有2000多片),到了北京,将它卖给了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当时,著名的金石专家、文学家刘铁云正住在王家。刘见到了这些甲骨片,经他仔细辩认,认定是殷商时代的文字。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王懿荣殉难,其子将这些甲骨片转送给刘铁云。刘铁云经过认真研究,终于破译了其中一些字,并起名为甲骨文。1903年刘铁云便发表了《铁云藏龟》一书,于是引起学术界的轰动。这样看来刘铁云应称为“甲骨文之父。”上述两种说法,争论焦点是王与刘谁是甲骨文之父,我们不去管他,尽可让学术界争论去。但1899年甲骨文被认定确是事实。此后不少学者便以巨大的精力去挖掘和研究甲骨文片。据资料统计,从1928年至1937年间,有组织的在安阳殷墟挖掘达15次之多,获甲骨文片2万4千余片,并编篡成书。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小屯村挖掘12次,获5000余片。至今我国大陆收藏甲骨文片9万余片,分藏在24个省市的39个城市的博物馆内保存,我国宝岛台湾收藏二万多片。(现在一般公认,发现的甲骨文15万多片,还有2万6千多片流落在海外十二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有一万多片,加拿大有7、8千片。)在研究甲骨文的学者中,作出了最大贡献的是这四个人:郭沫若,号鼎堂;董作宾,号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因此,被人称为:“堂堂堂堂,郭董罗王”。甲骨文的研究早已成为国际性的学问,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都有一批甲骨专家,和中国学者遥相呼应,都推出过一些专著。在我国,中华书局1956年推出了由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13大卷,成为最规模宏大的专著。总之,甲骨文的问世表明中国文字的产生。综上所述,说明中国语言文字历史之悠久。(二)、汉字的演变汉字的起源如前边说的,一开始是象形文字,以后我们的祖先又创造了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创生原则,合称六原则(按课件上的表格加以说明),从而推动了汉字的丰富和发展。从形体演变来说则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其中几种字体的通行时间并非截然有先后明显的划分,而是并行或交叉的。金文,又称钟鼎文和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形体和结构同甲骨文非常相近,基本上是一种字形。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经济文化蓬勃发展,文字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各诸候国不相统一而形成“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情况。如在战国时,大体上秦国用大篆,六国用“六国古文”。六国古文也是一种篆。篆的意思就是把笔划拉长,成为一种弯曲柔美的长线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要规定通行全国的标准字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于是秦始皇命令李斯整理文字,改定字体,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编出了通令全国使用的标准字,史称小篆,使中国文字产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同时通行的还有一种叫做隶书的字体。(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一书中说:“隶书者,篆之捷也。”据说隶书最初是供下层文化较低的人们使用的。当时“隶”是指“胥隶”,即最基层的官员,他们文化不高,这种简便的字是供他们使用的。后来这种隶书体在民间盛行起来,连统治阶级也都这样书写了,到汉朝就成为全国范围的正式书写体。现在流传下来的汉碑,就是由这种隶书写成的。隶书后来又演变为草书,这是一种对隶书的快写体。草书大约开始于东汉。与草书兴起的还有楷书,它又名“正书”或“真书”,这个成熟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代。最后出现于东汉末年的一种字体是行书,基本上是楷书的样子,可以说是楷书的一个支派。楷书、行书和草书包括隶书,一直流传至今。上述汉字的演变说明:应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要求,“简化”成为文字发展的趋势,今天我们大力推广简化字,道理就在这里。(三)中国语言文字独具特色——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伟大表现中国语言和文字合称为汉语。汉语在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字中独具特色,其中最明显的列举如下:第一,汉语汉字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文字,像汉语汉字这样青春常在,经久不衰。所以国内外文化史专家认为:“汉字、汉语以其独特形式、风格千古相传”。比如文字来说,世界上像汉字这样古老的象形文字,虽然在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苏美尔人创造了古巴比伦文明,产生了楔形文字;古埃及时产生了圣书文和中美洲印第安人创造的玛雅文化,产生了图形文字,(这些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但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同波斯王国的灭亡而灭绝了;埃及古文字也在公元前5世纪就灭绝了;玛雅文字也仅在历史上存在了1000多年。世界上唯独我国的汉字随同它的语言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至今仍在通行于十几亿人口当中。因此它有独特的历史韵味。第二,汉语、汉字具有独特的神韵汉字有独特的结构和独特的主体意识,赋予其无穷的魅力,显著特点是单音节字,每个字都代表一个意思或多层意思,一个字就可能构成一个词,因此单音节词居多数,多音节词居少数,从而形成言简意赅的句式。外国人对中国语言文字研究不深,有些话就难以理解。如,“大胜、大败”;“打扫卫生”;“救火”;“东西”等。还有表情达意的简洁也是令人赞叹的。如,agui,aya,aguiya.(西班牙语:这里,那里,那…里)……汉语和汉字相匹配形成的句法,尽管简短,却变化无穷,内涵丰富,可以造成多姿多彩的文体风格,在语言艺术的广阔领域里充分施展,较任何语言,独具神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语文。如果我们拿汉语同外国语相比较的话,会惊人的发现,汉语语法的“形”的因素,不是主要的,“神”(功能意义)的因素则是更基本的。如果说西方语文是“以形摄神”,那么中国语文就是“以神统形”。所以中国著名的语言文字专家钱基博先生就指出:“我国文章尤有不同于欧美者,盖欧美重形式而我国文章重精神也。”所谓“神”是强调汉语的功能,是强调汉语汉字匹配成文,要能够表情达意,出神入化。我们的汉语强调的是这个。汉语的这一特色,我们古人早有论述,《文史通义》中就讲:“文成法立,未尝有定格也”。就是讲,没有固定的形式,固定的语法结构。现在我们通行的现代语法,那是舶来品,从外国引进的。并不是古代就有的。就现在的语法结构了解一下是需要的,但完全去套你就写不出文章来,硬写出来绝不会生动传神的。因为汉语、汉字有着它独特的结构和独特的主体意识。诸如:门外有狗,按照现行的语法,一句话必有主语谓语,或者有的还必须有宾语。那么,门外有狗,这句话主语、谓语怎么划?既然套不了,我们只能说这是无主句。因此搞清楚汉字的主体意识,群众性的生动活泼的语言就可用,文章就会生色。那么我们写文章有没有个标准呢?有没有规格形式?我们的古人也有论述,《文史通义》中指出“传人适如其人,述事适如其事,无定之中有定焉”。可见,我国汉语语“法”以意为转移,文章意思表达清楚了,表达生动了,文法也就立在其中了。正因为如此,汉语具有独特的韵味,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如: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间。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饭。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按现代汉语语法讲解“病句”)大家读了以后,是不是感到畅快淋漓,韵味十足,有一种身历其境之感。谁又去挑“语法结构”的毛病呢?特别是我国先人留下来的诗词曲赋,更是出神入化,千百年来都让人反复吟诵,玩味无穷。比如大家熟知的李白的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仅仅20个字,引起多少古往今来游子的遐思。另外我们汉字可以写成叠字诗和回文诗,其妙无比。如,叠字诗:花归去马如飞赏酒暮已时醒微力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回文诗:《春游》王融(南朝)池莲照晓月,幔锦拂朝凤。凤朝拂锦幔,月晓照莲池。我给大家讲个故事,领略一下汉语汉字的变化之妙。故事引出: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该大臣灵机一动,断句为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这种现象在外国语言中是绝对办不到的。故事二引出——明朝解缙巧对:二猿断木深山中,笑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看老畜牲怎样出蹄(题)。总之,汉字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体现一个意思,而英语常常是两个以上的音节表示,如“好”在英语里“good”。这种独特结构,可以自由组合构成优美的对偶和韵文,使汉语增加美感;而汉语的特殊的主体意识,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从而使文章含蓄、生动。除此之外,汉字还可以构成许多字谜,这在欧美语言文字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字謎:“刘备闻之而哭,孙权闻之而笑”。(打一字)第三,我国的语言文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对周边一些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汉语被联合国规定为六种工作用语之一。比如,大约在汉朝以后,朝鲜人曾长期把汉字当作自己的书面语言。三世纪以后,日本也使用汉字,直到现在,日本文字中还在借用汉字。1979年日本规定《常用汉字表》中尚保留1926个汉字。我国南方的邻邦越南,也曾较长期地使用汉字。至今,新加坡等地的华裔也还用汉字,这都说明我国汉字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联合国规定:英、法、俄、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为自己的工作语言。第四,中国文字结构形态具有巨大的美感,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书法艺术之一。除上述几点之外,汉字所包含的信息容量最大,有利于口译和计算机处理等等。总之,我国的语言文字,独具特色,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伟大表现。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媒介和有力载体。就是由于有了语言文字,才有了文化典籍;语言文字的悠久,便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典籍浩如烟海。下面简介:二、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国古代有着浩繁的文化典籍。它们跨越历史的时空,传承着深厚的文化传统,维系着中华民族统一的文明及其发展。中国的文化典籍,随着汉字的发展,随着汉字的书面形式——书籍形态的发展而发展,终于蔚为大观。所以我们先简介:(一)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发展中国古代书籍形态大约经历了甲骨、金刻、石刻、简策、缣(jian)帛,直到类似现代的纸装书籍。关于甲骨文我们前边已经介绍了。随后出现了刻在青铜器和石碑、石鼓上的文字,这也属早期书籍形态之一。金刻即前边提到的金文、铭文。石刻刻在石头上。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的石刻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刻的石鼓文,内容刻的是四言诗。以后历代都有石刻,我们现在在许多名胜古迹和博物馆见到大量的石碑,如西安的博物院的碑林。石刻,容易保存,但不便移动和阅读。另外,古代书籍的另一种形态是简策。“简”就是竹片,类似书籍的一页。据古文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可见从殷商时代就出现了这种形态,这里说的册就是一根一根竹片写上字,然后用“韦”即熟牛皮绳子串起来,“册”就是这样来的。所以有“韦编三绝”的传说,说孔子读《易经》,由于翻阅的次数多了,串竹简的牛皮绳子都断了三次。以后把“韦编三绝”作为一个成语来形容刻苦读书的精神。由于简策比甲骨文更难保存,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竹简,最早的是春秋战国时候的,殷商的竹简至今还没有发现。木头也可以作简,也可以作成一尺见方的版,叫方版。由于古文中“版”字可以解释为“牍”,所以又称版牍。版牍比竹简宽,一般用来写公文信札,因为写信的牍往往长一尺,因此人们称信为尺牍,现在我们也还这样称呼。在简策使用后不久,又出现一种新的书籍形态,这就是帛书,帛是一种丝织品,古代又称缣,合称缣帛。写在帛上的书,人们作个轴,不看时卷起来,一卷一卷,这就是卷的来历,相当于一本一本。至今《毛泽东选集》称第一卷,第二卷等等。但帛价格昂贵,不易推广,而且也不便保存。直到纸张发明了,才广泛用纸,一页一页装订起来,就是现在的书。特别是在汉代蔡伦造纸后,降低了纸的成本,纸装书就开始推广了。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书最早是靠手抄,后来到中唐开始有了雕版印刷,到了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从而印书就较为方便。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火药、指南针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发明。总之,中国书籍的演变以独具传统的物质形态,发挥着汉语的文化传播、承续功能。汉语的典籍形态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二)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们无法进行详述,只能概括介绍一下,故称之为概览。我国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早在宋代人们已经有“学者不能周览,人主不能遍阅”之叹。根据前人对文化典籍的四部分类法,古代文化典籍可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但是这四部分类法也难以概括全部,所以后人又加了类书和丛书,成为六部分类法。下面按六部分类法作一简介。经:经学著作所谓经书,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包括儒家经典和历代对儒家经典著作的主要注疏(注,注释;疏,分条说明的文字。注疏,就是对经典著作加以说明阐释的书)。随着朝代的变迁,被列为经学著作的书目也有所变化。大致是:经(经学著作)的演变六经七经(汉)九经(唐)十二经(中唐)十三经(宋)《诗经》《诗经》《诗经》《诗经》《诗经》《书经》《书经》《书经》《书经》《书经》《礼经》《礼经》《周礼》《周礼》《周礼》《仪礼》《仪礼》《仪礼》《礼记》《礼记》《礼记》《乐经》《孝经》《孝经》《孝经》《孝经》《易经》《易经》《易经》《易经》《易经》《春秋》《春秋》《春秋》《左传》《左传》《公羊传》《公羊传》《谷梁传》《谷梁传》《论语》《论语》《论语》《论语》《尔雅》《尔雅》《孟子》说明:1、最早六经系孔子整理成书作为给弟子讲授课本,孔子修订时加入了儒家的政治理想2、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修订的六经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3、在汉代时《乐经》已不存在,汉朝皇帝称以孝治天下,以《孝经》取代《乐经》。下面介绍一下这十三经是什么书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收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2、《书经》又称《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其时代跨度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内容大部分是文告号令,所以又称为尚书,尚者上也,上边的文告,极具有史料和文学价值(虞有虞氏,其首领为“舜”),标志我国古代散文的形成。《礼经》——《周礼》、《仪礼》、《礼记》3、《周礼》最初又称《周官》,专门谈论西周政治制度的书,4、《仪礼》记录了周代贵族的礼制,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5、《礼记》是对礼经的解释、说明和补充,从属于学习《礼经》的参考辅导材料。上述“三礼”基本反映了《礼经》的基本内容,并有所发展和补充。孔子云“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反映了孔子对西周政治制度、宗法礼仪的推崇。《乐经》据说是关于音乐乐谱方面的书籍。孔子认为音乐,分为正声和淫声,正声可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起到陶冶思想情操的作用,所以孔子在修订《乐经》时,同样倾注了他的政治思想,但是《乐经》失传了,到汉时,以《孝经》取代了《乐经》在儒家经典著作中的地位。6、《孝经》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初期,是孔子门徒们论述孝道和宗法思想的书。7、《易经》又称《周易》,据说作者是周文王姬昌,传说周文王拘羑(you)里(羑里,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境内)而演周易。该书本为一本占卜的书,据说孔子也加以修订过。到了战国末期,儒家弟子,在阴阳家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下,为周易的内容作了哲学的解释,使其成为了儒家经典。《春秋》是一部史书,系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鲁国史官编纂,孔子修订。记录了整个春秋时期242年的历史,所以春秋二字成为历史的代名词。文字简短,一万八千字。其记载史实褒贬分明,这种记事态度和方法,后来被称为“春秋笔法”。下边春秋三传是对《春秋》的解释、补充和说明。较全面地反映了《春秋》的基本内容,并有所发展,故以“三传”取代了《春秋》的经学地位。但在后人编纂《四书五经》时,《春秋》又称为五经之一。8、《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外传》,相传是战国人左丘明所著。主要从史实方面解说《春秋》并作了不少补充与订正,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具有文学价值。9、《公羊传》又称《公羊春秋》,相传是战国人公羊高所著,主要解释《春秋》的经文为主,但往往穿凿附会。10、《谷梁传》又称《谷梁春秋》,相传是战国人谷梁赤所著,也是主要解释《春秋》的“经文”,侧重“义理”,其记事不如《左传》详实,但持论却比《公羊传》平正。上述三传,后两传一直口传直到西汉时才正式成书。11、《论语》是记叙孔子和孔子弟子的言行的书。今天我们所见的《论语》是东汉郑玄综合流传的各种版本而成的。12、《尔雅》是秦汉时期人收集周到汉时各家训诂资料而编成的。所谓训诂,即对古书中字句用通俗的话加以解释。后世的经学家们都是以此书的解释来解释儒家的经文,故成为历朝学子参加科举考试时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13、《孟子》记述孟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上述是十三经的基本内容,至于历代研究这十三经的著作就更难以尽述了。下面说说“史”史:史学著作我国史学著作,卷帙(zhi)(用于装线装书的套)浩繁。仅史籍的分类,就十分纷繁,有通史,有断代史;通史又分为编年体史、纪传体史,有各行各业的专史,也有各民族史,战国时左丘明还编过国别史,如《国语》、《战国策》,另外有大家族的家史,个人史等等。我们专门介绍一下,纪传体史和编年体史历朝相承的纪传体史:纪传体史书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一部历朝相承的通史,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记载了我国3000年的历史,共130篇,全书52万余字。所谓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史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五体。【本纪】如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等等。按照时间顺序为历代帝王作传,叙述帝王的事迹;【表】是按年月以表格的形式列的各国的重大事件;【书】是关于经济、文化等一些专门问题的记述。【世家】是为先秦各国以及汉朝宗室、开国元勋作传,如,陈涉世家,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为张良作传)。【列传】则是为一些有影响的人物作的传记,如,商君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孙子吴起列传等。上述五体,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体,都是给人物作传,故叫纪传体。《史记》一书开了纪传体的先河,故司马迁成为中国历史学之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史记》不仅是重要的史籍之一,而且是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被作为古代散文的典范,以其优美的文笔,塑造了一个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一代史书和文学巨著统一于一身,所以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史诗和颂歌,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源泉和经验总结。无论是历代史学家,还是文学家都推崇这部书,因而称赞司马迁“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世界各国也都很重视对这部书的研究,已被翻译为英、法、俄、日等多种文字,流传于异国他乡。《史记》开了纪传体史籍的先河,以《史记》为首的二十六史,全部是纪传体,这26史被称为正史,计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北齐史》、《魏书》、《周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上述称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总共4000万字左右,3249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朝末年(1644年)共4000余年的历史。后又加上:《新元史》、《清史稿》合称26史。从而成为一套从古代到近代、衔接不断、包罗万象的历史巨著,它篇幅宏伟,史料丰富,完整而系统地记录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历程,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卷。贯通古今的编年体史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编年体史书是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这种体裁的优点是史事和时间紧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容易明了史事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因果关系。前边提到,被历代统治阶级列为儒家经典的《春秋》,就是中国最早的编年史。《春秋》源出于鲁国官之手,后经孔子整理。是按时间顺序叙述春秋时的历史著作。前边提到的解释《春秋》的“春秋三传”也是编年体史书。而后有《汉记》、《后汉记》等等编年体史书相继问世,特别是北宋司马光所编撰的编年通史《资治通鉴》,上起战国下终五代,按年记载,上下贯通,是中国史学史上又一部划时代的名著。鉴于司马光的巨大成就,人们把他与纪传体开创者司马迁相提并论,视为中国古代史学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司马”。该书以政治为中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历史内容的通史。该书流行后很快出现了“编年热”,尔后编年体史书、书评不断问世,不可一一尽述。就编年体史书而言,也形成了一个系列,从《春秋》到《明纪》形成了自春秋到明代末期近2400年前后衔接的编年史,与纪传体史籍互为补充、辉映,这是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除上述两种最主要的史籍著作外,还有其它体例的史籍著作,如,专门记录各个朝代的典章制度的书籍,如《通典》200卷,《通志》200卷,而后《续通典》、《续通志》等等,多不胜数。至于史评这样的书籍也是浩如烟海,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综上所述,可见中国古代史学成就之辉煌,诸般史书应有尽有,逐步完善,各有源流,自成体系,互相补充,彼此印证。中国史籍之丰富多彩,中国古代史学之发达,是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黑格尔曾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为任何民族所不及”。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中也写道:“也许不用多说,中国所能提供的古代原始资料比任何其他东方国家,也确比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要丰富。譬如印度便不同,它的年表至今还是很不确切的。中国则是全世界伟大的有编篡历史传统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史学的骄傲。下面我们简介“子”,子即:诸子百家: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诸子百家”,是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著作。《汉书•艺文志》的《诸子略》将诸子分为儒、道、墨、阴阳、法、名、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在《四庫全书总目》中,子部类则又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14个部类。先秦诸子中代表性的著作是《论语》、《孟子》(这在前边被统治阶级列为经书)、《荀子》、《老子》、《庄子》、《列子》、《墨子》、《晏子》、《尹文子》、《管子》、《商君书》、《慎子》、《韩非子》、《孙子》、《吴子》、和《吕氏春秋》等。汉魏六朝诸子有代表性的著作《新语》、《淮南子》、《盐铁论》、《法言》、《论衡》、《潜夫论》、《抱朴子》、《世说新语》和《颜氏家训》等。这些著作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渊源,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如《论语》、《孟子》、《荀子》主要宣传的儒家学说;《墨子》为墨家学说;《老子》、《庄子》主要是道家学说;《孙子》、《吴子》以及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的《孙膑兵法》主要是讲用兵之道,为兵书;《韩非子》主要是法家学说。其它著作则吸取各家学说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诸子百家的著作提出了不少可贵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如:墨家崇尚节俭;法家提出法制思想,主张中央集权;儒家讲仁义,以仁治天下;东汉王充的《论衡》批判了神学,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而兵家著作则提出的战略战术思想,至今不失其光辉,等等。诸子百家的著作是今天研究古代经济、政治、和学术文化的珍贵资料,同时也对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经史子集中的集部,是诗词集和诗词评论的总称。中国是诗的国度,历史上留下了数不清的优秀诗词作品和诗词评论,这些作品在中国浩翰的典籍中归为集部。正如前边提到的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汉代所编的《楚辞》,尔后由各代文人收集不同时代的诗作出版的诗歌总集,真是林林总总,无法一一列出,著名的有:《昭明文选》30卷;《玉台新咏》10卷;《文馆词林》1000卷;《花间集》最早的词总集,录有500余首词;《宋文鉴》150卷;《文苑英华》1000卷;《乐府诗集》100卷;《唐文粹》100卷;《万首唐人绝句》;《中州集》;《元文录》;《明文衡》;《唐诗品汇》;《全唐诗》;《宋诗钞》等等,不一一列举了。另外除了上述总集外,还有别集,别集是指收录个人诗文的集子。如:《李太白集》《蔡中郎集》(东汉蔡邕的诗集)。这方面的诗集更多了,可以说历代名家大都有诗集。按经、史、子、集四部类分法,我们介绍完了。但这种分法如前边讲的,还不能概括全部,所以又加了类书和丛书。类书和丛书:所谓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是一种工具书。它将群书中各种资料,包括诗文、辞藻、人物、典故、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等等等等,按类别编篡在一起,供检索之用。类似百科全书。它不是学术著作,但却保存了古代的部分文化遗产。类书的雏形在汉代已开始出现。《皇览》据《三国志》记载是三国魏文帝时编成的第一部类书,合四十余部,八百余万字,可惜原书已经失传了。六朝以后类书出现的就多了。如,唐代的《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册府元龟》这四部书规模浩大,资料丰富。《艺文类聚》100卷,汇录了1400余种唐以前的古籍;《太平御览》55部,引证书目1690余种4558类;《太平广记》分92大类,保存了大量古小说佚文;《册府元龟》辑录了上古至五代历代君臣事迹,按事迹和人物分为31部,1100余门,其规模超过宋代其它类书。明代最大的类书为《永乐大典》。此书收集对象就有经史子集、北剧南戏,以及医学、工技、农艺等等各类著作七、八千种,全书正文就有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总计37000万字(三亿七千万字)。然而此书正本一部在明朝灭亡时被毁,副本在清朝乾隆年间已残缺2400多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此书大部分被烧毁,余下的多被侵略者劫走。1960年中华书局多方收集,将其中730卷影印出版。这是民族的一大损失,也是世界文化的一大损失。清代是类书编篡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康熙、雍正两朝。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古今图书集成》,全书10000卷,约16000万字(1•6亿字),是我国现存类书中规模最大,用处最广,体例最完善的一种。丛书丛书和类书主要是编篡方式上不相同。类书是将各种书中的各种资料分类编排,而丛书则是把各种书分类编排,从而保存了原书的原貌,利于读者系统阅读。中国古代丛书也是林林总总。最值一提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编成的大型丛书《四庫全书》,编篡此书集中了上百人的编篡队伍,纪昀,字晓岚任主编,整整编写了十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