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课件+检测)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7份)第17课-空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课件+检测)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7份)第17课-空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课件+检测)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7份)第17课-空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课件+检测)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7份)第17课-空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课件+检测)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7份)第17课-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一、虚假“繁荣”的幻灭(经济危机的爆发)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2)主要原因: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扩大。(3)具体原因:①过度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掩盖了市场的虚假繁荣。②股票投机活动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2.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3.经济危机的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温馨提示】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生产的相对过剩。【问题导思】1.如何认识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答案:适度的分期付款可以刺激消费市场的活跃和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的分期付款则会导致市场的虚假繁荣。►预习检测1.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D)A.缓解社会矛盾B.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C.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来临D.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1.经济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2.经济危机的影响(1)经济严重破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2)加深了社会危机: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罢工频繁,社会动荡。②德国、日本等国法西斯主义泛滥。(3)国际关系恶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温馨提示】经济危机迅速波及世界,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风险性。【问题导思】2.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为什么会从美国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答案:①美国是当时的经济大国,其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发展;②当时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增加了经济危机的传染性。►预习检测2.1929—1933年期间,美国有5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材料反映这场经济危机(C)A.爆发十分突然B.影响极其深远C.破坏性非常强D.波及地域广阔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胡佛政府的政策(1)大危机初期,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后来,被迫采取了一些干预措施。2.结果经济危机不断恶化,人民期望改革。【问题导思】3.胡佛政府反危机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要克服危机必然要求变革运行机制,说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策要与时俱进。►预习检测3.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指(A)A.市场的自我调节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材料二美国胡佛总统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力发展的条件。……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就可以了。”材料三(1)请结合材料一中的两幅图,说明两幅图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2)材料二反映了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对付经济危机。结合材料三说明胡佛政策的后果。(3)根据材料,分析胡佛对政府职责的看法。答案:(1)股市崩溃,许多人因破产而廉价出售汽车;失业人员太多,使失业工人降低了求职要求,就业工人的工资收入(要求)也大大减少;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广大人民群众。(2)胡佛政府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后果:危机越来越严重,许多人生活贫困,无家可归,住在用破烂搭成的“胡佛村”里,经济危机给普通劳动者造成深重灾难。(3)胡佛认为“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力发展的条件”,采取的是自由放任的政策。eq\a\vs4\al(►素能提升)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趋于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这是由于(D)①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政策②资本家为眼前利润,盲目扩大生产③无限制的股票投机盛行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有历史学家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称为“疯狂的20年代”。其依据应该是当时美国(C)A.两党派斗争激烈B.经济危机、社会动荡C.经济社会盲目发展D.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干预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美国20世纪20年代金融投机、过度消费等现象严重,使社会呈现出虚假繁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是“疯狂的20年代”,故选C项。3.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表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D)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46.2%40.6%28.4%16.5%8.4%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激化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正是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才会出现这种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故选D项。4.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B)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经济危机使企业破产导致找工作非常困难,故选B项。经济危机期间,农产品价格下跌、西方国家社会动荡、各国大打关税战,故A、C、D项错误。5.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观察图表,美国汽车产量在1929—1933年迅猛下降,这与当时经济大萧条下,大量工人失业,失去了收入来源,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有关,故选A项。6.美国总统胡佛最初把随着股票市场崩溃而来的不景气看做是一种心理现象。他亲自选用了“萧条”这个字眼,因为它不像“恐慌”或“危机”那么吓人。1930年6月,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有代表团建议兴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他竟对他们说:“先生们,你们来晚了60天,萧条时期已经过去了。”据此可知胡佛(D)A.鼓励公共救济事业B.试图大规模干预经济C.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对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胡佛反对兴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这说明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故A、B、C项排除,胡佛认为经济不景气并不可怕,故选D项。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失业者只好一面等着饿死,一面举行示威游行。在若干大城市的垃圾站的四周,出现了一种所谓的“胡佛村”——穷苦不堪的男男女女的居住处。——《二十世纪美国史》材料二1932年9月,美国退伍军人团通过一项决议,宣布“现在所用的政治手段已不能迅速有效地对付经济危机了”。在亚特兰大出现了“美国法西斯协会和黑衣社”。——《二十世纪美国史》材料三1932年初,胡佛的前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二十世纪美国史》(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社会的影响。(2)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梅隆的观点?说明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合适?答案:(1)材料一说明了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人民,人民已经对政府失去了信心。材料二说明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得以发展。(2)不同意。梅隆认为这种危机不是社会制度造成的,它不能揭示发生危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实际上,这场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