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理论成果_第1页
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理论成果_第2页
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理论成果_第3页
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理论成果_第4页
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理论成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理论成果第1页/共83页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2页/共83页第3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

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维新思想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

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

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页/共83页

一、师夷长技1.“开眼看世界”(1)背景:清朝君臣闭目塞听,对西方国家情况一无所知。(2)表现林则徐: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

第一人。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思考】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4页/共83页“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

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

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洋务派所提倡的中学和西学分别指的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此

指导思想下洋务派开展了哪些实践活动?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活动: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5页/共83页二、维新变法思想【思考】“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

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盛

世危言》)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有何局限性?

1.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3)主张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6页/共83页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2.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1)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反对变法的理论

基础;撰写《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国家属于人民。(2)实践:发动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3)地位: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7页/共83页【思考】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怎样兴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该如何评价?

三、新文化运动1.背景(1)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8页/共83页经济:一战期间,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2)袁世凯倒行逆施政治: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准备复辟帝制。思想: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概况(1)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阵地:《新青年》。(4)基地:北大。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9页/共83页3.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3)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倡导白话文。开端: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典范:鲁迅的《狂人日记》等。4.影响(1)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思考】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10页/共83页“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试看将来的环

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段文字应该出自李大钊的哪篇文章?他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又是哪

篇文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有何重要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开始传入(1)背景国内: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国际:十月革命的爆发。(2)概况: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

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11页/共83页2.进一步传播(1)背景: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概况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3)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建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促进中国共

产党的诞生。

【细节1】“师夷长技以制夷”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在当时,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虽然有力地激发了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但并未真正付诸实践,真正发展并实践这一思想的是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12页/共83页【细节2】“中体西用”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

“中体西用”即以封建正统思想观念为根本,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与传统观念相抗衡的力量,冲击了保守的传统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细节3】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是系统完整的理论吗?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但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细节4】康有为是如何宣传维新变法的?把西学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融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这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13页/共83页【细节5】

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与“科学”具体指什么?民主的含义:新文化人士宣传的民主思想涵盖的范围较广,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科学的含义:当时提倡的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细节6】

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如把中国的一些优秀文化遗产当做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细节7】

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的区别前期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属于无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细节8】

马克思主义具备在中国传播的条件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14页/共83页“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

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

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

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精析一】对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如何评价?进步性:这种思想主张以变法自强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具

有爱国意义。维新派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主张学习和传播

西方科学文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具有进步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局限性: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有为、梁启超

把维新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但也反

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15页/共83页《新青年》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JEUNESSE”,就是法语“青年”的意

思。【精析二】新文化运动有哪些“新”特点?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16页/共83页新思想: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社会主

义思想。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

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毛泽东回忆说:“在我第二次游北京期间,我读了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书。

我热情地搜寻了一切那时能找到的中文的共产主义文献,使我对马克思主义

建立起完全的信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论。”【精析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1.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之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17页/共83页3.中国知识界众多先进分子开始重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开始深入到工农

群众中去,深入到革命实际斗争中去。4.中国人民也开始认识到新、旧民主主义的不同,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

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精析四】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的特征及阶段1.三大特征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18页/共83页(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

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

性质。(2)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思

潮、民主革命思想,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从学习物质层面到学习政治制

度、思想文化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

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3)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林则徐等萌发

新思想、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

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2.四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19页/共83页(2)从戊戌变法至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3)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4)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

路”。

近代中国追求民主是一股潮流,而民主的核心是宪政。备考复习时应关注这

个概念。【宪政民主】宪政民主是指为了解决对政治权力的制约问题,限制政府权力,以有效地保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20页/共83页障人权、自由与社会公正,而建立的民主制度。宪政民主的主要特点是:(1)以宪法和法律对政府权力加以限制;(2)实行分权

制衡;(3)人民主权和民选政府;(4)建立宪法审查制度;(5)司法独立;(6)保障个

人权利与自由。宪政与民主、法治的职能分工各有不同,民主负责权力的归

属,法治负责权力的实施,宪政负责权力的制约。将宪政、民主、法治三者

结合起来乃是在可以达到的范围内的最优选择。而宪政本身就包含着法治,

宪政的基本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所以,宪政、民主、法治三

者的结合可以化约为宪政民主。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21页/共83页【链接高考】(2011高考福建文综,41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

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

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

“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

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22页/共83页(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

方面观点的异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康梁维新派的政治主张。从材料看康有为认为中国民智

未开,宣扬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而梁启超则主张废

君权、倡民主,提出更为激进的宪政主张。中国的宪政变革从维新变法开始,历经百余多年,中国的宪政民主道路曲折

而漫长,当前中国的宪政民主还需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界非常重要的著作,它究竟产生了多大的

历史影响,教材语焉不详。对此,下述材料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海国图志》问世后,并未激起什么涟漪。据统计,当时中国有能力阅读这

本书的人多达三百多万,而《海国图志》在国内却只印刷了千册左右。及至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23页/共83页后来,连谈论这本书,也成为禁忌。但《海国图志》却并未就此埋没。它在一衣带水的日本,激起了一场巨浪。

据《江户时代日中秘话》记载,《海国图志》“到了江户则身价百倍,成为

急需的御用之书”。《海国图志》在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

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日本学者落合弘树在其学术报告《明治维新与中国——幕府维新的日本和

中国》中明确指出:“以图独立的佐久间象山‘和魂洋才’的想法,大部分

是从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得来的。”充分肯定了《海国图志》对日本明

治维新的重要贡献。——2011年4月19日中新网点评:在近年来新课标的高考命题中,“师夷长技”这一考点屡屡涉及,因此

对于《海国图志》所产生的影响应从国内、国外的角度进行全面评价。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24页/共83页

一般的观点,都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肯定它对封

建思想的批判,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教材也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认

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特点是激烈的反传统,“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欲以西

方模式来建构中国的新文化。而这种激烈反传统的最大后果,是造成了传统

与现代的断裂,从而出现社会价值的失范现象。点评: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采取了过于激愤的态度,其中在思想方法上的

重要失误,是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断然否定传统文化有现代化所需的内

容,因而走向了绝对主义。对此,你有何看法?

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25页/共83页带着问题读史●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费正清在这段话中指出的康有为思想的

主要来源。材料

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①这是康有为与其他同时

代维新派思想家全都具有的,所不同的是康氏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明这些价

值:这个体系不但把它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②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

的重要思潮联系在一起。由于康有为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提出问题,因而

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比以往用其他形式所发挥的要大得多。——[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目标限制性条件途径康有为思想的来源费正清的观点根据材料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26页/共83页划分材料层次概括关键词由①得出【西方的政治学说】由②得出【儒家思想的内涵】步骤二:概括材料,得出要点关键词整理得出答案康有为思想的主要来源: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学说;其二是中

国传统的儒家学说。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27页/共83页第32讲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阐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28页/共83页

【思考】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拜谒南京中山陵。连战先生在拜谒

感言中说道:“……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他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

政治家,他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

昌盛。……”孙中山的“民主、自由、均富”理念指的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一、三民主义1.背景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29页/共83页(1)社会背景民族危机: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改良方案失败。阶级状况: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2)个人因素:孙中山受西方政治思想影响,选择了革命道路。2.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3.评价(1)革命性: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0页/共83页(2)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思考】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

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

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的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

系如何?

二、新三民主义1.背景十月革命后,孙中山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决定改组国民党。2.提出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1页/共83页1924年,国民党“一大”实际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

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项目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相同: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民权主义相同: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赋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相同:主张平均地权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2页/共83页实践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理论基础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

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

的发展三、毛泽东思想1.发展阶段、内容及主要著作发展阶段时间内容主要著作酝酿国民革命时期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

分析》《湖南农民运

动考察报告》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思想《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3页/共83页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中国革

命的“两步走”战略

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科学概念,形成比较完

整的理论体系。中共

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论持久战》《新民

主主义论》《论联合

政府》丰富发展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指出党的工作重心、

工作中心转移,党的基

本政策和总任务;提出

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

的矛盾问题《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十大关系》《关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问题》其他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独创性理论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4页/共83页【思考】《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

宝贵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有何重要影响?应如何正确、科学地评

价毛泽东思想?

2.影响(1)理论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

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实践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四、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5页/共83页【思考】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

第一次国庆大阅兵。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

人民的心声。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邓小平理论

的历史地位如何?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产生背景: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冲破“两个

凡是”的禁锢。这个讲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2)形成发展①提出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6页/共83页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

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②形成“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三个有利

于”。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下一

步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7页/共83页(3)地位: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2)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地位是一个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

面的强大思想武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写入党章。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8页/共83页

【细节1】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民权主义——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民生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细节2】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细节3】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细节4】

邓小平理论所包括的主要理论有哪些?特色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细节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9页/共83页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

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

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精析一】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如何?有何具体体现?1.关系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是符合

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的,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革命的真实反映。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互依托,但不可混为一谈。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

领,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没有三大政策,就无从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担

负的新责任;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思想体系,无法在民主

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效能。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40页/共83页总之,两者紧密相连。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

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2.具体体现就其具体内容而言,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谋求中国独立富强的精神,“联俄”“联共”是反帝的必然。新“民权主义”期盼的是中国国民的真正自由平等和人权,即“唤起民众”

。“唤起民众”必然唤醒工农,“扶助农工”实际上是新“民生主义”的具

体实施。从以上两点看,新的“民族主义”突出了“联俄”“联共”;新的“民权主

义”和“民生主义”分别在政治和经济上体现了“扶助农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

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开创的。”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41页/共83页【精析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改革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5.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7.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8.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

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

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42页/共83页9.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

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精析三】三大理论成果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什么?1.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如何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的问题。2.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43页/共83页

邓小平理论实际是关于改革开放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改革

开放的外部条件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考复习时应予以关注。【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当代国际形势呈现的新情况、新

特点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观察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思想理论: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带全球性、战略

性和关系全局的突出问题;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世界大战是可以推迟和

避免的;世界仍不安宁,霸权主义是构成世界和平的新威胁;处理国与国之间

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

国的国策;树立中国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的形象十分重要;中国发展得

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等。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44页/共83页【链接高考】(2011高考大纲全国文综,23)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

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

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点评:邓小平1985年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正确处理我国在21世纪的

建设与安全问题上提供了理论指导。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45页/共83页

三民主义的历史地位,教材上有所涉及,但是把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相联系,是

十分罕见的,备考复习时可以作为参考。孙中山不仅是第一个提出并始终坚持要在中国实施民主立宪政治制度的伟

大民主革命先行者,而且是在中国传播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先驱。在中

国政治思想史上,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既要在中国建立民主立宪的政治制度,

又要在中国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经济制度,并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的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政治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应用于中国的具体革

命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有益的、珍贵的思想资料。——刘玉青《近十年来关于孙中山研究的新观点综述》点评:材料从三民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孙中山

三民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46页/共8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十七大报告表述得很清

楚,当代中国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毛泽东思想不是改革开放30年

里创立的,当然不能包括进来。我们党从建立到现在90年间,实现了两次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属于第一次

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如果把毛泽东思想包括进来,那就合二为一,就没有

第一次飞跃了。另外,不包括并不等于否定毛泽东思想,也不等于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渊源关系,它仍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党史学家石仲泉)点评: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

导集体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创新理论,因此中共党史学家石仲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包括毛泽东思想。对此,你有何看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47页/共83页

带着问题读史●根据材料,概括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

主张。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①……我们实

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②……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

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③

——《邓小平文选》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目标限制性条件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主张邓小平根据材料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48页/共83页步骤二:概括材料,得出核心信息整理得出答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划分材料层次概括关键词由①得出【对内实行改革】由②得出【对外实行开放】由③得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49页/共83页第33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

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

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

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

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教育事业的发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50页/共83页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956年,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把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1963年,

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部署了导弹、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试验,安排了

人造卫星的研制。【思考】毛泽东总结中国近现代挨打战败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

落后。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但

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

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51页/共83页“两弹一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1.“两弹一星”(1)背景: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果断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

策。(2)过程: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

湾核电站,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3)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使中国在核物理和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

先进国家行列。2.载人航天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52页/共83页(1)过程: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1999年,“神

舟”飞船无人飞行成功试验,2003年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2)意义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

为世界航天大国。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

辉的里程碑。“载人航天工程”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

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及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53页/共83页(1)背景: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

。(2)过程: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2001年,他获

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意义: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被认为有助

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4)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为

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2.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过程: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

“银河—Ⅰ号”。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54页/共83页意义: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

家信息化发展。(2)生物技术的发展①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

的时代。②中国还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思考】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

艺术的方针。“双百”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含义是什么?在贯彻过程中遭遇

了怎样的挫折?新时期取得了哪些成就?

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55页/共83页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发生变化。(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2.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4.初期成就(1)戏剧: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56页/共83页(2)小说:杨沫的《青春之歌》。(3)文艺期刊数量增加。5.遭受挫折(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到来,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2)表现:一些优秀作品被错误批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影响。6.新时期成就(1)原因“文革”结束后,清算错误路线。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57页/共83页(2)成就文艺领域再次繁荣,出现“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戏剧

、电影。学术讨论空前热烈。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思考】新中国历年高等院校招生数统计表(注:1949年为当年高校毕业人数)年份1949195219651966~1970197719791984199219982008人数(万人)1.26.616.402728.44875160599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58页/共83页上表反映出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

展教育的重大举措有哪些?

四、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开基创业(1)制定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初:建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事业。全面建设时期: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成就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2.曲折发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59页/共83页(1)表现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推荐制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2)危害: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3.复兴发展(1)教育改革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60页/共83页时间措施“文革”后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倡导尊师重教改革开放初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中等、高等教育改革20世纪90年代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2)教育投资:在实行国家拨款同时,倡导社会力量办学,启动“希望工程”。(3)边远和落后地区教育: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

育的发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61页/共83页

【细节1】中国发展高新科技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发展高新科技,目的是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细节2】

中国发展核事业的立场是什么?我国在核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造福的一贯立场。【细节3】“两弹一星”有什么重大意义?

“两弹一星”的成功大大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也使我国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细节4】“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含义各不相同“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具体来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62页/共83页

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钱学森被授予此殊荣,同时还向“嫦

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

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

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精析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了

巨大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63页/共83页3.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4.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5.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1956年,毛泽东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

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

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精析二】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提倡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有何不同?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虽然

流派很多,但阶级阵线非常鲜明,主要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

间的阶级斗争。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64页/共83页2.“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问题上,目的是推动社会

主义建设时期科学文化的发展。2009年9月4日,温家宝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教育是一项神圣而

光荣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

设一流的国家。【精析三】如何正确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振兴教育,势在必行。因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发展、军事

力量的强大、科技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在各个领域,教育都具有基

础性的地位。2.当今世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

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存亡,所以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65页/共83页

样板戏曾经占中国影视文化的全部舞台,可以作为“双百”方针的反面观照,备考复习时应予以关注。【样板戏】样板戏,指一批创作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主要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

作品,其政治意义远超过文化价值。“样板戏”一词源于《人民日报》1967

年5月31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而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

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

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后来陆续出现的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等9部作品,不在“样板戏”

之列,而被称为“样板作品”。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66页/共83页【链接高考】(2010高考广东文综,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点评: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双百”方针,主

张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目的是在文艺工

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

“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的提法刚好与“双百”方针相悖。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67页/共83页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其意义在教材上是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综

合实力角度看的,没有谈到其还具有世界公益性。下述材料在这方面是一个

补充。有评论称,“天宫一号”将是中国崛起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性元素,还有分析担忧,随着“天宫一号”任务的实现,全球目前的“太空力

量平衡”即将被中国打破。不过,正如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中国研究项目

主任冯德威所说,“天宫一号”的发射不仅仅给中国带来了民族自豪感,还

将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公益性。——2011年09月29日环球时报点评:“天宫一号”的发射,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为我国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

站——永久载人太空站迈出关键一步。“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迈向空间站时代,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标志。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68页/共83页

2002年,为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

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

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

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的十七大

报告。由此,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点评: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

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就“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到“人才强国”战略,你有何看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69页/共83页

带着问题读史●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明治以来,日本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制度。①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

西方近代国民教育机制,②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首次

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③1900年开始实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07年就

学率达到了惊人的99%!小学之上,有男女分校的5年制中学和初等技术学校,

然后是专门为男学生设的3年制高中和3年或4年制大学。改革教学内容,使

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④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目标限制性条件途径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明治维新以来根据材料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70页/共83页步骤二:概括材料,得出要点关键词整理得出答案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学习西方先

进教育机制;实行义务教育;重视科技教育。划分材料层次概括关键词由①得出【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由②得出【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机制】由③得出【实行义务教育】由④得出【重视科技教育】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71页/共83页单元整合

一、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

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活动。这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

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的侵略对各个阶级都会造成不

同程度的损害,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性的

一面。2.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只有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72页/共83页锁国和妄自尊大的陈腐观念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

。3.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不同的层次:从学技术到学经济政治,从仿效立宪

到主张共和。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

是阶级地位的差异。4.具有继承性前后提出的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如地主

阶级洋务派就是继承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但又有一定的

变化,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而是量变。而早期维新派又是

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他们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又发展为学

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这就是质的飞跃,他们不是要维护封建统治,而是反对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73页/共83页封建统治。5.探索具有曲折性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任务,反映了探索的曲折性。一方面是由于各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反动

势力的强大也是失败的原因。二、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派主要力量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

较1.各有侧重点(1)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设议院,走君主立宪道路。(2)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实行西方民主共和国方案。(3)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74页/共83页2.各自的实践方式和结果(1)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依靠光绪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但君主

立宪制度在变法诏令中并未涉及,且由于未发动群众,没有武装力量,最终失

败。(2)革命派通过暴力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

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国方案也

未能真正实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未改变。(3)激进派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革命,掀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

响,促使人民追求民主和科学,并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三、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解放”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明末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75页/共83页清初思想家的反思和批判思想。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

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打破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