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教案_第1页
法学概论教案_第2页
法学概论教案_第3页
法学概论教案_第4页
法学概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学概论》教案第一章法的基本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法的概念和特征,深刻理解法的本质,了解法的起源,理解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法的本质;法制与民主;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第一节法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一、法律的概念法的概念一般这样归纳:“法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其目的在于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它包含三个部分:法的本质、特征与作用。法的目的、作用在于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有些什么关系呢?最基本的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如人们的经济往来,参加一定的生产。此外,还有政治关系、婚姻家庭关系、劳动关系等等,这些若干关系统称为社会关系。法的目的在于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要使人与人的关系朝着向有利于统治阶级需要的方向发展。法律: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即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又称“法”)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二、法起源的历史过程及法的历史类型(一)法起源的历史过程法的起源是指法在人类历史上最初是怎样产生的。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法和国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前处于原始公社时期,当时既没有国家,也没有法,社会组织是氏族制度,社会规范主要是习惯。正是这种氏族制度和习惯把原始社会的一切都调整和处理好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格工具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形成,产生了阶级分化、阶级对立和斗争,在这种情况下,氏族制度和传统习惯已经无法继续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不可避免地要以某种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来代替它。处于优势地位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的统治,建立起军队、警察、监狱等一系列暴力机构和专门的管理机关,以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同时,奴隶主阶级还需要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制定或认可法律,以确认、维护和发展对本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总之,为了满足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需要,为了确认和维护私有制的需要,为了在新的条件下满足社会调整的需要,于是,国家和法便在这种社会矛盾的尖锐冲突及不断解决中产生了。法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即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过程。原始社会的习惯规范为法的产生准备了形式和条件,原始习惯与早期的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继承关系。但从本质上看,二者却有着原则区别:前者是氏族组织的公共行为规则,反映着氏族全体成员的愿望和要求,主要靠人们的自觉遵守和首领的威望来维持;而后者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确认和维护着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并以统治阶级掌握的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二)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是与社会形态相联系得概念,是依据法所赖以存在的阶级基础及其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的不同而对各种社会的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人类社会迄今已有五种社会形态,除原始社会没有国家和法律外,法的历史类型有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前三种历史类型的法,尽管它们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内,各自有不同的阶级性质和特点,但是由于它们都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都是剥削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维护着人剥削人的制度,因此可以统称为剥削阶级类型的法。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同剥削阶级类型的法有根本的不同,它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上,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法是人类历史上新型的法。三、法的本质法的本质是法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本体论问题,历史上许多法学家、思想家对法本质问题作过论述,由于他们各自研究角度、分析方法以及指导思想的差异,对法本质的认识复杂而多样。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本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也就是说,法是社会上层建筑现象,是一种制度化的意识形态。所谓意志,是指有目的的意识,属于社会生活中的主观范畴。法体现着一定的意志,但不是“社会所有成员”的意志,在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基本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法所反映的只能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从而在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并掌握了国家权力的那个阶级,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并通过权利义务的具体分配使统治阶级处于优势地位。同时,法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虽然这种意志往往是通过一定的代表者或代表机关来宣告的。这些个人或机关必须反映和体现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否则,他们就会被本阶级所抛弃。第二,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并非统治阶级所有愿望和要求都是法,只有那些“被奉为法律”,即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具有普遍效力,并且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法。所以,这里所说的“被奉为法律”,既说明了法的外部特征,也说明了法的阶级本质。第三,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统治阶级意志并非凭空产生,他们的价值理念以及由此决定的法律对权利义务的安排也不是任意的,而是由一定社会的现实条件所决定的。而在各种物质和精神的条件中,最终决定法本质的是社会物质条件,因为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归根结底也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通常指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生产方式等。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对阶级意志的具体内容当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法的本质具有决定意义的还是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们直接决定了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占有和分配关系,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四、法的作用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或功能。这种影响或功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法作为特殊的行为规则本身所具有的作用,一般称之为规范作用,二是法还要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目的,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政治使命。一般称之为社会作用。这两种作用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承的。(一)法的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告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1、告示作用法律代表国家关于人们应当如何行为的意见和态度。这种意见和态度以赞成和许可或反对和禁止的形式昭示于天下,向整个社会传达人们可以或必须如何行为的信息,起到告示的作用。通过法律,人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国家赞成的、应当做、可以做的;什么是国家反对的,不该做、不得做的;可以知道国家的发展目标、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甚至可以知道从国家的观点看什么是明智之举,什么是愚昧之举。2、指引作用法是通过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责任来调整人们的行为的。调整就是指引。指引作用的发挥以对法律要求的知晓为前提。指引有两种情况,第一,确定性的指引,即通过规定法律义务,要求人们做出或抑制一定的行为。第二,不确定性的指引,即通过授予法律权利,给人们创造一种选择的机会。3、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的作用。法律不仅具有判断行为合法与否的作用,而且由于法律是建立在道德、理性之上的,所以也能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善良的、正确的,还是邪恶的、错误的;是明智的、还是愚蠢的。通过这种评价,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从而达到指引人们行为的效果。4、预测作用预测作用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知晓或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将会如何行为,特别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如何对待人们的行为,进而根据这种预知来做出行动安排和计划。5、教育作用法的教育作用首先表现为,通过把国家或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凝结为固定的行为模式(规则、原则等)和法律符号(天平、保剑、蒙眼布等)向人们灌输在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之渗透于或内化在人们的心中,并借助人们的行为进一步广泛传播。其次表现为通过法律规范的实施而对本人和一般人今后的行为发生影响。6、强制作用法的强制作用在于制裁违法行为。通过制裁可以加强法的权威性,保护人们的正当权利,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制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刑法中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民法中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原物等;宪法中的对国家和政府中领导人的弹劾、罢免等。(二)法的社会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作为特殊的社会规范,为实现阶级统治的社会目的而发挥的作用。从总的方面讲,法的社会作用是:法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建立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第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纠纷,增强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以利于实现整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第三,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保护统治阶级的财产权。第四,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执行一些具有全社会意义的公共职能。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法定义如下: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第二节法制一、法制的概念一般说来,法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法制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制度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法律秩序。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法律,即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宪法、法律和法令,也包括其他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条例、章程、命令等;(2)制度,即根据宪法和法律建立起来的国家基本制度,如根据宪法制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法律秩序,即通过法律和制度建立起来的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其中包括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等。因此,法制是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的有机结合。从狭义上讲,法制是指有法律而被严格遵守,即依法办事。当然严格守法是以法律的制定和法律制度的存在为前提的,所以我国法学家一般认为“法制”是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内容的有机统一,是依法办事的制度。从依法办事意义上来理解法制,法制主要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处理与公民及其团体的关系,必须依法。也就是说,国家机关、公职人员不得滥用国家权力。其次,是指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普遍守法原则,即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团体的活动,都必须合法。二、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民主问题首先是国家制度的问题。民主作为国家制度,它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就国体而言,民主是指人民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力。社会主义民主是指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就政体而言,民主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或一定的政治形式,即人民通过一定的政治形式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社会主义民主就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并以此来组成自己的国家政权机关。在我国,作为政体的民主,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社会主义民主第一次把供少数剥削阶级享受的民主变成由广大人民享受的民主,它是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只有人民真正地成为国家的主人,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才能把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制定为法律。如果人民没有在事实上成为国家的主人,那就不能制定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所以说,社会主义法制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产生而产生的。其次,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制定出真正反映出广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由人民来制定。只有动员广大人民,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制定出真正体现人民意志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法律。再次,只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切实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实施。法律制定之后必须靠人民来执行和遵守。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使广大人民更好地认识到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才能有效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首先,社会主义法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的体现和保障。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革命斗争夺取国家政权后,必须建立适合于政权本质的国家制度,才能体现和保障人民的民主。为此,就必须制定并坚决执行那些体现和保障人民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法律规范。取得政权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还必须继续为扩大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而斗争,还必须不断地为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而斗争。其次,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运用国家权力实现自己意志的体现和保障。人民的国家、人民的政权,不仅应按人民的意志组成,而且必须按人民的意志活动。制定社会主义法律并严格要求依法办事,就是要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人民的意志办事,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为了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人民的意志办事,不仅要运用法律规定和保障人民有选举、监督和罢免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要在法律上严格划定他们的职权范围,而且还必须要求他们的公务活动都有法律上的根据。再次,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除少数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阶级敌人和犯罪分子外,广大公民都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要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就必须镇压敌人的破坏活动,惩办一切犯罪分子,制裁一切违法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的保障,才能使每个公民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而为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障。总之,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必然要寻求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更好形式,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法制的进一步加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人民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正确有效地保障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自觉地履行自己对社会的神圣职责,以保证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和促进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法与道德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的内容与评价标准总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道德与法律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某些道德规范往往具有法律效力,这表明了道德的法律性。统治阶级总是力图通过法律的形式,把本阶级的道德准则上升为法律,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其二,法也体现一定的道德精神,亦即法律的道德性。在法律规范中,凝结着立法者关于善与恶、合理与不合理、正义与非正义的基本道德价值判断。法和法律的规定,总是同人们关于正义的观念、关于公平的观念、关于捍卫人的自由、权利和尊严的观念、关于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等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调整系统中,道德调整与法律调整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第一,从调整对象上看,道德主要通过对人们的内心和思想动机活动的调整,来影响人们的外部行为;而法律则主要指向人们的外部行为,要求人们外部行为的合法性,行为是人同法律打交道的“唯一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是内在调整与外在调整的有机统一。第二,从调整范围上看,一般说来,道德调整地范围比法律调整地范围要广泛的多,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和一切社会关系;而法律调整地范围通常限于那些要求并且有可能由国家评价和保障的社会关系,一般性的违背道德的行为不在法律调整地范围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是广泛调整与局步调整的有机统一。第三,从调整地内容上看,道德调整的意义在于要求个人对他人、个人对社会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这种义务的履行并不以行为人取得某种权利为条件;而法律调整地重心是对行为人的权利保障,它的主体内容是要求行为人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之间的一致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是义务设定与权利保障的有机统一。第四,从调整手段上看,道德调整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体的伦理认同和道德评价的基础上,它主要通过人们内在信念和社会舆论的谴责来保证人们对道德规范的遵守;而法律调整则主要通过有组织的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具有国家权威性,行为人对法律规范的违反,必然招致相应的法律制裁。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是道德评价与国家强制的相互补充。四、法与教育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一)教育对法的影响法是一个动态的运作系统,在这个动态系统中活动着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即便组织的活动也是由人进行的),人的观念、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系统的运作状态。而教育既是对知识的创造和再创造,又是对人才的生产和在生产,因而,教育之与法律,便有了关键性影响和意义。1、教育对法的直接影响(1)教育影响法的内容和法的调整范围,导致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随着教育的日趋普遍化、社会化和复杂化,国家通过立法对教育进行控制和管理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趋势也日益加强,关于教育的专门立法不断出现,其他立法乃至宪法中也有关于教育的重要规定。在信息时代,由于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具有直接性质,优先发展教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考虑,原有的关于教育的立法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更加复杂、丰富、完备、系统化,逐渐分化出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即教育法。(2)教育提供系统的、有组织的积累、选择、整理、保存、运输、普及法和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手段,是法得以继承、传递、更新、发展的重要条件。(3)教育影响人们关于法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法的运作状态。教育特别是法学教育,不仅以系统的、有组织的方式宣传和传授法和法的知识、技能、理论,培养和训练人们熟练掌握和运用法的能力,而且深刻影响人们对待法的态度。(4)教育影响法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促进法学的繁荣和进步。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共生互动,互为前提。法学教育在传授和创造法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为法学研究积累、保存、运输了可作为研究基础的内容;法学教育在培养和训练法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时,也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借鉴。2、教育对法的间接影响教育是一个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关系互动、环境互设的开放系统,教育始终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这种影响在当今时代更为广泛、深刻和直接,更具有基础意义。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决定了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因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在更基础且更直接的意义上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在基础的、优先的环节上促进和推动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多元、社会生活有序,而这一切为法的发展和法治的实现营造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前提。(二)法对教育的作用概括地说,法对教育的作用如下:第一,法确认教育的法律地位、发展规划和实现途径,使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考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第二,法规范、组织和协调教育活动,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提供活动规则和程序。第三,法确认和保障教师在发展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保护、鼓励和奖励有突出贡献者。第四,法排除对教学、科研自由和公民受教育权的威胁和侵害,为教育活动创造自由、宽松、安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五、法与科学技术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一)科学技术对法的影响1、科学技术影响法的内容,成为法律规定的重要依据。科技进步所形成的新的科学知识,不断被运用到法律领域,成为法律规定的重要的科学依据。如关于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的法律规定,关于患麻疯病未经治愈者不应结婚的规定,就是以医学、遗传学以及其它生物学科的科学原理为依据的。2、科学技术影响法的传播形式和表现形式,使法的表现形式更科学合理,信息传播更便利、快捷、准确和充分。20世纪以来的信息革命,特别是无线电、电视、电脑、网络的出现和推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法的文字表现形式和信息储存形式,促成法的信息传递方式的变革,使人们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和更短的时间内便利、快捷、准确、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法的信息,因而也就为人们认同、接受和遵行法律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条件。3、科学技术影响法的调整范围,导致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人类社会的组织机构,导致原有社会关系发生改变和新的社会关系得产生,因而使法对社会关系调整地范围不断扩大,不断出现和分化出新的法律部门。4、科学技术影响法律调整技术和法律调整机制,促进法律调整机制和手段的科学化、合理化和高效能化。现代科技的突破性进步,使得法律调整本应有的专业性、技术性程度提高,从而使这一过程可能具有更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更高的效能。(二)法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法对科技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法组织和协调科技活动,为科技活动和科技管理提供民主、科学的规则和程序。现代科技活动的普遍化、复杂化要求它应是一种高度组织化、规则化和程序化的活动,是排除更多偶然性、任意性和专断性的活动,法正好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当代一些国家已经把政府促进和鼓励科技发展的内容直接规定在宪法中,一些国家制定了科技基本法,一些国家以立法确定科研经费在规模生产总值中的比例。2、法调节科技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保证和促进科技成果的合理推广和使用。法将科技成果以权利形式设置成专利权、版权、信息控制权、发现权等,赋予它们以法律上的财产属性和人身属性,成为可以独占、使用、处分、收益的产权,由此形成科技法律关系以及科技成果应用中的技术转让法律关系、技术合作法律关系等,从而使科技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转化为合理的、有保障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和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3、法协调科学技术与人的冲突关系,保证科学技术为人类福祉服务的方向。科学技术的发展意味着人对自然的征服和胜利,然而人类在享受征服自然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可能承受这种征服带来的显在或潜在的威胁,如核技术、生物技术可能被用于发动战争,这是科技发展过程中可能呈现的两极状态。为使科技造福于人类的一极发挥到极致,不利于人类的一极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就必须通过法律来调整合规范科技与人的冲突关系,减少和化解这种冲突带来的紧张状态和负效应,保证科技发展的正确方向。第三节法的创制和实施一、立法(一)立法的概念立法,又称法的制定或法的创制,是由特定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立法具有以下特征:1、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立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但不是所有国家机关都有权立法,只有特定国家机关才能立法。一国究竟哪个或哪些国家机关享有立法权,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性质、组织形式、立法体制和其他国情因素。2、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有权立法的主体不能随便立法,而要就自己享有的特定级别、特定种类的立法权立法,就自己有权采取的法的形式,所能调整合应调整的事项立法。3、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现代立法一般经过立法准备、由法案到法和立法完善诸阶段。4、立法是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的活动。制定,通常指国家机关直接进行的立法活动。认可,指国家机关进行的旨在赋予某些习惯、判例、法理、条约或其他规范以法的效力的活动。修改、补充和废止,则指变动现行法的活动。(二)立法的基本原则立法基本原则是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的主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主要体现,是立法者立法意识和立法制度的重要体现。立法中有三大基本原则:法制原则、民主原则、科学原则。立法的法制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一切立法权的存在和行使都应有法的根据,立法活动的绝大多数环节都依法运行,社会组织或成员以立法主体的身份进行活动,其行为应以法为规范,行使法所规定的职权,履行法定职责。第二,规范立法制定和立法活动的法,应处分反映和表达人们的意愿。第三,关于立法方面的法,在立法活动中具有最高地位和权威,获得普遍服从,任何个人和组织违反了法都要受到应有的追究。立法的民主原则包括三方面含义:第一,立法主体具有广泛性。人们是立法的主人,立法权在根本上属于人民。第二,立法内容具有人民性,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宗旨,注意确认和保障人民的权利。第三,立法活动过程和立法程序具有民主性,在立法过程上贯彻群众路线。立法的科学原则问题,也就是立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现代立法应是科学活动。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有助于产生建设现代法制国家所需要的高质量的良法,有益于尊重立法规律、克服立法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也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错误和失误、降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三)立法程序立法程序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的活动中,所需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立法程序通常包括法案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法的通过。1、提出法案。提出法案,就是由立法提案权的机关、组织和个人,依据法定程序向有权立法的机关提出关于制定、认可、变动规范性法文件的提议和议事原则的专门活动。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主席团、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的1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法案。2、审议法案。审议法案,就是在由法案到法的阶段,由有权机关对法案运用审议权,决定其是否应列入议事日程、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对其加以修改的专门活动。3、表决和通过法案。表决法案,是有权的机关和人员对法案表示最终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态度。表决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法案究竟能否成为法。通过法案指法案经表决获得法定多数的赞成或同意所形成的一种立法结果。法案的表决和通过关系密切,但并非同一概念。表决法案是通过法案的必经阶段,是法案获得通过的前提;通过法案则是表决法案的一个主要结果、主要目的。每个列入审议议程的法案都要经过表决这一程序,但并不都能获得通过。4、公布法。公布法亦称法的颁布,是指有权机关或人员,在特定的时间内,采用特定方式将法公之于众。公布法的权力在多数国家由国家元首行使,在有些国家由立法机关的领导机关行使。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没有规定公布法的时间和方法。实际做法是:多数法于通过当日公布,有的法于通过后间隔几天公布;有的法于公布之日起施行,许多是公布后间隔一定时间方才施行;国家法律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公布。二、法的实施(一)法的实施的概念法的实施是指通过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途径,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法律规范的活动,是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法的实施,是法律规范得以执行(含司法)、遵守的过程,即把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在社会生活中转化为具体化、个别化的过程。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法的实现,是指通过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过程,达到法律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结果。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首先,法的实施侧重于执法、司法和守法,而法的实现不仅强调执法、司法、守法,还特别强调法律监督。其次,法的实施可能是正值(达到预期效果)也可能是负值(与预期背道而驰),而法的实现肯定是正值。第三,法的实施是手段,法的实现是结果。没有法的实施,就不可能有法的实现,没有法的实施,法的实现就失去前提,就等于过河没有桥梁。(二)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法的实施有守法、执法、司法、法制监督等四种基本形式。1、守法。守法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立法者制定法的目的,就是要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如果法制定出来了,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那必将失去立法的目的,也失去了法的权威和尊严。正如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说的:“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也。”2、执法。执法即法律执行,从广义上讲,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它包括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狭义上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执法的原则。我国行政执法要求遵循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高效率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法治原则在执法中的具体体现,是执法的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它要求执法主体要合法、执法内容要合法、执法程序必须合法。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在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行政管理时,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即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具有客观、充分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与社会生活常理相一致。效率原则是指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对社会实行组织和管理过程中,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取得最大的执法效益。3、司法。司法亦称法的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它具有职权法定性、程序法定性、裁决权威性等特征。我国司法体系。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我国现行司法主体由以下种类和层次,它们构成当代中国的司法体系。(1)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由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组成。地方人民法院包括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三级。专门人民法院是在特定部门或对特定案件设立的审判机关,主要有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林业法院、海事法院等。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2)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和法律监督权,由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专门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组成。司法的基本要求。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正确,首先是指各级国家司法机关适用法律时,对案件确认的事实要准确,即对确认的案件事实要清楚,案件证据要确凿可靠;其次是对案件适用法律要正确,即在确认事实清楚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区别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分清合法与违法,此案与彼案,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实事求是地加以认定;再次,对案件的处理要正确,审理案件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宽严轻重适度,做到罪刑相当,违法行为与处罚结果相当。合法是指各级国家司法机关审理案件要合乎法律规定,依法司法。及时就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办案质量,及时办案,及时结案。司法的原则。司法原则是指在司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四项:(1)法治原则。司法法治原则是指在司法过程中,要严格依法司法。依法司法既要求依实体法司法,也要求依程序法司法。在我国,这条原则具体地体现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就是司法机关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只能以被合法证据证明了的事实和依法推定的事实作为适用法律的依据。依法律为准绳,就是指司法机关在司法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2)平等原则。司法平等原则具体体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各级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在处理案件时,行使司法权时,对于任何公民,部分其民族、种族、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别,也不论其出身、政治历史、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有何不同,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3)司法独立原则。司法独立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有关组织法和诉讼法规定的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一个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的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力;要求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只服从法律,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要求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办事,准确适用法律。(4)司法责任原则。该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及司法人员在行使司法权过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而应承担的一种责任。在我国,已颁布的《国家赔偿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法律确定了司法责任制度,对于实现公正司法、廉洁司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4、法制监督。关于法制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上的法制监督指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司法、执法等法制运作环节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控制和督导。广义的法制监督指一切国家机关、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法制全部运作过程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控制和督导。法制监督的构成要素。法制监督由三个要素构成:法制监督的主体、法制监督的客体、法制监督的内容。法制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指国家权利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政治或社会组织(包括政党在内的政治团体、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三类。法制监督的客体应包括一切社会关系主体,但其主要所指为运用权力的国家机关、政治或社会组织及其公职人员。法制监督在内容上主要就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指向行为的合理性。法制监督的体系。依监督主体的不同,法制监督可分为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两大系统。国家监督,即由国家机关以国家名义依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的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具有法定性、严格程序性、直接效力性等特征。依具体实施监督的机关不同,国家监督又可分为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司法机关的监督三种,其中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立法监督,二是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所谓社会监督,是指由国家机关以外的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进行的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社会监督具有广泛性、启动性和标识性等特征,主要指政治或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公民的监督三种。法制监督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即法制监督以保证行为的合法性为主要目的,即便合理性监督也必须建立在合法性原则基础上,同时,法制监督自身必须合法。(2)民主性原则,即要求监督应具有民主的价值取向和民主的操作机制。所谓民主的价值取向是指法制监督应以保证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实现民主政治为其价值取向。而法制监督的民主的操作机制,是指其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方式也应是民主的,在监督过程中要做到多元性、开放性和平等性。(3)程序性原则,即强调法制监督不仅指向活动内容的合法性,而且指向活动程序的合法性。程序对于控制权力滥用的功能和意义,比之于仅凭借实体内容和权限来控制权力,更能实现现代社会权力运作的特点,更有助于实现对权力的控制。(4)系统性原则,即指法制监督在体系、功能、结构上的统一性、协调性和整体性。法制监督应是一个目标统一、功能协调、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这个体系得各个环节和机制既彼此独立又彼此衔接,相互补充和配合,作为有机统一体协调运作。第四节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本质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违法责任和违约责任是典型意义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本质属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法律责任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运用法律标准对行为给与的否定性评价。这种评价的直接目的是为法律制裁提供法律上的前提,其根本目的则在于消除或减少滥用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从而使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兴趣在秩序的状态下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其次,法律责任是由自由意志支配下的行为所引起的合乎逻辑的不利法律后果。根据“自由意味着责任”这样一条伦理学规则,在自由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如果其内在方面存在过错,其外在方面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其他个人的和社会的正当利益造成了损害,那么,按照法律的逻辑,行为人就必须对此承担责任。在此意义上,法律责任就是直接由违法行为所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最后,法律责任也是社会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生存条件而强制性地分配给某些社会成员的一种负担。法律责任的实质是统治阶级国家对违反法定义务、超越法定权利界限或滥用权利的违法行为所作的法律上的否定性评价和谴责,是国家强制违法者做出一定行为或禁止其做出一定行为,从而补救受到侵害的合法权益,恢复被破坏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秩序的手段。在这种意义上,法律责任也是一种纠恶或纠错的责任。二、法律责任的构成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认定法律责任时必须考虑的条件,包括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或主观过错等五个方面。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违约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责任主体是法律责任构成的必备条件。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在法律责任构成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类。作为是指人的积极的身体活动。直接做了法律所禁止或合同所不允许的事自然要导致法律责任。不作为是指人的消极的身体活动,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如不做法律规定应做的事或不做合同中约定的事,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损害结果是指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侵犯他人或社会的权利和利益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包括实际损害、丧失所得利益及预期可得利益。损害结果具有侵害性,它表明法律所保护的合法权益遭受了侵害;损害结果还具有确定性,它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已经实际造成的侵害事实,而不是推测的、臆想的、虚构的、尚未发生的情况。因果关系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它是归责的基础和前提,是认定法律责任的基本依据。因果关系对于确定行为主体、认定责任主体、决定责任范围具有重要意义。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主观心理状态。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类。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三、法律责任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责任作不同的分类。如按照责任承担的内容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按照责任承担的程度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按照责任实现形式的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惩罚性责任与补偿性责任。按照引起责任的法律事实与责任人的关系的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直接责任、连带责任和替代责任。在法律实践中,最基本的分类是根据法律责任的类型所作的分类,即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或法人因违反法律、违约或者因法律规定的其他事由而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民事责任主要为补偿性的财产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或因行政法规定的事由而应当承担的法定的不利后果。刑事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刑事法律而应当承担的法定的不利后果。刑事责任的方式为刑罚,即刑事主体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违宪责任是指因违反宪法而应当承担的法定的不利后果。违宪通常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的某种活动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四、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是指承担或追究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包括惩罚、补偿、强制三种。(一)惩罚即法律制裁,是国家通过强制对责任主体的人身、财产或精神实施制裁的责任方式。惩罚是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式。惩罚主要针对人身进行,国家使用强制力对责任主体的人身、精神施加痛苦,限制或剥夺财产,使责任主体受到压力、损失和道德非难,从而起到报复、预防和矫正的作用,平衡社会关系,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维持社会正义。惩罚具体包括以下几类:1、民事制裁。民事制裁是指依照民事法律规定对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措施,通常是由侵权或违约引起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国家的强制下支付违约金或赔偿等。2、行政制裁。行政制裁是指依照行政法律规定对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措施,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行政处罚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行政拘留、劳动教养等措施。行政处分主要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措施。3、刑事制裁。刑事制裁是指依照刑事法律规定对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措施,通常称刑事制裁。这是一种最严厉的制裁。我国法律规定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包括自由刑、生命刑、资格刑和财产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4、违宪制裁。违宪制裁是指依照宪法的规定对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违宪责任而实施的一种强制措施。违宪制裁主要有:撤销同宪法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罢免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二)补偿。补偿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或当事人要求责任主体以作为或不作为形式弥补或赔偿所造成损失的责任方式。补偿包括防止性的补偿、回复性的补偿、补救性的补偿等不同性能的责任方式。补偿的方式除了对不法行为的否定、精神慰籍外,主要为财产损失的填补。在我国,补偿主要包括民事补偿和国家补偿两类。民事补偿是指依照民事法律规定,责任主体承担的停止、弥补、赔偿等责任方式,具体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国家赔偿包括和司法赔偿。行政赔偿是国家因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造成相对人受损害,而给与受害人赔偿的一种责任方式,主要为因违法行政行为侵犯人身权的赔偿、因违法行政行为侵犯财产权的赔偿。司法赔偿是国家因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造成当事人受损害,而给与受害人赔偿的一种责任方式。(三)强制。强制是指国家通过强制力迫使不履行义务的责任主体履行义务的责任方式。强制的功能在于保障义务的履行,从而实现权利,使法律关系正常运作。强制包括对人身的强制、对财产的强制。对人身的强制有拘传、强制传唤、强制戒毒、强制治疗、强制检疫等方式。对财产的强制有强制划拨、强制扣缴、强制拆除、强制拍卖、强制变卖等方式。强制是承担行政责任的主要方式。强制主要为直接强制,也有代执行、执行罚等间接强制。五、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适用法律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责任法定原则责任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作为一种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违约者或相关人的责任。责任法定原则的基本特点为法定性、合理性和明确性,即事先用成文的法律形式明确地规定法律责任,而且这种规定必须合理。责任法定原则否定和摒弃责任擅断、非法责罚等没有法律依据的行为,强调“罪刑法定主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无法律授权的任何国家机关都不能向责任主体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责任法定原则还否定和摒弃对行为人不利的溯及既往,强调“法不溯及既往”,国家不能用今天的法律要求人们昨天的行为,也不能用新法来制裁人们根据旧法并不违法的先前的行为,不能以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为由而扩大制裁面,加大制裁程度。(二)因果联系原则在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首先要考虑因果关系,即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具体包括:(1)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即人的某一行为是否引起了特定的物质性或非物质性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2)人的意志、心理、思想等主观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即导致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出现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是否是由行为人内心主观意志支配外部客观行为的结果。在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不仅要确认行为引起了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且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而且要确认这一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其所引起的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内在的、直接的、逻辑的联系。这种因果联系表现为存在的客观性、因果的顺序性、作用的单向性、内容的决定性。(三)责任相当原则责任相当原则是公平观念在归责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含义为法律责任的大小、处罚的轻重应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轻重相适应,做到“罪责均衡”、“罚当其罪”。责任相当原则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性质相适应。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表明了不同的社会危害程度,因而决定了法律责任的性质和法律责任的大小,因此就不能用刑事责任来追究民事违法行为。(2)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情节是指反映主客观方面的各种情状或深度,从而影响违法、违约的社会危害程度的各种事实情况。不同的情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危害程度,因而在法律责任的归结方面就应有所不同。(3)法律责任的轻重、种类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行为人主观方面的故意、过失,以及平时品行、事后态度等因素,对法律责任的具体归结有影响。国家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在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应当坚持这三个适应,全面衡量,不应偏废。(四)责任自负原则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负责,必须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没有法律规定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不得没有法律依据而追究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者虽有血缘等关系但并未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者的责任,防止株连或变相株连。当然,责任自负原则也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社会利益保护的需要,会产生责任转移承担问题,如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担保人对被担保人承担替代责任。第五节社会主义法制一、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本质1、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此相应我国社会主义法也必然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广大人民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力武器。2、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不是自发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工人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及时、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阶级利益,正确处理与农民以及其他同盟者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形成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3、阶级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社会主义法的重大特点之一。剥削阶级的法是少数剥削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社会主义法则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具有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二、社会主义法的创制(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工作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集中体现这一理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我国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自然也是我国法的创制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各级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工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这一指导思想。2、社会主义法创制工作的基本原则(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必须从我国国情、民族的传统和习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出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2)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正确结合。坚持原则性,就是说我国法的创制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的立法思想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各项方针、政策,决不能有所偏离。所谓坚持灵活性,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实现原则所必需、许可的各种具体形式、方针和步骤。灵活性和原则性必须正确地、恰当地结合。(3)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法的严肃性是指法律必须具有权威,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法的稳定性是指法律、法规一经颁布生效,就应当在一定时期保持其内容的相对固定,不能朝令夕改,否则,法律就会失去其可预测性,也不利于建立稳定的秩序。法的连续性是指制定、修改、补充法律时应当保持与原有法律在内容和效力等方面的衔接,法律应当吸收或保留原有法律中那些合理的、有用的成分。在新的法律未正式生效前不得随意中止原有法律、法规的效力。(4)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在法的创制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地、广泛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吸收他们参见整个法的创制过程。这样,才能制定出反映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并发挥法律专家的意见和作用,让他们反复比较和论证,以提高立法质量。当然,法的创制是国家机关的专门活动,最重要的还是必须充分发挥立法机关的作用,并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5)有选择地汲取和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法律文化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我国法的创制工作,既要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注意吸收我国历史上那些好的立法经验,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根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有鉴别、有选择地汲取外国的立法经验,使其为我所用。(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法的渊源是专门的法学术语,是指法的形式渊源或效力渊源。法律规范的产生方式不同,制定机关不同,其表现形式和法律效力来源、等级也不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主要表现为有权创制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制定法。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法的渊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国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构成及其活动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照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它一切法律、法规的立法依据。2、法律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其中刑事、民事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等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地方性法规在制定机关管辖的范围内有效,并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此外,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区、自治州、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6、规章这里的规章是指国务院以外的其它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规章,通常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等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成为部门规章。第二类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会、自治区首府及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又称地方政府规章。7、特别行政区的法特别行政区的法是由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制定或认可,在特别行政区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因此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渊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均作出了具体规定。8、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各总部、军兵种、军区,可以根据法律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军事法律法规、决定、命令,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军事规章。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在武装力量内部实施。9、国际条约我国与外国签订的具有规范性内容的国际条约,以及我国宣布承认或参加的一些已经存在的国际条约,也是我国法的渊源。三、社会主义法律部门(一)社会主义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得不同领域和方法等所划分的不同法律规范的总和。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1、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得行为准则,任何法律都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否则,就不成其为法律。法律部门是以法律所调整地社会关系的内容作为依据来划分一部法律属于哪一个部门的。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进入法律调领域后,它们便成了法律部门形成的基础。2、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虽是很重要的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但仅仅依此作为标准还是不够的,因为它们既无法解释一个法律部门可以调整不同种类的社会关系,也不能解释同一社会关系需由不同的法律部门来调整这一法律现象。因此,划分法律部门,还需将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作为划分标准。如将凡属以刑罚制裁方法为特征的法律规范划分为刑法部门,将以承担民事责任方式的法律规范划分为民事法律部门等。(二)我国法律的部门划分根据法律所调整地社会关系及调整方法的不同,可以将我国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主要的法律部门:1、宪法法律部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因而是最重要的法律部门。现行的宪法部门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个层面主要有国家机关组织法(如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及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单行立法(如集会游行示威法)等等。第三个层面是有关宪法的解释。2、行政法律部门。行政法是由很多单行的法律、法规构成的,分为一般行政法(或行政法总则)和特别行政法(或称行政法分则)两个部分。前者包括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国家行政机关负责人的地位、职权和职责,作出行政决策、采取行政措施、进行行政裁决的方式和程序等。后者指各专门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活动适用的法律、法规,如民政管理、卫生管理、边防管理等。3、民商法律部门。民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财产关系的内容很多,民商法主要是调整商品经机关系,包括财产所有权关系、商品流通关系、遗产继承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等。民商法还要调整属于民事范围的人身关系,如婚姻关系、名誉权、肖像权、生命健康权、法人的名称权等。4、经济法律部门。经济法调整经济领域中的纵向法律关系,其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基本建设法、财政法、税法、银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5、劳动法律部门。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的其他关系得法律规范的总和。涉及企事业单位的用工制度,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工作、休息时间和劳动报酬,劳动保险和生活福利待遇。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和办法等。6、科教文卫法法律部门。科教法是调整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在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科技进步法、高等教育法、文物保护法等。7、资源环境保护法律部门。资源环境保护法是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法等。8、刑法法律部门。刑法是规定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现阶段有关犯罪和刑罚的基本规定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中,此外,还有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9、诉讼法律部门。诉讼法是有关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诉讼法主要由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构成。10、军事法律部门。军事法是有关军事管理和国防建设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现役军官服役条例等。[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法学是如何认识法的本质的?2、试述法的规范作用。3、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什么?4、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哪些?5、试述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6、试述法与教育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宪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宪法的概念和历史发展,熟练掌握我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重点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重点与难点:宪法的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节宪法概述一、宪法的概念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的发明,它是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确认和保障该国民主制度的国家根本法。资产阶级的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的集中体现和保障。无产阶级在取得国家政权之后,也利用宪法的形式来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说,宪法也是一种法律,具有与其他法律相同的本质和特征;其二是说,宪法和其他法律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内容方面的特点。宪法规定的是关于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诸如国家的性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社会的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这些问题都是国家生活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第二,效力方面的特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都必须服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第三,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的特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要经过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程序,以保证宪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稳定性。(二)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宪法与政治力量对比和政治形势发展变化的关系,表现为:首先,宪法是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的那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任何一部宪法的产生,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阶级,取得政权并建立起阶级统治的国家,制定出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宪法。其次,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具体历史条件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决定并影响着宪法的具体内容。即使是同一个类型的宪法,其具体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总之,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反映着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宪法的制定或修改,总是和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分不开的。(三)宪法是对民主制度的确认和保障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在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不存在宪法,是因为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典型的统治形式是君主专制制度,而宪法是与民主制度相联系的。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反对封建专制的需要,举起了民主、自由的旗帜,鼓吹“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法治国家”、“自由、平等、博爱”。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为了巩固胜利成果,就有必要制定一种具有最高权威的法律,把在革命斗争中取得的民主制度固定下来,并加以保障。这种法律就是宪法。所以,资产阶级宪法是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宪法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要保持和巩固政权,首先就要保持和巩固人民通过革命所取得的民主权利和民主地位即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所以,社会主义宪法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确认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二、我国现行《宪法》的历史发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宪法,这部宪法对于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起了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后来分别于1975年、1978年修改和制定过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它是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一)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宪法的指导思想是指规定宪法的方向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思想,它决定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行宪法不仅在序言中确认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且将它的精神贯穿于宪法的全部条款之中。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前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我们的立宪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它们相互贯通,相互依存,都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怀疑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也不能以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否则就会背离社会主义轨道。(二)现行宪法的修改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全国人大对1982年宪法的一些条款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到目前为止共有31条修正案,从而使现行宪法更加臻于完备。前三次通过的17条宪法修正案,有15条集中在宪法序言和总纲部分,主要内容是:(1)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2)明确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从而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宪法中的表述更加完整;(4)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5)确定了农村经济组织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6)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7)确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8)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9)确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建议,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内容是:(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指导思想写进宪法;(2)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3)在爱国统一战线构成中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4)完善了土地征用的条款,规定国家可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5)增加了国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内容;(6)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7)确立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8)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9)变戒严规定为紧急状态的规定,为紧急状态法律制定奠定了宪法基础;(10)完善了政权组织制度;(11)确认《义勇军进行曲》为我国国歌。此次宪法的修改,进一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更加完备的宪法保障。(三)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现行宪法由序言及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组成,共138条。序言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序言首先记录和总结了一百多年来我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指出了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最基本的总结,并且明确规定了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总纲在宪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确认了我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规定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原则,明确宣布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前三部宪法中都作为第三章列于国家机构之后,现行宪法把它列为第二章,和总纲联结起来。这是因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总纲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原则规定的延伸,同时也表明国家对公民权利的重视。国家机构部分对我国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规定。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这一章规定:我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我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我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我国首都是北京。第二节我国的基本制度一、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就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工人阶级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是由工人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工人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代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方向。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最有远见、最大公无私和最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同时大工业的生产活动也培养和锻炼了它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最终使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实现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长期慎重选择的结果。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政权,但这决不意味着工人阶级不需要同盟军,工人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依靠广大的同盟军。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历史上,中国绝大多数的起义和社会革命都是以农民为主体进行的。工人阶级只有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广大农民只有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没有坚固的工农联盟,工人阶级的领导权便要落空,人民民主专政就不能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结合。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和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分子专政的有机结合,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的结合。在我国,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就是社会绝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一切权力,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宪法》第2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