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X射线探伤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X射线探伤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X射线探伤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X射线探伤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X射线探伤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1-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X射线探伤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2021年1月-8-表1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X射线探伤技改项目建设单位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姓名注册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鸭棚路以东、五华路以西、联合东路以北项目建设地点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春洲路8号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立项审批部门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批准文号三经信(2020)41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100项目环保总投资(万元)9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9%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其他占地面积(m2)19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使用□Ⅰ类(医疗使用)□Ⅱ类□Ⅲ类□Ⅳ类□Ⅴ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丙射线装置□生产□Ⅱ类□Ⅲ类□销售□Ⅱ类□Ⅲ类■使用■Ⅱ类□Ⅲ类其他/项目概述1.1单位概况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总投资70亿元,占地2060余亩,员工450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000余人。空调设计年产能达600万台套。已建成总装分厂、两器分厂、控制器分厂、钣金喷涂分厂、注塑分厂及3个成品仓库、5个物资库,单日空调产能实现4.5万台,是格力电器在全球十四大生产基地中规划用于出口的基地,生产窗机、除湿机、移动机等多系列的出口产品,主要销往南北美洲、中东、北非等地区,并与美国通用电气(GE)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格力自主品牌占据海外销售总量40%左右,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1月16日,芜湖格力成功试生产,第一套空调顺利下线,2012年3月,芜湖格力正式开始批量生产。1.2.核技术利用现状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现有一台X-RAY自动点数机,具体见表1-1。该射线装置已于2019年9月06日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皖环辐证[B0144]),有效期至2024年09月05日)。见附件4。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使用XC-600型X-RAY自动点数机实施豁免管理的复函》(皖环函[2019]995号),鉴此,原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原则同意对你公司使用该自动点数机实行豁免管理。表1-1该公司核技术利用现状情况一览表序号工作场所名称工作场所地址射线装置名称规格型号1监测室公司控制器分厂X-RAY自动点数机XC-600型射线装置类别用途射线装置数量活动种类Ⅲ无损检测1使用1.3本项目概况目前,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空调器管路及两器件中涉及管路焊接的有管接头、毛细管组件、吸排气管组件、两器组件等,其焊点检测由人工定时对焊接物料进行取样,对样件焊点进行解剖检验,检测效率低、时间长,无法快速得出结果,同时将破坏铜管,造成物料浪费。现有厂区两器一分厂有4条焊接线、两器二分厂有3条焊接线。每日需对焊接产品进行抽检,每日需抽检4次。因此,引进X射线探伤设备,利用X射线探伤原理对焊点熔深、划伤进行检测,采用数字成像、图像采集方式对焊点进行检验,有效提高检验效率同时降低物料报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委托书见附件1)。我单位在通过资料调研、现场监测、评价分析,编制此环境影响报告表。为了主要用于空调焊接构件无损检测分析,拟在公司两器二车间圆盘焊区域新增X射线探伤设备1台及增加配套防辐射铅房。本项目新增X射线探伤设备仅用于本公司产品无损检测,不对外提供服务;本项目探伤机在此次新建检测室内使用,不外出进行作业。本项目配备辐射工作人员2名。表1-2该公司本次核技术应用项目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管电压(kV)管电流范围(mA)射线装置类别生产厂家备注1X射线探伤室XYD-2251台22510Ⅱ类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定向机表1-3射线装置工作时间一览表射线装置工作时间每次最大曝光时间(s/次)每日工作时间(h/d)全年工作天数(d)全年工作时间(h/a)60436514601.4项目周边保护目标及项目选址情况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厂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现有厂区,公司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公司厂区平面布局及周围环境图见附图2。X射线探伤设备周围50m范围内没有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拟建于公司两器二车间圆盘焊区域,拟建址东南侧为厂区内部道路,其余三面均为车间内场所,本项目操作台位于X射线探伤设备铅房旁。X射线探伤设备周围50m范围内没有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此次评价主要考虑的问题是:X射线探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X射线的泄漏对工作人员、周围公众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1.5“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评[2016]150号)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强推进改善环境质量。表1-4项目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序号内容要求本项目情况相符性1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本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不新增用地。项目建设所在地不在《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不在《芜湖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分布图》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见附图10相符2环境质量底线环境质量现状超标地区以及未达到环境质量目标考核要求的地区上新项目将受到限制;对环境质量现状超标的地区,项目拟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的,依法不予审批其环评文件根据芜湖市环保局网站公布的《2019年芜湖市环境状况公报》,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超标因子为PM2.5和O3;地表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根据核工业芜湖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于2020年12月07日对项目场所及周边进行了辐射环境监测,本项目所在场所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与安徽省天然辐射本底无显著差异,属于当地天然辐射本底水平。本项目废气、废水、噪声达标排放,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噪声对周边影响较小,不会突破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底线。相符3资源利用上线依据有关资源利用上线要求,即各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是不得突破的“天花板”本项目不占用耕地资源,用水来自市政供水管网,用电来自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供电网供给。本项目建成运行后通过内部管理、设备选择、原辅料的选用和管理和利用、污染防治等多方面的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有效的控制污染。项目的水、电等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限。相符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要在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从布局选址、资源利用率、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发挥负面清单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准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视为允许类,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相符1.6与《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相符性分析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21号)以及《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的实施意见》(芜市发[2018]18号),为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提出相关实施意见,着力构筑1公里、5公里、15公里“三道防线”。本项目距离长江约1.3km。表1-5项目与皖发[2018]21号文的符合性分析序号皖发[2018]21号文内容本项目情况符合性1严禁1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2018年7月起,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除必须实施的防洪护岸、河道治理、供水、航道整治、港口码头及集疏运通道、道路及跨江桥隧、公共管理、生态环境治理、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等事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建设项目,以及长江岸线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区内非工业项目外,不得新批建设项目,不得布局新的工业园区。严控5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长江干流岸线5公里范围内,全面落实长江岸线功能定位要求,实施严格的化工项目市场准入制度,除提升安全、环保、节能水平,以及质量升级、结构调整的改扩建项目外,严格控制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严管15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长江干流岸线15公里范围内,严把各类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把主要污染物和重点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禁止建设没有环境容量和减排总量项目。本项目厂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距离长江约1.3公里,满足1公里和5公里防线要求。符合表2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度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4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X射线探伤设备Ⅱ类射线装置1套XYD-22522510实时无损检测两器二车间圆盘焊区域定向机//////////(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μ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臭氧、氮氧化物气态//少量少量/不暂存通过进出料口及安全门排出铅房,再经检测室机械通风排入外环境,臭氧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气,对环境影响较小/////////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6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版),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修正版),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正版),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月1日发布施行;(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19年修正版),国务院令第709号,2019年3月2日修订;(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2021年1月1日施行;(7)《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66号,2017年12月6日起施行;(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19年修正版),环保部令第47号,2017年12月20日起施行;(9)《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号,2011年5月1日起施行;(10)《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145号,2006年9月26日起施行;(1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2007年3月2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12)《安徽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15年8月12日施行;(13)《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11月17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修订,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技术标准(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T10.1-2016);(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3)《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4)《500kV以下工业X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GB22448-2008);(5)《工业射线探伤辐射安全和防护分级管理要求》(DB11/T1033-2013);(6)《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7)《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其他(1)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委托书;(2)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评价范围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中“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常取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50m的范围”相关规定,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为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边界外50m区域。保护目标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50m范围内无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因此,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辐射工作人员及周围的公众。表7-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表环保对象人数位于检测室方位距离(m)照射类型辐射工作人员2西北侧(检测室操作平台)2职业非辐射工作人员10西北侧2-50公众非辐射工作人员20东北侧2-50公众非辐射工作人员15西南侧2-50公众非辐射工作人员30东南侧2-50公众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7-2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剂量限值照射类别剂量限值职业照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职业照射水平不应超过下述限值:①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②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公众照射实践使公众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①年有效剂量,1mSv;②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2《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本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室探伤、工业X射线CT探伤与工业X射线现场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使用500k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或探伤机)进行探伤的工作。4.1.1探伤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周围的辐射安全,检测室应与探伤室分开并尽量避开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4.1.2应对探伤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一般将探伤室墙壁围成的内部区域划为控制区,与墙壁外部相邻区域划为监督区。4.1.3X射线探伤室墙和入口门的辐射屏蔽应同时满足:a)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对职业工作人员不大于100μSv/周,对公众不大于5μSv/周;b)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2.5μSv/h。4.1.4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应满足:a)探伤室上方已建、拟建建筑物或探伤室旁邻近建筑物在自辐射源点到探伤室顶内表面边缘所张立体角区域内时,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要求同4.1.3;b)对不需要人员到达的探伤室顶,探伤室顶外表面30cm处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通常可取为100μSv/h。4.1.5探伤室应设置门-机联锁装置,并保证在门(包括人员门和货物门)关闭后X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门打开时应立即停止X射线照射,关上门不能自动开始X射线照射。4.1.6探伤室门口和内部应同时设有显示“预备”和“照射”状态的指示灯和声音提示装置。“预备”信号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确保探伤室内人员安全离开。“预备”信号和“照射”信号应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应与该工作场所内使用的其他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4.1.7照射状态指示装置应与X射线探伤装置联锁。4.1.8探伤室内、外醒目位置处应有清晰的对“预备”和“照射”信号意义的说明。4.1.9探伤室防护门上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4.1.10探伤室内应安装紧急停机按钮或拉绳,确保出现紧急事故时,能立即停止照射。按钮或拉绳的安装,应使人员处在探伤室内任何位置时都不需要穿过主射线束就能够使用。按钮或拉绳应当带有标签,标明使用方法。3《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本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500k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的探伤室。3.1.1探伤室墙和入口处周围剂量当量率(以下简称剂量率)和每周剂量当量(以下简称周剂量)应满足下列要求:a)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Hc)和导出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d):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Hc如下:职业工作人员:Hc≤100μSv/周;公众:Hc≤5μSv/周。b)关注点最高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max:Hc,max=2.5μSv/hc)关注点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Hc为上述a)中Hc,d和b)中的Hc,max二者的较小者。3.1.2探伤室顶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应满足下列要求:a)探伤室上方已建、拟建建筑物或者探伤室旁邻建筑物在自然辐射源点到探伤室顶内表面边缘所张立体角区域内时,距探伤室顶外表面30cm处和(或)在该立体角区域内的高层建筑物中人员驻留处,辐射屏蔽的剂量参考控制水平同3.1.1。b)除3.1.2a)的条件外,应考虑下列情况:1)穿过探伤室顶的辐射与室顶上方空气作用产生的散射辐射对探伤室外地面附近公众的照射。该项辐射和穿出探伤室墙的透射辐射在相应关注点的剂量率总和,应按3.1.1c)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μSv/h)加以控制。2)对不需要人员到达的探伤室顶,探伤室顶外表面30cm处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通常可取为100μSv/h。4项目管理目标限值综合考虑《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及《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等评价标准,确定本项目管理目标限值:辐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不超过5mSv,公众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25mSv。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项目地理和场所位置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厂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公司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公司厂区东临五华路,南临为春洲路,西邻澄江路,北侧临疏港路。公司厂区平面布局及周围环境图见附图2。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拟建于公司两器二车间圆盘焊区域,操作平台位于X射线X射线探伤设备铅房旁。拟建址四周50m范围内均在公司厂区内。拟建址四周50m范围内均在公司厂区内。两器二车间北侧为疏港路;东侧为厂区内道路,路对面为注塑二车间;南侧为厂区内道路,路对面为总装二车间;西侧为厂区内道路,路对面为外协加工五车间。拟建址及所在车间周围环境现状见附图3。8.2.辐射环境现状核工业芜湖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于2020年12月07日对项目场所及周边进行了辐射环境监测。(1)监测项目根据污染因子分析,本次进行X-γ辐射剂量率水平监测。(2)监测布点在拟建址周围布置监测点位,共计4个监测点位。(3)监测仪器本次环境现状监测使用仪器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范围内。具体仪器见表8-1。表8-1环境质量监测仪器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检定单位有效期至多功能辐射测量仪FHZ672E-1011695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1年03月23日(4)监测方法《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1993)(5)监测结果现状检测结果见表8-2。表8-2辐射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序号测点位置检测结果(nSv/h)1拟建场地东北侧58.02拟建场地东南侧54.43拟建场地西南侧60.94拟建场地西北侧58.2由上表8-2得知:由上表可见,各测点环境γ辐射剂量率介于54.4-60.9nSv/h。根据《2019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9年,全省伽玛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含宇宙射线贡献值)年均值为101纳戈瑞/小时,范围为60~130纳戈瑞/小时,全省4个自动站采集的大气气溶胶中放射性核素水平未见异常,大气辐射环境处于正常本底水平。本项目所在场所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与安徽省天然辐射本底无显著差异,属于当地天然辐射本底水平。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工程设备与工艺分析1项目概况为了主要用于空调焊接构件无损检测分析,拟在公司两器二车间圆盘焊区域新建一间检测室,检测室内新增1套XYD-225型X射线探伤设备,该系统出厂配备有铅房防护,铅房防护符合《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标准要求,设备出厂前需经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检验合格最终出厂。公司暂定为本项目新配备2名辐射工作人员,2班制,每班8h,每天检测20件,每件检测12个部位,每次最多曝光时间60秒,本项目探伤作业按照最大4h/d计算,年生产365d,预计每年出束时间低于1460h。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由以下部分组成:1.检测铅房。A、外形尺寸:约3204mmx2394mmx2623mm。铅房防护性能符合GBZ117-2015标准。B、铅房外侧采用钢板+铅板+钢板夹层结构进行射线屏蔽;内壁为方管焊接而成的框架。C、前门为双开电动门;独立的安全开关防止门在检测过程中打开或在门打开时开闭射线。D、铅房上装有吊环,易于吊车搬运,下端装有支脚,已有利于叉车搬运。铅房内内有摄像头和照明装置。E、铅房防护说明:主射区防护面:左侧面,铅防护为16mmPb;另外上下面左起1000mmx2394mm处铅防护为16mmPb;散射区防护面:其余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山顶面、下底面、铅门):铅防护为9.5mmPb。详见铅房防护图。2.机械系统。工作平台:平台:φ800mm(工件尺寸953*1032mm);X1轴(成像板):行程约:300mm(电动);X2轴(射线管):行程约:300mm(电动);Y轴:行程约:1600mm速度可调≤2米/分钟;W1轴:范围:±30度;Z轴:行程约:1300mm(电动)W2轴:范围:±n*360度速度可调3.电控系统。其中控制部分安装在检测室内。4.X射线发生器。该X射线发生器为瑞士进口的金属陶瓷X射线管,主射线固定水平照射,最大管电压为225kV,最大管电流为10mA。其高压发生器安装在检测室内。5.平板探测器及图像处理系统。用于X射线检测的实时显像,操作平台位于X射线X射线探伤设备铅房旁。2X射线发生器工作原理X射线发生器核心部件是X射线管。它是一个内真空的玻璃管,其中一端是作为电子源的阴极,另一端是嵌有靶材料的阳极。当两端加有高压时,阴极的灯丝热致发射电子。由于阴极和阳极两端存在电位差,电子向阳极运动,形成静电式加速,获取能量。具有一定动能的高速运动电子,撞击靶材料,产生X射线。常见X射线管见图9-1。图9-1常见X射线管X射线探伤,即无损X射线检测技术,是利用不同材料对X射线吸收的差异性,使平板探测器感光形成黑度不同的图像,实时显像在显示屏上,从而反映出被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X射线无损检测过程中,由于被检工件内部结构密度不同,其对射线的阻挡能力也不一样,物质的密度越大,射线强度减弱越大,底片感光量就小。当工件内部存在气孔、裂缝、夹渣等缺陷时,射线穿过有缺陷的路径比没有缺陷的路径所透过的物质密度要小得多,其强度减弱较小,即透过的射线强度较大,平板探测器感光量较大,从而可以从显像强度的差异判断质量、缺陷位置和被检样品内部的细微结构等。3XYD-225型X射线探伤设备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工序步骤:平台车移动至铅门外,将工件放置平台上,平台车带工件到铅房内,关闭铅门开射线检测工件前半部门,检测完毕,退至铅门开射线检测工件前半部分,检测完毕,退至铅门口处,平盘转动180°,开始检测另半部分,检测完毕,平台车带动工件退至铅门外,卸下工件,以此类推。辐射工作人员在检测室内操作平台进行远距离操作,操作平台位于X射线X射线探伤设备铅房旁,工件需检测部位的实时成像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其工作流程见图9-2:检测定位工件上平台车开机、加高压传送至检测铅房内检测定位工件上平台车开机、加高压传送至检测铅房内实时成像显示器阅片工件下平台车出具检测报告X射线、少量O3、NOx图9-2X射线探伤设备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污染源项描述1.施工期污染源本工程施工内容主要为设备安装,工程量很小,施工期短。施工过程中主要环境影响包括:设备噪音及少量的包装废物。另外在设备调试过程中会产生X射线。2.运营期污染源分析⑴放射性污染本项目运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是X射线。由X射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的。因此,在开机曝光期间,有用束和漏射、散射的X射线对周围环境造成辐射污染。⑵非放射性污染源分析X射线探伤设备为数字成像,不需要洗片,没有废胶片及洗片废水。X射线探伤设备在工作状态时,产生的X射线会使空气电离产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臭氧和氮氧化物可通过进出料口排出检测铅房,机械通风及检测室门排出检测室,臭氧在空气中短时间内可自动分解为氧气,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该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检测室南侧墙体的机械排风装置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但由于检测室体积较小,所需排风量、换气频次等要求不高,在采取优化设备选型、设备减振等措施后,噪声对公司边界的声环境影响很小。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项目安全措施1项目布局及分区合理性分析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X射线探伤设备主要包括检测铅房和操作平台等。操作平台位于检测铅房旁边便于观察工件进出的位置,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布局设计满足《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中关于操作室与探伤机分开设置的要求,X射线探伤设备布局设计合理。本项目拟将的内部区域作为本项目的辐射防护控制区,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中文警示说明,开机时禁止入内;将检测室墙壁围成的内部区域(除探伤铅房外)作为辐射防护监督区,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工作场所分区图详见附图9。2辐射屏蔽设计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检测设备铅房外形尺寸为3204mmx2394mmx2623mm。检测铅房内的X射线管的主射线定向水平照射。根据设备生产单位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提供的检测系统自带铅房的屏蔽防护设计见表10-1,检测铅房平面及剖面设计见附图8。表10-1本项目检测铅房屏蔽设计参数一览表装置名称管电压(kV)管电流(mA)检测铅房屏蔽参数XYD-225型X射线探伤设备22510主射区防护面:左侧面,铅防护为16mmPb;另外上下面左起1000mmx2394mm处铅防护为16mmPb;散射区防护面:其余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山顶面、下底面、铅门):铅防护为9.5mmPb。3辐射安全措施设计为确保辐射安全,保障X射线装置安全运行,公司应根据《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设计相应的辐射安全装置和保护措施。目前X射线探伤设备配备的辐射安全措施主要有:(1)门机联锁装置。即X射线探伤机的高压控制器与门联锁,关门不到位,高压电源不能启动;高压电源未关闭,门不能被打开,必须在门关闭后,X射线装置才能进行透照检查。(2)工作状态指示灯和声音提示装置。检测铅房的进出料口上方拟设置显示“预备”和“照射”状态的指示灯,以及声音提示装置。X射线管工作时,指示灯和声音提示装置开启,警告无关人员勿靠近检测系统或在检测系统外做不必要的逗留。“预备”信号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预备信号”和“照射”信号应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应与该工作场所内使用的其他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3)照射状态指示装置拟与X射线管联锁。(4)检测室外醒目位置处拟设置对“预备”和“照射”信号意义的清晰说明。(5)检测铅房人员安全门外,以及进出料口上方,拟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提醒无关人员勿在其附近出入和逗留。(6)紧急停机按钮。在操作台处装有应急保护急停按钮,发生误操作时可及时按下,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7)检测铅房内的X射线管与操作室之间的电缆管道设置U型管补偿屏蔽,确保电缆管道的设置不破坏铅房的屏蔽效果。(8)现场监控。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自带1套摄像系统。在落实以上辐射安全措施后,本项目的辐射安全措施能够满足辐射安全要求。三废治理本项目为X射线装置,通电开机状态下产生X射线,停电后X射线即消失,不产生放射性三废。X射线装置在出束过程中会电离空气中的氧气产生臭氧,由于本项目产生的臭氧量很小,并且由于臭氧的化学性质活泼,因此产生的臭氧的环境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该系统采用数字化终端成像系统,完成扫描后立即在显示终端上显示,不涉及使用定影液、显影液,不产生清洗废水。本项目运行过程中无其它废物产生。表11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主要为检测室包括检测铅房和操作平台等,除基础部分需采用混凝土浇筑,其他部分由成品部件在车间内拼接而成。施工时对环境会产生如下影响:(1)大气:本项目在建设施工期需进行的挖掘地基、混凝土底座浇筑等作业,各种施工将产生地面扬尘,另外机械和运输车辆作业时排放废气和扬尘,但这些方面的影响仅局限在施工现场附近区域。针对上述大气污染采取以下措施:a.及时清扫施工场地,并保持施工场地一定的湿度;b.车辆在运输建筑材料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以减少沿途抛洒;c.施工路面保持清洁、湿润,减少地面扬尘。(2)噪声:整个建筑施工阶段,建筑设备、焊接及其他装配设备在运行中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施工时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标准,尽量使用噪声低的先进设备,同时严禁夜间进行强噪声作业。(3)固体废物:项目施工期间,产生一定量以建筑垃圾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并做好清运工作中的装载工作,防止建筑垃圾在运输途中散落。(4)废水:项目施工期间,有一定量含有泥浆的建筑废水产生,对这些废水进行初级沉淀处理,并经隔渣后排放厂区污水管网。该单位在施工阶段计划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将施工期的影响控制在公司局部区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运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射线装置运行时产生的X射线对周围环境及人员的辐射影响。1辐射环境影响分析根据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为出厂自带屏蔽铅房,铅房防护性能符合《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标准的要求,X射线泄漏量:≦2.5uSv/h(距防护表面300mm)。本项目拟使用的X射线探伤设备的型号为XYD-225,管电压为225kV,管电流为10mA。因此,为了进一步评价辐射防护效果,采用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目前在用一台X射线探伤仪(XYD-225)(管电压为225kV,管电流为8mA)进行类比分析,类比参数见表11-1。表11-1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与类比项目参数一览表参数本项目类比项目类比情况设备型号XYD-225XYD-225一致最大管电压225kV225kV一致最大管电流10mA8mA本项目较大尺寸3204mmx2394mmx2623mm3204mmx2394mmx2623mm一致主束方向定向定向一致防护主射区防护面:左侧面,铅防护为16mmPb;另外上下面左起1000mmx2394mm处铅防护为16mmPb;散射区防护面:其余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山顶面、下底面、铅门):铅防护为9.5mmPb主射区防护面:左侧面,铅防护为16mmPb;另外上下面左起1000mmx2394mm处铅防护为16mmPb;散射区防护面:其余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山顶面、下底面、铅门):铅防护为9.5mmPb一致从上表可知: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的管电压、管电流、尺寸、屏蔽防护、主束朝向与类比项目基本一致。因此,采用类比是可行的。类比监测结果:2020年10月29日河北冀辐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在用X射线探伤仪(XYD-225)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了检测,测量结果见表11-2,详细检测结果见附件。表11-2监测结果序号检测对象检测点位X-γ辐射剂量率(nGy/h)关机开机1X射线探伤机(XYD-225)操作台64.371.52防护门外0.05m处63.395.93防护门上缝82.84防护门左缝69.45防护门下缝75.16防护门右缝91.67防护门外0.3m处62.682.68防护门外1m处61.873.49机房西墙外0.3m处59.966.010机房东墙外0.3m处61.666.711机房南墙外(西段)0.3m处64.475.112机房南墙外(中段)0.3m处63.974.413机房南墙外(东段)0.3m处63.976.62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剂量估算2.1年有效剂量估算对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辐射年剂量均按下式计算:…………公式(3)式中:HC:参考点的年剂量水平,mSv/a;:参考点处剂量率,μSv/h;t:X射线管年照射时间,h/a;U:X射线管向关注点方向照射的使用因子;T:人员在相应关注点驻留的居留因子。2.2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剂量估算一般情况下,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位于操作平台处操作。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主要是设备操作人员,公众主要为X射线探伤设备周围的厂区内工作人员。辐射剂量率最大值采取为0.0959μGy/h根据各关注点处最大辐射剂量率值进行年有效剂量估算,详见表11-3。表11-3本项目检测铅房辐射影响理论估算结果及评价序号关注点使用因子U居留因子T剂量率控制水平(μSv/h)年剂量估算值(mSv/a)目标管理值(mSv/a)评价1东北面11/40.09590.0350.25(公众)满足2西北面(操作人员)110.09590.145(工作人员)满足3西南面11/40.09590.0350.25(公众)满足4东南面11/40.09590.0350.25(公众)满足5顶面11/400.09590.003100(无活动人员)满足注:本项目核算的漏射线及散射线,只要X射线管开机就存在,故使用因子取1;本项目X射线管年出束时间约为1460h/年;从表11-3中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周围辐射工作人员及周围公众成员年受照有效剂量均能够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剂量限值和本项目管理目标限值的要求(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不超过5mSv,公众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25mSv)。事故影响分析1潜在事故分析X射线探伤设备只有在开机出束时才产生X射线,因此,X射线实时成像事故多为开机误照射事故,主要有:(1)由于安全联锁装置失灵,人员误入或误留在检测铅房内受到误照射。(2)机器调试、检修时误照。X射线管在调试或检修过程中,责任者脱离岗位,不注意防护或他人误开机使人员受到照射。2辐射事故处置方法及预防措施本项目拟使用的X射线探伤设备属于Ⅱ类射线装置,根据《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之规定,该类射线装置可能发生的事故是指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在发生事故后:(1)工作人员或操作人员应第一时间关停射线装置的高压,停止射线装置的出束,然后启动应急预案;(2)立即向单位领导汇报,并控制现场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3)对可能受到大剂量照射的人员,及时送医院检查和治疗。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应加强管理,严格要求辐射工作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对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强职工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尽可能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根据《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当发生或发现辐射事故时,公司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和公安部门报告,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当同时向卫生部门报告。表12辐射安全管理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已根据核技术应用现状,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7号)的要求成立以安全管理部安全技术科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辐射安全领导小组(辐射安全负责人为汪军求,已安排参加考核),负责全单位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障辐射工作人员、社会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建设单位应根据核技术应用情况及时对已有辐射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作相应调整,确保调整后的辐射安全领导小组的基本组成涵盖当时核技术应用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公司暂定为本项目新增配备辐射工作人员2名。现有和新增辐射管理人员和辐射工作人员均已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且考核合格,具备上岗资格。见附件。辐射培训证书到期人员还须及时参加五年一次的考核。表12-1项目辐射管理和操作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单位岗位取证情况备注1许文龙安全管理部辐射管理已取证已有项目2马欣欣安全管理部辐射管理已取证已有项目3高昌顺控制器分厂操作人员已取证已有项目4黄晨控制器分厂操作人员已取证已有项目5田宝军质量控制部操作人员已取证本项新增6王朝阳质量控制部操作人员已取证本项新增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8年修改)(环境保护部第3号令)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第18号令)的相关管理要求,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应当具备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根据《环境保护部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技术程序》的相关要求,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已制定的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见表12-2。表12-2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一览表序号规章制度1辐射安全管理规定2运行操作规程3辐射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维修制度(包括机构人员、维护维修内容与频度)4监测方案5检测仪表使用与校验管理制度6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再培训管理制度7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8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建设单位应参照以下原则进行制定:⑴辐射安全管理规定:明确本单位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的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包括辐射防护领导机构及负责人、辐射安全与防护负责人等。应制定辐射防护目标;规定辐射工作人员上岗条件;规定本单位内部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和监督制度;以及整个运行操作寿期内的射线装置的管理。⑵运行操作规程:要求所有工作都使用程序,按程序办事。对射线装置制定操作程序,并定期对运行操作程序进行复查和必要的更新,⑶辐射安全与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维修制度:明确安全防护设施日常维护检修机构人员和职责、维护维修范围、内容、频次、方法等。⑷监测方案:明确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地点和监测频次,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要求,参考水平和超过参考水平时应采取的行动等。⑸对配备的监测仪表使用与校验制定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要求、校验频次等。⑹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再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培训对象、内容、周期、方式以及考核的办法等内容,并强调对培训档案的管理,做到有据可查。⑺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个人剂量监测及职业健康体检的周期、监测结果记录、监测档案的组成和保存情况等。⑻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针对核技术利用项目情况,对可能发生的辐射污染情况制定事故应急方案,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以及应急和救助的装备、资金、物资准备,辐射事故分级及应急响应措施,辐射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等。应急预案内容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应急措施和应急响应准备有效可行。⑼环评审批后应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⑽设备投入运行后组织进行环保验收。⑾项目运营后应当对本单位核技术利用设施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年度评估,并于每年1月31日前向发证机关提交上一年度的评估报告(包括纸质、电子版)。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与维护情况;②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及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情况;③辐射工作人员变动及接受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简称“辐射安全培训”)情况;④核技术应用设施台账;⑤场所辐射环境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监测数据;⑥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情况;⑦核技术利用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和退役情况;⑧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⑨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落实情况。年度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整改。单位在制定以上制度后,能够满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射线装置使用中的辐射防护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单位应不断对以上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辐射监测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第3号令)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第18号令)及相关管理要求,应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X-γ辐射监测仪等。公司应制定的日常辐射监测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对设备屏蔽措施进行检查;同时接受环保部门开展的辐射环境监督(检测)检查。监测数据编入《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公司已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对辐射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进行监测,并定期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例行监测;对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专人负责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建立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1.监测仪器公司使用的X射线探伤设备属Ⅱ类射线装置,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本项目须配置至少1台环境辐射剂量巡测仪,以满足射线装置日常运行时,对装置周围X射线的辐射泄露和散射的巡测。项目配备了1台环境辐射剂量巡测仪,用于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日常运行时检测周围的辐射水平监测。公司为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新增配备1台个人剂量报警仪。2.监测方法及项目监测方法:按照《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及《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执行。监测项目:X-γ射线辐射剂量率、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范围:辐射防护控制区边界、监督区及其周围环境;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3.监测方案公司针对本次辐射工作场所制定《辐射监测计划》,规定利用便携式监测仪等开展至少一季度一次的放射性工作场所辐射监测,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放射性工作场所开展周期为一年一次的辐射防护监测。⑴工作场所监测配备便携式剂量监测仪,可对X、γ剂量率进行监测;具体监测点位如下:①通过巡测,发现辐射水平异常位置。②射线装置控制区及监督区边界外离地面高度为1m处。③射线装置控制室操作台位置。⑵环境监测①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对场所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进行监测,周期:1次/年。②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产生辐射的设备进行防护监测;③建成后运行期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验收监测;④屏蔽措施等关键条件发生改变时,以及设备大修后,均应请有资质的单位对相关工作场所进行全面辐射监测和辐射安全评价;⑤出现放射事故,及时申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现场监测。⑶个人剂量监测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均配备个人剂量计,每个个人剂量计配备两个个人剂量片,使个人剂量片达到一用一备的水平,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辐射工作时专人佩戴。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片定期送检(不超过90天)送检,并定期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剂量档案应终身保存。同时公司安排辐射工作人员定期(2年/次)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落实以上措施后,公司安全措施能够满足辐射安全的要求。辐射事故应急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和《放射事故管理规定》,为及时有效的处理放射事故,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减少事故对人造成的伤害和环境污染,按照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精神,公司结合实际,制定了《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放射辐射事故处理应急预案》。1.辐射事故应急机构设置及职责(1)组织体系①应急指挥部设立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总经办安全技术科,负责我司辐射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总指挥:汪军求副总指挥:陈伟成员:许文龙、马欣欣、宋正云②现场应急处置组组长:赵晓博组员:尚瑞、田宝军、王朝阳③现场救护安全保障组组长:许文龙组员:宋正云、马欣欣(2)职责分工①应急指挥部:1)全面负责公司辐射安全工作,为公司辐射安全工作提供资源保证;2)发生辐射事故后,负贵启动本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3)配合环保、公安、卫生部门的辐射安全事故调查处理,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4)组织员工对辐射防护知识和应急预案的学习;5)布置、督促、检查、协调各相关单位、部广]的应急准备、应急演练和应急实施;6)负责事故的上报工作,配合环保,公安、卫生等主管单位的工作。总指挥:全面负贵辐射事故应急,现场指挥工作。②现场应急处置组1)负责组织应急准备工作,调度人员、设备、物资等,指挥其他各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工作:2)对辐射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指挥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3)负责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污染事件应急救援情况;4)负责恢复本单位正常秩序。5)接到辐射事故发生的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首先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6)负责现场警戒,划定紧急隔离区,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7)迅速、正确判断事故性质,将事故情况报告应急指挥中心:8)配合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卫生、环保、公安)进行检测和现场处理等各项工作。③现场救护安全保障组1)接到应急指挥中心命令后,迅速赶赴现场;2)现场进行伤员救助,井根据现场情况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人员损伤情况。3)联系相关医院,跟随救治;4)将人员恢复情况随时报指挥中心。5)立即启动应急人员和设备6)保证水、电供应,交通运输;③现场救护安全保障组1)接到应急指挥中心命令后,迅速赶赴现场;2)现场进行伤员救助,井根据现场情况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人员损伤情况。3)联系相关医院,跟随救治;4)将人员恢复情况随时报指挥中心。5)立即启动应急人员和设备6)保证水、电供应,交通运输;7)保证食物用餐。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为了加强对辐射治疗、诊断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公众健康,保护环境,建设单位应制定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根据环发[2006]145号文件的规定,本项目发生的辐射事故属于一般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应包含以下内容:⑴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⑵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以及应急和救助的装备、资金、物资准备:在预案中明确应急培训的内容、机构、频次等,同时根据事故类型配备与本单位最严重事故相适应的应急装备和物资。⑶辐射事故分级与应急响应措施:根据本单位拥有的核技术利用项目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每类事故事件,制定相应的响应措施。针对本项目射线装置使用情况,应急响应措施主要包括:①避免工作人员和公众不必要的电离辐射剂量的紧急措施。②防止人员进入控制区的措施。③一旦发生误照,立即切断电源,迅速安排受照人员远离辐射源,并实施医学检查或到指定的医院救治,并对现场进行保护,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对受照人员和应急工作人员做好个人剂量监测,要求应急工作人员佩戴热释光个人剂量计和报警式个人剂量计,并对应急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⑷辐射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根据国务院449号令和环保部第18号令的要求,事故单位应当将事故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并规定调查和处理程序。本项目为一般辐射事故,一旦发生辐射事故,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应急措施,并在2h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有可疑故意引起的辐射事故应同时向公安部门报告,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事故,不得拖延不报或者谎报。应急预案中有应急人员及当地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的联系电话,明确上报程序、上报内容。⑸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解除。本项目意外辐射解除或降至规定限值以内,则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解除。建设单位按照以上要求制定本单位辐射应急预案,在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各管理部门,可以满足应对辐射事故和突发性事件时应急处理要求。3、应急人员的培训演习计划制定完应急预案后,应规定应急人员的培训演习计划。①制定周密的演练方案,明确演练内容、目的、时间、地点、人员等。②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成立演练领导组、工作组、保障组等机构,进行角色分工,明确人员职责。③做好充分的演练准备,维护仪器设备,配齐物资器材,找好演练场地。④认真开展实战演练,按照事先预定的方案和程序进行。⑤演练完毕后及时进行总结归纳。表13结论与建议结论1项目位置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厂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拟建于公司两器二车间圆盘焊区域,操作平台位于检测铅房旁。拟建址四周50m范围内均在公司厂区内,没有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2选址及布局合理性分析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X射线探伤设备主要包括检测铅房和操作平台等。操作平台位于检测铅房旁边便于观察工件进出的位置。本项目X射线探伤设备布局设计满足《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中关于操作室与探伤机分开设置的要求,布局设计合理。本项目拟将检测铅房边界作为本项目的辐射防护控制区边界,控制区:在设备铅房进出口的防护门上标示“禁止进入X射线区”。将检测室范围作为辐射防护监督区边界,监督区:在检测室门外设置“无关人员禁止入内”标牌。本项目辐射防护分区的划分符合《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中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