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线世纪大道站中间报告_第1页
R线世纪大道站中间报告_第2页
R线世纪大道站中间报告_第3页
R线世纪大道站中间报告_第4页
R线世纪大道站中间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井冈山路-大珠山段)轨道交通工程世纪大道站(YCK30+872.453~YCK30+957.453)岩土工程勘察中间报告工程编号:K2014-286-15勘察阶段:详细勘察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审核人:校核人:工程负责人:主要勘察人: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二零一四年十一月1工点概况本工点为高架车站,车站位于上海路与世纪大道交口西北角。车站长约85米,宽23.4米,车站设计起点里程YCK30+872.453,设计终点里程YCK30+957.453,站点中心里程YCK30+914.953,设计轨面标高12.915m。车站主体结构包括地面一层(站厅层)、地下两层(设备层、电缆夹层),拟采用框架结构+桩基础。根据初步勘察阶段成果,本场区属侵蚀堆积平原地貌,地形整体上平缓,第四系地层主要包括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海相沼泽化层(Q4mh)、陆相洪冲积层(Q4al+pl),厚度约17~20米,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车站用地周边环境情况:车站用地整体位于上海路西侧的绿化用地范围内,西侧边界进入灵山钢构厂房用地。用地范围内,绿化苗木众多,地下管线情况较复杂。1.1勘察执行标准1.1.1勘察执行规范规程1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在勘察过程中,原则上必须首先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包括在勘察手段、操作规程、参数舍取、分析评价、成果报告等方面;3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4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111-2006);7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9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J124-2007);10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12,J1408-2012);11行业标准《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12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TB10013-2010);13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J261-2003);14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98);15行业标准《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16行业标准《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7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18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2012);19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0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21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勘察岩土层序列划分方法标准》(J12239-2013);22现行其它相关的国家、地方或行业规范、规程和规定。2场区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该段地形较为平缓,现地面标高3.55~4.61米。地貌为现代侵蚀堆积平原~河流阶地地貌,该段在全新世经历过陆相洪冲积平原~海相滨海浅滩~陆相洪冲积平原的变迁演化,在地质变迁过程中,第四系自下而上形成了陆相洪冲积层~海相沼泽化层~陆相洪冲积层的地层结构。2.2地层分布特征2.2.1分层依据本报告岩土分层采用了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勘察岩土层序列划分方法标准》(J12239-2013)标准地层层序编号,主要依据地质时代、成因及岩土类别分层。2.2.2岩土层特征通过钻探揭示,场区第四系厚度17.50~20.00米,主要由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洪冲积层(Q4al+pl)、海相沼泽化层(Q4mh)、上更新统洪冲积层(Q3al+pl)组成。场区内基岩以粗粒花岗岩为主,煌斑岩、花岗斑岩呈脉状穿插其间,部分钻孔中揭露砂土状及块状碎裂岩。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eq\o\ac(○,1)层、素填土人工填土厚度变化不大,密实程度差异较大,该层强度低且不均匀,开挖自稳能力差。2、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层A、陆相洪冲积层(Q4al+pl)第eq\o\ac(○,3)层、粉土黄褐色~褐黄色,粉土湿~饱和,松散,切面粗糙,见铁锰氧化物、无光泽或略有光泽,韧性差,含有少量黏性土或粉细砂;局部相变为粉质黏土或粉细砂。第eq\o\ac(○,3)1层、粉砂该层为第③层的亚层,分布范围较小,为第eq\o\ac(○,3)层的亚层,主要集中在河流、冲沟附近。黄褐色,饱和,松散~稍密,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磨圆较好,含较多粉粒、少量黏性土,见铁锰氧化物及近水平沉积层理,常与粉土、粉细砂呈交错分布。第eq\o\ac(○,7)层、粉质黏土该层主要分布较广泛。褐色~黄褐色,可塑,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高,具中等压缩性,见有铁锰氧化物及结核,含少量砂粒,局部含砂量较高,相变为粉土,夹有粗砂薄层。第eq\o\ac(○,7)1层、含黏性土粗砂eq\o\ac(○,7)黄褐~褐黄色,饱和,松散~稍密,局部中密,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一般,磨圆一般~较好,含约5~10%黏性土。第eq\o\ac(○,9)层、粗砾砂黄褐~褐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一般,磨圆一般~较好,含约5~10%黏性土,局部黏性土含量高,呈黏性土胶结状,混有少量角砾和Ф1~3cm碎石,局部夹有粉质黏土薄层或透镜体。第eq\o\ac(○,9)1层、粉质黏土eq\o\ac(○,9)褐黄~黄褐色,可塑,切面稍光滑~光滑,略有光泽~有光泽,韧性中等,见铁锰氧化物,含少量砂粒,局部含砂量较高。B、海相沼泽化层(Q4mh)第eq\o\ac(○,4)层、淤泥质中砂广泛分布于场区。灰褐色~灰黑色,松散~稍密,饱和,长石、石英矿物为主,分选磨圆一般,含较多有机质,见贝壳,有腥臭味;局部夹有含有机质的粉土、粉质黏土薄层或透镜体。第eq\o\ac(○,6)层、淤泥质粉质黏土该层整体位于第eq\o\ac(○,4)层之下4、基岩沿线基岩属中生代燕山晚期,受华夏式构造体系影响,形成NE向为主的压扭性断裂构造。该时期内区域性构造活动强烈,发生大规模、区域性酸性岩浆侵入,形成稳固的花岗岩岩基,以深成相全晶质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要组成岩石。后期,酸性~中基性岩浆沿薄弱面入侵,形成煌斑岩、花岗斑岩,与花岗岩岩基组成复合岩体。场区基岩以粗粒花岗岩为主,并见有后期侵入的花岗斑岩、煌斑岩岩脉,局部由于受构造影响发育有碎裂状花岗岩,局部糜棱岩化。由于长期受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场区内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在空间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自上而下形成了性状各异的风化带。不同岩性由于其矿物成份、结构构造不同,且受内外动力作用改造的程度不同,导致其风化程度及风化带特征也有较大差异。1)粗粒花岗岩高架段沿线普遍分布,第eq\o\ac(○,16)上层、强风化上亚带褐黄色~肉红色,矿物蚀变强烈,长石多高岭土化,云母矿物风化成土状,岩芯手搓呈砂土状,夹有少量角砾~碎块状岩芯。第eq\o\ac(○,16)中层、强风化中亚带褐黄色~肉红色,矿物蚀变强烈,长石多高岭土化,岩芯手搓呈粗砾砂状,夹有少量角砾~碎块状岩芯,手可掰碎。第eq\o\ac(○,16)下层、强风化下亚带褐黄色~肉红色,矿物蚀变强烈,长石多高岭土化,岩芯呈砾砂~角砾状,夹有少量碎块状岩芯,手可掰碎~锤击易碎。第eq\o\ac(○,17)层、中等风化带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为0.4~0.6,属较完整~较破碎的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Ⅳ级。第eq\o\ac(○,18)层、微风化带部分地段岩体破碎,多受岩脉侵入及次生构造影响等,节理很发育,节理面矿物蚀变较明显,形成节理发育带,岩样呈碎块状~块状。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大于0.60,属较完整的较硬~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Ⅱ级;节理发育带(JL)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2)花岗斑岩花岗斑岩是沿软弱结构面侵入的脉岩。花岗斑岩抗风化能力强,但一般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多破碎。其颜色为肉红色,细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钾长石、石英、,斑晶成分以长石为主,斑晶含量约为10~40%,直径在1~5mm左右,沿线多呈岩脉状产出。第eq\o\ac(○,18)2层、微风化带仅SSJDD-03、SSJDD-05号钻孔揭露该层。节理很发育,节理面次生矿物蚀变较明显,形成节理发育带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为0.30~0.50,属较破碎的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级。4)构造岩沿线揭露的构造岩主要为碎裂岩,碎裂岩多分布于不同岩性接触带及断裂构造带附近。场区内的构造岩均属动力变质成因,原岩以花岗岩为主,岩体破碎,强度较低。第eq\o\ac(○,17)5层、块状碎裂岩于SSJDD-04号钻孔揭露。褐黄~肉红~灰灰绿色,原原岩为粗粒粒花岗岩,矿矿物蚀变中中等,长石石高岭土化化、绿帘石石化明显。受受构造作用用影响,岩岩体节理发发育,岩芯芯多呈碎块块~短柱状,柱柱体粗糙,岩岩芯锤击易易断,断裂裂面不规则则。岩土施工工程分分级及基本本承载力值值表表岩土名称地基承载力特征征值fak(kPa)第eq\o\aac(○,1)层素填土土/第eq\o\aac(○,3)层粉土80-100第eq\o\aac(○,3)1层粉砂80-100第eq\o\aac(○,4)层淤泥质质中砂60-80第eq\o\aac(○,5)层粗砂100-1200第eq\o\aac(○,6)层淤泥质质粉质黏土土50-70第eq\o\aac(○,7)层粉质黏黏土140-1800第eq\o\aac(○,7)1层含黏性性土粗砂200-2400第eq\o\aac(○,9)层粗砾砂砂240-2800第eq\o\aac(○,9)1层粉质黏黏土140-1600第eq\o\aac(○,16)层花岗岩岩强风化带带中亚带800-10000第eq\o\aac(○,16)层花岗岩岩强风化带带下亚带1000-12000第eq\o\aac(○,17)层花岗岩岩中风化带带1500-20000第eq\o\aac(○,17)1层煌斑岩岩中风化带带1500-20000第eq\o\aac(○,17)5层块状碎碎裂岩中风风化带1200-16600第eq\o\aac(○,18)层花岗岩岩微风化带带4500-50000第eq\o\aac(○,18)1层煌斑岩岩微风化带带4500-50000第eq\o\aac(○,18)3层花岗斑斑岩微风化化带5000-60000各岩土层的桩基基参数依据据《建筑桩桩基技术规规范》(JGJ994-20008)中相关关规定选取取。在满足足相关规范范要求的前前提下,桩桩基参数可可按下表中选取取进行初步步设计,并并应在场地地内进行试试桩,以确确定桩基参参数。各岩土层桩基参参数推荐值值表表层号岩土名称预制桩钻(冲)孔灌注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eq\o\aac(○,1)素填土////eq\o\aac(○,3)粉土15~20/10~15eq\o\aac(○,3)1粉砂15~20/10~15eq\o\aac(○,4)淤泥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