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导学案第三十二课时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_第1页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导学案第三十二课时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_第2页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导学案第三十二课时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导学案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32课时专题5专题5【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原理,正确选择仪器、药品,并对仪器装置进行科学的链接。2.初步学会和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能如实填写实验报告。3.能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根底知识过关】1.实验设计的根本要求(1)科学性:实验、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必须、严谨、合理。(2)平安性:应尽量防止使用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性的实验操作,操作过程要环保、卫生。(3)可行性: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符合一般实验条件,易到达目的要求。(4)简约性:要求实验简单,实验简便、实验明显。2.实验设计根本思路(1)明确——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实验原理。(2)选择——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3)设计——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4)记录——全面、及时而又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5)分析得到——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考点与题型】考点1: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点拨:此类试题多方位考查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间的相互转化规律,各类物质间发生反响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溶解性等知识,同时考查了同学们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熟悉上述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设计实验时,还要遵循设计物质制备方案的原那么:(1)条件适宜,操作方便;(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产物纯洁,染污物少。【例题1】采用两种方法制取铜,现有锌、氧化铜、稀硫酸三种物质及以下实验装置供选择。(1)第一种方法的实验过程中有蓝色溶液产生,应选用上面装置中的,写出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2)第二种方法应选用下面装置中的和D。(3)在第二种方法制取的铜中,可能存在的黑色杂质是。(4)在以上两个设计方法中,你认为第种方法操作更合理、更简便。【针对性练习一】1.工业上以石灰石、纯碱、水为原料制取烧碱,按制取流程顺序,请写出制取过程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的化学反响根本类型。(1)化学方程式,反响根本类型;(2)化学方程式,反响根本类型;(3)化学方程式,反响根本类型;2.(资阳中考)完成以下各题:(1)由Cu到Cu(OH)2可经三步转化:Cu→CuO→CuSO4→Cu(OH)2。而Al经两步反响可得到Al(OH)3,写出其转化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其它反响物自定〕:(2)初中学过得到CO2的化学反响有多种,可由四种根本反响类型的反响得到CO2。①:Na2CO3+H2SO4=Na2SO4+H2CO3〔H2CO3不稳定,分解直接得到CO2〕,该反响属于根本反响类型中的反响;②由化合反响得到CO2,写出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之一:;③由分解反响得到CO2,写出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之一:;④由置换反响得到CO2,写出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之一:。考点2:物质组成、性质检验方案的设计点拨:此类试题命题形式多样,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或从教材中的重要知识、典型实验设置试题,考查的要点包括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用品及装置、设计操作步骤、推测或解释实验现象并获取结论、对实验进行补全改良、标准书写实验报告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同学们要熟悉有关物质的性质、实验现象和相关的实验操作等知识,同时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例题2】小明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反响时,设计出以下三种装置进行实验:(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b。(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①。实验③。(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改良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4)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检验CO2和NaOH溶液反响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反响后的溶液于试管,滴入足量。有产生。说明反响产生了碳酸钠。【针对性练习二】3.以下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能到达实验目的是〔〕A.图甲比拟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图乙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C.图丙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D.图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到达一定温度4.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解离产生H+和Cl-,氯化钠能解离产生Na+和Cl—〞。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方案,请答复:(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色;(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5.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体验探究的过程,也可以从事实中得出结论或规律.分别设计简单的实验,完成下表内容,到达实验目的。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2)稀盐酸呈酸性(3)化学反响中不通过燃烧也可获得热量【课堂针对训练】6.以下各组物质的转化设计,能够实现的是〔〕A.SSO3H2SO4 B.CuOCu(OH)2CuSO4C.FeFe2O3Fe2(SO4)3D.CaOCa(OH)2NaOH7.(资阳中考)小明学习了化学后,知道石蕊试纸可检验酸溶液或碱溶液。为了检验硫酸的酸性,他用玻璃棒蘸一点浓硫酸在石蕊试纸上,没有看见试纸变红,而是变黑了。小明这一实验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明白道理后,把浓硫酸进行稀释,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某工厂的废水只含硫酸镁和少量硫酸,课外活动小组以此作为课题,探讨如何从中回收纯洁的硫酸镁固体。他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请你参加讨论:(1)方案一,选用镁粉为试剂。①往废水中逐次参加镁粉,当观察到时,说明参加镁粉的量已经足够。此过程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②接下来的操作方法依次是和;(2)方案二,选用氢氧化钠溶液为试剂。①向废水中逐滴参加氢氧化钠溶液,当时,停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此过程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②为了得到纯洁的硫酸镁溶液,接着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③……,得到硫酸镁固体。(3)比拟两个方案,假设实验中都没有损耗,那么,最后得到的硫酸镁固体的质量是否相同?,原因是。(4)请你继续探究,设计新的方案(使用的试剂必须是与镁粉和氢氧化钠属不同类别):你选用的一种试剂是(写化学式);该试剂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课后跟踪训练】9.以下物质的制备中,只有参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Zn→ZnSO4B.CaCO3→CO2C.MgO→MgCl2D.BaCl2→BaSO410.某课外小组的同学,这制备有关物质所设计的以下途径中,正确的选项是()A.A.B.C.D.11.甲同学为了探究铝、铁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他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四种试剂,设计了以下只用一支试管,取一次盐酸的实验方案。(1)请你帮助甲同学完善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________________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作用无明显现象③在②所得溶液中,插入________,充分作用________________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写出①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铝丝插入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看到甲同学的方案后,认为只要再补充一个实验,还能得出活动性Al>Fe>H>Cu的结论,乙同学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3)丙同学认为要得到活动性Al>Fe>H>Cu的结论,不必补做实验,只需将甲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调整后的金属插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12.醉酒的原因是酒中含有一种物质叫乙醇,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醉酒后驾车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1)乙醇(C2H5OH)易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交警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红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由Cr3+和SO42—组成,那么硫酸铬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3)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酒中乙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现有一瓶密封放置了十几年的某种白酒,某兴趣小组想知道该白酒的组成情况,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提出问题】:白酒中溶质有哪些?【查阅资料】:材料一: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材料二: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猜测】猜测1:只有乙醇;猜测2:只有乙酸;猜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证明猜测3成立,请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①____________________猜测3成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问题:如何鉴定孔雀石[Cu2(OH)2CO3]加热分解的产物?假设:假设孔雀石加热分解的产物是H2O、CO2和CuO。设计实验:实验①:按以下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2O和CO2。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接;按此顺序连接的理由是:实验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孔雀石完全分解后,试管中剩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