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杀菌剂_第1页
保护性杀菌剂_第2页
保护性杀菌剂_第3页
保护性杀菌剂_第4页
保护性杀菌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护性杀菌剂第1页/共29页

保护性杀菌剂种类

1.铜制剂2.以硫磺为主的无机硫杀菌剂3.有机硫杀菌剂(一、二)4.有机胂杀菌剂5.芳烃类、取代苯类6.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第2页/共29页第四节无机杀菌剂

无机杀菌剂是一类发展比较早的杀菌剂,在杀菌剂的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多种病害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但有些无机杀菌剂所含的重金属元素(如波尔多液含有铜)是工业上的重要原料,同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重金属元素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因此随着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成本农药的出现与发展,这些品种逐渐被淘汰,但仍然的一些较好的品种,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仍在生产上广泛地被使用着。第3页/共29页

无机杀菌剂主要包括三大类:1.铜制剂:如波尔多液、铜氨合剂、硫酸铜2.硫制剂:如石硫合剂、硫磺、胶体硫3.汞制剂:如升汞第4页/共29页一、波尔多液(Bordeauxmixture)

杀菌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硫酸铜)

〔Cu(OH)2〕3·CuSO4

1.性质:天蓝色胶体悬浮液,粘着力强,耐雨水冲刷,残效期长(15-20天),具有碱性,对金属有腐蚀性,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剂,并且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第5页/共29页2.配制:石灰+硫酸铜+水波尔多液(现用现配)4〔CuSO4

·5H2O〕+3Ca(OH)2

〔Cu(OH)2〕3·CuSO4+3CaSO4+H2O第6页/共29页(1)配合量

原料配合量1%等量式0.5%倍量式1%半量式硫酸铜10.51生石灰110.5水100100100

有些作物对CuSO4敏感,有些作物对石灰敏感,所以应根据不同作物和病害的种类决定采用哪种配合量,如果采用熟石灰用量增加30%。第7页/共29页(2)配制方法

双液法:硫酸铜(50%水)+50%生石灰(50%水)注入第三皿注入法:硫酸铜(80%水)生石灰(20%水)中

因波尔多液是一种胶体悬浮液,刚配好的质量好一些的沉淀慢,为了保证配制质量,要求石灰的分子总是要多于CuSO4的分子,使它们之间不至碰撞产生沉淀。第8页/共29页3.使用

杀菌谱广,对藻状菌(霜、腐、疫霉菌)有特效。喷雾防治真菌引起的霜霉病、疫霉病、腐霉病、炭疽病、绵腐病、幼苗猝倒病等;但对白粉病效果不好;对细菌引起的柑橘溃疡病、棉花角斑病等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可做伤口的保护剂。如防治果树树干的溃疡病,长期使用铜制剂会诱致螨类猖獗。第9页/共29页

波尔多液对作物安全,对高等动物也安全,微量的Cu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延长植物生长期,增加蒸腾量,积累干物质,如对花生马铃薯有刺激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第10页/共29页4.注意事项:(1)配制时应选用质量好的CuSO4与生石灰,CuSO4采用蓝色结晶状的,石灰应选用白色块状,以轻、硬、脆为好。(2)在配制时,不要用铁器及金属器皿,因它腐蚀金属,CuSO4遇铁发生转换反应,换出的Cu++使药失效。(3)配制时石灰与CuSO4温度不要太高,不要高于室温,应冷却到室温后再混合,否则易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发生沉淀。第11页/共29页(4)与其他农药混用时要注意碱性这一问题,不能与石硫合剂混用。一般二者使用要间隔半个月以上,否则释放出来的Cu++太多,引起植物的药害。(5)波尔多液不太稳定,要现配现用,配好后不能再加水稀释,否则易发生沉淀变质失效。(6)有些植物对CuSO4和石灰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药害,对石灰敏感的作物有:茄科,葫芦科,葡萄,黄瓜,西瓜等,对CuSO4敏感的作物有桃,李,鸭梨,白菜,小麦等。在干旱的情况下对石灰敏感的作物易引起药害,在阴雨天,低洼地易对CuSO4敏感的作物引起药害。第12页/共29页5.铜素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铜素杀菌剂的杀菌活力主要是借其阳离子Cu++,将药喷布在植物上后,可通过下列多种条件的影响,导致Cu++的释放,起到杀菌作用。(1)在空气中或雨水中,在CO2与NH3的作用下,使波尔多液的沉淀(碱式CuSO4)溶解,成为可溶性铜Cu++。(2)病菌的分泌物或孢子萌发时产生的分泌物也可使波尔多液中的Cu++释放。(3)另外,植物的分泌物,土壤中蛋白质的分解物,也可促使Cu++释放。

第13页/共29页迄今所了解的铜离子杀菌机理:A.Cu++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的蛋白质凝固,失去活性重金属离子如Cu++,Hg++,Pb++,Ag+等能与蛋白质阴离子结合成不溶性的盐类而沉淀。NH2NH2Pr+Cu++PrCu++COO-COO-2重金属盐类浓度很稀,用量较少,也可使蛋白质沉淀,这种沉淀作用是不可逆的,因为在碱性溶液中(溶液的PH值在蛋白质等电点的碱侧),蛋白质成为阴离子,故沉淀作用于碱性溶液中进行为有利,这一沉淀过程,亦常破坏蛋白质的结构。第14页/共29页

B.Cu++进入细胞后与细胞中含有-SH基的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如乙酰CoA,硫辛酸影响糖酵解,TCA环(三羧酸循环)等。

R-SCu+++2(R-SH)Cu+2H+R-SC.Cu++与细胞原生质膜上的正离子起置换作用,细胞原生质膜在正常情况下,吸附有无毒的阳离子H+,

Ca++,

Mg++,

K+等,当与有毒的阳离子接触时,则发生离子互换,使菌体的细胞膜结构破坏,渗透性改变。第15页/共29页二、石硫合剂(LimeSulphur)

石硫合剂是一种历史悠久,迄今在生产上仍广泛应用的杀菌剂。1802年就有了石硫合剂的记载,对防治作物上的多种叶病斑,锈病和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效,也可以防治介壳虫,锈蜘蛛,红蜘蛛等。可与有机磷杀虫剂交替使用防治螨类,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第16页/共29页1.性质:

由石灰+硫磺+水煮制而成,其母液是透明呈深红色的溶液,有臭鸡蛋味,带有碱性,易被氧化。遇酸易分解失效。主要成份是多硫化钙(CaS·SX),和一部分硫代硫酸钙(CaS2O3),并含有少量硫酸钙(CaSO4)和亚硫酸钙(CaSO3)。只有多硫化钙(CaS·SX,如五硫化钙CaS·S5)是杀菌的有效成分。

第17页/共29页2.配制方法(1)配合量(熟石灰用量要增加30%)

生石灰硫磺粉水

1

2

10

1

1.4-1.5

13(2)煮制方法:

石灰乳液放在瓦锅或生铁锅中(勿用铜、铝锅)煮沸加硫磺粉煮40-60min(反应过程必须保持沸腾,损失的水量应用热水补充,并在反应时间的最后15min以前补充完)用2-3层纱布过滤溶液即为深棕红色石硫合剂母液。现用现配,用时加水稀释。第18页/共29页(3)煮制石硫合剂的反应过程CaO+H2OCa(OH)2

3S+3H2O2H2S+H2SO3H2S+Ca(OH)2+SXCaS·Sx+2H2OH2SO3+Ca(OH)2+SCaS2O3+2H2O熬制出来的母液一般浓度较大,波美度达20度(OBe)时才算质量好,用时要加水稀释。第19页/共29页3.影响质量的因素

(1)熬制的火力和时间对石硫合剂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时间太短或火力不足,反应不完全,得到的母液比较淡;反应时间过长,过分剧烈的搅拌(特别是反应后期),使得生成的多硫化钙又会氧化成硫酸钙,降低母液质量。

(2)在使用中或贮藏中的石硫合剂与空气中的CO2,

H2O,

O2等发生反应,又会再产生较多CaS2O3,它易溶于水,除了部分氧化成CaSO4外附在植物表面,其余部分易被雨水淋洗失去;H2S也会逸失在空气中。故石硫合剂不宜长时间贮藏,若要长期贮存,要在石硫合剂上面注入一些煤油,隔绝空气,或密封瓶口。第20页/共29页4.使用

石硫合剂稀释液喷射于植物体上,与空气接触,受O2,H2O,CO2等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形成硫磺沉淀,并放出少量的H2S,从而发挥杀虫作用。对蚧虫,卵等有较好的防效。另对作物多种叶斑病,白粉病有良好的效果,但对霜霉病效果不好。第21页/共29页使用时首先要考虑到作物的种类,防治对象,气候条件,才能决定使用的浓度,使用时浓度越高,药效越大,但药害也越严重。冬季气温低,植物处于休眠期,在冬季果树清园时北方可用3-5波美度(°Be)除能铲除越冬病菌外,还可消灭果树越冬介壳虫和虫卵。果树生长期可用0.3-0.4°Be;防治麦类锈病在早春用0.5°Be,后期用0.2-0.3°Be;防红蜘蛛一般使用0.3-0.4°Be。不同作物对硫磺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比较敏感的作物有黄瓜,大豆,马铃薯,桃,李,梅,梨,葡萄等,使用时应降低浓度或减少喷药次数,在幼嫩植物上使用时,要注意烧伤。第22页/共29页5.稀释方法

石硫合剂的质量指标是指溶液中CaS·SX的含量,而CaS·SX的含量与药液比重成正相关,因此,常用波美比重来表示石硫合剂的质量。石硫合剂原液的浓度很高,而使用时浓度很低,故用时必须稀释。一般稀释有两种方法:(1)查表法;书上有石硫合剂容量和重量稀释表,根据母液的波美度和使用浓度,即可查出用水稀释的倍数。第23页/共29页(2)计算法稀释倍数=也可用十字交叉法Cd-0=S(母液量)d(用)0C-d=W(加水量)0=母液含水量;C=母液°Be;d=使用时的°BeS:稀释至d浓度时需要的母液重量

W:稀释至d浓度时需要的水的重量母液的波美度-使用时浓度的波美度使用浓度时的波美度第24页/共29页

例:石硫合剂母液为20°Be,喷雾拟用0.5°Be和稀释液,配制20斤0.5°Be的石硫合剂,需用原药多少斤,加水多少斤?Cd-0=0.5-0=0.5(母液用量)

d(使用时的浓度)0C-d=20-0.5=19.5(水用量)

第25页/共29页6.硫素杀菌剂的杀菌作用机制过去有多种说法,认为主要是属于起竞争性抑制作用,在化学结构上硫-S-与氧-O-,是同一族(6A)元素,性质上差不多,S可以冒充O2进入菌体,影响菌体内的正常代谢,新近的试验结果则指出,S进入菌体内主要是作用于细胞色素b与c,氧化-还原体系之间电子传递过程,夺取了电子,而使菌体正常的氧化-还原受到干扰,造成菌类的死亡,以前认为S―SO2氧化反应可杀菌,也有的认为S―SH2还原反应也可杀菌,现在趋向于把二者结合起来。其次是影响三羧酸循环(TCA)(1)使草酰乙酸转变为柠檬酸的过程受阻,作用机制是COA(乙酰辅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