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_第1页
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_第2页
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_第3页
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_第4页
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1934年lo月l0日晚,红军被迫长征,遭到严重失败后,博古痛心疾首,深感要负责任,行军路上,时不时掏出手枪来比划。聂荣臻批评他。作为领导人,要敢于负责。李德也不跋扈了,使周子昆开刀,斥责周子昆,送交法庭处置。毛泽东鼓励他继续打仗。指战员都在思考究竟是怎么了。张闻天也回忆,长征出发后,毛泽东开始对我和王稼祥分析指导上的错误。张闻天,担任宣传部长,31年9月被王明指定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共产党内二把手。后来到苏区,在六届五中全会上,担任书记处书记,第五次反围剿中,对博古说,不要过分依靠李德,得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完全相信这个外国人。王稼祥是31年六届四中全会代表团中,曾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影响,成为积极分子,后来转变过来了。毛泽东做了王稼祥的工作,进而做了张闻天的工作,后来,毛泽东开始跟他们分析博古与李德的思想错误。过了湘江,蒋介石看出红军仍然要北上,在道路上布置了封锁线,企图阻止。前途怎么样?毛泽东面对这漫漫之途,翻越途中,写了三首词:“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拄其间。”这里写山的静态,山的动态,更写出了山的精神。把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写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过了老山界,矛盾公开化了。毛泽东开始公开批评第五次反围剿的路线。他提出了不同意见。这时到了通道。张闻天找毛泽东,谈到了红军的损失,谈到北上要会合蒋介石的封锁线。间毛泽东,下一步究竟去哪儿?毛泽东说,不能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改向贵州西进,这是正确的。可以避开强大的敌人。再者可以寻找薄弱的力量来打,争取主动。三是可以打破蒋介石的计划。l2月l2日在恭城书院召开会议,由周恩来召集,博古与李德坚持按原计划北上,毛泽东不同意。要北上,后果不堪设想。得与多自己五六倍的敌人打。蒋介石布置了四道碉堡,请君入瓮。朱德周恩来都赞同毛泽东的意见。李德十分生气,愤而退出会场。博古没再说话。最后根据多数人意见,同意了毛泽东的建议西出贵州口这是毛泽东每一次发言,并得到多数人的支持。毛泽东提出继续西进,到贵州内地。l2月l8日再召开政治局会议。博古提出由黔东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这次李德也坚持。周恩来回忆说,毛泽东提出西进川黔根据地,我同意了。李德因失败而大怒,从此与他疏远了。黎平会议的结论交给李德。李德吵了起来。周恩来大发脾气,李德也不再说话了。博古也说,别理他,支持了周恩来。为了制造假象,中央命令各部正常行军,电令二、六兵团,吸引国民党军队。红军来到瓮安县,准备抢渡乌江。这时,博古李德再次反对,要求回头东进。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的扩大会议。进一步批评了博古李德的错误,坚持实行黎平会议的决定。还决定今后军委必须在政治局做报告。这就实际撤销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两天后,责成各军团首长传达到团以上干部。这个建议最早由王稼祥提出,毛泽东建议先跟张闻天商量一下。张闻天与王稼祥把担架并在一起,交谈着。张闻天是坐在担架上行军,王稼祥是受了伤。二人常走在一起。王稼祥间张闻天,这次转移,最后目标定在哪儿?张闻天说,哪有目标呀?这样打下去,行吗?王稼祥说,事实证明博古李德这样指挥不行。毛泽东有办法,还是他领导好些。他们商量改由毛泽东来领导。这次称为橘林谈话。应该在遵义的黄平。当晚,王稼祥就跟彭德怀打了电话,大家都同意召开会议拉下博古李德。聂荣臻脚受了伤,也坐着担架,有了跟王稼祥接触的机会。他们都认可毛泽东的战略方针,从第五次围剿后总是失败,应该请毛泽东来领导了。聂荣臻听了后,也完全赞成,得通过高级会议来解决这个间题。这时,刘伯承被中央重新任命为军委纵队的司令。这天傍晚,红一师组织突击队,在孙继先的指挥下,向乌江对岸划去。他们强行渡江。我们的战士登上敌人的山岭,突破了乌江天险。三十多个竹筏,形成了浮桥,立即强渡,打到1月4日,从回龙场渡过乌江。在江界河,也组织了强渡。毛振华团长带领战士泅渡,不成。后来率四名战士乘竹筏划到对岸隐蔽。第二天凌晨,突然攻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与敌人战斗时,这边组织红军渡江。胶着时,陈光师长带领炮兵神炮手向对岸打了三发炮弹。正好把敌人的敌人打垮了。新渡口架起了浮桥。红军渡过乌江,先头部队来到团溪,刘伯承布置了攻占遵义的决定,这时,六团政委王集成决定红军利用国民党的俘虏炸取遵义城。当天下大雨,二十多名司号员伪装,来到了遵义城。当时曾宝堂对着城楼说,我们是外围营的,我是一个连长,逃了出来,共军在追,让我们进去。守在城楼中的国民党军不太相信。间了一些间题,曾宝堂对答如流。十几分钟后相信了,开了城门。曾宝堂率军冲进去,冲上城楼,控制了敌人。占领了遵义。为遵义会议召开创造了条件。遵义是黔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遵义。周浑元警戒遵义。这为遵义会议提供了有利条件。l月9日,中央纵队进入遵义。遵义人民在南门关的丰乐桥敲锣打鼓,欢迎中央红军进城。中央领导人进城时,群众把街道围住了。毛泽东等人在桥边下马,和群众一一握手,并致意。对张闻天说,形势好像有利呀。遵义人民欢迎我们是离开根据地后没见到的景象。张闻天也说,遵义是风水宝地呀。后来这儿改为了迎红桥。入城后,毛泽东住进了古寺巷,就是今天的幸福巷。还是毛泽东和张闻天,王稼祥三人住在一起。他们商量怎么召开会议。毛泽东决定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通知博古和周恩来做报告。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都在准备。张闻天执笔,主题是反对五次反围剿的错误指导。博古也知道会有争论。他让凯丰找聂荣臻做工作。希望聂荣臻在会上支持博古。周恩来这时负责遵义会议的具体组织和筹备工作,会址选择在柏公馆。就是在二楼东的会客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就是今天提到的遵义会议。如今这儿还保留着当时的原貌。这间屋子只有二十几平方米。当时李德被剥夺了军事领导权,坐在门口,非常沮丧。当时甚至有激烈的争论。会议的场景就是由博古主持。红三军团的指挥部离此有二十多里路。这是在紧急情况下召开的,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只有陈云的传达提纲,这是今天唯一的历史文献。这里记载讨论了两个议题。一是决定和审查以黔北为中心建立苏区的月5日的会议上,他主动将一把手的文件印章主动交出来给了张闻天。从重庆回延安途中,飞机失事。李德边听着翻译,一边使劲抽烟。不服气,我是提意见,是你们中国人自己搞坏的。后来一直跟着长征到了陕北。是唯一见证长征过程的西方人。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走向成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时,蒋介石有了新的部署,调了四十万大军来遵义,企图消灭我军。我红军公三路向赤水推进。决定渡过长江,蒋介石命令封锁长江,进入习水土城,防红军。红军在向赤水推进时,得到情报,一个团在尾随。毛泽东看到机会来了,就和周恩来刘伯承等商量,两边是山,如果追兵孤军深入,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打他个措手不及。这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第一次提出的战略。红三军团五军团从南北两面夹击追兵。几个小时,战果并不明显。后来从俘虏中得知,原来川军的所谓四个团,其实是六个团,不断还有援军来。越打越不利于红军了。原来是低估了川军的实力。红五军团的阵地都被打破了,前线的指挥员坐不住了,朱德说要亲临前线指挥。毛泽东没有同意。朱德急了,说为了红军胜利,牺牲一个朱德,算什么。朱德到了前沿阵地直接指挥,对于战士来说鼓舞极大,打退了几次进攻,毛泽东指令红一军团回师增援土城的战斗。让军委纵队的干部团也上,这是毛泽东的最后的王牌。干部团一上,战斗力增强了,真的稳住了。毛泽东一看,陈赓不错,能当军长。就在这时,红一军团也回师到了,总算巩固了。当晚毛泽东开会,决定暂时放弃渡过长江的计划,赶紧往西走,渡过赤水河。这次战斗没打胜,博古就讽刺了,狭隘经验论也不行吧?毛泽东及时地总结教训,采取灵活的方式,放弃原来的计划,渡赤水河西进。这就是四渡赤水的神话。架浮桥是关键。朱德下令红军西渡赤水河,主力分三路三个渡口渡河,这是一渡赤水。川军在抬爱沿线组织了三十六个团防止红军北渡长江,毛泽东放弃北渡长江,要求红军迅速脱离川军。2月9日在札西召开了会议,毛泽东总结了土城战斗的三个教训。一是敌情摸得不准,二是轻敌,三是兵力分散。做出的第二个决定就是回师东进,再渡赤水河。他要利用敌人的错觉,集中优势兵力,运动中消灭敌人。2月10日上午,毛毛雨中,召开营科长以上的干部会。张闻天做了报告。第一次传达遵义会议精神。二渡赤水河,是1月18曰,在太平渡二郎滩等二渡赤水河。蒋介石命令滇军三个旅追击,黔军三个团增援娄山关。十三团彭雪枫负责攻打娄山关。2月25日发起攻击。韦杰侦察连率战士全部穿着国民党的军装,到了娄山关的关口。知道是红军了,黔军开始攻击,彭德怀发起攻击,压下了敌军火力。晚上才占领了娄山关。26日红一红三军团占领了娄山关,占领遵义城,重创了敌军。遵义战役是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不幸的是攻占遵义城中,邓萍中弹牺牲了。毛泽东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述的娄山关风景是什么?看实景。遵义会议后,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蒋介石飞抵重庆指挥。他命令川黔各部要听从自己的指挥。他害怕的是毛泽东的飘忽不定。他要与毛泽东在这儿交战。3月4曰,中央军委成立前线指挥。3月10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说,等敌人力量集中了,我们不能打。一表决,毛泽东是少数,决定打打鼓新场。毛泽东还是放不下。天黑后,他提着灯来到周恩来的住处,想说服他。苟坝会议上,毛泽东深夜造访周恩来的场景,今天有展览。毛泽东建议,晚发一点命令,再想一想,二人讨论。后来说服了,取消了打打鼓新场的计划。他得出一个结论,得几个人组织一个小组,最后周恩来毛泽东和王稼祥三人组成了领导小组。打周浑元时,一天没打下来,为了避免被动,毛泽东决定主动撤离。从茅台的三个渡口,三渡赤水河。继续向西北挺进,摆出要渡长江的架势。大举西向时,突然命令东渡赤水。四渡赤水,大踏步南下,渡过乌江,直指贵阳。贵阳没有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