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6-03-07 颁布
  • 2006-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YS/T 63.12-200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2部分 预焙阳极CO2反应性的测定 质量损失法_第1页
YS/T 63.12-200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2部分 预焙阳极CO2反应性的测定 质量损失法_第2页
YS/T 63.12-200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2部分 预焙阳极CO2反应性的测定 质量损失法_第3页
YS/T 63.12-200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2部分 预焙阳极CO2反应性的测定 质量损失法_第4页
YS/T 63.12-200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2部分 预焙阳极CO2反应性的测定 质量损失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71.100.10Y5052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63.12-2006代替YS/T411-1998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12部分预焙阳极CO,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Carbonaceousmaterialsusedintheproductionofaluminium-Part12:Prebakedanodes--Determinationofthereactivitytocarbondioxide-Lossinmassmethod(ISO12988-1:2000.Carbonaceousmaterialsusedintheproductionof-Bakedanodes-aluminium--DeterminationofthereactivitytocarbondioxidePartl:Lossinmassmethod,MOD)2006-03-07发布2006-08-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12部分)预焙阳极(O.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YS/T63.12-2006中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http://www.gbl68.en电话:01051299090.685220062006年7月第一版书号:155066·2-16965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22006

YS/T63.12-2006高YS/T63《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共有20部分:YS/T63.1第1部分阴极棚试样焙烧方法、焙烧失重的测定及生坏试样表观密度的测定YS/T63.2第2部分阴极炭块和预焙阳极室温电阻率的测定YS/T63.3第3部分热导率的测定比较法S/T63.4第4部分热膨胀系数的测定YS/T63.5第5部分有压下底部炭块钠膨胀率的测定YS/T63.6第6部分开气孔率的测定液体静力学法YS/T63.7第7部分表观密度的测定尺寸法YS/T63.8第8部分二甲苯中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YS/T63.9第9部分真密度的测定氨比重计法YS/T63.10第10部分空气渗透率的测定YS/T63.11第11部分空空气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YS/T63.12第12部分预焙阳极(O。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YS/T63.13第13部分杨氏模量的测定静测法YS/T63.14第14部分抗折强度的测定三点法YS/T63.15第15部分耐压强度的测定YS/T63.16第16部分微量元素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YS/T63.17第17部分浑发分的测定YS/T63.18第18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YS/T63.19第19部分灰分含量的测定YS/T63.20第20部分流分的测定本部分为第12部分。本部分是对YS/T411一1998的修订。本次修订废止了YS/T411一1998铝电解用预焙阳极,阳极糊二氧化碳反应性的测定方法中的检测方法,采用了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方法。本部分修改采用了ISQ12988-1:2000铝生产用炭素材料预焙阳极-CO。反应性的测定第1部分质量损失法。为方便对照,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部分的章条和对应的ISO12988-1:2000章条的对照表。本部分修改采用ISO12988-1:2000时,将其前言和引言删除.并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增加和修改了一些规定.这些规定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这些规定有:对对热电偶的直径不做规定;-取样按照YS/T62.3的规定进行;试样烘干的温度和时间从120C±5C下烘干12h改为110C±5C下烘干2h:马弗炉温度恒定的时间从60min改为10min.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实施之日起,YS/T411—1998同时废止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负责起草本部分由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兰州连城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晨阳炭素

YS/T63.12-2006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华、刘瑞、张树朝、刘扬军、李庆义。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S/T411-1998.

YS/T63.12-200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12部分预焙阳极CO,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用质量损失法测定炭素制品CO,反应性本部分适用于测定预焙阳极的CO,反应性。其他铝用炭素制品也可参照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YS/T62.3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第3部分预焙阳极3方法原理将圆柱体预焙阳极试样置于马弗炉中.通入CO,气体,在960℃的温度下反应7h。通过称量试样反应前后的质量.用颠转仪颠转产生的灰尘的质量,以及未反应的试样残留的质量,用三个指标表征CO.反应性:残极率"cmm、脱路度mm和反应损失比ma。4试剂CO.气体:CO。纯度大于99.5%(体积分数),其中杂质含量为:(N.+Ar)<0.5%(体积分数)并且H.O<150mg/m²。5仪器及设备图1所示为测定炭素制品CO.反应性的典型试验设备示意图5.1马弗炉:尺寸见图2。具有竖直的单区炉腔.能确保温度在垂直方向均匀分布,可加热至1000℃.并能在960C士2C保持恒定。5.2样品托架:耐热钢材质,用来放置两个检测试样.置于炉子中部。并附一个可收集从试样上脱落的灰尘的盘子。图3为试验装置装配示例,5.3温度控制器:含两点温度PID控制器,带温度调节器(调节误差小于0.5%)和数字显示器5.4气体流量表和压力控制器:由气体流量表(用CO.气体校准)和压力表组成。CO,气体流量表(力=0.1MPa)最大刻度为250L/h,可精确至4%.气体的压力由压力表控制并可通过一个阀门调节气体压力获得0.2MPa的间隔。压力表的刻度在0MPa~1MPa间.并可将CO气体导入马弗炉并使气体流量在试验其间保持士3%的,压力波动5.5热电偶:k型铬镍热电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