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23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1(含解析)_第1页
【红对勾】2023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1(含解析)_第2页
【红对勾】2023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1(含解析)_第3页
【红对勾】2023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1(含解析)_第4页
【红对勾】2023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1(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课时作业31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时间:45分钟 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560分)以下有关种群特征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位时间内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解析:考察对种群特征的理解。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诞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种群密度会因种群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如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较高,在秋末天气较冷时种群密度就降低。答案:C以下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选项是( )A.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不全都则舍弃取其平均值就可接近真实密度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解析:样方的选取要有代表性,个别样方由于生物生存条件优越或恶劣而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要舍弃其数据参考。答案:D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展野外调查以下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 )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解析: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展野外调查,是建立在以下假设之上的:被标记的动物混合要均匀,个体被捕获的概率相等,没有大量个体的死亡、诞生、迁入和迁出,被标记的动物要均匀分布,动物应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且标记物不易脱落。答案:C以下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选项是(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根本的数量特征C.推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解析:①、②、③、④分别指死亡率、诞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以下图表示: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答案:D5.以下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承受样方法进展调查对于活动力量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承受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年龄和性别无关群密度解析:跳蝻活动范围很小,一般用样方法进展调查。对于活动力量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承受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承受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答案:C2023·北京东城期末以下有关种群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各阶段的增长率一样B.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生殖的根本单位C.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D.种群中各年龄段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肯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解析: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各阶段的增长率不同,是先渐渐增大然后渐渐减小的。答案:A2023·临沂质检以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状况。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淌方向是甲→乙B.M时甲种群的诞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白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解析:依据甲乙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甲乙之间的关系是乙捕食甲,所以其能量流淌方向是甲到乙。M点甲种群数量是下降趋势,乙种群数量是上升趋势,所以甲种群的诞生率小于死亡率。信息传递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双向的。两个种群数量的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变的越来越稳定。答案:D用牛奶瓶培育黑腹果蝇,观看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依据表中数据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缘由是个体生长加快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转变有关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解析: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缘由是个体的生殖加快,A错。第17~29天,成虫数量增长渐渐减慢,说明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B错。第21~37天,成虫数量渐渐增多,种群密度增大,导致生存斗争加剧,成虫增长率下降,C正确。第1~37天,成虫数量呈“S”型增长,D错。答案:C2023·南京二模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抱负条件下才能消灭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到达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解析:只有在抱负的状态下,种群才呈现“J”型曲线;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到达K值之前仍旧是“S”型增长;“S”型增长中种群数量到达K值时,增长率为0;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的K值不同。答案:B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S”型增长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一样的D.种群增长率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解析: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同时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诞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到达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顿增长。最终呈现出“S”型增长曲线。因此“S”型增长曲线的消灭与时间、食物、生活条件、种群密度、天敌等诸多因素有关。答案:B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nX、X、„X,则1 2 n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

++„+XX2 XX

)/n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解析: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答案:D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以下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c图表述类型a图表述类型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c图表述类型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b所示类型解析:种群数量的增长取决于诞生率和死亡率,我国人口从现状看,诞生率下降,但诞生率照旧大于死亡率,人口数量仍在上升,应用图a——增长型表述。严格掌握渔网孔眼大小保护幼鱼,使幼龄个体数量远大于成、老龄个体数,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图a所示的增长型。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的年龄组成将为图c所示的衰退型。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其年龄组成为图b所示的稳定型。答案:A二、非选择题(40分)13.(14分)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236月下旬以来,400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局部800万亩稻田。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快速增长。为争论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①请填写表中Ⅱ和Ⅲ空白之处的内容。一般方法

模型的主要步骤Ⅰ.东方田鼠生殖力量很强,在最Ⅰ.观看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Ⅱ.N=N·λt(其中,N

t天后Ⅱ.依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 t 0 t东方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当的 对事物的性质进展抽象表达

表示倍数,N0鼠的数量)

表示最初的东方田模型进展检验或修正

Ⅲ. 建立的数学模型进展检验或修正②表中Nt

=N·λt 成立的前提条件是 0 。0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 )30 为:N =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30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掌握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 : 。t 解析:构建数学模型的步骤为:观看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依据试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展表达;通过进一步试验或观看,对模型进展检验或修正。N=N·λt,即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其条件是资源充分、空间充分、缺乏天敌、气候适宜等。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求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将题表中λt +1.47%=1.0147及N等于3000t等于30带入公式N=N

·λt0 t 0东方田鼠数量的根本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如退耕还湖(或掌握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进展生物防治,适当引入天敌等。答案:(1)①Ⅱ.数学形式Ⅲ.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②湖洲地的资源充分、空间充分、缺乏天敌、气候适宜(答出两点即可,或答种群增长不受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③3000×(1.0147)30(2)退耕还湖(或掌握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敌14.(14分)业、林业、渔业等产业的进展。以下是三个小组所做的调查,请答复以下问题:第一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50尾,全部进展标记后放生,其次次捕获150尾,其中标记鲫鱼有2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 尾,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其次小组对某地区局部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展了5年的调查,下表是所得的数据,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份年名种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豚草0.30.61.12.13.3狗尾草10.09.286.85.5曼陀罗3.02.11.10.30.1龙葵3.02.00.400灰绿藜3.22.81.71.30.6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5年来五种植物数量变化可知:城市绿化选择物种应坚持的原则是 。第三小组调查某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状况,以下图为他们绘制的坐标曲线。①图中曲线 符合抱负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②人们进展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后,应使种群数量维持在 点,原 因 是 。解析:此题考察了种群密度的两种调查方法及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答案:(1)1875随机取样 尽量选择本地物种①Ⅰ②b ③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④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探究点补充完善类试验的分析与解答——探究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15.(12分)(2023·江苏卷)广泛关注。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争论,请答复以下问题:利用配制的X培育液培育铜绿微囊藻8d,每天定时测定其细胞数量,觉察铜绿微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这是由于铜绿微囊藻具有 等特性。某同学用X培育液培育铜绿微囊藻时参加粉绿狐尾藻(一种高等水生植物),结果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重要的缘由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 等资源时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也有人提出假设: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请利用以下试验材料用具,完成试验设计,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X培育液的各种无机盐,500mL锥形瓶,蒸馏水,显微镜,血球(细胞)计数板,盖玻片,玻璃缸,微孔滤膜(可以除菌)等。试验步骤:7000mL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肯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在适宜条件下培育8d。预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②培育液配制: 。③试验分组:取锥形瓶6只,分为两组。 。④接种与培育: 。(细胞)计数板对6只锥形瓶内铜绿微囊藻细胞进展计数,计算平均值,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假设(3)中假设成立,则试验结果是 。命题人透析:铜绿微囊藻的生理特性①铜绿微囊藻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小,无性生殖并且世代周期短,因此生殖速度快。②铜绿微囊藻能进展光合作用,与粉绿狐尾藻共同生活在一起时,会争夺光照、无机养分、二氧化碳等。分析试验变量推导试验结果①变量分析:本试验中自变量为粉绿狐尾藻能否产生化学物质,因变量是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状况,则比照组为空白比照,参加的是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育液,试验组是用培育粉绿狐尾藻的玻璃缸中的滤液配制的X培育液,其他影响试验的变量(如铜绿微囊藻数量、生长条件等)为无关变量。②结果分析:假设假设成立,则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比照组铜绿微囊藻呈指数增长,试验组铜绿微囊藻生长受抑制。补充完善类试验的解题关键制造比照组和试验组需满足的条件,本试验的关键是配制比照组和试验组所需的培育液,配制的关键是利用好试验供给的材料用具,即试验组用玻璃缸中的水配制X培育液,比照组用蒸馏水配制X培育液。答案:(1)个体小、世代周期短、无性生殖光照、无机养分、二氧化碳②用蒸馏水配制X培育液;用微孔滤膜过滤玻璃缸中的水,用滤液代替蒸馏水配制X培育液③在比照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参加150mL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育液,在试验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参加150mL用滤液配制的X培育液④在6只锥形瓶中分别参加等量的铜绿微囊藻,并将上述培育瓶臵于8d比照组铜绿微囊藻呈指数增长,试验组铜绿微囊藻生长受抑制阅卷人点评:(与15题中问题序号对应)一、得分要点必需表达“世代周期短、无性生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