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技术_第1页
电子商务技术_第2页
电子商务技术_第3页
电子商务技术_第4页
电子商务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技术1计算机技术2网络技术3电子商务概述EDI技术41、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一般来说,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EDI技术电子商务支付技术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防火墙)电子商务技术1计算机技术2网络技术3电子商务概述EDI技术4

我们把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等都叫做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只有将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所以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一、计算机硬件技术1、计算机发展史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由电子管构成的、能够按照人们事先的安排、快速完成所要求计算任务的ENIAC电子计算机。自此,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由窄到广,功能越来越强,技术越来越完善,经过了四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成为人类处理信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其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是以所采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来划分的,即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第一代)(1946.2—50年代后期)

1946年2月,美国研制成功ENIAC(ElectronicNumbericalIntergratorAndCaculator爱尼克)。它由约18000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等组成,重30吨,耗电150千瓦,占地170平方米,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这是以电子管为逻辑元件的计算机,称为第一代计算机。初级阶段的计算机,体积巨大,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主要用来进行科学计算。

从计算能力来看,不如现在的小计算器。电子管第一代计算机

2)第二代计算机(50年代中后期——60年代中期)

是以晶体管为逻辑元件的计算机,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工作可靠,运算速度达每秒几万至几十万次。特点:体积减小,耗电较少,运算速度较高,价格下降。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并逐渐用于工业控制。晶体管第二代计算机

3)第三代计算机(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

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逻辑元件的计算机,其特点是体积大为缩小,耗电极少,可靠性与速度明显提高,运算速度达每秒几十万~几百万。特点:体积、功耗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到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

4)第四代计算机70年代初开始

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逻辑元件的计算机,其各方面性能进一步提高。运算速度每秒几千万~千百亿次。性能大幅度提高,价格大幅度下降,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入办公室和家庭。在办公自动化、电子编辑排版、数据库管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专家系统等领域中大显身手。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2、计算机组成从外观上来看(通俗地)主机箱:计算机中几乎所有的重要部件都在主机箱中,如中央处理器(CPU)、主板、内存储器、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CD-ROM或DVD-ROM)、声卡、显示卡,以及电源等。是PC机硬件系统的核心。它的作用是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CPU、内存储器、显示卡和声卡等直接安插在主板上,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光驱、键盘、鼠标器等外部设备则通过缆线、接口与主板相连起到连接电脑硬件设备,协调设备工作及传输发送数据的作用决定一台电脑主要性能的高低,取决于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顾名思义,就是把数据收集到一起集中进行处理的器件。主要是用来进行数据的计算、处理和控制,其基本作用是控制计算机的图形输出。显示卡负责将CPU送来的图像数据处理成显示器可以了解的格式,再送到显示器形成图像。内 存

内存是计算机主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用来存放现行指令和数据,它直接与CPU交换信息;内存中有一小部分用于永远存放特殊的专用数据和程序,CPU只能对它们进行读操作,而不能向其进行写操作,这一部分称为只读存储器,简称ROM。内存中其余部分可读可写。由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存储芯片组(ROM和RAM)组成,做成内存条的形式安装在主板上的SIMM接口槽或DIMM接口槽中。声 卡

声 卡声卡的基本功能是把来自话筒、磁带、光盘的原始声音信号加以转换,输出到耳机、扬声器、扩音机、录音机等声响设备,或通过音乐设备数字接口(MIDI)使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硬 盘

硬盘是一种用来储存数据的外部设备,被称为数据仓库。硬盘里面存放着计算机的灵魂——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硬盘的存储容量可以说是目前存储器中最大的存储设备,存储量可高达几百GB。光驱光盘驱动器软驱 软驱和软盘软盘驱动器曾是微机中常用的外存储设备,一般简称为软驱,用来存储用户运行的程序和文档,现在已经逐渐趋于淘汰。网卡网 卡3、计算机分类1)按用途划分(1)通用机:适用解决多种一般问题,该类计算机使用领域广泛、通用性较强,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等多种用途中都能适应。(2)专用机:用于解决某个特定方面的问题,配有为解决某问题的软件和硬件,如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工业智能仪表等专门应用。

2)按规模划分

按规模来划分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巨型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1)巨型计算机:应用于国防尖端技术和现代科学计算中。巨型机的运算速度可达每秒百万亿次,研制巨型机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2)大/中型计算机: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每秒可以执行几千万条指令,而且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往往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或作为网络服务器使用。(3)小型计算机:规模较小、结构简单、运行环境要求较低,一般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测量仪器、医疗设备中的数据采集等方面。小型机在用作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辅助机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巨型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

(4)微型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采用微处理器芯片,体积小巧轻便,广泛用于商业、服务业、工厂的自动控制、办公自动化以及大众化的信息处理。(5)工作站:通常配有高分辨率的大屏幕显示器及容量很大的内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并且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功能和高性能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以及联网功能。是一种以个人计算机和分布式网络计算为基础,主要面向专业应用领域,具备强大的数据运算与图形、图像处理能力,为满足工程设计、动画制作、科学研究、软件开发、金融管理、信息服务、模拟仿真等专业领域而设计开发的高性能计算机。

(6)服务器:在网络环境下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共享设备,一般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计算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等。2、计算机软件

软件技术就是研究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其所依赖的基础理论(如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和基本方法(如系统开发方法等)。

指为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及外设,以及提供计算机与用户界面等的软件。系统软件

指面向用户的、为用户服务的软件。应用软件

如操作系统(OS)、windows、各种语言编译系统等。

如科学计算类软件、数据处理类软件、辅助设计类软件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具备两大功能:1、系统资源的管理者2、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WindowsUni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用户计算机系统返回电子商务技术1计算机技术2网络技术3电子商务概述EDI技术4网络技术概述1网络体系结构2局域网设备3网络技术1、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一、网络技术概述2、网络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集中管理计算机、传输介质、网络设备等操作系统、通信协议、网络软件3、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4、逻辑结构资源子网(主机、服务器)通信子网(传输介质、通信设备)5、网络分类按地理范围分5、网络分类按所处地位分对等网络客户机/服务器对等网络在P2P网络环境中,成千上万台彼此连接的计算机都处于对等的地位,整个网络一般来说不依赖专用的集中服务器。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既能充当网络服务的请求者,又对其它计算机的请求作出响应,提供资源和服务。客户机/服务器客户机向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对客户机的请求进行响应,服务器是能为应用提供服务(如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拷贝服务,图象服务,通信管理服务等)的计算机或处理器。6、网络拓扑结构定义所谓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结构。类型总线型总线结构是使用同一媒体或电缆连接所有端用户的一种方式,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各节点在接受信息时都进行地址检查,看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则接收网上的信息。所有的节点共享一条公用的传输链路,所以一次只能由一个设备传输。优缺点:结构简单,但难以维护,一旦某个节点故障,则导致整个网络瘫痪星型星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网络有中央节点(又称中央转接站,一般是集线器或交换机),其他节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节点直接相连,中央节点负责转发所传送过来的数据。优缺点:星型拓扑结构便于集中控制,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心站。由于这一特点,也带来了易于维护和拓展等优点。端用户设备因为故障而停机时也不会影响其它端用户间的通信。缺点浪费网线,过分依赖于中央节点,若中央节点瘫痪,则整个网络都不能用环型是使用一个连续的环将每台设备连接在一起。它能够保证一台设备上发送的信号可以被环上其他所有的设备都看到。在简单的环形网中,网络中任何部件的损坏都将导致系统出现故障,这样将阻碍整个系统进行正常工作。这种结构的网络形式主要应用于令牌网中优缺点:网络实现非常简单,投资最小;传输速度较快,但维护困难,扩展性差混合型这种网络拓扑结构是一般由星型结构和总线型结构的网络结合在一起的网络结构,这样的拓扑结构更能满足较大网络的拓展,解决星型网络在传输距离上的局限,而同时又解决了总线型网络在连接用户数量的限制。这种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兼顾了星型网与总线型网络的优点,在缺点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弥补。1、网络体系结构概念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architecture):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层次之间接口的集合。用层次模型实现。二、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网络体系结构是指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扑提供标准。它广泛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的参考模型。OSI背景:世界各大型计算机厂商分别推出适应于自身产品的网络体系结构,他们无法实现跟其他类型的计算机互联,阻碍了计算机的发展。于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OSI模型。OSI七层模型应用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表示层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终端类型的转换。传输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传输层把消息分成若干个分组,并在接收端对它们进行重组。不同的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传送到主机。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数据链路层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称为帧(frame)物理层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传输的数据是二进制。模型优点: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各层之间则相对独立,某一层为上一层提供一些什么功能,接口说明上一层如何使用下层的服务,而协议涉及如何实现本层的服务协议:计算机间进行通信时遵循的一些约定和规则,使得彼此间相互理解,以完成通信三、局域网1、传输介质有线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局域网设备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2、连接设备网卡寻找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运行cmd-ipconfig/all中继器集线器网桥网络1和网络2通过网桥连接后,网桥接收网络1发送的数据包,检查数据包中的地址,如果地址属于网络1,它就将其放弃,相反,如果是网络2的地址,它就继续发送给网络2.这样可利用网桥隔离信息,将同一个网络号划分成多个网段(属于同一个网络号),隔离出安全网段,防止其他网段内的用户非法访问。交换机交换机负责转发数据,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MAC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网关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默认网关在网络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路由器电子商务技术1计算机技术2网络技术3电子商务概述EDI技术41、EDI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就已经在用电报报文发送商务文件;70年代又普遍采用方便、快捷的传真机来替代电报,由于传真文件是通过纸面打印来传递和管理信息的,不能将信息直接转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的重复录入量较大。影响办事效率和错误率。70年代应用于企业间的EDI电子数据交换。有关EDI的最初想法来自美国运输业,原因是运输业流通量大,货物和单证的交接次数多,而单证的交接速度常常赶不上货物的运输速度。EDI技术的萌芽始于20世纪60年代,于70年代在西方发达EDI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产物。70年代初的美国就已经开始制定行业标准,于1975年即出现了第一个行业EDI标准。于80年代早期推出了欧洲的EDI标准。后来在联合国的协调和主持下制定了联合国EDI标准,即1986年颁布的UN/EDIFACT,作为国际通用标准。背景发展实用的EDI电子商务在8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国际贸易、金融、海关业务、航空公司、连锁店及制造业等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已有2.5万家大型企业采用EDI,美国最大的100家企业中就已有97家实现了EDI经营管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美有3万多家企业使用EDI,西欧有4万家EDI企业用户。新加坡于1991年即正式运行全国的EDI系统,韩国的全国EDI系统则1993年投入运行。我国台湾地区在1992年开通了全岛地区的EDI系统,并全力推广EDI的应用。90年代以来,美、日、西欧、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陆续宣布,对不采用EDI进行交易的商户,不予或推迟其贸易文件的处理。应用EDI可以使交易双方将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单据以规定的标准格式在双方的计算机系统上进行端对端的数据传送和自动处理,减少了文字工作并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从而使企业实现“无纸贸易”,简化业务流程,减少由于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能够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加强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发展优点2、EDI概念EDI是英文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可译为“电子数据交换”,EDI商务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按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文档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简单地说,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化贸易”。EDI是电子商业贸易的一种工具,将商业文件如订单、发票、货运单、报关单和进出口许可证,按同一的标准编制成计算机能识别和处理的数据格式,在计算机之间进传输。EDI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处理延迟和数据的重新录入,电子数据交换代替传统的人工交换主体:行政、商业、运输等方面信息形式:同一的标准,形成标准化的结构性文件文件传输路径:计算机—专用网络—计算机优点降低了纸张的消费改善贸易双方的关系更迅速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据统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采用EDI后,每生产一辆汽车可节约成本250美元,按每年生成500万辆计算,可以产生12.5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如果没有EDI系统,从一部电脑输出的资料有多达70%的数据需要再输入其他的电脑,既费时又容易出错。美国DEC公司应用了EDI后,使存货期由5天缩短为3天,每笔订单费用从125美元降到32美元。新加坡采用EDI贸易网络之后,使贸易的海关手续从原来的3~4天缩短到10~15分钟。3、EDI工作原理映射(Mapping)——生成EDI平面文件

通过应用系统将用户的应用文件(如单证、票据)或数据库中的数据映射而成的一种标准的中间文件。翻译(Translation)——生成EDI标准格式文件

将平面文件通过翻译软件生成EDI标准格式文件。通信

由计算机通信软件完成。用户通过通信网络,接入EDI信箱系统,将EDI电子单证投递到对方的信箱中。EDI信箱系统则自动完成投递和转接,并按照通信协议的要求,为电子单证加上信封、信头、信尾、投送地址、安全要求及其他辅助信息。

EDI文件的接受和处理

接受和处理过程是发送过程的逆过程。首先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