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细菌和真菌知识29+素材(共2段)_第1页
5.4.1细菌和真菌知识29+素材(共2段)_第2页
5.4.1细菌和真菌知识29+素材(共2段)_第3页
5.4.1细菌和真菌知识29+素材(共2段)_第4页
5.4.1细菌和真菌知识29+素材(共2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3/135.4.1细菌和真菌知识(29)+素材(共2段)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思考并讨论:

1.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扮演什么角色?

2.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细菌和真菌吗?

情境导入

分解者。

一、菌落

1.概念:

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细菌很小,大部分真菌个体也很小,肉眼无法直接识别。需借助显微镜。

如何培养获得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菌落

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试着总结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琼脂

牛肉汁

冷却

灭菌锅

冷却

接种

恒温箱

恒温培养

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观察菌落

结合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小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3)什么叫接种?接种前为什么要灼烧冷却后再接种?

(1)配制培养基时为什么必须加入营养物质?

(2)配制好的培养基为什么一定要进行高温处理?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作接种。灼烧是为了杀死接种环上的细菌或真菌;冷却后接种是为了防止高温杀死要接种的细菌或真菌。

因为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

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基内混有的其他细菌或真菌等杀死,只培养接种的细菌或者真菌,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因素的干扰(除培养基外,其他实验器具也要进行灭菌处理)。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观察培养基上长出的细菌和真菌菌落,试从大小、表面形态及颜色三个方面分析、总结不同菌落的特点,制成表格。

3.菌落的特点

霍乱弧菌

红曲

米曲霉

黑曲霉

乳酸菌

菌落大小表面形态颜色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较小

较大

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大多白色或黄色

红、褐、绿、黄、黑等不同颜色

3.菌落的特点

观看视频《世界洗手日公益广告》

提示

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想一想,为什么要有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用处?

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在各自选定的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

应考虑好放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

设计观察记录的表格,计划好观察的时间、次数。

防止环境中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落在培养基上。

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进行对照,一组不做处理,为对照组,另一组在选择的环境中打开,为实验组。

实验中使用的培养皿要放在恒温箱中培养,或者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两套培养皿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因为此次进行的对照实验需要控制变量,除检测环境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要保持一致。

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探究洗手前和洗手后的细菌和真菌数量

任务: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本实验的设计。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步骤:

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活动目的: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分布情况

参考方案

1.提出问题:洗手前和洗手后的细菌数量一样多吗?

2.作出假设: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数量比洗手后多。

3.实验步骤:

(1)将9个灭过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

(2)把培养皿盖打开,请三位同学将手指的5个指尖分别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纸的3个培养基上按一下。

(3)再请刚才的三位同学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在贴有“洗手后”的3个培养基上分别按一下指尖;“空白对照”组不处理。

(4)将三组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

(5)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细菌的菌落数,求出各组的平均值。

检测结果:

结论: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

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哪种环境中更少一些?哪种环境中根本没有?

试着扩大探究的范围,小组讨论并拟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①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②第3条提示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哪一个步骤?

④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并回答教材“讨论”的第①②④题。

高温处理可杀死其中的细菌和真菌。

无菌棉棒可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接种。

经过高温灭菌处理并密封的环境以及真空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在这个探究中,若灭菌彻底且灭菌后保持密封状态,是有这种情况存在的。

在各自选定的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

检测结果:

空白对照

教室课桌

硬币

手心

若汇总全班各组的探究结果,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

思考: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

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空气属于基本条件吗?

乳酸菌?

破伤风杆菌?

醋酸菌?

本课小结

1.菌落概念;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不同的菌落可以根据大小、表面形态和颜色来辨别;

4.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等。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随堂检测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高温灭菌的培养皿中一般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

(2)由于细菌和真菌都能够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

×

随堂检测

2.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A.干燥的皮鞋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C.潮湿的粮食堆

D.潮湿的沙土地

C

3.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A、B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盐纸片周围只有A细菌生长。你对这个实验结果怎样解释?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A、B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区别。A细菌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而B细菌不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说明不同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是不同的。

随堂检测

1.你见过泡菜坛吗?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利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既要给泡菜坛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泡菜发酵所需的乳酸菌能够在缺少氧的环境下生存,把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变为乳酸。

科学与生活

学以致用

2.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人食用这样的食物易得肠胃炎。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并据此对夏天该如何注意饮食安全提出建议。

科学与生活

夏天温度高,食物中丰富的有机物和水分使细菌和真菌大量繁殖,导致食物腐败,某些细菌进入人体会引起肠胃炎。食物应该高温煮熟并及时食用,不要吃剩饭。

学以致用

科学与生活

3.食物发霉变质后,切掉发霉的部分,还能不能吃?

不能。我们所看到的发霉的部分,其实是霉菌菌丝完全发展成型的部分,而在那附近,已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霉菌了。因此切掉坏掉的部分并不能避免危害。

学以致用

科学与生活

4.细菌和真菌是不是都会对我们人体造成危害?

不是。

酵母菌(可以做面包、酿酒等)、乳酸菌(可以做酸奶)、醋酸菌(可以做醋)、霉菌(可以做腐乳)以及大肠杆菌(可以调节新陈代谢)等细菌和真菌在某些方面对我们是有益的。还有我们日常食用的金针菇、蘑菇、凤尾菇等属于大型真菌。

白色念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