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整理、落实、精练-2017年中考古诗文复习指导策略》教学课件_第1页
《归纳、整理、落实、精练-2017年中考古诗文复习指导策略》教学课件_第2页
《归纳、整理、落实、精练-2017年中考古诗文复习指导策略》教学课件_第3页
《归纳、整理、落实、精练-2017年中考古诗文复习指导策略》教学课件_第4页
《归纳、整理、落实、精练-2017年中考古诗文复习指导策略》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纳、整理、落实、精练

-----2017年中考古诗文复习指导策略三、古诗文默写与诗词赏析复习策略四、文言文的复习策略一、课标与考试大纲二、2016年福建省各地市中考古诗文板块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1.默写《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文61篇等。2.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准确判断文言句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能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解读古代诗词:主要是记诵、积累与欣赏。文言文:能读懂,会划分句读,能翻译字词与句子,从而理解文章大意。

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虚词以及各种句式,并不强调概念,只要懂得翻译即可。新增:准确判断文言句读2016年福建省各地市中考古诗文考查一览表古诗文默写地区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龙岩三明分值12131210101010上下句填空109127(可选填)12(可选填,其中现代诗2分)12(可选填)10理解性默写2406(可选填)4(可选填)4(可选填)0诗歌与古文比例7:57:66:610:312:214:27:32016年福建各地市文言文的考查一览表地区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龙岩三明分值15161517161518篇目《桃花源记》《礼记·礼运》《唐雎不辱使命》《史记·刺客列传》《出师表》《曹刿论战》《泉州府志》《<孟子>两章》《乞用韩琦、范仲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患盗论》----课外《五柳先生传》《书影》题1字词解释“俨然、交通、子、恶”字词解释“怫然、仓、使、酣”选择题“于、之、为、其”一词多义字词解释“发、劳、喻、徒”字词解释“谓、见、从、闻”字词解释“除、足、箧”划分朗读节奏题2选择题“属、悉、独、之”一词多义选择题“以”字词解释“北、狱、去”句子翻译选择题“而、但、将、固”一词多义选择题“或”一词多义字词解释“许、辄、数、貌”题3句子翻译句子翻译句子翻译理解性填空句子翻译句子翻译选择题“为、其、谢、顾”题4原文语句填空唐雎和专诸“不辱君命”的具体表现诸葛亮、曹刿、柯焕“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治国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对人才的看法有何相同之处结合内容分析两文的侧面描写用原文回答产生“盗”原因句子翻译题5

找相似点(两篇文章中相似的“大同”风貌)

家庭状况相似点,如何面对,生活志趣分析一、占比约10%左右,最少15分,最多18分。二、题型相对固定:选择题、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简答。三、选文体现“浅易”的特点。四、字词解释以实词考查为主,大多数是课内外各两字。五、选择题大多数是考查一词多义,既考实词又考虚词。六、句子翻译课内外各一句。七、简答,大多数是比较内容的异同点,漳州卷是考查写法的比较。八、“句读的考查”光打雷不下雨。2016年泉州中考文言文得分情况一览表题目满分值平均分得分率难度值5-8题1510.2668.43%0.68532.0167.06%0.67631.7257.48%0.57764.6677.62%0.78831.8762.37%0.62福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一:“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2分)题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

,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3分)龙岩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参考答案:①运用了拟人手法;②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③突出了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④表现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⑤“争”字和“啄”字前后呼应,使诗句对仗工整;⑥表达了春光的难得与宝贵。(每点1分,共4分,答出四点即可)三明次北固山下(王湾)题一:“这是一首抒写

的五言律诗。(2分)题二: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分析:内容:课标规定的40篇古诗。考点:

①基本内容的理解

②思想情感的把握

③写作方法的揣摩

④关键词句的赏析古诗文的默写一、明确范围,强化默写(课标规定61篇,三月底印发给学生)二、计划推进,落实到位1.科代表提前一天公布两首诗和一篇文言文,每个学生按要求出题并在试卷上标明出题者姓名,题型包括三个上下句的填空,三个理解性默写或迁移性默写。2.课前收齐,课上随意分发作答,答后找命题者批改。诗词曲赏析注重题型,强化技巧一、客观题:选择题、判断题

一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二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三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四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五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主观题:填空、简答、品析一、内容情感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要求: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完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双音节词: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温馨提示:忌空洞,答具体。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藏万千的景象。(景)

步骤二:营造了雄浑壮阔、奔放豪迈的氛围。(氛围)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情)二、语言赏析型1.炼字型提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最好,历来被人称道。请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割”字在诗中有切断的意思,写出了高耸陡峭的泰山像一把利剑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风景,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炼句型提问方式:①诗中哪一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②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①运用了怎样的手法?②描绘怎样的景象?③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或蕴涵着一种怎样的理趣?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①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日”与“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②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③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三、技巧鉴赏型提问方式: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③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诗歌常见手法1.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2.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3.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什么方法步骤二:写什么内容步骤三:有什么作用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典,把自己比做魏尚,希望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委婉含蓄的表达希望朝廷能够派遣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的入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哲理?

这句诗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沉舟”和“病树”是比喻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是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了没落的事物就让他没落,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自然是无限美好的道理。古诗词一览表篇目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关键字句表达技巧淮上与友人别淮上送友依依惜别愁杀风笛离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牢记要点,灵活运用一、常见的思想情感忧国伤时:①反映社会的黑暗②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③反映离乱的痛苦④同情人民的疾苦⑤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①建功立业的渴望②保家卫国的决心③报国无门的悲伤④山河沦丧的痛苦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生活杂感: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②昔胜今衰的感慨③借古讽今的情怀④青春易逝的伤感⑤仕途失意的苦闷⑥告慰平生的喜悦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念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二、常用的艺术手法①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②烘托③联想和想象④用典⑤比喻和象征⑥夸张

对比、借代、互文、双关、比拟等三、常见的风格诗人李白杜甫陶渊明王维李商隐杜牧岑参陆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风格豪迈飘逸

沉郁顿挫

朴素自然

诗画一体

朦胧隐晦

清健俊爽悲壮苍凉

悲壮爱国旷达豪放

旷达豪放

缠绵悱恻四、常见的语言特点平淡质朴,即言简意深,不加修饰,却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清新淡雅,即语言新颖,不落俗套。如陆游的《游山西村》绚丽飘逸,即词藻富丽、文采绚烂、奇幻情思。如李商隐的《无题》。含蓄隽永,即意在言外,字短情长,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杜牧的《赤壁》、《泊秦淮》简洁明快,即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白居易的《卖炭翁》《钱塘湖春行》谢谢!归纳、整理、落实、精练

------2017年中考古诗文复习指导策略(2-2)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蒲志辉中考文言文的复习策略一、归纳实词,逐课整理字词读音意义例句例句译文说yuè愉快,高兴不亦乐乎不也很高兴吗?愠

二、规范标注,按类整理通假字———

说古今异义————去

活用词————

一词多义————

其他实词————

重要虚词————

之通

字句

子通

字释

义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智慧、聪明一词多义多义词句子释义知温故而知新理解、领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古今异义字词句子古义今义朋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朋友

常见虚词(主要指“之、其、而、以、为、于)虚词句子意义或用法而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词类活用句子词词类活用释义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用作动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领会三、掌握译法,学以致用

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

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示例:“学而时习之”

译为“学了知识并时常温习它”(“而”字表顺承,可不直接译出)

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示例:“传一乡秀才观之”译时改为“一乡秀才传观之”采用的就是“调”的方法。“何陋之有”翻译时就要调整为“有何陋”?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示例:“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为“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替,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示例:“传一乡秀才观之”的“一”解释为“全”。

扩,就是扩展,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示例:“指物作诗”中的“指”就是由单音节词扩展为双音节词,译为“指定”。

四、理解内容,掌握写法。篇目基本内容写作特点《曹刿论战》长勺之战——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好战机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取信于民、把握战机、详察敌情、取胜原因),语言精炼,个性鲜明(急躁冒进与无知、胸有成竹与指挥若定)天天检测,字字落实1.三个上下句的填空,三个理解性默写或迁移性默写。2.四个实词的解释。3.

选择题一题,实词虚词相结合,以一词多义为主。4.两个重点句子的翻译。5.简答题一题。五、关注句读,未雨绸缪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陈述句:不情愿留客)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感叹句:坚决不愿留客)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疑问句:内心矛盾)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设问句:考虑中)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设问句:进退两难)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秦始皇本纪》)正确断句: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译:彗星又在西方出现,一共经过十六天。夏太后死去。错误断句: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译:彗星又在西方出现。十六日那天夏太后死去。结论:读法不同,意思就变。断句技巧

一、按照要求,读文明意

例: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裴琰之》(2015·嘉兴)

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解析:理解句意是断句的前提,通览全文可以大体上了解文义,再联系前后文,可以看出画线语句的大意是:李崇义惊奇惭愧,将裴琰之找来,走下台阶谢罪说:“你的文章如此好,何必隐藏锋芒,这都是我的过错啊!”答案: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

二、借助规律,重视虚词。①句首发语词:夫、盖、焉、惟、斯等等,句中见到这些词,一般可在此词前断点。②句末语气词: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句中见到这些词,一般可在此词后断点。③句中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这些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例: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解析:文中有“乎”“也”两个句末语气词,因此“乎”的后面可以断句,“之”在文中是代词,“为”是动词,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句子的大体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了,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答案: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三、关注层次,注意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在相应的提示语后断句。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解析:

句中共有三处“曰”,“曰”前都有人名,因此在人名前和“曰”后都可以断句。按照这个规律,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