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石化“3.14”亡人事故_第1页
大连石化“3.14”亡人事故_第2页
大连石化“3.14”亡人事故_第3页
大连石化“3.14”亡人事故_第4页
大连石化“3.14”亡人事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安全环保处2016年12月大连石化“3.14”亡人事故1、事件简介2、事件经过3、原因分析4、纠正防护措施5、事件启示目录2015年3月14日,大连石化公司第一联合车间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的脱砷反应器R-101进行换剂工作,在卸剂过程中,半封闭空间内的压力突然释放,发生物理性气爆,将反应器内作业人员冲至反应器顶部,造成其头、胸多处骨折、多发肋骨骨折,经抢救无效后死亡。一、事件简介事故现场图片

R-101装填图事故发生点一、事件简介大连石化公司第一联合车间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的脱砷反应器R-101进行换剂工作。2015年3月13日10时30分,卸剂时发现脱砷剂床层膨胀了大约1.25米高。当日清理出了1.2米高保护剂和0.8米高脱砷剂及炭粉。3月14日10时,因发现脱砷剂结焦严重,生产技术处组织第一联合车间等相关单位开会讨论后,决定从R-101底部卸料口卸剂。

10时30分,打开底部卸料口后,只卸出少量瓷球,无法卸出脱砷剂,只能从反应器顶部进行卸剂(反应器底部始终保持充氮状态)。二、事件经过3月14日13时40分,车间与天鹏公司人员在卸剂前又进行了专项研究,进一步提高了现场的安全措施等级,包括即使在充氮条件下也要使用防爆工具,在安全带上悬挂缓坠器等,并抽调了两名安全员全程参与施工安全管理。

3月14日14时15分,化验分析合格,办理相关手续后,开始从R-101顶部卸剂;15时55分,R-101内部发出一声闷响,气浪携带脱砷剂和炭粉从R-101顶部法兰口(DN500)冒出,将反应器内作业人员上冲并卡在反应器顶部法兰口处,现场人员立即对其进行施救。16时3分,受伤害人员被救出;

16时20分,被送至医院;

17时40分,经抢救无效死亡。二、事件经过直接原因

因反应器内结焦严重,形成不规则的半封闭空间,加之反应器底部持续通入氮气,在卸剂过程中,半封闭空间内的压力突然释放,发生物理性气爆。将反应器内作业人员冲至反应器顶部,造成其头、胸多处骨折、多发肋骨骨折,经抢救无效后死亡。三、原因分析间接原因

1、脱砷剂硫化方案不合理,硫化初始温度过高(288℃)。在反应器内生成大量焦炭,并且形成部分不规则的半封闭空间,压力无法释放,形成气爆条件。

2、技术主管部门没有严格审核催化剂厂商提供的催化剂硫化方案,对发现的反应器床层异常增高的潜在风险辨识不全,没有对风险进行有效削减。

3、第一联合车间片面执行催化剂厂家提供的硫化方案,没有进行有效的风险辨识,卸剂过程中没有监控反应器底部通入的氮气是否通畅。采取的风险削减措施不全面。

4、对反应器卸剂过程中的风险辨识不全,没有辨识出反应器内部残留压力可能导致的物理性气爆风险。三、原因分析管理原因在该脱砷剂的采购过程中,虽合法合规,但对催化剂厂家该牌号脱砷剂的业绩考察深度不够,对新牌号脱砷剂及其硫化方案审核不细,把关不严。相关技术人员对重整装置预加氢单元技术掌握深度不够,培训深度不够。三、原因分析1、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各项风险,强化装置工艺过程管理,强化工艺过程的风险辨识,强化非经常性操作的管理。认真组织全员对此次事故进行讨论,全面排查各个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类似风险,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2、进一步完善、细化招投标管理。严格对业绩及技术把关,尤其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在确定厂家前,及时签订技术协议,细化技术条件,把住技术准入关,确保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完全满足现场工况需求。四、纠正预防措施3、细化各类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审核管理。突出加强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投用前方案的编制与审核管理,要认真组织论证,充分辨识风险,细化方案的编制与审核4、强化生产、检修受控管理。认真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卡。严格按照规定动作执行,坚决杜绝自选动作,坚持“四有一卡”管理。四、纠正预防措施1、必须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管理。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做到管理界面清晰,管理责任到位。强化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升监管能力。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对违章作业要及时叫停,依规处置。对危险作业环节要严审批、严监督、严把关。2、必须严肃追究事故的责任人。按照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对安全事故的各级责任人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进行严肃的调查与处分,以增强全员安全管理意识、制度执行意识。通过对安全管理责任追究,促进制度执行,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五、经验启示分享完毕谢谢!一、进一步加强对作业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本案例是一起典型的对作业风险识别不全,对作业过程存在的风险缺少有效预防措施,卸剂过程中没有监控反应器底部通入的氮气压力,没有辨识出反应器内部残留压力可能导致的物理性气爆风险,因而也未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最终造成亡人事故发生。危险作业应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作业许可管理程序》,按集团公司Q/SY1238-2009《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范》要求,充分识别作业及作业过程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把好作业前安全检查、作业方案审批关,确保风险识别充分、相应安全预防措施到位。部门意见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