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正位深施肥不同施肥方式的对比,农艺学论文_第1页
小麦正位深施肥不同施肥方式的对比,农艺学论文_第2页
小麦正位深施肥不同施肥方式的对比,农艺学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正位深施肥不同施肥方式的对比,农艺学论文化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为提高作物产量做出了重要奉献。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在发展中国家,施肥可提高粮食作物单产51.4%。农学专家研究以为,其他因素一样的情况下,合理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40%~60%。我们国家粮食产量从以前的供应不够到当前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还能知足需要,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施用化肥带来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根据肥料施用时间的不同,肥料分为基肥、种肥、中耕追肥等几种。基肥是在作物种植前施入土壤的肥料,为物生长经过中提供养分;种肥是在播种的时候施用的肥料,能够为种子发芽和早期生长发育提供营养需求,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种肥施用时,根据肥料相对种子的位置不同,通常分为侧位深施肥、正位深施肥和种肥混撒等几种。人工播种时或者早期的播种机具都是采用种子与肥料混合后播施的方式,由于种子和肥料直接接触,容易造成烧种、烧苗现象,导致出苗率低、后期生长发育缓慢等问题。近年来,由于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硬化、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如大量施肥、种肥相对位置不合理),都会造成肥料不能被作物充分吸收,不仅仅是一种浪费,还会造成土壤和环境污染。为了改良施肥方式,很多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施肥播种机。这些播种机大都是播种与施肥分开进行,肥料与种子间有一定厚度的土壤隔离层,减少了烧苗,同时确保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一定时期内能够持续的吸收到肥料释放的养分。通常根据肥料相对种子的位置不同,又可将施肥播种机分为侧位深施肥播种机和正位深施肥播种机。侧位深施指的是肥料施在种子行的一侧;正位深施是指肥料施在种子行的正下方,通过一定厚度的土壤隔离层将种子与肥料隔开。侧位施肥方式在播种时通过单独的施肥部件即可将肥料施在种侧,比拟容易实现,所以这种类型的施肥播种机发展很快,市场上成熟机型很多;而正位施肥方式需要先施肥,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后在进行播种,还要保证种子与肥料间土壤厚度稳定,技术难度比拟大,现有成熟机型比拟少。研究正位施肥播种机到底有没有必要?正位施肥方式与侧位施肥相比能不能使作物增产?当前很少看到相关试验数据。为此,对小麦进行了正位深施肥不同施肥方式的比照试验,旨在为小麦深施肥播种机设计提供参考。1、试验设计与方式方法根据小麦种植农艺要求,选取施肥相对位置A、施肥深度B、施肥量C等3个主要参数作为试验因素,以产量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施肥相对位置设置正位和侧位两个水平,肥料相对种子深度设置3cm和5cm两个水平,施肥量根据经历体验设置300kg/hm2和375kg/hm2两个水平,确定因素水平编码表如表1所示。2、试验经过与结果2.1试验大概情况试验地点在江苏省丹阳市三桥村,播种时间2020年12月初,前茬作物为水稻;播种之前几天刚下过雨,土壤比拟潮湿。肥料选用45%高浓度三元复合肥,小麦种子为扬麦18。由于播种时间较晚,播种量适当加大至300kg/hm2,播种深度3~4cm,行距20cm。2.2试验方式方法根据三因素二水平试验方案,共需布置4种比照试验。另外,为了与当地种肥混合、人工播撒的种植方式进行比照,布置了一个种肥混撒试验区。根据试验设计要求,采用人工开沟施肥、播种方式,精到准确控制施肥相对位置、播种量和施肥量。分别布置种下正位3cm施肥300kg/hm2、种下正位5cm施肥375kg/hm2、种行侧位下深5cm施肥375kg/hm2、种行侧位下深3cm施肥300kg/hm2和种肥混合均匀撒播5个比照试验区。2.3试验结果2020年6月3日人工分区块收割,分别测量产量,填入正交试验结果统计表,如表2所示。3、试验极差分析3.1试验结果直观分析首先采用极差分析法对影响产量的因素水平进行分析。正交试验极差分析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从极差分析结果能够看出:3个因素中,施肥相对深度对产量的影响最为明显,施肥位置次之,施肥量对产量影响最小。3个因素的水平中,施肥位置的较优水平为正位深施,施肥深度以5cm为佳,施肥量为375kg/hm2。故最佳施肥方式为:正位深施,肥料位于种子下方5cm处,施肥量为375kg/hm2。以每个因素的两个水平值作横坐标,以与这两个水平值对应的均值K值作纵坐标求得两个点,并将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直线,得到3个因素及其相应的K变化趋势图,如此图1所示。由图1能够看出,施肥深度从3cm增加到5cm时,产量增加较多。结合小麦出苗情况及生长经过中植株生长情况分析,3cm的施肥深度可能太小,造成烧苗,使出苗率降低,产量减少。采用正位施肥的方式比侧位施肥方式对增产的影响也相对较大。根据生长经过中植株发育情况分析,正位施肥方式肥料位于植株正下方,小麦根系在生长经过中逐步深切进入土壤,肥料被逐步吸收,知足各阶段生长对肥料的要求,所以长势较好。另外,正位施肥肥料位于正下方,根系往下方生长,而侧位施肥,根系会向靠近肥料的一侧生长,后期容易倒伏。与施肥位置和施肥深度相比,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要小得多。种肥混合撒播的试验区的产量为4530kg/hm2,高于侧位3cm、375kg/hm2施肥量的产量。经观测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人工混撒的方式使得种子和肥料都均匀分布在整个试验区内,种肥分散,相对于肥料施于种侧3cm的条播条施方式更不容易烧种烧苗。但是,由于人工混撒方式毕竟是种肥混合,存在烧种烧苗现象,并且后期植株的生长不能提供持续的肥料供应,所以产量低于其他几种种植方式。3.2方差分析极差分析的结果排出了试验因素的最佳组合,要更精到准确地估算个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重要性,还需要进行方差分析。通过方差分析能够进一步分析各试验指标对试验结果影响的显著程度,进而有利于选取个因素最佳水平组合。方差分析如表4所示。从F分布表中查得F0.10(1,1)=39.86,故因素B施肥深度作用显著,因素A、C作用不显著。与前面直观分析结果一致。4、结论建议1)通过比照试验分析表示清楚,施肥深度和施肥位置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采用机械正位深施肥的播种机械能够在适当少施肥的情况下仍保持高产,施肥量的增加对产量的奉献较小。2)采用适宜的条施条播机具与人工撒种肥混撒方式相比,产量更高层次,应该大力推广条施条播机,十分要加强正位深施肥播种机的研发和推广工作。3)从试验结果看,施肥深度从3cm增加到5cm时,对产量影响最大。试验时的施肥深度选取参考了当地农民种植经历体验;但是从结果分析,施肥深度3cm时可能造成烧苗,讲明指标选获得不太合理。建议重新选取施肥深度参数,并增加施肥深度水平个数,增大试验次数,才能进一步分析施肥深度对产量的影响趋势。4)在一定范围内,施肥量的增加对产量影响很小,讲明通过适宜的施肥方式能够到达增产的目的,而不需要施用大量的肥料。大量施用化肥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板结,得不偿失。以下为参考文献:[1]娶振邦.化肥与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张勋.玉米穴播穴施肥装置的设计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3]张李娴.摆管式撒肥机的研究与设计[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4]袁文胜,金梅,吴崇友,等.国内种肥施肥机械化发展现在状况及考虑[J].农机化研究,2018,33(12):1-5.[5]邱淑芬,朱荣松,李勇,等.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20,25(4):72-75.[6]李慧,佟秋成,陈魁,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