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_第1页
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_第2页
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内容摘要:良好的校园环境适应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会产生积极效应。调查表示清楚,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园环境适应能力令人担忧。教育体制、社会、家庭、学校与学生个体的相对分离,构成了现代大学生在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适应性障碍。这就要求高校要营造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提升学生的校园环境适应能力。本文关键词语:高职新生;适应性;校园环境环境适应是指个人为与环境获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校园环境重要包含三个方面:天然环境,包含校园里的各种建筑设备和绿化,如教学楼、图书馆等;文化环境,包含学校的校训、文化底蕴、学习气氛、教育理念等等;制度环境,包含学校的规章制度、校纪校规、各种文件精神等等。能否较好的适应校园环境对今后三年大学学习生活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高职教育在重视知识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要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提升学生的校园环境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的。一、大学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的调查〔一〕调核对象此次调查涵盖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工商、经贸等系的12个专业,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4份。回收率达94.67%,数据真实、可信度较高,能够相对真实的反映我院大一新生对校园环境的适应情况。〔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采用封闭式问卷形式,在被调查学生无任何压力的宽松环境下,要求其回答适应校园环境的时间、影响因素等问题。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问卷设计了8个选项,要求被调查学生按顺序选择3项,然后根据5、3、1的权重进行加权处理。2.访谈式调查。采用座谈、个人随机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就校园环境的整体印象、适应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畅谈,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对校园环境的适应性,进而印证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的真实性状态。〔三〕结果与分析1.适应校园环境所需时间较长。能够在一个月内适应校园环境的学生不足15%;47.18%的学生所需的适应时间为一至二个月,在所有学生中所占比率最大;有8.1%的学生适应时间在三个月以上。2.校园环境的适应时间集中在一至三个月。适应时间在这里期间的学生加总比率到达77.11%,其余的仅为22.89%。3.较难适应校园环境的学生占一定的比率。8.1%的学生适应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在这部分中有45%学生有休学或退学的打算。这部分学生重要集中在农村独生后代身上,占总人数的91.45%。4.不同类其余学生适应性差别明显。从调查结果能够看出男学生、城市学生以及非独生后代对校园环境的适应性明显好于女学生、农村校生以及独生后代,十分是在快速适应〔一个月内〕方面更为明显。5.学习方式是影响适应性最为显著的因素。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是大学新生普遍现象,其首选比率为31.75%,加权后比率到达30.09%。6.专业认可度的影响水平较大,所占比率为9.09%,这可能与学校存在大量专业调剂学生以及部分专业定位不明确有关,在调查的284名学生中,所学专业为志愿首选专业的比率仅为68%。而普遍以为的高职学生存在的自卑感反而不明显,所占比率仅为2.27%。二、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问题原因探析一个问题的产生不是单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较差这个问题看,在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家庭状态以及学生个人等等方面都是作用因子,是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1.教育体制。高职教育与中学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别,首先是培养目的上,中学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高一级其余学校提供新生;高职教育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具有较高操作能力的职业化人才。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中学的课程是单条理的内容,属于基础性知识;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社会的相关职业直接挂钩,属于操作性知识。另外,在课程布置上,中学教育仅学习固定的几门课程,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高职教育的一门课程基本上一学期就结束,在学习上具有跳跃性。最后,二者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不同。中学的教学是老师主导型,以课堂讲授为主,重视学生记忆力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实习、讨论课和社会理论相对增加,重视学生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而现行的教育体制缺乏两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中学教育只重视学生升学率数据,对学生走进大学步入社会后的状态不予关注;而高职院校缺乏了解关注中学教育的动力以及运行机制。这就使得中学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面对如此明显的知识体系、教学方式的差别,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2.社会环境。学校作为社会的构成部分,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校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穿戴、消费等等情况较为普遍,这对贫困学生来说在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渴求与别人一样,另一方面经济情况又不允许。除此之外,这种现象对学生人际关系的融洽也存在晦气影响,作为一个集体的学生天然会分成相应的数个小团体,晦气于学生集体管理的构成、团队意识的培养,对班级的管理也带来难度。3.学校管理。随着招募生源规模的扩大,学校在管理方面的进步相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人员装备上,由专业老师担任辅导员的现象极为普遍。专业老师缺乏学生管理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如心理学等。老师的教学任务也较重,很难拿出大量的时间来关注学生,另外,老师不需坐班,学生发生问题时很难在第一时间解决。在学生活动上,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很难兼顾到每一位,能参与其中的只是少数;而且学校活动较为单调,如晚会等,成为少数有才艺学生的舞台,大部分普通学生就没有时机参与,而容易出问题的学生却集中于此。在效劳意识上也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老师与学生管理人员在工作经过还是那样存在作风粗暴等现象,这会给学生带来极为晦气的影响。4.家庭状态。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远离生活、远离社会。一切围绕着考试转,成就代表一切,缺少需要的生活技能课程。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们多读书,包办一切,学生被逼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长此以往,在家长的羽翼下,连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也失去了,晦气于大学生的独立能力的培养。5.学生个人。在理论布置上,与中学的严格管理相比,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要宽松的多,学生有大量的自在时间来布置自己的学习生活。然而,恰是这种自在宽松时间的存在让部分学生觉得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处下手,无法合理有效的布置自在时间,大量难得珍贵的时间在无聊中度过了。在学习目的上,从高中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目的,将自己从紧张中释放出来,一放松就迷失了自我。除此之外,高中教育将大学描绘成“人间天堂〞以激起学习动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失落感,根据调查有85%以上的学生觉得大学不如自己想象的美妙。三、提升学生校园适应能力的对策根据调查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对策,但是部分原因不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也不是学校层面能够解决的,如教育体制、社会环境与家庭状态等,在这里不作讨论,下面重要针对学校层面进行讨论,以提升学生适应校园环境的能力。1.做好入学预备工作,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第一印象的好坏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评价具有重大影响,因而学校要做好入学前的预备工作,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首先,要做好接送工作。学生报到时在车站合理布置车辆接送学生到校,布置高年级学生帮助搬运行李等,一方面给学生带来方便留下好印象,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互助精神的宣传。其次,在宿舍布置上,可考虑专业互配。不同专业的学生寓居一室,考虑到管理的难度,可将两三个专业的学生集中布置。这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接触到不同的知识。最后,要做好后备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解决问题。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以为,校园活动很少,有时机加入的活动更少。学校在增长校园活动举办次数的同时,也要考虑不同活动学生的参与的差别度。从现举办的校园活动看,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参与的学生较少;二是着重于文体方面的活动占绝大部分。基于以上特点,绝大部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能得到展现,如棋艺、字画等,学校在增长活动次数的同时,要重视活动的差别度,使得其他学生亦可参与其中,如兴趣运动会等。要明确开展校园活动的目的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适应校园的生活。3.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应建立班级—系部—学校一体化的心理辅导机制,由班级辅导机构关注个别适应性有问题的同学,在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上报系部和学院。其次,学校应改变学生对心理辅导的认识,根据调查84%的学生出现问题时不会自动寻求心理辅导的帮助,其中75%的学生以为心理辅导的效果不显著。最后,学校要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认识在新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减少学生的忧虑情绪。4.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生活目的。90%以上的新生在入学之初均有“空虚〞、“无聊〞之感,重要原因是高中时没有自在时间,在严格管理下,咬定高考不放松,一旦进入大学管理放松,自在时间增长而又没有了明确的目的,在短时间内就产生了“无聊〞之感的不适应。学校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进入大学不是终点只是继续前进的一个跳板,要从新树立新的目的,如考研考证、扩大知识面、增长工作经历体验等。5.根据新生心理普查挑选结果,重点关注问题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的学校适应问题展开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的同时,洞察和采集个别存在严重心理适应问题的学生并给予个体辅导和追踪观察,以防止个别危机心理事件的出现。6.优化辅导员队伍,提升工作成效。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人员,其工作效果对学生有直接影响。学校要看重辅导员的工作的开展,加大对辅导员工作所需知识的培训,开展辅导员之间工作经历体验沟通,制订合理有效的工作鼓励办法。能否高效率的适应校园环境对今后学校生活将产生极大的影响,高校管理者,十分是学生管理人员应高度看重。根据新生的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采用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学生尽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