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教学设计和思维导图_第1页
初中化学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教学设计和思维导图_第2页
初中化学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教学设计和思维导图_第3页
初中化学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教学设计和思维导图_第4页
初中化学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教学设计和思维导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入化学殿堂适用年九年级所需时课内8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其核心隶属于课程标准中第一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中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内容,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化学科学的价值观、物质构成的粒子观。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认识学会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的优良品质,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本单元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化学真奇妙。初步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知道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专题二:体验科学探究。专题三:到实验室去。

本主题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有关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难点:学会观察和描述物质变化的现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探究实验的设计,准确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主要学习方式: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预期教学成果:探究实验报告、科技小论文、小组竞赛、举办家庭实验成果展示等。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J-.UfKHFl.T+B-m■41吊也弓口必T吊,九项事虎危片史值三..员工严■助打yj&q匕中洋期iUllEfrETltihUR加*/li.Kid!nJ-.UfKHFl.T+B-m■41吊也弓口必T吊,九项事虎危片史值三..员工严■助打yj&q匕中洋期iUllEfrETltihUR加*/li.Kid!n伺/3:廿■电,rr日返里星网!遇二立修鼻坦厘屋吐■尹E■掌曼山外修5叼k-frliflniicn.*・1d斗,/*座5卸咫邙*=Il■d分军.*.BdlPWHXtlilL.-Wi3.]EF*EfiS.jiWlftz1-IE■HEKilW-IfflUi■■OTTEr川中x±BErTi>i>?Hi-li*T-ZLWtHHfHr^.^SEOtlhitv--4jM-JUE.n.l!:"rAfE:awixi"时靠iWtr.JFrtfi电H.m-ManBg-电-出丘一中」,11MM.I].I-RTWW础H?dtd:Ti.国小唱网titKA卜*a1ajeiMi!88--1TZSh£flJteW7>irEH.t-EiES-**-■wa阳wm—njiM.—wwia—elJr)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3、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及加热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文字、图片、音像获取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慨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2、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3、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观。对应课标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3、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4、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5、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6、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7、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8、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9、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什么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什么?3、常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4、药品的取用、物质加热的规范性实验操作?专题划分专题一:化学真奇妙(3课时)专题二:体验科学探究(2课时)专题三:到实验室去(3课时)研究性学习:网络搜集化学,科技小论文,家庭实验成果展示(1课时)专题二体验科学探究所需课时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文字、图片、音像获取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慨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2、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观。1、围绕蜡烛展开的一系列诸如:①蜡烛质地如何?石蜡密度、熔点如何?②蜡烛燃烧为什么会有液体流下,这液体是什么?为什么一会儿又凝固在烛体上?③用火柴点蜡烛时,为什么开始很难点着?专题问④插入蜡烛火焰中的火柴梗为什么只有外部烧焦,而内部题设计基本没有变化?⑤蜡烛一经点燃,为什么能持续燃烧?⑥蜡烛火焰为什么会闪烁摇晃且外部明亮中间暗?⑦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证明?⑧当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有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网络平台常规资源:相关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导学案等教学支撑环境:化学实验室教学支撑环境:化学实验室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选择司空见惯的蜡烛为研究对象,体会怎样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活动一:点燃蜡烛“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开放性的探究(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活动二:点燃蜡烛“中”(一)学生观察燃烧过程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2、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小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学生猜测交流观后得出结论(二)教师演示:从蜡烛火焰中,可以引出一缕白烟学生观察得出结论:石蜡可以气化活动三:熄灭蜡烛“后”学生合作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第二课时:活动一:讨论如何寻找问题答案学生分组结合生物、物理等学科发表自己见解。活动二:模仿小明同学进行蜡烛燃烧问题的自主探究学生分组实验,交流共享探究结果活动三:撰写实验报告以活动天地中化学探究实验报告为范例,撰写蜡烛燃烧奥秘的实验报在第一课时中的评价方法:活动表现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评价指标:(1)记录提出问题次数的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